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镇,浙江省
宁波市市海曙区辖镇,位于
四明山脉东麓,距宁波二十五公里,辖区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下辖十二个自然村,一个居民会。人口33060人(2017年)。
鄞江镇是上通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外通三江口的贸易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浙东地区著名重镇,素有“四明首镇”之称。原是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区辖镇,2016年10月,划归海曙区。
2019年10月,鄞江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1年,鄞江镇地区生产总值270694万元。
历史沿革
中华民族幅地广大,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南沿海一带满目荒芜,称九夷,浙东地方称“东夷”。东海边的
宁波市,古称“堇邑”之地。据考证:“堇”乃黄土二字之缩写,堇邑二字合称为鄞。
又相传,
秦朝秦始皇为扩大疆域,命手下大将,名王鄞,执打神鞭驱山填海,在东海里丢了性命,尸体随着潮涨漂浮到鄞县
鄞江来,以后就永远葬在鄞江的水底了。故鄞江和鄞县的命名是为了纪念王鄞,这也属于“
张养浩之谈”,姑且听之罢了。明朝
黄宗羲《
四明山志》卷五行《丹山画泳》:
秦皇神将有王鄞,
驱山塞海溺其身;
葬于水底不填筑,
号作鄞江今见存。
按此据,则
浙江省之鄞县鄞江,皆因王鄞也,自是传说之时附会无疑。
东晋隆安四年,即公元400年,东晋大将
宋武帝(后为
刘宋武帝),戍守句章。时县城地址在慈城南方,岐阳北边的近山渡附近。
东晋隆安五年,刘裕决定迁移句章县城,着令堪舆术道士择选地址。数月后,
句章县境内,按四明山峰脉走势,以龙鹳为脉络,以狮凤为屏障(鄞江桥东面的狮子山和凤凰山),采龟蛇为灵气(光溪村的乌龟山和
悬慈村的蛇山,龟证长寿,蛇呈龙像),点官池为晶珠。分两溪为经纬,濒鸟山(即凤凰山)为伴,
鄞江之滨,与响岩隔江相望的风水宝地,建造新县城,即今鄞江镇为县治之始,其地在鄞东村土名古城一带。
隋朝时合
宁波市、县、
余姚市三县为句章,县治沿袭仍设在小溪镇,因镇西隅有山曰它山故史藉又称小溪镇为它山镇。
唐武德四年,公元738年,置
明州,州治、县治均设小溪,为州属大镇。
唐
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鄮县县治移至宁波三江口,而州治未迁。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鄮县还治小溪,而州治迁入宁波三江口,尔后小溪镇改称光溪镇。
宋时,宁波属庆元路、鄞江镇属县内第三十五都第二图。
清时改鄞江镇为通远乡。
由于历史的沿革与变迁,
晋朝隆安年间鄞江镇的句章县城,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其原来的旧址,可能由于水灾和其它原因,只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名称――古城畈,现
浙东地区啤酒厂附近。
隋朝前,古代行政编制设为郡、县、亭、里四级。各里设伍,即五户人家设伍长,十伍为里,设里正,相当于解放前的保甲制。十里以上设亭,即相当于现在的乡镇级,其官置设亭长;十亭以上设县,万户以下为小县,其长官称县长,万户以上为中县,二万户以上为大县,中县和大县长官称县令。大、中、小三县其管制均为知县。
前唐时,
浙江省设两浙路,省南部与
福建省交界处称闽浙路,其官置为浙东路节度使和浙西路节度使。其官衙分别设在
金华市和
会稽郡二地。浙东路在
鄞江设小溪镇,后改名为光溪镇,
天宝的镇和现在的建置镇不一样,不是一个行政机构,而是一个部队编制。浙东路节度使下设十九镇,每镇人马其数不等,一般约千余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旅团级,节度使管辖部队约三万人左右。由于军队的屯扎,要适应其上千人的生活军需给养,围绕光溪镇数十里的人民,以生活求利为主要目的,生息地点逐渐向光溪镇靠拢,形成了一个个较大的集市,继而形成了现在的城镇。
变迁
自唐以来,鄞江桥经过了三次大的变迁:
第一次变迁
唐时,光溪镇曾设置
明州州治衙门。鄮县县治衙门。其城郭辖区主要范围:
东接马湖,包括社田里、孙家、后河弄、又称眠牛弄,百梁桥蕙江一带。
西至金陆田厂,前后朱家和龙鹳隔山相望,包括王家潭,应家,蛇山里等。
北面接连大德会前的大德桥,即现已拆除的
鄞江桥前身,其原址在鄞江南大桥桥址。
当时大德桥是
木桥,用树木支撑,上用竹棚埔面,因而常受洪水侵袭,时有毁坏。鄞县西乡的樟村、龙鹳、梅园、蜃蛟、洞桥等地乡民百姓,经过店弄,过孙家桥,经夏朱家,再过大德桥向县城赶集。所以称光溪镇为县市,即全县的市集,县市约四千余人,最大的姓氏依次是梁、王、陈、应姓族,其它孙、葛、刘是小姓,
鲍姓后迁入。由于社会、历史、天灾等诸多原因,中间隔杂着各个姓族复杂的盛衰史,据古人所传,带有一定的封建
迷信色彩。
第二次变迁
鄞江镇的第二次变迁:由于社会、历史、天灾等诸多原因,唐中叶明州府逐渐由悬慈迁移到现在的
光溪村(土名大石板墩),柿子树下,石佛亭,金家车头一带;其姓氏大族为
干姓和
白姓。鄮县县治衙门大约设在古小溪桥(土名后甩龙桥,现址四明东路汽车桥址)以东130余步,衙门朝南,街宽丈余,长止十数丈,街至尽头往西为大兴巷,是市集的主要交易场所。往东二箭之地即为校场,时称马家营,驻扎浙东路光溪镇千余军马,现工农桥、老车站、厂、庙基弄、小六谷坟地附近。
天宝中期,原明州城基本已废弃,梁家周围还有百余户人家的小集市,称梁家集。现镇政府后面樊家岭墩也有近百户人家的小集市,称樊家集,除县治衙前街和大兴巷外,梁家集和樊家集是辖区的两个较大的集市。
唐朝后期,
鄞江人民的银根来源,是以石宕开采出口为主要产业,其次是蚕桑与
川贝母。光溪塘石质料盛誉浙东,据记载,三江口明州城建城所用石料都出于光溪塘,其址大约在光溪村西北方向二华里处的王家山,孝子里面,旧
广德湖(现称湖西畈)西端八脚亭是县治石料运输的最大码头。自唐末以来,
浙东地区地方所有的石刻、雕塑、花卉、石翁仲、石兽等所用石料多出于光溪塘和梅园塘。
其它产业还有窑磁、草席、竹器等。
唐朝中后期,鄞江的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光溪镇有得天独厚的三条水系,作为交通动脉。小溪港是鄞江桥通向
宁波市及邻县的主要上河水系,并因古小溪桥而得名。光溪塘盛产石料,必经广德湖出小溪港,运往浙东各地,相传唐初大将
尉迟敬德督民夫建筑明州城及唐中叶建造的
天封塔,其石料均出于鄞江镇广德湖西面的光溪塘,也有相传上海外滩的高层建筑的石料也出于光溪塘。
自
隋朝以后,这一时期是鄞江桥的鼎盛时期。历经隋唐
五代十国宋元明五个皇朝,几经兵火,时间长达500余年,经济文化,时沉时浮,勤劳的
鄞江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战天斗地,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
文化遗产,修建了众多的寺庵、
庙宇、
聂氏宗祠、桥梁及举世闻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在鄞江文化史上添了存栏的一页。
第三次变迁
鄞江镇的第三次迁移:
元朝末年,群雄纷争,
明州属鄞江镇史方国珍部属管辖,由于兵火战争。天灾人祸等诸多原因,鄞江镇的街市、村集又逐渐南移。至明朝中叶,基本上形成了以水中村为轴心的市集街景,光溪街及悬慈街为两翼的对称形集镇,直至现在的街市格局。
明
洪武三年,洪武皇帝
朱元璋认为三江口的明州城,“明”字与大明皇朝“明”字音形相同,有损朱家天下的声威。明州府东有定海域,取海定则波宁之意,下旨改明州府为宁波府,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有600余年的历史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向前发展,近十余年来,鄞江镇的市容面貌又有向北迁移的趋向。今后的发展趋势,大有可能按照
宁波市市人民政府对鄞江镇市容的开发规划形成新的格局,即以官池路与
四明路相交成十字路口,向东通宁波,向西通四明山区,形成一个较大的商业中心。为沟通四明山区和三江口的货源转换,继续发挥四明首镇的作用。
地理环境
鄞江镇位于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麓,属鄞西平原西部边缘大镇,千年历史文化名镇,距宁波市中心25公里。东接
洞桥镇、
古林镇,西邻
章水镇、
龙观乡,南连奉化江口、
萧王庙,北依
横街镇。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0公里。甬金高速公路擦肩而过,区道荷梁公路穿越镇心,鄞横公路及卢鄞支线直贯南北,离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及杭甬高速公路几分钟路程原是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辖镇。2016年10月,划归
海曙区。
地形地貌
鄞江镇距宁波西南26公里,镇的南北山峰对峙,为四明长廊入口,水陆交通两便,东去宁波平原,南入山去
奉化区,西通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去梅圆、蜃蛟,故称“四明锁钥”,入山咽喉,确系鄞西重镇。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镇行政区域95879亩,面积为63.9平方公里。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9909.4亩,山林面积66772亩,农林牧副
渔业机械总动力12538千瓦。
人口民族
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底全镇总人口263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37人,镇区15380人,镇内外来暂住人口4217人。
交通
鄞江镇主要公交线路有607、608、616、617、619、627、634、637、638、641、661等。
社会
鄞江镇,自
东晋隆安四年建筑勾章县城,即公元四百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了。曾以“小溪”“光溪”为镇名。境内有“
鄞江”“光溪”两条水系流经,江上曾建“大德桥”,
北宋时改建石木结构,改名“鄞江桥”。桥以江得名,镇以桥得名,该镇以后就改称“鄞江桥”。
鄞江是鄞县发祥地之一。当宁波平原尚属
海湾时,山脚已有先民届茅群居。
晋朝时光溪设治,唐中期为句章、鄮县县城,明州州治曾设此地,是
宁波市前身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如今,鄞江古貌犹存,有狮子山的晋代古墓葬群,郎官第的古建筑群,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四大古
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等名胜古迹。鄞江镇中古时桥梁随处可见,寺庵、
庙宇建筑颇多,并以此成为历史文化名镇。
基础设施
镇上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拥有两座总蓄水量为1.4亿立方米的水库。位于悬慈畈的澄浪潭泉水,属国家一级天然水保护资源,不仅是宁波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制作各档啤酒的优质水资源,也是天然温泉水育鱼种基地。全镇拥有省一级重点中学
鄞州区鄞江中学、
华光学校、鄞江镇中心小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6所,在线学生5309人,专职教师352人,还有幼儿园、托儿所8所。鄞江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117人,其中医生54人,拥有病床60张。
城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截至2008年,甬金高速公路、明州大道、环镇东路已经建成,镇内村村已浇好水泥路面,公交化改造已完成。农村水网改造有序进行,电网、通讯、
数字电视等基本改造完毕。生态城镇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经济
农业经济基础扎实,至2008年,已形成了万亩花果山工程,四季花果飘香,
柑橘、桃、梨、
杨梅、枇杷等水果月月应市。有“清”早熟芋艿、“清沅”
东魁杨梅、“四明银雾”茶叶、“它山堰”白茶等主要农产品基地,其中“清沅”杨梅、“四明银雾”茶叶为省、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并在区、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农业休闲园区两个:澄浪潭垂钓中心和金岩寺休闲果园。
工业经济加速健康发展,2008年,有511家企业,已形成了以汽配、食品、机械、塑料、电子、轻纺、服装、建材等八大门类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到2004年底,全镇拥有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28家,中外合资企业10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2021年,鄞江镇地区生产总值270694万元,1-12月实现财政总收入25354万元,同比增长12.6%,1-12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33370.17万元,同比增长17.89%;规上工业增加值84968万元,同比增长12.5%;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3979万元,同比增长12.5%;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2011万元,同比增长16.4%。
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共普查出它山堰、它山庙、南北宕、古树群、断坑岩等34处旅游资源点,其中它山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
鄞州区十佳旅游景区(点)之一。同时,镇内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景点
它山堰
它山堰是中国古代
甬江支流
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
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
浙江省宁波市西南,
唐朝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
郑国、
灵渠、
都江堰合称为
中原地区古代四大
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浪潭
千年古镇鄞江镇内有个澄浪潭,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笔者领略了
鄞州区鄞江镇
悬慈村的澄浪潭风采。
据史料记载,澄浪潭千余年有之,古代称悬慈葑潭(葑:意为草木)就是草木丛中一个泉潭,也称驼井,今称澄浪潭。澄浪潭泉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继续造福于人民。一进入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澄浪潭,只见四周筑有围墙,有专人管理。为保持潭内水质清洁无污,平时不开门对外开放。在悬慈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周斌锋陪同下入内参观,见到圆形的泉潭,泉潭清澈见底,潭底冒有微微气泡,目睹了此水是在地下涌滚出来的泉水,“澄浪”两字含有清波起伏翻腾之意,其泉名十分确切。泉潭面积约300平方米,大于江苏无锡惠山泉,比之扬子江心第一泉———镇江中泉还要大得多。澄浪潭涌泉冬暖夏凉,冬天冒热气,夏天水温保持在
摄氏度12至14度。据介绍,1967年这里天大旱,用七只水泵抽水,也不干涸,其水质曾被检测为国家一级水源。澄浪潭是
百威英博(宁波)啤酒有限公司生产啤酒的用水源。除这个专供生产啤酒和太空矿泉水用水的封闭式泉潭外,周边还有三个泉潭。
改革开放以后被开发成为对外开放的垂钓泉潭,为垂钓爱好者开展垂钓活动。
澄浪潭水为地下涌泉,此处地形奇特,四明山群峰若万马奔腾,到鄞江镇东首又一马平川,有的低丘平地在
地层中仍为巨岩,地下水到鄞江镇为地下层巨岩所阻向地面涌出。而建在位于
奉化江上游的
鄞江之上的它山堰作用在于阻挡了奉化江
涨潮时涌进来的海水咸潮,使鄞江上的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万壑清泉原汁原味。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太和五年十月初十日王县令生辰,贸县各地方官员,仕宦乡绅,按惯例向王县令敬献寿礼,以示祝贺。王县令趁此宴宾之机,向各地方官员及仕宦乡绅亲朋挚友宣告“它山堰工程”开工,并隆重举行典礼。为以后“十月十”庙会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唐太和七年三月初三日,王县令夫人程氏素娥三十岁寿诞,堇邑仕绅百姓按礼向县令太太贺寿,正值它山堰建筑已有二年,堰体大坝基本竣工。王县令悲喜交集,悲的是十兄弟为建公益筑大坝而壮烈捐躯;喜的是贸城百姓二年来的辛勤劳动将见成效。当即向贸城全县宣告它山堰竣工,并举行竣工仪式,以告慰十兄弟在天之灵。这样又形成了另一个
鄞江桥庙会------“
上巳节”。
它山庙“
三月三庙会”与“十月十”庙会,是有双重含义的独特庙会。
鄞江桥地处四明咽喉,千余年来;一直是鄞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它山庙庙会的形成,吸引了鄞西各乡镇的乡民商贩,赶集,看戏,买卖盈利。并逐渐扩展到宁波府下数万商贸百姓,纷沓往鄞江赶集。至民国初期,
定海区、
舟山市及
浙东地区沿海各府县商贾多有向鄞江它山庙庙会赶集求利,它山庙庙会已成为宁波府下第一大庙会盛市。
鄞江桥庙会集市活动往往先于庙会开始,每当庙会各柱首商酌“飘红”告众之后,商贩开始占搭帐蓬,开张营业,下午庙会开始演戏。十月十它山庙所演的戏称作“被戏”,目的是让经济拮据的商贩节省旅馆
客栈钿,全夜演戏。
鄞江桥庙会市集除行会演戏外,各乡商贾市民纷沓云集,卖买经商,营业求利的有:
山货竹木、时令水果、花色糕点、四季服饰、珠冠鞋履、刚海鲜、禽蛋柔毛、缸瓦罐、器皿盏盅、农用器具、家下用俱、少儿玩具等。
遗行庙内外烟香扑鼻,沿街商贩星罗棋布,货物玲琅满目,夹杂叫卖声不绝于耳。更有卖艺者赤膊上阵,舞刀弄枪花拳绣腿以博乡民一观,喝彩声雷鸣。测字、算命、起课、卜卦,杂耍,跑马等三教九流,江湖术士,牙医郎中,真是三百六十行汇集,五花八门齐全。庙会盛况自宋代起延续至今八百余年,长盛不衰。
解放以来,人口激增;各方乡民百姓云集
鄞江,官池塘两侧本应设摊地段,到后来统成人流,几乎无立足之地,甚有被挤下官池河者有之。直至文革开始,鄞江桥庙会作为四旧
迷信活动,销声匿迹近十年。
文革后期逐步恢复鄞江桥“
上巳节”、“十月十”庙会,但名称已演变成了“鄞江镇物资交流会”。
改革开放以来,才出现“鄞江桥传统庙会”字样。
纵观鄞江桥它山庙庙会盛况,自宋、元、明、清封建皇朝,直至民国时期;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自邵家平水潭起至界牌下的光溪河和南塘河的水产收入统归庙会使用。它山庙界下共有庙会田二百余亩,其中它山庙庙田六十余亩,其租收入用于
庙宇维修,庙会的祭祀演戏等费用均由此开支。其它如伏头会有田亩,摇堂会有田六十亩,九如会有田十七亩,河台会有田三十亩。銮驾会有器二十四件,因为会器一次性置办后不再花钱,故无会田。其它小会有田数十亩、十数亩不等。有的会有现金积蓄,不足部分也有乡民乐助和界下弟子都会解决。
获得荣誉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鄞江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乡镇概况
鄞江镇上通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外通三江口的贸易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浙东地区著名重镇,素有“四明首镇”之称。
东晋隆安五年,刘裕迁句章县城,于
鄞江之滨建造新县城,即今鄞江镇为县治之始,其地在鄞东村土名古城畈一带。唐武德四年(公元738年)置
明州,州治、县治均设小溪,为州属大镇。唐
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鄮县县治移至宁波三江口,而州治未迁。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鄮县还治小溪,而州治迁入宁波三江口,尔后小溪镇改称光溪镇。
五代十国初期(公元909年)县治亦迁至三江口。小溪镇在历史上作为县治,州治时间长达600余年,作为
浙东地区地区的重镇、大镇,对沟通山区和平原的物资交流,繁荣浙东经济,发挥着重要的集散作用。故鄞江镇有小溪鄞江桥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