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
蔡东藩创作小说
《两晋演义》为《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晋代的兴亡。共有一百回,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宋代晋,经历156年。晋朝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可是八王之乱,消耗国本,与汉族杂处的胡人趁机相继发难,导致了西晋的覆亡。而东晋则在江东重建,蓄积能量,展开艰难的北伐重任,却因内部权力争夺而损耗了实力。大将宋武帝脱颖而出,两次北伐,收复长安,之后接连废黜两位皇帝,建国宋,东晋亡。
作者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
作者自序
晋书》简介
《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玄龄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李世民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水通鉴》《紫阳纲目》叙述晋事,书法与《晋书》相出入者,亦不胜举焉。
两晋史评
愚谓当今之时,以古为鉴,不必问其史笔之得失,但当察其史事之变迁。两晋之史事繁矣,即此内讧外侮之复杂,仆已更难详。宫闱之祸,启自武元,藩王之祸,肇自汝南郡,胡虏之祸,发自元海;卒致铜驼荆棘,蒿目苍凉,坠三山,鲸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寇之污,此晋朝内讧外侮之大较也。王敦也,苏峻也,陈敏杜弢祖约也,孙恩卢循徐道复也,而桓玄则为篡逆之尤,此东晋内讧之最大者。二赵也,三秦也,四燕五凉也,成夏也,而拓跋魏则为强胡之首,此为东晋外侮之最甚者。盖观于东西两晋之一百五十六年中,除晋武开国二十余年外,无在非祸乱侵寻之日,不有内讧,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来未有若两晋祸乱之烈也。夫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内讧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蚁入,自古皆然,晋特其较著耳。鄙人愧非论史才,但据历代之事实,编为演义,自南北朝以迄民国,不下十数册,大旨在即古证今,惩恶劝善,而于《两晋演义》之着手,则于内讧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盖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内,内讧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国之祸,不特两晋为然,而两晋即今日之前车也。
题记
天下宁有蚌鹬相争,而不授渔人之利乎?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非敢谓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劝戒之意云尔。惟书成仓猝,不免误,匡我未逮,是所望于阅者诸君。中华民国十三年夏正季秋之月,古越蔡东帆自叙于临江寄庐。
作者简介
履历
蔡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省,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
小说界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
爱国者
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原地区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主要作品
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通义,有:《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等
目录
第一回 祀南郊司马开基 立东宫庸雏伏祸
第二回 堕诡计储君纳妇 慰痴情少女偷香
第三回 杨丽华枕膝留言 左贵嫔才上颂
第四回 图孙吴羊祜定谋 讨西虏马隆奏捷
第五回 捣金陵数路并举 俘孙皓二将争功
第六回 纳群娃羊车恣幸 继外孙子乱宗
第七回 指御座讽谏无功 侍帝榻权豪擅政
第八回 势招殃杨氏赤族 逞凶灭纪贾南风废姑
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后援周处捐躯
第十回 讽大廷徙戎著论 诱小吏侍宴肆淫
第十一回 草逆书醉酒逼储君 传伪敕称兵废悍后
第十二回 坠名楼名姝殉难 夺御玺御驾被迁
第十三回 迎刘盈反正除奸 杀王豹擅权拒谏
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齐王毕命 中诈降计李特败亡
第十五回 讨逆蛮力平荆土 拒君命冤杀陆机
第十六回 刘刺史抗忠尽节 皇太弟挟驾还都
第十七回 刘渊拥众称汉王 张方恃强劫惠帝
第十八回 作盟主东海起兵 诛恶贼河间失势
第十九回 伪都督败回江左 呆皇帝暴毙宫中
第二十回 战阳平苟晞破贼垒 佐琅琊王导集名流
第二十一回 北宫纯力破群盗 太傅越擅杀诸臣
第二十二回 乘内乱刘聪据国 借外援猗卢受封
第二十三回 倾国出师权相毕命 覆巢同尽太尉知非
第二十四回 执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义旅关右亲王
第二十五回 贻书归母难化狼心 行酒为奴终遭鸩毒
第二十六回 诏江东帝征兵 援灵武曲允破虏
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胡吞蓟北 毙赵染晋相保渭河平原
第二十八回 汉刘后进表救忠臣 晋陶侃合军破乱贼
第二十九回 小儿女突围求救 大皇帝衔璧投降
第三十回 牧守联盟奉笺劝进 君臣屈辱蒙难丧生
第三十一回 晋王睿称尊嗣统 汉主聪见鬼亡身
第三十二回 诛逆登基羊后专宠 乘衅独立石勒称王
第三十三回 段匹䃅受擒失河朔 王处仲抗表叛江南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刘奭惊心
第三十五回 逆贼横行廷臣受戮 皇灵失驭嗣子承宗
第三十六回 扶钱凤即席用谋 遣王含出兵犯顺
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进爵 立幼主太后临朝
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变 入内廷苏峻纵凶
第三十九回 温峤推诚迎陶侃 毛宝负剑救桓宣
第四十回 枭首逆乱成功 宥元舅顾亲屈法
第四十一回 察音异僧献技 失军律醉汉遭擒
第四十二回 并前赵石勒称尊 防中山徐遐泣谏
第四十三回 背顾命子毁室 凛梦兆狐首归邱
第四十四回 尽愚孝适贻蜀乱 保遗孤终立赵代王嘉
第四十五回 杀妻赵主寡恩 协君臣燕都却敌
第四十六回 议北伐蔡谟抗谏 篡蜀汉李寿改元
第四十七回 饯刘翔晋臣受责 逐高钊燕主逞威
第四十八回 斩敌将进灭宇文姓部 违朝议徙镇襄阳城
第四十九回 桓温移督荆梁 降李势荡平巴蜀
第五十回 选将得人凉州破敌 筑宫渔色石氏宣淫
第五十一回 诛逆子纵火焚尸 责病主抗颜极谏
第五十二回 乘羯乱进攻反失利 弑赵主易位又遭囚
第五十三回 养子复宗冉闵复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
第五十四回 却桓温晋相贻书 灭冉魏燕王号
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丧师 射敌帅桓温得胜
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纵虐 盗淫威张祚杀身
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说下凉州 满恶贯变生秦阙
第五十八回 围广固慕容恪善谋 战东河诸葛败绩
第五十九回 谢安应征变节 张天锡乘乱弑君
第六十回 失洛阳沈劲死义 阻石门桓温退师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祸奔秦 王猛统兵入洛
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连摧敌将 拔邺城遗址追掳孱王
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诬被废 昆仑婢产子承基
第六十四回 清崇陵桓温见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
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凉主作降虏 守襄阳朱母筑斜城
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谢玄秦军 违众议苻坚窥晋室
第六十七回 山墅赌弈寇来不惊 淝水交锋兵多易败
第六十八回 结丁零再兴燕 索邺城申表秦庭
第六十九回 据渭北后秦独立 入阿房西燕称尊
第七十回 堕虏谋晋将逾绝涧 应童谣秦主缢新城
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吕光还兵 依逆谋段随弑主
第七十二回 谋刺未成秦后死节 失营被获毛氏捐躯
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创兴后魏 慕容垂讨灭丁零
第七十四回 智姚苌旋师惊噩梦 勇翟斩将扫孱宗
第七十五回 失首都西燕被灭 压山寨北魏争雄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尽 弟陵兄晋道子专权
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张贵人逞凶弑刘彻
第七十八回 迫诛奸称戈犯北阙 僭称尊遣将伐西秦
第七十九回 吕姓肆虐凉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
第八十回 拓跋转败为胜 慕容宝因怯出奔
第八十一回 攻旧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娇女作人奴
第八十二回 通叛党兰汗弑君 诛贼臣燕宗复国
第八十三回 再发难王恭受戮 好惑人孙泰伏诛
第八十四回 内史独全谢妇 杀太守复陷会稽
第八十五回 失荆州参军殉主 弃苑川乾归逃生
第八十六回 受逆报吕纂被戕 据偏隅李暠独立
第八十七回 扫残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东宫失位
第八十八回 吕隆累败降秦室 宋武帝屡胜走孙恩
第八十九回 覆全军元显受诛 夺大位桓玄行逆
第九十回 贤孟妇助夫举义 勇刘军败贼入都
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冯迁诛逆首 陷成都谯纵害疆臣
第九十二回 贪女色吞针欺僧侣 戕妇翁拥众号天主
第九十三回 葬爱妻遇变丧身 立犹子临终传位
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还都 失兵机纵敌入险
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国 诛逆贼冯文起开基
第九十六回 何无忌战死豫章口 刘寄奴固守石头城
第九十七回 窜南交卢循毙命 平谯蜀谯纵伏辜
第九十八回 南凉王愎谏致亡 西秦后败谋殉难
第九十九回 入荆州驱除异党 夺长安灭后秦
第一百回 招寇乱秦关再失 迫禅位晋祚永终
参考资料
两晋演义.豆瓣读书.2023-11-21
目录
概述
作者自序
作者简介
履历
小说界革命
爱国者
主要作品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