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康镇地处豫、晋两省交界处,位于
林州市西南部,是豫北最大的玻璃制品生产基地,是中药材和林果业种植基地,下辖36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11000余户,2018年
户籍人口41118人,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110平方公里,平地27平方公里,
镇区约2平方千米;全镇总耕地26500多亩,是一个人多耕地少,山多坡面广,自然条件差别较大的深山区乡镇。
1958年,成立原康公社国。1983年,改乡。1996年,设镇。截至2020年6月,原康镇下辖36个行政村。
2018年,原康镇有工业企业4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历史沿革
1958年,公社康公社成立。
1983年,改乡。
1996年,设镇。
东汉时属林虑县,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易归
魏郡。
三国时期属魏国朝歌郡。
晋朝时属司州汲郡,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属前赵。
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属
后赵,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属
前燕,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属
前秦,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属
后燕。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
林州市并入邺,随之。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复置林虑县。
永安元年(公元528年)属林虑郡。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属岩州。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州,属魏郡林虑县。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属岩州。
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属
河北西路彰德府林州。
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属中书省彰德路林州。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属河南布政司彰德府林县。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随安阳专区林县属河南省。
1958年建原康公社。
1994年1月,
林州市撤县设市,原康乡属河南省林州市。
1996年撤乡设镇,属河南省林州市 。
1997年,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4万,辖原康、大安、东掌、东坡、寨南背、李家村、小池口、南觅、南沟、连家坡、
西华县、南小庄、牛窑沟、砚华台、宋村岗、秦家岗、宋村、下元、岸下、大荒、栗园、三宗庙、曹家沟、柏尖沟、小场、椒峪、圪当、番良、申家洼、田家井、
红土甲、
石家庄市、口上、重兴店、九龙、龙口等36个行政村。
2002年,面积132平方千米,总人口39462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2769人,辖36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284个村民小组。
2003年,面积137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215个自然村,285个村民小组。
2004年,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3.98万人,辖36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285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林州市原康镇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距市区20余公里,辖原康村、秦家岗村、口上村、小池口村、红土甲村、大荒村、东坡村、大安村、李家村、椒楝峪村、连家坡村、牛窑沟村、
岸下村、九龙村、小场村、三宗庙村、南沟村、西华村、砚华台村、宋村、柏尖沟村、申家凹村、
石家庄村、
东掌村、南觅村、南小庄村、宋村岗村、下园村、栗园村、重兴店村、龙口村、田家井村、寨南背村、曹家沟村、番良村、圪村36个行政村,4万人,总面积137平方公里。
省级干线新河公路纵贯南北,合壑公路直达
山西省,林桐高速(
石林高速南段)将纵贯全镇,并在
镇区东侧设立互通口。以北是
合涧镇,南是茶店镇,东临桂林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林虑山的一部分,东北部为原康盆地,自然资源丰富,位于西南部的
柏尖山海拔1000余米,风景优美、历史悠久。
地下水埋藏浅,储量大,源于康王庙的御泉河水质优良。原康镇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形成了三个工业区,初步形成了
食用酒精、果品加工、玻璃制品、
造纸制箱、冲盖五大产业,其中玻璃制品较为出名,畜牧养殖业也在悄然崛起。
原康镇享有“
沼气建设第一镇”、“
山里红(山楂)米粮之川”、“安阳养殖高新产业基地”、“北方制盖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位置境域
原康镇地处
林州市南部,东与
桂林镇接壤,南连
采桑镇,西邻
山西省省陵川县桥上镇,北接
合涧镇。 区域面积13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原康镇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南部为山地,东部、北部为盆地。最高点重兴店山海拔1101米,最低点原康海拔400米。
气候
原康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构成了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672.1毫米。
水文
原康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水系。
淅河自镇西北过境,共计6千米。玉泉河发源自南觅村,全长7.5千米,经南觅、小池口、大安、原康等村,在
桂林市汇入淅河。
自然灾害
原康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连阴雨、大风、干热风等。大旱、大涝各八年一遇,暴雨伴随产生
山洪泥石流。最大一次洪涝在1998年,冲毁山区多个村庄,淹没庄稼。冰雹年平均出现1.1次,主要集中在6月。大风发生概率为50%,年平均2.1次,主要发生在9~10月份,范围较大,破坏面积广。
自然资源
原康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蕴藏有白云岩矿、耐火黏土等。其中白云岩矿储量极其丰富,约在1亿吨以上,矿石品位极高,层位稳定,露天矿层在50米以上,属全省少见。耐火
黏土储量约为234万吨。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康镇辖36个
村民委员会,设有25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原康镇下辖3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原康村。
行政代码
410581109: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原康镇辖区总人口3639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000人,城镇化率19.23%,另有流动人口4607人。总人口中,男性18695人,占51.37%;女性17698人,占48.63%;14岁以下3388人,占9.3%;15~64岁26418人,占72.6%;65岁以上6587人,占18.1%;2011年,
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6.3‰,
人口自然增长率1.7‰。
2017年,原康镇常住人口3353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康镇财政总收入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4万元,比上年增长39%。税收完成2249万元,比上年增长42.8%。农民人均纯收入9046元。
2018年,原康镇有工业企业4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农业
综述
原康镇有农业耕地3万亩,人均不足0.8亩。2011年,农业
总产值3.34亿元,比上年增长5.4%,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2194吨,人均609
千克,其中小麦4440吨,玉米8099吨。主要
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棉花、蔬菜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75亩,产量300千克;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00亩,产量90吨,其中花生90吨。蔬菜种植面积0.1万亩,主要品种有白菜、叶菜,其中白菜210吨,豆角80吨,叶菜70吨。
原康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8万头,年末存栏27万头;羊饲养量0.23万只,年末存栏0.26万只,牛饲养量0.093万头,年末存栏0.055万头。2011年,生产肉类20384吨,其中猪肉19785吨,牛肉112吨,羊肉18吨,禽蛋750吨,畜牧业
总产值5.99亿元。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5.8万亩。林木覆盖率31%。林业有中药材和林果业种植基地。以黄苓、柴胡、
丹参、
桔梗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林果产品主要有山楂、核桃等,其中以山楂为主的林果,年产量达100万
千克,被誉为“
空心山楂之乡”。
种植业主要有
冬小麦、玉米、红薯、花生、油菜、谷子等作物,林业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已形成规模化的养殖业园区。在生态富民
沼气工程建设工作方面,原康镇党委、政府从二00三年开始,坚持力度不减,长抓不懈,抓出了成效,赢得了民心,成为
林州市的排头兵,被誉称为“沼气建设第一镇”。
昨天
到2005年底,原康镇分别在不同范围内取得了六项第一:林州第一个在全镇实现了消灭空白村的镇(2005年7月)。
全国第一个实现
中国民主建国会沼气工程集中向农户商业化供气的镇。(中沼所专家语)
安阳市第一个(无项目支持)沼气入户率达到21%,受益人口近万人的镇。
安阳市第一批被评为“生态家园富民
沼气工程建设超千户乡(镇)”。
——豫北地区第一个建成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工业沼气镇(
林州市酒精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发酵容积达到4000立方米,
日产汽车公司气量达到1万立方米)。
今天
2006年,原康镇党委、政府在
春节前就召开了2006年生态沼气建设动员大会。他们确定的目标是:
新建小型沼气池1500个。新建大中型沼气池10个。建成生态农业示范村15个。确保沼气受益人数累计达到15000人。保持和创建五项第一:
保持
安阳市第一个大中型沼气工程数量最多(已动工27座,总数达到36座)的镇。
保持安阳市第一个(无项目支持)
沼气入户率最高(达到35%,)受益人口最多(16000人)的镇。
创建第一个沼气转化发电规模最大的镇(项目投资1000万元)。
创建第一个设置村级沼气专干(副村级待遇,年薪5000元)的镇。
创建第一批“五有”沼气专业施工队(有沼气施工资质、有沼气施工专业设备、有沼气专业技术人员、有国家标准建设图纸、有沼气专业运输维修设备、有沼气建设施工回访制度)。
明天
到2008年,原康镇要实现受益人口累计达到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入户率达到70%,建成省
沼气建设示范乡(镇)。
工业发展
原康镇的工业正在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以
食用酒精、果品加工、玻璃制品、
造纸制箱、冲盖五类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
林州市玻璃制品产业园区位于原康镇工业区,投资7亿元,年利税2亿元,占地总面积4845亩,已建成面积705亩,初步形成了玻璃制品、钢管制造、
乙醇酿造、
中药制药、制箱制盖等五大产业。2010年被确定为省级玻璃制品产业园,已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玻璃制品生产基地。
原康玻璃制品产业集群
原康玻璃制品产业集群地处林州市南15公里处,始建于1982年,占地总面积2600亩。目前已基本形成“三纵三横”总体格局。2002年以来,累计投资200余万元,先后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全长1000米,宽36米的工业区主干道,埋设了工业区统一供水管道,增设了通往工业区的高压专线,使水、电、路等基础硬件设施更趋完善。2005年计划再投资100多万元,硬化北干道,拓宽东延工业区干道,进一步拉大工业区框架。
现有工业企业26家,其中玻璃制品及相关企业23家,限额以上企业6家,分别是:盛巍、糖玻、鑫海、豫华、欣鑫、海蓝6家,园区内企业总资产1.5亿元。2004年实现
总产值3.6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2005年上半年完成产值近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已形成
林州市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玻璃制品产业集群工业园区。
原康镇工业初步形成以玻璃制造、机械为主的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1亿元,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5%。工业企业59家,职工975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商业
2011年末,原康镇有商业网点26个,职工12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1567.8万元,比上年增长21%。
文化
地名由来
原康镇因位居小平原,西邻康王泉得名。
民俗风情
原康镇的民俗风情与
林州市市其他乡镇差别不大,林州民间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象征璀璨的明珠点缀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光彩。在传统节日中,虽然存在一些落后和
迷信的东西,但其主要作用在于丰富、调节人民的生活,加强人民群众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同时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厌恶情绪。正是这种内涵美,使得一些传统节日久传不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与人民生活联系淡薄的节日逐渐被淘汰,有的节日内容不断更新,抛弃其落后迷信的份,发展其健康有益的内容,逐渐成为人民的生产劳动之余庆贺丰收,改善生活,游乐嬉戏,追求光明的有益活动。
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
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
商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周从农历十一月开始,秦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
刘彻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
正月。尔后农历延续了两千多年。清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林州市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八节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
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
白汤"。农妇均要在
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
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
林州市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
白话文。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
灶神向
玉皇大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
牌位两边的
对联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
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
小年夜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
沸点浆成块,捞入
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
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
破五节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能够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
林州市民间大都请人写
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
门神像多为
秦琼、
尉迟敬德、大刀
关羽、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
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
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
杵磨上贴有"
白虎大吉",石碾上贴"
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
裸大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以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
牌位前,点燃
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
饺子,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
除夕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早上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
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
灶神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
饺子。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
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
除夕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夜里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止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止出门,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
炮竹、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
饺子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
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出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
除夕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哪怕过时,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否则,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打春鞭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好春光里,希望人丁兴旺,生活美好。
古时,
立春这天,
林州市有
迎春花、鞭春、咬春的习俗,民间俗称"打春儿"。《重修林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县官率属具威仪鼓乐,迎春于东郊,耕籍田,鞭土牛,具
五辛盘,食
春饼。颁送芒神、土牛画像,曰迎春。远近观者如堵。民国后礼废。民间于是
日食速冻春卷、
萝卜丝煎饼谓之咬春。"春饼是用白面烙成的,吃时,要在里头卷上以
凉拌菜为主体的丝状菜肴(原来是丝状的,或加工成丝状的)。立春时把春饼和生菜等食物装盘,便叫做春盘。因为咬春活动盛盛盛盛行此赠送春盘,旧时也是
立春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据传
唐朝以前就已有了。《
四民月令》载:"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吃春饼、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始源于两千年前的"
五辛盘。"所谓"五辛盘",就是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儿的蔬菜(葱、姜、蒜、韭菜、
青萝卜)。
现在,鞭春、咬春和五辛盘在
林州市民间虽已消失,但立春看风云,占天候,预卜丰收,却成为人们的新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夜,张灯结彩,猜灯谜,观焰火,吃元宵,赏月赋诗,相沿成习。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参加歌舞的常达万人,自昏达旦,至晦面罢。林州民间,过罢年以后的节日中,正月士五是特别热闹的节日。人们过年的余兴未尽,又迎来了灯节。人们把正月十五当
小年过,一是吃
饺子,二是点
灯盏。这天晚上吃罢饭后,各家各户开始点灯花。将预先用绵纸做成的直径二三厘米的数十个甚至上在个灯,盛在碗里,倒入
小磨香油搅拌,用筷子夹出点燃,门上、石条上、平棚上、墙头上、水道眼儿、厨房、门旮、院落四周、中间、门里门外,到处都放着点燃的灯花,灯光如昼,清香扑鼻。地上灯花起舞,天上明月高照,群星闪烁,使人有一种如入仙境之感。1950年以后,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开始耍灯笼,有转灯、龙灯、花环灯、跑马灯、沙灯、丰收灯,并且向神化偶像灯发展,奇巧百出,五彩缤纷。尤其是县城,文化馆组织的灯展更为精彩,观灯的人群水泄不通。
十五这一天的烟火也十分壮观。烟火由民间各区以一个大村为首筹办,十五年前开"点老杆"。老杆上的各种做事,都用烟火表现。届时,远远近近男女老少,观者如集。老杆一点,两个多小时才能完结,上元这天,民间的各种文艺活动出串演比赛,热闹非凡。
填仓增福
林州市民间的填仓节有大小之别,市南乡村称正月十九日为小填仓节,二十四日为大填仓节,过两个填仓节日。市北乡村过了二十四四日的填仓节。是日,人们将年间香坛里的食物倒入粮仓,表示过年已经结束,粮食应该满仓。诸神也该退位。并做
面条汤煮
饺子,曰"金丝缠宝"以当的缠福。傍晚燃放鞭炮。此日过后,人们便开始远行,粮食可以外出。
二月二龙抬头
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历来对龙特别崇拜,村村建有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民间有很多"龙"的传说:龙于头年的
周百义蜇潭,来年的二月二抬头升空,开始它行云降雨的工作。"春雨贵似油",人们希望龙多给下几场。敬龙活动久传不衰。
这天一早,人们做的头一桩事就是"龙抬头"。不管是集体的磨还是个人的磨,争先恐后地到
杵磨跟燃纸,上香祭供,并用磨塞子将石磨支起来,让龙抬头,因为两个磨眼之间有一条刻凿的龙,人们以磨为"
青龙"。然后到池边、井边、河边投石,告知龙王,今天是二月二,赶紧抬头升天。晚上,大人挎篮子,里面盛满草木灰,先在墙跟撒一缕,再到打麦场砖房方撒个很大的圆圈,象征风调雨顺,粮堆如山。
"二月二,喝龙茶,引的钱,往家爬"。这是民间的一种普遍信仰。
"二月二龙抬头,逆媳妇发了愁"。这是
林州市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
白话文。传说民间有一农妇生了一个独生子叫李原,因生活所迫,李原经常外出,家中留下老母和其妻王小姐,每当李原外出回来后,其母都要向儿子哭诉媳妇不让吃饱的事情。二月二这天,李原责问其妻王小姐,王小姐却硬说婆母昧了良心说瞎话。为了取得丈夫的信任,她就端
饺子喂狗充食,中午将煮好的扁食,由李原在灶边看着,王小姐亲手送至。李原问其母是否吃饱了扁食母亲说没有吃。李原很生气,王小姐却骂婆母昧良心,闹得李原黑白难分。此事龙王夺云中看得很清,一个响雷,将狗和王小姐劈死,扁食从狗肚里溢出来,李原才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告诫忤逆媳妇要孝敬老人,天理不容。这天,民间很少有婆媳闹气的现象。
三月清明节这天,
林州市民间流行祭祖的活动。它既有怀念先人,勉励后代之意,也可借此大量
植树造林。这天在坟头植树,让先祖功德荫庇后代,也有百年树人之意。
这一天,人们一早就要采
柳枝,插至所有门上,孩子们还用柳条编成帽栲栳戴在头上。此俗从
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故事演化而来。原为清明的前一日,
寒食节所做,后被并入清明节。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要举行祭祖活动,县城以北由家中女人做点好汤,掂到坟上,倒在坟头,上香点纸。县南则禁止女人到坟上(如女人
扫墓,视其没有后代),而先将白纸拿至六外剪成方块,曰"鬼单衣"(不准在家剪,以示阴阳有别),然后由家长带领男后生去上坟。先将块状纸单压坟上(单压为
襌衣,双压为棉衣,每个坟上压的白代要象人形状),然后上香点纸钱(木刻板印的钱),叩拜后点鞭炮,还要用新土将坟墓重新护一遍。1950年以后,除上坟之俗沿习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墓、
两周王陵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林州市民间称五月单五。"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
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民间传说此节与纪念
屈原有关,但此节并非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才有之,而在这之前就有了。林州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五月五采艾淋浴和服用之习,这和西汉
戴德《
大戴礼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淋浴",屈原的楚词"俗兰汤兮芬华"与此是相吻合的。这说明
端午节的一些活动,早在
屈原投江以前已在民间进行。只是到了
宋朝,朝廷追屈原为忠烈公,并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才晓喻全国纪念屈原。
林州市民间,每逢此节之俗人俗。据说
太阳出前的艾性凉,可以驱邪,太阳出后的艾性热,容易招邪,故天不明就要上山采艾,甚者有"赤肚采艾"的。采回来的艾先拿一束大门口门首祈求驱灾避邪,剩余的艾人们将它拧成长辫子挂于屋檐下晒干,供日后作药用。可煎熬淋浴舒筋壮骨,也可煎熬服用祛风,还是山里人点燃熏杀蚊子的必备品。吃
粽糕,改善生活是这天的生活习俗。
端午节,正当盛夏之初,虫害将兴,农忙季节将到。端五的风俗实与防病、治病、除虫害和讲卫生有关。采艾活动,就包含有直接同灾害、疾病作斗争的性质。这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这些习俗虽然有的被宗教利用以愚弄人民,但不应和劳动人民的朴素、良好的愿望混为一谈。
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古为"天祝节"。进入六月,天气返潮,食物易于发酵。民间开始用
大麦造曲,以作醋、酱酵母。妇女们还特别注意翻箱晾晒衣物,以除潮气。六月初,正值谷子抽穗阶段,人们盼雨心切,习惯聚集地头观看长势,有"六月六,看谷秀"和"大旱不过六月六"之谚语。六月正值酷暑天气,许多习俗都与消夏抗暑,卫生保健有关。
七月七乞巧
林州市民间认为七月七日夜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间。牛郎“
牛郎星",俗称"牵牛星",
织女即"天孙"。传说二星羡慕人间生活,违背天规偷降人间配成姻眷并生下两个孩子。天廷得知,收回织女,牛郎担着两个孩子追赶织女,快赶上时,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了一条河,把他们夫妻2人隔在两岸。从此以后,夫妻两地分居,隔河相望,深情脉脉,无由以达。
喜鹊同情他们,约定每年七月七,飞到银河上以身搭桥,让这对恩爱夫妻见上一面。每年的七月七易下濛细雨,人们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的泪水。
这天夜里,姑娘们都愿向织女求教,请她到人间教自己做活儿。多是7个姑娘凑在一起,对上7种礼品,做7个大
饺子,内包7种用
夹竹桃属叶剪成的"针、剪子、弹花锤、织布梭"等7种工具,口唱:"年年有个七月七,
织女姐姐俺给你送饭吃。教俺巧,做对花鞋送你老。教俺拙,用个红圪针扎你脚"。"7个针,7根线,7个姑娘都教遍。打东墙,望西海,织女姐姐送巧来。"唱完紧闭双目,背过身去篮子里摸一个大扁食,谁吃的里面有那种针线工具,谁就是这样活儿未来的能手。在游戏中,她们得到了愉快,增强了信心。它和乞巧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显示出
林州市妇女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1950年后,此俗消亡,变为妇女们抱着小孩,围坐在庭院中观看银河讲论天机。女知识分子有的诵起少游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仍
鹊桥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寄托情思。
从"牛女"神话演变而来的广大妇女乞巧习俗,表达了她们对
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曲折地反映出旧社会妇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此风久传不衰。
七月十五对响鞭
农历七月十五,
林州市民间说是"牲口节"。是日,有牲口的人家要做羊羔馍上供。此馍用白面做成羊羔形蒸熟,中午上供后食用,还要放鞭炮,庆贺六畜兴旺。这天停止使用牲口,并于晚上做一锅炒米汤给牲口喝。所谓"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顿
炒米"即指此。
传说,
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小时侯,在财主家放牛,每天都吃不饱。有年七月十四夜他和伙伴在山上杀了1头牛吃。为了应付财主,他把牛尾巴插进山缝,谎说牛钻山缝了。次日财主来山上一薅牛尾巴,真的"哞哞"地叫了几声。从此以后,每年七月十五,便成了牲口的"生日"。这天
东姚镇、任村等乡还相继兴起了"点花山"和"对鞭"活动。
每年七月初,牛们便要在山坡上用乱石垒成石窑,内装秸草,排成一溜。妇女们在家里要用白面做"
枣花糕",到七月十五上供。男青年用麻、
桑皮、碎布条拧成鞭子,准备和外村对鞭。
七月十五的晚饭后,明月刚刚升起,牛倌们即登上山头点燃装好的秸草,和方八邻近村庄比谁的火苗高,燃的时间长。这时,方圆数十里的各个山头火花相映,形成"花山"。
山下的打粮场上,浩大的对鞭队伍(每人取一把做好的鞭子)众人喊:"一--二,××家(村),对对鞭!""叭!叭!"鞭声顿起。对方村庄听到呼喊自己村长时,也要回喊对鞭,依此类推,村村相对。
七月十五夜,明月当空,花山辉映,鞭声清脆,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七月为一年秋季节令之始,秋收在望。上述习俗反映了这个特征,秋耕时是牲口最劳累的时期,让牲品过节,实际上是人们事先把它调养好以准备秋耕;点花山预祝秋季丰收;对鞭是练习鞭技,准备秋耕鞭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
唐朝,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开元遗事》载:"中秋夕,上与
贵妃临
金中都太液池遗址望月。"
北宋李芳远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明
刘侗等所著《
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是夜,明月悬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亮的夜晚。旧时
林州市民间这一夜,家家户户举行拜月、赏月活动。拜月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大个儿
苹果和圆
月饼4个摆列到院中的供案上,面对明月上拜。举家老小围坐院中,观赏角盘似的明月,大人们从圆月中产生一种稳定、和谐、圆满、团聚的感觉。小孩儿边吃月饼边哼小曲:"明奶奶,上锅台,请小姐,喝茶来……"老人们向儿孙讲说"
月光花""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神话故事。
中秋节是林州民间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有兴无衰。这节日建立立在人们对自然美--"月"的审美心理基础上,超越了时代和地域,增加了无穷的活力。
农历十月初一是
林州市民间一年中的第二次祭祀祖先活动。全市都有在这天
扫墓、扫墓的习俗。县南乡村的人们还要往坟上压纸,说是给祖先"换寒衣",认为先人虽已亡故,但仍和生前一样,生活需依季节安排。
距今2700多年前的
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测出了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解释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代我国对冬至节很重视,《
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要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恭贺一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林州市民间是日家家户户吃
饺子,有吃扁食能防冻耳朵之说。
冬至节后,严冬来临,旧时穷苦劳动人民时光更难熬了,一般殷实之家也很重视这个节令。
冬至后农民非常重视"看雪"。"一九有雪,九九皆有雪"。从农事讲,越冬作物极需冬雪保持地温、情。此时地里能大冻,二麦敛藏必固。如缺雪必致来岁多虫害。天气过暖。果木开花,就难望丰收。雪大就可以冻杀害虫,来年农业丰收有望。这是林州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经验。
男婚女嫁
男婚女嫁,为
林州市民间家庭一桩大事。从传说
伏羲氏氏与
女娲氏兄妹族外相婚,始创嫁娶,到
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婚嫁时逐渐有了套礼节。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现成大体沿用,叫选婚、订婚、传书、择好、迎亲等。具体细节又各有时代特色。1950年后,在确立和解除关系上,进行了彻底变革。婚嫁礼俗也有不少变化。
1、选婚
1949年以前,选婚年龄为男18岁,女16岁。那时,男女选婚必须有“父母之命,媒之言”,选婚双方不能见面,婚姻不自主,造成许多悲剧。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开始了青年自由选婚的新时代。选婚条件也因时代因人而异。在年龄上一般男20岁,女18岁就要选择自己的对象。男择女多以勤俭朴素,贤惠正派为标准,女选男还注重才能和家庭条件。1960年后是“一军官、二工人、三干部、四大学生”,1980年以来是“一文凭、二能人、三工头、四商人”。目标择准后,还要请“先生”来“合婚”,这是在旧时大多数婚姻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将双方八字列出后,从四个方面按一定公式进行推算。①看大相合不合。口诀是“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②看子女旺不旺。口诀是“长生四子中旬半,沐浴一双好儿男,官带临官三个子,帝旺五七不能传;衰中二子病中一,命逢死绝断香烟,胎养头胎必生女,墓地有女没有男”。③看男命犯不犯再婚,女命犯不犯再嫁。口诀是:“男犯羊刃必再娶,女犯伤官必再嫁;动财伤官与羊刃,夫妻半路必分离”。④看有无妨克。双方年月日时之
地支是否相冲刑(相冲者子午、丑未、寅申、辰戍、卯酉、巳亥。相刑者寅刑申、巳刑亥、子刑卯、戍刑未等)
天干是否犯合(甲与巳、乙与寅、丙与辛等)。犯不犯狼籍八败等。如以上四条无大妨碍,就是说可以成婚了。议婚继续进行,先由媒人领男方去女方家见面,女家给二人提供交谈方便,然后再由媒人领女方去男家“相家”,公婆也借机会看看未
过门的儿媳妇,双方如没有意见,选婚即告成功。“合婚”虽为民间风俗,但并非能符合人们的愿望,现实生活中,仔细“合婚”的人,婚后并不幸福;相反不相信那一套的,婚后却过着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事实教育了广大人民,此俗现已逐渐消失。
2、订婚
林州市人注重信用,选婚结束后,即开始订婚。订婚仪式由男方以家长名誉给女方家写一“订婚帖”,俗称“小帖”,送至女家。此后,双方互送订礼,男方多赠衣物和钱,女方多送鞋、袜,谓之“接订”。1960年以后,“订婚帖”已很少用,而以礼物为订。1960年前的定婚帖格式是:
注:辈份比对方高者眷(只指双方男辈),比对方小者称“眷晚”,同辈者称“眷弟”或“姻眷”。
3、换婚书
换婚忆民间叫“传书”,是迎亲前婚礼的一种礼仪。换婚书要选在双月双日进行。是日,媒人一早从男家携带婚礼(2斤
粉条和3升米)和婚帖给女家送去。女家收下礼物,将预先准备好的12至16个套搭勾形面食、两双鞋及回书等让媒人带回,送给男家,以表婚姻牢不可破。男家将女家回赠的面大勾分送亲戚邻居,宣布儿子有了媳妇。换书不隔年,一定要在定婚的当年进行。1960年以来,传换婚书渐少,而由媒人转达双方意愿。换婚书格式:
注:1、以男家名义出现。
2.老亲家”只写对方的姓。
3、“天作之合”下的小字多省略不写。
4、女家回书式中间四字改为“敬答鸾笺”。
4、大聘
订婚以后,男方要给女方彩礼,又叫“过礼”、“过大礼”。双方约定时日,女子与其嫂、姐、媒人和男子一同到城镇串商店,购买结婚用品,购物价值一般在500元(随时随地有所不一)左右,如购不到称心物品,则折款给女方。有的采取“老包干”办法,按女家所要礼物折款,一并付给女家。彩礼备妥,即开始纳聘,由男家从村里挑两位年轻人,抬一用红布蒙着的食盒(木制,内有上中下三格),主人随后,送至女家。食盒内下装米、面,中放布匹、衣服、首饰之类,上放
大枣、核桃和纳聘帖。女家收下礼品,付钱与
抬盒人,并设便完好招待。1960年以后,这个仪式简化为直接将彩礼取回家,纳聘帖也不用了。原纳聘帖格式是:
5、择好
送过彩礼后,即要决定娶亲日,民间叫“择好”、“提日子”等。娶亲多在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具体月日还要看男女双方属相。认为鸡、兔两属相宜在正月、七月嫁娶;蛇、猪两属相宜在三月、九月嫁娶;马、鼠两属相宜五月、十一月嫁娶;狗、龙两属相宜二、八月嫁娶。俗以腊二十三日
灶神爷爷上天言好事去后,家中无人看管,至年底前任何一天皆为嫁娶吉日。吉日选好后,男方将择好帖女方家。一旦择好送去,就能轻易改动,认为“择好已定,不许改动,后移死婆,前移死公”。实际是怕女家打麻缠,误了吉期。每年打春前为民间娶亲高峰时期,尤其是阴历年前打春,更要把媳妇娶到家。以避“黑春年”迎亲,认为对夫妻不吉。选择好都在迎亲前几天定下来,以便双方准备。男方要找2至4名女红色缝衣服、被褥,禁孕妇和寡妇参加。褥子内撒有
五谷,被子四角包有
大枣、核桃,祝小家庭
五谷丰登,早生贵子。女方此时赶制嫁妆,女红条件和男方相同。嫁妆内不包东西。
6、打鸿
迎亲前二天,男方要发礼帖(请柬),请街坊邻居及亲朋好友来家作客。来客一般要赠送礼品,俗称“打鸿礼”。所赠礼物有镜框、脸盆、墨画、床单、被面、毛巾、现款等。是日晚上,男家设完好酬谢“打鸿人”,根据人数多少摆桌,每桌是
八大碗酒菜,另有瓜果专供孩子了妇女们凑兴。有个别乡村是迎亲的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完好请打鸿人,这天晚上由新郎、新娘助兴,更增添了喜事的欢乐气氛。
7、添箱
女子出嫁前一天,亲戚家的妇女要拿一份礼(2斤米、2斤
粉条、6尺布或针织品)来看将嫁女,农村叫“去给嫁女添箱”。合涧一带添箱是馍、
汝阳麻花,叫做“给嫁女送饭。”添箱妇待次日送嫁女上轿后才归。
8、摆柜
迎亲前一天下午,女家婶、嫂、姐、妹等4至8人(人数必须成双)携带新娘的单衣、棉衣、床单、梳妆匣子、两双鞋等至男家,将所带物品放在箱柜内。然后上锁带走钥匙,这种礼仪,民间中“摆柜”,意在看看男家准备怎样,并为新娘送去衣物。男家招待摆柜人,宴毕,付给摆柜钱,以表谢意。
9、开脸
又称“净面”,是1949年以前林县民间的一种嫁女礼俗,多在出嫁前一二日进行。开脸时,请儿女双全的妇女,以两条红线相绞,为等嫁女拨尽脸上的
腿毛。
10、迎亲
迎亲,是婚嫁的中心环节。林县民间叫“娶媳妇”。是日,男家剪大
红双喜字贴于洞房、中堂和大门上,并剪小红喜字若干,贴于窗、门户和器物上,增加喜庆气氛。“双双喜”安并连,比喻新婚夫妻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双喜字式样很多,民间艺人有的将其装饰,以花卉表现喜这神态,如花似锦,繁荣蓬勃,给予人们以清新美感,贴于新房更感火红、热闹。娶亲之家门前张灯结彩,红色喜对分贴两旁,门顶彩楼上红旗飘飘。院内铺陈有“打鸿”礼品。香案上放一斗装满玉茭和其它杂粮,红纸封面,斗内按金、木、水、火、土方位插五色彩旗。旁边放一面镜子,一杆秤,意为光明正大,称心如意。全家老幼胸挂红布条,喜气洋洋,胜过重大节日。
迎亲队伍分前锋后师,依次行进。前锋负责挑盒子和跑红,抢先一步至女家报信。盒内放有一礼(此礼品互转,至婚后叫三时送回男家),一束新娘戴的花朵,一付“离母”帖和一付上轿帖(内容是上轿方位和禁忌等),二块红布(一块是新娘的蒙头巾,一块是跑红布),米面各包、棉花管两个(祝福丰衣足食),食盐两包(意为夫妻言和意投),石子两包(表诚心实意),艾一束用红线缠绕(表示夫妻恩爱),钱两包(多少不限,祝进钱发家),大肉一块,民曰“离母肉”。
三声铁炮响过,
唢呐高奏,鞭炮齐鸣,彩旗招展,新郎披红戴花拜过天地,由婚总(民间称背钱袋人为迎亲总领管)引至彩色轿前上轿(1950年以前多用两项顶花轿迎亲)。迎亲队伍来到女村头时,点放三眼礼炮3声以报信息。女家听到礼炮声后,按照分工马上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待听到迎亲队伍到大门外的吹打声时,由一老揖停宴招待。新郎正座,陪客居右,霎时宴始,三盘四碟陆续上端,围观人不知其数。宴席虽盛,但被女家婶、嫂、姐、妹们拥挤逗嬉,夺筷推碗,闹得新郎面红耳赤,往往食不饱腹。女方还将新郎锁在屋内,要端席钱、上轿钱等,不给则不开锁。待出钱开锁后,婚总管要装女家一双筷子、一盘面花(意为添富),俗称“偷筷”。宴待期间,新娘的母亲、伯母、婶子等辈份要对新娘反复叮嘱,多是教女儿孝敬公婆、夫妻和睦、勤快等类话。尔后还要叫新娘吃顿离家饭,新娘要吃一半,留一半,意在婆家娘家都有余。行至院中,礼拜后,女家给新郎披绿挂镜,示其前途光明。新娘首饰头上戴,身穿红衣裳,鞋里放
铜钱,红布蒙头上。鞭炮响过,新娘拜辞父母,坐到一个椅子上,由两人抬着至轿前,按上下轿方向入轿。女方有4人跟随压轿,鸣炮3声,即告起程。新娘父母或叔伯挨轿送至村外。若轿遇寺、庙、碾、井时,跑红人要用红单遮住。花轿越桥穿洞,过十字路口,均放三眼炮,或以鞭炮代替。路上与新人相遇,要互换礼物(如换红花),并放鞭炮一挂。
花轿进村后,迎亲队伍穿街过巷。这时新郎的亲朋好友或与新娘关系密切的人,要买一挂火鞭,到轿前点放,俗谓“助鞭”,表示对新郎婚事的庆贺。花轿至家门落轿时,一人手持谷草把子点燃,绕花轿(新娘座的)三周,并把米醋浇在烧红的犁上,冒出热烟,称“浇醋丹”,认为可以驱邪,然后两年轻妇女将新娘从轿里请出,让新娘怀抱古书,搀扶着行至门口(属相相妨者忌搀,孕妇忌搀)。进家门时,芦席铺地,骑马鞍,跨犁铧,大伯子向新娘头上撒五谷(谷、高梁、麦、红豆、杆草),一边撒一边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财富满家门”。
迎亲形式1950年以后有很大变化。坐轿改为骑马,路近改为步行;1970年以后,以骑自行车为主;1980年以来,好些人家用汽车迎亲,有的大小汽车少的四五部,多的十几部。其它旧仪式也革除了不少。
新郎新娘行至院中,鞭炮齐鸣,音箱音乐高响,夫妇双双拜天地,叫“拜堂成亲”。若新婚夫妇属相有妨,拜天地时揭开揭揭开开,民间称“隔山拜天地”。拜毕,将新娘搀入洞房面向“
喜神”方位,给新娘修面整容,梳头结发,俗曰:“新人
笄礼”,从毛头闺女成为正式媳妇,“结发夫妻”由此而名。给新娘上头的妇女要唱上头歌:“一拢子,二拢子,拢的女婿戴顶子(做官);一拢金,二拢银,拢来娃娃一大群。”然后小姑手持红衣抛向空中,一面抛一面说:“一挂金、二挂银,三挂新娘贵子生,挂住裱儿,得个小儿,挂住里儿,得个女儿(指衣服里和表)。”一般都能挂住衣服和外面。唱毕,众人离屋,让乐班内一吹笛人进屋向新娘连吹3声。俗谓“吹
白虎”,又叫“安白虎女,是4个送亲压轿的,俗称“把轿”。其中舅家1人,本族3人。把轿人装着新娘柜上的钥匙他们到男家门前时,被一老者引至宴室,由老人陪着赴宴,民间称此老人为“陪客”。
宴会进行中,向轿人行大礼,感谢他们对自己妻子的关照。这道程序叫“女婿上拜”。宴毕,把轿人要去新娘住室安慰一番,把所带钥匙交给新娘,辞别返家。
午饭一定要到同到天地前磕头礼拜。众人给父母往脸上抹黑,并拽至天地旁坐好,在主持人倡导下,新婚夫妇先拜父母,次按家族亲友辈份依此叩拜,受礼人给叩头人钱。
12、闹洞房
闹洞房又称“逗媳妇”、“吵房”,在迎亲的当天晚上进行。做法小姑娘送灯,早早抱学生。送罢灯,无论长辈、平辈、小辈,聚开新房中,祝贺新人,戏闹异常,多无禁忌,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过去宾客闹房时,中扮
脸谱,或足着手,说笑后得多得多,以哄堂一笑为足,意义不大。无论如何喧闹,主人不得恼怒,愈闹愈发,喜可加倍。1950年后闹洞房,多是向新娘提各种难题,让其回答,文明礼貌,妙趣横生。也有的对新娘戏弄,伴娘常代新娘受一半,为抵制戏弄,常以糖果抛撒闹房人。闹房结束后,还要让新娘擀
面条,制作子孙汤,认为可白头偕老,子孙满堂。新娘接着喂牲口,象征接替家务,同心协力,共同致富。床铺由长辈给铺,多为男性长辈从之,边铺边道:“老公公铺炕,子女两行。”最后,小姑送去尿盆。
洞房花烛夜,长夜燃明灯,新娘开柜,新娘开柜,新郎试鞋,夫妻对话,窗外偷听的耳贴墙壁,若得其一言半语,常为人们传扬多年。
13、拜祖坟
迎亲过后,要拜祖坟。由叔嫂们引新郎、新娘携带祭礼鞭炮,去认宗拜祖,告慰
不死生物。这个习俗,多是迎亲日下午进行,唯东姚乡将此程序放到了婚后第二天做。
14、叫新娘
婚礼第三天,女家哥嫂携带迎亲时的那份礼品前来叫新娘,俗曰:“叫第三儿”。叫新娘来回均要走迎亲时的那条路,不许改变。民间有“三天不走两条路”之说。新娘回去住7天,再由父亲或其他长辈送到婆家住8天,也有回三对九之说。至此,迎亲程序全部结束,此后即可自由往来。
语言
原康镇的语言属于晋语系邯新片磁漳小片林州话县南方言,具体参看“林州话”词条。
庙会
原康本地称“庙会”为“赶会”,庙会上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热闹非凡,是
林州市具有民俗风情的活动之一。
交通
原康镇境内有省道新(乡)河(口)公路纵贯全境,合(涧)豁(岭西)公路直达山西。全镇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2011年末,
镇区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140班次,日均容量5000余人次。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康镇有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1000人,专任教师79人;小学15所,在校生4000人,专任教师2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0人,专任教师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22.8万元。
文体事业
1994年12月,原康镇建成镇
有线电视台,后改称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入户率78.3%。
2011年末,原康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7个。各类图书室40个,藏书30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
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27人。
2011年末,原康镇有体育场地6处,9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康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个,门诊部(所)45个,床位110张,
固定资产总值6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6名,其中执业医师15人,
执业助理医师67人,注册护士178人;2011年,
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6万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原康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户,人数68人,月人均1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00户,人数2000多人,支出18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102元,比上年增长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1家,床位1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30人。
社区服务设施7个。有慈善分会1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原康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37处,邮政业务收入270万元,其中纯收入160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3万份(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8个,
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
固定电话用户1.4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9万户。
2011年末,原康镇
镇区有供水中心1个,有成套
供水系统。
2011年末,原康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
变电站1座,
主变压器10台,总容量134100兆伏安。
2011年末,原康镇镇区绿地29.13公顷,绿化覆盖率9.69%。
政治民生
原康镇深入贯彻信访工作十项制度,从信访基础工作做起,通过六项措施的实施,夯实了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关口前移
一是关口前移,选好配强信访干事人员。在村信访员的选配上,原康镇改变过去由村支书直接任命村信访员的作法,采取政府主导,干部投票的方式,把村两委中威信高,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干部任命为村信访员,并由镇信访办对他们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基层解决信访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信访关口的前移。
源头预防
二是源头预防,搞好村务公开和信访评估。在村里决定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员、项目运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其他重大决策时,原康镇要求各村必须搞好公开,做好信访评估,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
干部下访
三是干部下访,做好矛盾纠纷排消工作。原康镇要求机关领导、干部深入所包村,配合村干部全力做好群众的矛盾纠纷排消工作,把矛盾纠纷排消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领导包案
四是领导包案,全力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原康镇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采取“大案主要领导包,小案一般领导包”的方式,要求做到“五包”(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限期解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给予奖励,完不成的给予通报批评,促进了信访问题的解决。
群众参与
五是群众参与,确保公平、公正。在解决重大信访问题时,原康镇要求各村实行群众听证制度;为确保信访例会解决问题公正,排查问题全面,原康镇还扩大信访例会参会人员范围,使参会人员更具代表性,解决更加公平、公正。
目标考核
六是目标考核,奖优罚劣惩失误。为促进信访工作的开展,原康镇把信访工作目标分解,制定了针对各职能线和各村的《信访工作百分目标考核办法》与镇村两级干部的工资挂钩,并与各村、各线签订了信访稳定目标责任状;实行信访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对因信访工作不力或工作失误造成信访问题发生的单位和个人,按责任大小,追究责任。
旅游
风景名胜
柏尖山风景区是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六大景区之一,
林州市境内唯一免费开放的大型景区,属于奥陶系
碳酸根,位于原康镇中部,景区以“境奇、景好、泉甜、庙古、文化深”著称于世。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柏尖山山寺碑记曰:“"林邑山也,四面皆山,其载名各邑志者,如人行山之金灯、黄华、洪谷指不胜屈,而柏尖山不与焉。柏尖山人行之山也,在惠厅泉西南,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叠嶂,浮云下压,诸岭四周空阔,峭若呈瓶,遥指数于苍烟白云之外……”历代县志都称柏尖山为林虑山胜景之一。山峰峭壁中镶嵌着一座古刹,名曰柏尖山寺。据清嘉庆三年碑文记载,
柏尖山三奶奶庙“自包羲氏王天下即柏尖山三奶奶尖山奶奶与
泰山二仙奶奶相为姊妹”。包羲即
伏羲氏。《中华全史》记载:“伏羲所都之地日
淮阳区,即今河南淮阳县也。”这一
庙宇多次修,才保存下来,特别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4年)重修后,从山跟到寺址用青石垒砌了一道l00米高的护崖墙壁,砌筑了2.5米宽步云台阶,工程宏伟,扣人心弦。
从
林州市原康镇的大安路口向西途经小池口村、李家村、南沟村、柏尖沟村,从柏尖沟村开始走上
柏尖山的观光大道,沿途有标识,可以很轻松的到山上观光游览,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六月初一和九月初一都会有庙会,每年的十月份举办柏尖山红叶节。
林虑山六大景观之一的柏尖奇景有秀丽的风光、茂密的森林、有重岩叠嶂姿态万变的奇峰异石、变幻莫测的云海奇观,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令到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留连忘返。山峰峭壁中镶嵌着一座古刹名曰柏尖山寺,该寺作为地方神三仙圣母的祖庙,是
林州市信仰地位最高的宗教
庙宇,设有三仙圣母和
寝殿,香火缭绕、游人不绝。
1993年
柏尖山作为林虑山六大景点之一正式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林州市人民政府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命名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倒挂在崖间峡谷中的白皮古柏叶翠枝茂,柏尖山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地势险峻,特别是秋天来临漫山红叶果实累累,一派奇景色彩,加上云海奇观,游人至此宛如仙境,或题书或赋诗赞叹不已,每年
木芙蓉前后均会举办柏尖山红叶文化旅游节,来此观赏红叶的游客络绎不绝。
河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尤滋州1989年游览后作诗曰"柏尖峰顶庙堂高,远望群山如海涛;殿阁如在九天上,胜似齐鲁
蓬莱岛。"
北京大学教授
陈传康实地考察后为
柏尖山题词“神州初庙,
太行山奇境”。
近年来林州市原康镇政府依托柏尖山独特的资源特色和
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建设皇后镇生态旅游度假村,
招商引资1.2亿元,融入先进的设计和经营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型精品度假社区。新建欧式木屋30座、改建宾馆80余间,配套建设了网球场、游泳池、停车场,接待中心、酒吧、茶楼、露天区影院、瑜伽馆、红酒储藏窖等设施。为游客提供高标准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服务,有效提升了柏尖山景区的服务接待能力,真正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使该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华丽转身。
田家井天主教堂
位于原康镇田家井村,该村是一个信仰
天主教群众聚居地。建有规模宏大、独具欧洲风格的天主教堂,教堂
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钟楼高28米,能容纳1000余人。具有独特的西方建筑风格,艺术价值很高,四方教徒前来
朝圣者络绎不绝。田家井南岭"圣母圣衣堂"座落在田家井村南高约100米的山顶上,是一座十分精细的石头建筑,完全按照
意大利的设计图纸建造的,其建筑是纯正罗马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玉泉
浙河八景之一的康王泉,也叫玉泉。泉眼位于原康镇南觅村东、南沟村北、李家村西南,是大大小小12个泉眼的合称。这12个泉眼分别是滚锅泉、水道泉、支锅泉、岸道泉、槐树泉、杨树泉、大碗泉、拴马泉、筛子泉、烟袋泉、柿树泉、荷花泉,其中滚锅泉是最大的一处。
十方院
十方院位于原康镇
镇区西北部,现在是原康镇一中所在地。建国后因为兴办教育需要场地房屋,利用寺庙现有建筑办校,是最快最方便的措施。十方院当时被用来办教育,从这里出去的学生有很多别样记忆。
为什么这里会叫做十方院?十方,是表方位的词,常有四面八方的说法,四面是东西南北,除此之外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是平面的四面八方,再加上立体的上下两方,共为十方。在佛教里,
十方是指佛光普照无所不在的世界,不管你身处何方。
十方院是一座佛教寺庙,根据庙里的创建十方院碑记记载,十方院始建于
清代顺治帝三年,即公元1646年,距今已有369年的历史,虽不是千年古寺,但延续三四百年,也算是一个老庙。
十方院学校,之前进庙需要从学校大门进入,现在学校的教学楼盖起来了,学生们搬迁到高大明亮的楼房中,闲置的十方院旧院还于寺庙,才有了现在独立的十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