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为《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晋代的兴亡。共有一百回,起自
司马炎代魏,终至刘宋代晋,经历156年。
晋朝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可是
八王之乱,消耗国本,与
汉族杂处的胡人趁机相继发难,导致了西晋的覆亡。而
东晋则在江东重建,蓄积能量,展开艰难的北伐重任,却因内部权力争夺而损耗了实力。大将
宋武帝脱颖而出,两次北伐,收复
长安,之后接连废黜两位皇帝,建国宋,东晋亡。
《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
房玄龄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
北魏崔鸿所著之《
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
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
李世民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水通鉴》《紫阳纲目》叙述晋事,书法与《晋书》相出入者,亦不胜举焉。
愚谓当今之时,以古为鉴,不必问其史笔之得失,但当察其史事之变迁。两晋之史事繁矣,即此内讧外侮之复杂,仆已更难详。宫闱之祸,启自武元,藩王之祸,肇自
汝南郡,胡虏之祸,发自元海;卒致铜驼荆棘,蒿目苍凉,坠三山,鲸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寇之污,此
晋朝内讧外侮之大较也。
王敦也,
苏峻也,
陈敏杜弢祖约也,
孙恩卢循徐道复也,而
桓玄则为篡逆之尤,此
东晋内讧之最大者。二赵也,三秦也,四燕五凉也,成夏也,而拓跋魏则为强胡之首,此为东晋外侮之最甚者。盖观于东西两晋之一百五十六年中,除晋武开国二十余年外,无在非祸乱侵寻之日,不有内讧,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来未有若两晋祸乱之烈也。夫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内讧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蚁入,自古皆然,晋特其较著耳。鄙人愧非论史才,但据历代之事实,编为演义,自
南北朝以迄民国,不下十数册,大旨在即古证今,惩恶劝善,而于《两晋演义》之着手,则于内讧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盖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内,内讧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国之祸,不特两晋为然,而两晋即今日之前车也。
天下宁有蚌鹬相争,而不授渔人之利乎?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非敢谓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劝戒之意云尔。惟书成仓猝,不免误,匡我未逮,是所望于阅者诸君。中华民国十三年夏正季秋之月,古越蔡东帆自叙于临江寄庐。
蔡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
福建省,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
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
日寇的
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
严复、
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
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戊戌政变后,
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
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
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
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
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
中原地区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
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间,
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通义,有:《
前汉通俗演义》《
后汉通俗演义》《
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