晋语
中国北方的非官话方言
晋语,亦称晋方言,是中原地区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使用人口约6305万,主体分布在山西省,其余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陕西省北部、河北省西部、河南省北部等地区,以太原话为代表。从地理上看,晋语区东起太行山、西近贺兰山、北抵阴山山脉、南至黄河渭河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晋语属于汉藏语系,类型为分析语,使用汉字,目前是汉语十大方言之一,名称来自山西省的简称“晋”,起源于上古时期周部族的方言,有史可考的晋语则可以追溯到汉代。晋语区覆盖了山西省、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等五个省的 176 个县市,面积仅小于官话。这五个省区中,山西省所占的县份、使用人口是最多的,其他地区则与历史上山西移民或同属一个政区有关。据民族语言网,晋语目前的语言活力为“稳定”,即儿童学习与使用该语言仍然是家庭和社区的常态。
晋语的内部分区则包括:并州片、吕梁片、上党片、五台片、大包(大同市包头市)片、张呼(张家口市呼和浩特市)片、邯新(邯郸市—新乡)片、志延(志丹—延川)片。晋语的语言特征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部分地区有六个、七个或四个声调。另外,晋语的声调有复杂的连读变调现象,其声母的全浊音清化有四种不同的演化方式,以及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具有区别于官话的特征词。在普通话推广几十年后的今天,晋语的使用者逐渐减少,这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于晋语研究与保护的呼吁。
对晋方言的调查研究,自汉代扬雄的《方言》便开始了;明清时期,也多有学者记录晋语的语音与词汇。利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则始于汉学家高本汉。当代的晋语研究,则不但在语音、词汇上取得重大成果,有了更详尽的记录,也与历史探索、地方文化的研究相结合,更系统揭示了晋语的演变规律。至于对晋语的语言保护,中央和地方都在进行。比如,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完成关于晋语的57个方言调查点。山西省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于2019年出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省语言资源集》。另外有太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牵头的,在2021年建馆的太原方言博物馆,已对外开放。
山西省在地理上由于有太行山黄河的天然屏障,环境相对封闭。其各次方言区的分片,也与山西历史行政区域基本吻合。稳定的客观环境,使得方言文化具有极大的保守性,而晋语的文化传统也源远流长,有着深层的底蕴。作为晋语文化的外在体现,如晋剧、清徐县农谚、秦晋黄土高原民俗音乐等,不仅为世人所知,也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传承与发展。
名称由来
晋语的“晋”,就是山西省的简称。但是,作为方言区的晋语区,与作为行政区划的山西省,其地域范围并不完全一致。只是晋语区的核心位于山西省,所以才被以“晋”命名。山西方言是个地域概念,而晋语是个学术概念。山西方言包括晋西南方言、晋中市方言吕梁市方言、晋东南方言、晋北方言五大类。山西方言的核心是晋语,而晋语最大的特点是保留有入声,故北方凡发音中依然保留入声的语言都可叫作晋语。这些地区包括山西大部、河南省北部、河北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以及陕西省北部,总共有五省区的170多个县市4000多万人。山西话以“晋语”这样一个独立分支的身份从北方官话中分离出来,时间并不久,直到1985年《官话方言的分区》中,晋语才首次作为一种与官话、吴语粤语等平行的方言出现。
语言界定
由于部分晋语和其他官话沟通度高,传统上一直被学界认定属于官话。直到1985年李荣先生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中,首次把山西省及其毗连的有入声的地区的方言从北方方言中分出,称为“晋语”。李荣认为“晋语”不等同于山西方言,“我们用‘晋语’着重在语言,指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提醒人们在研究山西方言的同时要关注山西方言以外的晋语。总之,入声是晋语的最主要特点,也是语音特征、地理分布这两条最重要的晋语划分标准之一。1987 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晋语分立为一级方言区。之后,《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也于 2012 年出版。新版继承了第一版方言分区的总体格局,晋语区内也未有大的改动。
说晋语的并不只有山西人,山西话也不止晋语这一种。随着走西口和晋商的发展,往外流动的山西人早已将晋语带到了周边的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河北省陕西省等地区;在山西省的行政区划以内,也有中原官话、北方官话区的渗透。像临汾市运城市,因为地处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交通方便,和外界联系多,所以它们就不是“晋语区”。
但是,学界对晋方言是否可以分立,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不同意将晋方言分立为与官话平行的十大方言之一,只同意作为官话区的一支次方言的有丁邦新王福堂李小凡。两种观点的争论集中在晋语分立的标准是否单一、晋语入声与江淮官话入声性质是否相同上。保留入声是晋方言分立的重要条件,但仅凭入声一条将晋方言分立,理由不同充分。经过30年来的研究,除保留入声一点外,几位学者逐渐找到了多条支持晋语分立的标准。1989年,侯精一在《论晋语的归属》一文中提出了晋语的5个特点,1996 年又增至 10 个特点。在此基础上,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二)》文中,总结了 16 条晋方言的与官话的非同步发展的特点,为晋方言的分立提供了新的证据。许多从事晋语研究的学者,也对晋语的特点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晋语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
发展历史
发祥期
黄河流域是中原地区民族发祥地。黄河流经晋语分布的广大地区,其第二大支流汾河流域的中下游穿行于山西晋语区的腹地。自古以来,晋语区的人民在这片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原始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本地的语言。
“晋” 指称山西省始于春秋。当时晋国吞并周围二十多个小国和部分戎狄部落,据有今山西中南部、河北省西南部、河北西北小部分和陕西省一带。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 年)。韩建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县)辖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赵建都太原市 (今太原东南)辖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赵武灵王改革后,又占有今河北西部和河套平原地区。魏建都安邑县 (今山西夏县西北) 辖芮城县北。韩、赵、魏三国之疆域为今晋语区之大部赵国首都古晋阳今太原一带逐渐成为晋语区的中心区域。
从地理环境来看,山西省位于华北中部,北纬 34°36'~40°44' ,东经110°15'~11432' ,东凭太行山河北省相邻,南连河南省,西隔黄河陕西省相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西宽约 290 公里,南北长约 550 公里,总面积约 156266 平方公里。山西省是一个山地型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 至 2000 米。主要山脉有太行山脉、恒山山脉、太岳山、中条山脉、吕梁山脉。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沁河涑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其中汾河是最大的河流。从北向南依次有大同市盆地、忻 (州) 定 (襄) 盆地、 太原盆地长治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封闭的地理环境是山晋朝语区形成的自然条件,也是晋语中心区域方言演变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山西省之形势最为完固”、“山川形便”,大的战乱很少波及。居民“仰有所事,俯有所育” ,社会稳定,经济活跃,人丁兴旺,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及人文心理。
明清时代
明清以来,“重建式移民”(曹树基1997) 使晋语扩展到河南省北部、河北省西南部、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等地。今属晋语区的河南北部林州市(原林县)、汤阴县获嘉县卫辉市等县志中均有从山西移民的记载。如 《林县志》大事记载: “二十一 (即1388年) 年,徙泽、潞民无业者实林……林民先世多籍晋,其来也皆在明初… …旧志云,永乐十年归并县属为二十五里,后相继迁民,加以军屯,增为三十三里。知在洪 (洪武 )、永(永乐)两朝,盖继续行之,不止一次也” 。汤阴县《郑氏家谱》首句是“吾郑之先… … 壶关县籍” 。 汲县《李氏族谱》载 “明洪武二年 (即 1369年) 自山西泽州凤台县头村迁汲” 。当时的泽州、潞州区所治大体相当于今山西东南部晋城市长治市潞城区等。
河北省西南部。《明太祖实录》 卷193载“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市、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每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卷197载洪武二十二年“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 一十六户告愿应募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军都督金事徐礼分田给之,仍令回沁州招募居民。时上以山西地狭人稠下令许其民丁于北平市山东省河南省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 。
陕西省北部,神木市白于山绥德县志均记载山西省移民的情况。据邢向东 (2002) 引,神木南乡《贾家沟村志》载:“我村立业者,叫贾治。历代相传,祖籍系山西省大槐树村……据此推断,我村立业者不一定就是大槐树村人,但经由此处移来则是肯定的。”《刘家坡村史》载“相传刘姓祖先……由洪洞县沙蓬逃荒而来。”《张家塔村志》载:“张家塔张姓祖籍山西省紫金山下,沙蓬窟村。明朝末年,山西遭灾,祖先张毕川带六个儿子逃荒到神木。 ”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移往内蒙的山西移民要晚于河南省河北省陕北地区清代禁止汉族入满蒙地区。至康熙帝末年起,山西省陕西省农民越长城,私租蒙人土地耕种,并逐渐北移,同时原居住在土默特地区的山西籍农民也不断西移黄河沿岸。乾隆以后,清政府对逃往塞外的农民采取了默认和鼓励的态度,逐步由封禁变为弛禁和“借地养民”的开发政策。1901年,清政府实行 “移民实边”政 策,公开开垦蒙旗土地,使“走西口” 的山西、陕西、河北移民骤增。由于大量的汉人进入内蒙,使得归绥道所辖的厅新增设了丰镇、宁远、武川县兴和县、五原、陶林、东胜区七厅。《清水河厅志》 载: “清水一郡所属幅员辽阔至千余里,所有居民并无土著,大抵皆内地各州县人民流寓,而附近边墙之偏关、平鲁二县人尤为多,其风气各就所隶之地。 ”该志“职官” 一 栏, “七品功牌十四人”中有九人是山西省北部人士。
北方地区中原等官话方言成为强势方言,晋语周边(晋西南陕西省河北省)也不断被强势方言所侵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心理等因素,使晋语的中心区域仍然保留着许多和其他官话方言不同的特点。
地理分布
晋语的使用人口为6305万(2012年),其中山西省2510余万,陕西省北部地区约有450万,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河南省省黄河以北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以及毗邻山西省地区各有1000万左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约有1170万,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市地区约400万。晋语的主要使用地区有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陕西省北部、河南省黄河以北大部、河北省西部,地跨175个市县。晋语位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是造成晋语在北方较为独特的原因。晋语核心区主要为太原话(已分化成新老两派)和吕梁话。
内部分区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晋语分为八片:
具体到个别片区,还有更细致的特征划分。以核心区的太原市方言为例,太原话又划分为8个片区,除阳曲县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外,其他均属晋语并州片。作为晋语核心,并州片方言语音的长调调型,以降调为主,昂调次之。太原属于晋语区的一个核心,跟官话的区别非常明显,一个是入声,一个是晋语里头有大量的文白异读这种情况,比如说有一个字,它可能读这个书面语和口语的时候,它虽然是一个词,但是它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一个读音。另外它的词缀,比如说,“圪”字头的东西特别多,“圪挤”“圪搓”“圪缩”这种类型,还有就是“日”字头的“日哄”就是这种,它都有入声的那种感觉。
语言特征
晋语区各片方言仍有很大不同,以下罗列晋语的共同特点:
语音方面
有入声
李荣认为山西省部分地区及其邻近陕西省部分地区、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以及内蒙西部、河北省与山西交界的地带等“官话”可以考虑另立“晋语”一区,从“官话”中分离出来,这个“晋语”的最大特点是有入声。晋语的入声韵尾收喉塞(晋城话等部分邯新片除外),保存了喉塞音式的入声。因此,晋语是四声齐全的。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古四声在今音的演变”把晋语分为八片。
入声收喉塞尾及入舒同调型:
(1)山西中部、西部、东南部(除晋城市)入声多分阴阳。
(2)从发音看,晋语区入声只收塞喉尾。爆破很明显,很象吴语的入声尾。
(3)入舒同调型。
复杂连续变调
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也就是一个字的声调会根据它相邻的字而变化。晋语连续变调在各种汉语里显得特别的地方有:变调的规则会根据相邻的字的语法功能而不同。因此形容词-名词复合词及动词-宾语复合词使用不同的变调规则。当每个字单独发音的时候合并的声调可能会在连续变调的时候分化出来。
多种全浊声母演化方式
晋语的全浊声母清化后的演化方式,按地区的不同大致分四种:
(1)平仄都不送气:分布于太原市片(除了迎泽区及紧邻地区的新派太原话)。
(2)平仄都送气:分布于吕梁市片南部、秦晋两省的黄河沿岸。
(3)平声与入声送气,上声与去声不送气:分布于吕梁片北部。这是第2种方式与第4种方式的过度类型。
(4)平送仄收,即平声送气而仄声不送气:其他地区都是这种类型,这种类型是晋语全浊声母演化的主要方式。
文白异读
晋语的文白异读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文白对应关系的复杂性;二是分布地域的集中性。晋语的文白异读现象主要集中在山西省的中部及与北部邻近中部的地区。变读,是改变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者声调的读法来表示另外一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如平遥县“娘”文读niang,大娘,大伯父之妻;白读nye,寺庙里供奉的娘娘;变读nia,祖母。
语法方面
指示代词三分
普通话指示代词只有“这个”及“那个”两种,而晋语有三个,分别是近指、中指和远指。
(1)多分布在中部。
(2)近指:这;中指:那;远指:兀
三身代词和指代词同源,是因为其人称域和指代域存在概念的认知映射。西北方言的第三身概念曾对应近指和远指概念,而今多以远指代词“兀/那”兼指第三身,其产生的机制来自阿尔泰共和国语系。
前缀派生词
晋语利用前缀可以产生大量的派生词,前缀有:圪~、忽~、入~,等等。其中,“圪”字的运用是晋语最突出的方言特征之一。它与别的语素结合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等,且构词形式丰富多样。“圪”可分为两类:一类保留了一定的词汇、语法意义,为构词语素;一类彻底虚化,没有任何意义,为“不表义入声音节”。“圪”是晋语词汇复音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构词手段。
分音词
晋语的分音词现象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部、西部以及北部邻近中部的少数地区。分音词,即把单音节字分割为两个字。以太原话为例,有:/pəʔ ləŋ/ ← 蹦 /pəŋ/、/tʰəʔ luɤ/ ← 拖 /tʰuɤ/、/kuəʔ la/ ← 刮 /kua/、/xəʔ lɒ̃/ ← 巷 /xɒ̃/。从上列例词看,晋语分音词的一般构成方式如下。分音词的第一音节与本词双声,分音词的第二音节与本词叠韵。大多数首字韵母为ǝʔ,后一音节均为l声母。晋语的分音词多为动词,也有少量为名词、量词。在其他中原地区方言,包括普通话中也有类似过程(例如:窟窿 kūlong ←孔 kǒng),只是这些过程在晋语中是十分平常的。
词汇方面
核心词
所谓“核心词汇”指的是那些反映居民日常牛活、社会活动、生产操作和社会进人工业化后的面貌的词汇;从词频统计角度讲,应该是最常用的,它们可以展示晋语核心词汇的特征。
1.同义语素取料特点,即语素都是汉语的,官话取A,晋语取B,AB同义或近义。例如:庄广人(庄稼人)、耳朵穗穗(耳朵垂垂、耳朵坨坨)、奶毛毛(胎毛)、笨布(土布)、扯衙(拉向)、幅丝(车幅条)、请人(请客)、下书子(下帖子)、犁牛(耕牛)、黑鸡(泰和鸡)、絮裤(棉裤)、翻口(翻供)、教台(讲台)、剖膛(开膛)、思谋(思索、谋划)、张眼(睁眼)、戳火(发火、冒火)、涮口(漱口、漱嘴)、不要颊(不要脸)、萧败(败落、冷落)、墨黑(漆黑、乌黑)、游门子(串门子)、作乔(作假)、美看(好看)、永辈子(一辈子)、评(比)等等。
2.非同义语素取料特点,即官话取甲,晋语取乙,甲乙不同义。晋语区和官话区所取语素的不同反映了两种方言观察事物的角度有别。例如:(漾)糁糁雨(毛毛雨)、先前年(大前年)、收烂货的(收破烂的)、脚梁面(脚面)、笑窝窝(酒窝儿)、背锅锅(罗锅儿、驼子)、疙瘩汤(东北疙瘩汤、拌疙瘩汤)、腥汤(肉汤白汤、荤汤)、手帽(手套儿、手巴掌、手闷子)、崖鸡子(红原鸡、雉鸩)、善蛇(无毒蛇)、食虫(蛔虫病)、松花蛋蛋(松果儿、松骨朵、松贝Ⅲ儿)、打问(打听、询问)、习染(沾染)、品验(体验、体察)、活泛(灵活、灵便)、凉稍(凉快)、可好(正好、刚好、将好)、格发(越发)等等。
3.附加成分构词的特点,即对同一客体用词汇进行表达时,晋语出现了附加成分,这就跟官话词汇形成了造词差别和应用差别。晋语的附加成分十分丰富,择其要,前加成分使用频率高、分布广,都是表音人声音节。一般方言替代字是圪、口、忽、不等。它们也作中加成分。后加成分有子、货、鬼等。晋语的附加成分造词情况十分复杂,交替组合。它们可以造成上千条常用词和常用语。这就更突出了晋语的词语特点。
4.使感词核心词里有“惜人(漂亮)”一类的词。语素间是述宾关系,述位由动词性语素或形容词性语素充当,宾位由虚化的“人”充当。设“述”为X,“宾”为v,这种词的语义应理解为:使v产生x的感觉。这有些像古汉语的使动用法。例如:咬人(发痒)、酸人(口有酸感)、凉人(感到冰冷)、聒人(觉得喧闹)、宁人(觉得和气)、不好人(周身不适)、不惜人(长得丑)等约110条,其中90%以上含贬义,即有不适的感觉。
5.分音词晋语中的分音词是指把单音词分为两个音节来说,前一音节是八声,声母同单音词的声母,后一音节是l加单音词的韵母。如“杆”,武乡读“圪揽”;“摆”,太原市读“薄来”;“团”,大同读“秃兰”。又如:玉米棒不浪(玉米棒)、不烂汤(拌汤)、树骨律(树节儿)、忽辣(滑)、风不痨(风疱)、朴劳(跑)、翅不良(翅膀)等等。
6.反映地域和人文背景的词。例如:颗颗(疹子)、扁鸡(女阴)、儿(老鼠)、芹菜(芹菜)、凋和店(油盐店)、杀刮(死刑)、起山(有出息)、哈七(讨厌)、麻不理(难道)等等。
7.反映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外来词。晋语区历史上曾是晋人与匈奴、乌桓、铁弗匈奴、拓跋鲜卑、西突厥、吐谷浑、蒙兀室韦、辽朝、蒙古等北方各族交融的地方。所以晋语历史上受到一些阿尔泰语的影响。例如:后哥(后爹)、后姐(后妈)、阿姐妈(婆婆)、风库伦(日晕)、交床(椅子)、头口(牲口)、骨儿(山羊)等等。
古语词
山西方言保存着大量古代汉语词,它们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内涵,这是了解、研究汉语史、文化史、民族史的可贵资料。比如:山西晋中、晋南方言将“水”可读成fu/fei/shui等形式,读shui明显是普通话的层次,读fei是南部古政治中心长安话的层次,读fu才是当地最“土”的层次,据考,古代书母字(即审母三等字)读f在元代已有记载。再如: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信史记载欠缺,从方言和地方文化方面考证,不失为一种新思路。山东平邑县一带有唇齿塞擦音,周围均没有,而晋西南方言有,县志也记载是从山西移民过去的。
常见的其他例子如:
1.荷
“荷”在汉语中有两音两义。《汉语大词典》“荷”①莲、芙蓉;②扛、承担。“荷”的“莲”义,用法古今一致,而“荷”的“扛、承担”义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只在一些带有文言文色彩的词语或一些成语中才出现,如“荷锄归’”“荷枪实弹”。这个古老的意义却保存在晋中方言。如晋语:“荷不动就算啦”“把东西荷上”“我能荷动,他荷不动”……“荷”的用法涉及晋语区多个县市,口语中其意义完全替代了“拿”。侯精一先生《现代晋语的研究》一文中列出十余条山西中区方言最常用的词语,其中就有“荷”,在太原市清徐县、平遥、孝义市文水县等多地方言中均表示“拿”的意思。
2.咥
“咥”有两音两义。咥①xi,大笑貌;②die,咬。“咥”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了,然后“咥”是个来源古老的字,如《易经·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孔颖达疏:“履虎尾不见咥啮人。”陆德明释文:“咥……啮也。马云:啮。”郑注:“啮也。”“不咥人,即不吃人”。)又如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咥”在晋语中是个常用词,如晋语:“咥上两瓶罐头哇”、“信饱咥(管饱吃)”。
3.饥、饿
“饥”“饿”在现代汉语中是同义的。可在古代,“饥”与“饿”不同义,“饥”表示轻微的肚子饿;“饿”表示因长久不食,饿得很严重,并受到死亡的威胁。《六书故》:“饿”,无食久馁也。《正字通》:“饿”,甚于饥也。《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在今天的晋中方言,“饥”和“饿”意义的差异仍然保留着,并且常用。如晋语“今早晨吃得少,还不到晌午就饥啦。”、“两天就吃了一顿饭,这阵阵饿得我前心贴后心咧。”“饿”甚于“饥”的意义还保留。
4.窈窕
“窈窕”在现代汉语里不常用,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装饰仪容美好。“窈窕”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词,如《诗经·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至今,晋语仍保留这个词,形容年轻女子妖艳、风骚、轻浮时常用到。如晋语“那妮子,可窈窕咧,成天和后生们吊眉扯眼。”马瑞辰《通释》云:“《方言》‘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可以为证。秦·李斯《谏逐客书》:“而随俗雅化,佳治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后汉书·烈女传·曹世叔妻》:“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李贤注:“窈窕,妖冶之貌也。”晋中方言的窈窕一词,不仅包含女子长相姣好之意,而且更加突出女子的妖冶作态,具有贬义色彩。
5.床
在古代,“床”具有坐具义,《说文解字·木部》:“床”,安身之几坐者。《礼记·内侧》:“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陈集说:“床,……非今之卧床也。”而发展到现代汉语,“床”指睡具,不再表示坐具。晋中方言却保留了床的坐具义。如晋语“有块小床床咧,圪坐圪坐再吃饭哇。”
6.恓惶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恓惶”①〈书〉形容惊慌烦恼。②〈方〉贫苦。由标注符号〈书〉可见,“恓惶”不是现代汉语常用词,在古汉语中有用到。“恓惶”,烦恼不安貌。如唐·韦应物:“恓惶戎旅下,蹉淮海滨。”晋语中的“恓惶”的意义比字典上具有更丰富的感情色彩,如母亲说儿子“恓惶的可是个好孩”是说自己的孩子辛苦、听话、孝顺,言语中饱含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对别人谈论自己的朋友或相识时说“某某恓惶的可是个好人”就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赞赏了。乞丐要饭,“不说可怜可怜吧”,而说“唉,婶子大娘,恓恓惶惶的,给上口吃的哇”,这里的“恓惶”就是“可怜”的意思了。
特征词
特征词是方言中最典型、最精华的一部分词语,也是最具有对外排他性的词语。以下是晋语的特征词:
语言传承与保护
由于大力推广普通话,晋语的使用者逐渐减少。比如古交市话,属于晋语核心区太原市片众多方言土语之一,但在公共领域,传统古交话的交际功能已明显减弱,其强势地位已被动摇。另外,学生在极具生活化特征的集贸市场使用古交话的比例高于其它几个现代化特征显著的公共场所,这从侧面说明古交话是生活用语随性亲切,而普通话是官方用语正式高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73%,到2020年,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由此可知,我国方言使用率不到30%,对一个人口资源大国来说意味着方言使用者的人数比重极小,现在社交媒体空前发达,方言的演变受普通话或强势方言影响也不少,可见语言保护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逐渐重视方言保护,已出台了一些政策。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所长乔全生教授作为山西汉语方言调查首席专家,带领他的团队,在2015年~2018年连续四年的调查中已完成57个方言调查点,为山西语保工程、中国语保工程做出极大贡献。2019年山西省结合山西方言已有研究成果,出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省语言资源集》,收录全省80个点的方言资料,编写出版13卷。
2021年7月,太原方言博物馆正式建馆,并对外开放。2018年开始,为采集整理日渐衰落的太原市传统方言文化,由该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牵头,启动方言、市声采集记录工程。历时3年,按照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准,采集人员深入全市14个采集点,系统采集太原方言,截至今年8月全部完成。
此外,如太原师范学院,则力主让晋语文化进课堂,对晋剧艺术进行系统化、课程化、大众化的普及与教学,通过在山西省高校内传播晋剧文化,让当代青年学子认识并了解晋剧,为晋剧事业的发展培养后备军,重塑新时代背景下"新旧齐驱"的多元音乐文化审美观,将文化自信与大学生的课堂紧密连接,以此来解决市场缺乏与人才匮乏的窘境,为晋剧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可能性。
还有武蔚主张应从政府部门、学术界、社会民众、新媒体四个方面加强晋语的保护工作。国家政策是政府部门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就汉语方言保护而言,有效的语言政策是改善和缓解语言现状的重要手段。
方言文化
戏曲
山西戏曲基本上是用晋语演唱的,虽然它也吸收书面语成份和某些别地的方言成份,但是它毕竟是以晋语为基础的,它的听众一般也只限于该方言区或该方言附近的地区。如晋剧就是在蒲州梆子的基础上,吸收晋中市各种群众艺术的长处及语言特色,经过丰富和发展而形成的。
晋剧是中原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有着非常久远的可考历史。因其产生于山西省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晋剧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舞台上不仅有老一代知名艺人活跃着,与此同时,许多新人也开始涌现。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又涌现出一批新人,其中许多人现在已成为晋剧领域名家,他们开始为晋剧发展续写新的篇章。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政府呼吁振兴晋剧,各级剧团纷纷进行班子调整,增加演员人数,购置新的演出道具,整理旧剧目,并积极排演新剧目。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一批晋剧领域的艺术新秀,其中包括宋转转史佳花崔建华、李天喜、王晓平王二庆栗桂莲孙红丽等人,不仅恢复了一些经典剧目排演,同时也进行了剧目新创,如《下河东》《十五贯》《玉蝉泪》等。此外,一些杰出的晋剧演员也获得了晋剧表演艺术家光荣称号,其中有些还获得了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并晋升为一、二级演员。
谚语
山西方言还充满幽默感。以前人们打煤糕时要去煤场买煤,常听人们说:“有面子的没面子,没面子的尽面子”,讥讽走后门、拉关系。山西方言中对“二”的运用,简直妙不可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例如“二流子”“二癞子”“二不楞”等。在太原地区,一个“头”字还有三种说法:太原城里人叫“得老”,小店一带叫“得老蛋子”,柴村一带叫“骷髅”。晋中市一带说的“谝打”“倒歇”就比“聊天”生动、亲切得多。“流舔”就比“拍马屁”更为形象、生动。又如清徐县方言作为晋语太原市片的典型代表,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长期在民众生活中广泛流传的农谚更是一种民间智慧与经验相结合的口头艺术。农谚主要包括气象、时令、农作、施肥等内容。清徐农谚保存了大量的口语材料、晋语语法现象,其句型结构、修辞作用等表现形式对清徐方言乃至晋语的形、音、义研究有着重要的语言学价值。比如:“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连阴上”是指农历初一降水不要紧,初二如果也是阴雨天气,则前半月将不会有好天气;“八月初一一场雨,一直旱到明年五月底”是指农历八月初一若发生降水,第二年会发生大旱;“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十五雪打灯”是指八月十五天气不好,来年正月十五天气也不好,等等。
民歌
秦晋黄土高原民歌之所以具有较多的保守性和汉族固有的传统性,原由是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且有着深层的底蕴。晋语的核心地区是晋中汾河两岸的狭长地区,它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市山,南有太岳山,北有系舟山,这使这个核心地区的方言具有更大的保守性。这也使秦晋黄土高原民俗音乐具有较多的保守性和汉族固有的传统性。从历史行政区域来看,晋语所分布的地区,在春秋时期为晋国领域,战国初期韩、赵两国先后占有今山西省中部、北部、东南角、陕西省北部、河北省西部和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陕北榆林地区直到北宋时还归山西所辖;张家口市地区直到辽代仍归山西所辖;河南北部直到金朝仍归山西所辖;内蒙西部一直到明清仍归山西所辖)。这为晋语区奠定了基础。同样这也为秦晋黄土高原民歌奠定了基础。山西人口的迁移更促进了晋语区的形成,如明洪武年间山西向河南河北等地的移民,清康熙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后山西向内蒙西部的大量移民等。无疑,这也促进了秦晋黄土高原民俗音乐的形成。
民歌是依附语言的,不是依附行政区划的。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口在全国相对流动很小很小,而在一个地域环境中却相对流动较多,晋语区域内有晋人走西口,还将民歌、民俗文化也在互相传播。比如信天游,流行于陕西省北半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秦晋黄土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说的是有入声的“晋语”,而西北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说的是官话(兰银官话),它们属两种营垒分明的方言区。“信天游”与“花儿”是最能代表秦晋黄土高原民歌地方特色与西北高原民歌地方特色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歌种。
山西的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的,民歌和方言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但体现在歌词上,而且体现在音调上。晋中民歌的《奴家生的苦》中有这样两句瑞安鼓词:“男人气闷心呀三块钱数不清,勤吃懒做动也不待动。”歌谣中的“气闷心”“不待动”就是晋中市方言词。“气闷心”是“没出息”之意,“不待动”就是不想劳动的意思。歌谣中这个农家媳妇鞭挞了丈夫的懒惰,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曲调上带有浓重的晋中秧歌韵味,乡土气息很浓。
少数民族影响
山西方言在历史上也受到过历代外来民族语言的影响,主要是与阿尔泰语系语言产生融合和相互影响。如:晋西南有的方言将“嫡亲”说成“节儿”“胞儿”,即“节亲”“胞亲”,这种说法在西夏语中才有。挖掘这类文化词,对研究了解山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各民族的融合史大有帮助。
历史上山西及其毗连地区是北方汉族和阿尔泰语系民族大融合的中心。有据可查的山西古代22个民族中有匈奴、鲜卑、女真、辽朝蒙古族满族等18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民族。这些阿尔泰共和国语系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的与汉族相杂处,同汉人一道经营,共同生活。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条件,又加上民族政权的倡导,引起了民族的融合,在民族融合中产生了语言融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汉族的语言成为语言融合的胜利者。在今天的部分晋语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些阿尔泰语系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寿阳县方言中有个物量词“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个”,使用范围比“个”广泛的多,可称作“万能物量词”,例如:一骨牛(一头牛)、一骨猪(一头猪)、一骨人(一个人)、一骨桌子(一张桌子)。又如猴,今晋中市一带称小孩为“猴猴”、“猴旦”、“猴儿们”,便源于蒙古语HUHO(小孩)。今山西雁北一带称奸诈可恶之人为“忽拉盖”,忽拉盖即蒙古语的“贼”[XUTgε]。晋语区历史上居住过一些阿尔泰系的民族,很自然的姓氏中也会留下一些胡姓,大部分是复姓,如宇文姓,宇文为鲜卑族的一支,即东部鲜卑。榆次区长凝镇及其附近有姓宇文者为当地一大家族。
移民影响
移民一方面造成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又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交流,产生新的文化,推动文化向前发展。者马小林、张敬民的《西口大逃荒》,沿着“走西口”的路线,专写了“二人台——蒙汉文化融合的结晶”一节,说明了“二人台”广泛融合了蒙汉族民歌、语言以及民俗音乐、舞蹈等,是一种既非纯“汉”又非纯“蒙”的独特艺术。“走西口”的山西省移民将三晋文化传播到了内蒙,又同内蒙固有的蒙古族文化发生交流,以至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说明了移民文化在文化史上占有主要的位置。山西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移民,山西籍移民遍布全国,有的甚至远赴海外。无论是“洪洞大槐树”移民、还是“走西口”“下云中”的晋商,他们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但是“乡音无改”却是传递乡情、表达乡愁的情感纽带。
饮食
山西中部和南部都以面食为主。但晋中市是以面条为主,面条的形状很多,常食用的有剔尖面、拉面、擀面、刀削面猫耳朵揪片等。山西省名歌中有“祁县太谷榆次城,削面拉面香煞人”的词句,反映了晋中人对面食的喜好程度。晋南部却以吃馍为主,临汾市侯马人爱吃“泡馍”。晋中对面,晋西南对馍的不同喜好,反映了山西两大方言区不同的饮食习惯。外地人戏称山西人“老醯儿”。“”古义为醋,反映了自古及今山西人喜醋、嗜醋、酿醋的特点。
网站
小学堂晋语资料库,是为“汉字古今音资料库”下的一个资料库,可提供使用者根据字头查询各地晋语的声韵资料,再透过字头连结到个别的形、音、义资料库或韵书索引。系统由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和中央研究院资讯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发。截止到2023年10月29日,资料库共收录声韵系统33个,资料10707笔。
地理环境
山西省在地理上由于有太行山黄河的天然屏障,环境相对封闭。晋语能形成现在的分布范围,是与隔绝的地理环境、稳定的行政区划、交融的经济文化分不开的。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得晋语能长期保持自身特色而不被同化。晋语的分布范围,从地理区域上来说,刘勋宁先生曾提出过准确的四至边界,即“东起太行山,西近贺兰山,北抵阴山山脉,南至汾渭河谷”,这基本上就是黄土高原的区域范围。山西地形大致可以划分为七个部分,且与方言区基本对应,即大同盆地对应大包片,忻州盆地对应五台片太原盆地对应太原市片,沁潞高原对应上党片,晋西高原对应吕梁片,临汾、运城盆地对应汾河片。除临汾、运城两个盆地外,其他五个区域间均有山川相隔。晋语的分布与山西历史行政地理一致。山西省晋语区各次方言区的分片,与山西历史行政区域基本吻合,山西省外晋语的分布区域历史上都曾隶属于山西。稳定的行政区划是方言形成的客观保证,从西汉到西晋的 500 余年间,除河东地区外,山西其他大部分地区始终为一个行政区,这也是河东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而不属于晋语区的原因之一。
山西省内晋语区
山西历史上行政区多依自然地理形势而划分,如属于吕梁山脉的离石郡、龙泉郡和西河郡的西部边缘形成了山西晋语吕梁片。属于太原盆地太行山西麓,以及西河郡的平川地区,形成了山西晋语太原市片。
山西省外晋语区
可以分为内蒙晋语区、陕西晋语区、河南晋语区、河北晋语区四个次方言区。这四个省外晋语区基本上都有过归山西管辖的历史。
参考资料
晋语.民族语.2023-10-29
晋语.大辞海.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2023-10-29
论民歌的区域性.吕梁新闻网.2023-10-28
小学堂晋语资料库.汉字古今音资料库.2023-10-29
..2023-10-29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语言界定
发展历史
发祥期
明清时代
地理分布
内部分区
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
有入声
复杂连续变调
多种全浊声母演化方式
文白异读
语法方面
指示代词三分
前缀派生词
分音词
词汇方面
核心词
古语词
特征词
语言传承与保护
方言文化
戏曲
谚语
民歌
少数民族影响
移民影响
饮食
网站
地理环境
山西省内晋语区
山西省外晋语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