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典,
四川省成都府灌县人,
清代政治人物、
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
贡士第10名。殿试登进士二甲第88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
庶吉士。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6月9日),散馆,授翰林院
编修。
人物简介
现在的
都江堰,提起周盛典,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在清光绪年间,周盛典却是红极一时的人物。有清一代,260多年间,
灌县古城(今
都江堰市)曾出过近300个秀才,63个
举人,但是,考中进士的只有
乾隆时期的李先达、
爱新觉罗·旻宁时期的高溥和
董文炳、光绪时期的周盛典、苟春培和贺鸿基等6人而已。而授职翰林院编修的,则仅有周盛典一人。
周盛典字雅堂,
清代本邑唯一的翰林院编修。据考证,在灌县的东正街(今都江堰市幸福路)上曾有一座翰林府,辉耀百年,从而见证了周家的无上荣光。
一
周盛典在个人成长、学业和仕途发展进程中,正赶上“同治中兴”时期。1862年以后,清政府相继扑灭了太平天国、
捻军等农民起义烈火,恢复了封建统治秩序,开展了“以图自强”的
洋务运动,国内出现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好形势,为
四川省和
都江堰市人文蔚起铺平了道路。
同治十三年(1874),
张之洞任四川学政,创立“尊经书院”,延请致仕在家的侍郎
薛焕担任山长,选择各州县高材生入院,以经史、小学、经济、诗、
文言文辞等课诸生,“首励廉耻,次励以读有用之书”(张之洞《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他又设尊经局,刊行经世致用书籍,撰《
书目答问》,为四川学子指示学习门径,蜀中自
南宋以来衰敝的学风得以振兴。光绪三年(1877),
丁宝桢任四川总督,聘请
王闿运(壬秋)入主“尊经书院”,以经术、辞章教四川学子。王为今文经师而不拘礼法,倡导经世致用,更促进了蜀学与江浙、湖湘的学术交流融合。从此,蜀中文风为之一变,一大批国学人才脱颖而出。如廖季平、
杨锐、
刘光第、
宋育仁、
赵熙、
骆成骧、
颜楷、
吴之英、
王昌麟①、林山腴、
罗伯济、
张森楷、
曾学传、
朱青长、周紫庭、
刘咸炘、刘豫波、曾鉴、徐子休等等。
再一方面,在当时的
灌县古城,湖广移民与原住民一起,经过百年努力,使灌县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临桂区人周因培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年(1830)任灌县知县,重建
奎光塔,振兴了灌县“文运”:道光十二年(1832),杨茂兰考中壬辰恩科
举人,张思伟考中十四年(1834)甲午科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周因培再任灌县知县时,不但刘骥考中乙未恩科举人,而且高溥又考中了乙未科
进士,灌县学子进学希望大大增强。道、咸、同三朝的五十年时间里,乘康、雍、乾、嘉四朝共考中傅大寿等29个举人和1个进士——
乾隆十九年(1654),李先达在考中甲戌科举人的当年连捷考中进士的东风,灌县又考中了高溥等18个举人和两个进士——高溥(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公元1835年乙未科)、
董文炳(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甲辰科),而且高、董两人都是崇义硕儒宋灵岩先贤的学生。
灌县古城学风更见浓厚。为光绪一朝培养出周盛典、苟春培和贺鸿基等3个
进士以及潘泉宗、罗锦章、张学涵等16个
举人奠定了基础。
由于“尊经书院”的影响,带动了蜀中,也带动了
都江堰市再度大办书院、义馆和私塾的热潮。清光绪二年(1876),周盛典
高中二甲第88名进士,四年(1878),周盛典任职翰林院,随即回乡守制,执教岷江书院,使古堰文风达到鼎盛。这一时期,除周盛典外,都江堰市的著名文人还有陈炳魁②、
王昌麟、钱岷、贾思徽、贺鸿基、周庆纶、
罗伯济等。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①王昌麟字瑞徵,都江堰市
柳街镇人,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举人。师从著名学者
王闿运。光绪二十年(1894)考入国子监南学,
庚子国变,南归,曾主持本邑
岷江书院。是本邑近百年来最富盛名的学者,死后入祀
孔子庙乡贤祠。据
宋育仁撰王昌麟墓志铭介绍,王昌麟“生于
同治壬戌年正月初九日,卒于(民国)戊午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年五十七”。根据干支时日互换,
王昌麟出生于公元1862年2月7日,卒于公元1919年1月25日。②陈炳魁,名俊彦,字炳魁,号辅廷,与周盛典同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甲子科带补辛酉科
举人,本邑著名学者。
二
周盛典逝世距今已近130年,由于时间较长,传世资料十分稀少,地方史、志、乡乘文献虽有记载,但多零星、分散。我们从民国《灌县志》等地方史料中查到了3篇与周盛典家有关的墓志、碑文,它们分别是:陈炳魁撰写的《封中宪大夫周府君墓志铭》、
王昌麟撰写的《翰林院编修周雅堂先生墓志表》、《甘肃候补知县周公子碑阴记》。为我们了解周氏家族提供了很多第一手材料。
陈炳魁撰写的《诰封③中宪大夫周府君墓志铭》中,对周盛典的父亲周廷栋(公元1804——1878年)是这样介绍的:
“君姓周氏,讳廷栋,字臣,其先湖北麻城。明季,忠武公字宁武,力战死,夫人
刘姓殉之,向夫人携子世乾突围出走。国初入蜀,为君始祖。世乾生全迁灌邑,遇神僧指青棡墩下家焉。遂世为灌人。
曾祖父尚仁,富而好施,县人德之曰:‘周善人’。祖凤鸣,父伯顺,孝友和易,乡里私谥之‘醇朴先生’。”③诰封:明清之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祖宗及妻室赠予有关爵位名号时,皇帝诏命有诰封、敕封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
以上这些文字,已经说明周氏家族的渊源和世代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以至后来周盛典在京为官,也多有义举,世人美之,有“
孟尝之誉”,应是“其来有自”的。
陈炳魁的这篇文章还记有周家在白沙小河开设义渡,“(
乾隆时期)
曾祖父(周尚仁)称善人者,之所经营也”和
咸丰辛酉(公元1861年),云南人
李永和、
蓝大顺率军逼近
成都市,“县令采人望,檄君(周廷栋)任城防,君忠勇奋发,经纬万端……事平,义不受赏。大吏奏给五品顶戴,君亦不自(暴露)也”等几件事。这里需要说明周廷栋的中宪大夫头衔的由来。
据
罗伯济所撰的民国《灌县志》载:周廷栋的中宪大夫封号是“以子盛典贵,貤(yi)赠中宪大夫,妻
梁氏封恭人”;周盛典祖父周伯顺也“以孙盛典贵,貤赠中宪大夫,妻申氏、牟氏、王氏封恭人”。对照
王昌麟撰写的《翰林院编修周雅堂先生墓志表》中的一段:“(周盛典中
进士后)逾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时遇德宗(光绪)登极,覃恩④先生前在
吏部主事,任加三级,请貤赠其祖父、父皆中宪大夫,妣皆太恭人”。由此可知,这是光绪登基,施恩天下,为朝臣加官晋级的一项举措。“貤赠”是古代的一种制度,即将自己的封号,呈请朝廷,转赠给自己的先人。这是一种“诰封”的荣誉头衔,不是实职。是周盛典“请貤赠其祖父、父皆中宪大夫,妣皆太恭人”而得到朝廷恩准的。④覃(tan,)恩:覃,义为长、深、遍及、蔓延、延及、广施等,覃恩即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
《诰封中宪大夫周府君墓志铭》中,还记载有周廷栋重建“慰农亭”和维修“百丈堤”等事件。
“慰农亭”原为成都水利同知
强望泰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兴建。其名由
成都市知府杨味时所题,取
北宋时宰相
韩琦《久旱喜雨》诗句“须臾慰满三农望”之意,以说明从离堆而下的
内江市之水与灌区14县民生休戚相关,亦即“稻田足水慰农心”之意。
强望泰(公元1793~1844年),陕西韩城人。自道光七年(1827)出任成都水利同知起,前后8次任该职,管理
都江堰近20年,每年淘滩作堰,使灌区14个州县旱涝无患,人民安居乐业。在都江堰治理的历史上,
强望泰写下了自己人生光辉的一页。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强望泰在距离堆不远处修建了“慰农亭”,并撰写《新建慰农亭碑记》,文中最后写到:“惟经费不充,规模初具,恐他日风雨侵凌,其兴废有难逆料者,尚祈后之君子时加补,俾成功不致朽毁,尤余私心所望也。”
同治六年(1867)丁卯夏六月,“慰农亭”被大水冲毁,“荡啮无存”,当年,周廷栋“积资复之,构一亭一轩”。后来,“慰农亭”在民国时期又被大水冲毁。今天,在《都江堰史》一书附录的由樊晋锡于光绪十二年(1886)绘制的《四川成都水利全图》上,还能看到它的位置。
关于周廷栋修建“百丈堤”,陈炳魁的文章是这样写的:“筑长堤百丈,外捍江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城郭,居民乐之。”
周廷栋有四子:盛典、盛隆(早卒)、盛琦(詹事府誊录,议叙
县丞)、盛文(国学生)。
三
据
王昌麟撰写的《翰林院编修周雅堂先生墓志表》记载:
“君(周盛典)幼有伟度,翔异诸童。年十二,四子五经,讲诵都毕。学使按临,警为伟器,奖以生,旋举入学为附生。先生益于学,岁科试,文屡冠通⑤,升为增生,序补生。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为拔贡生。时寇乱(
李永和、
蓝大顺率军来灌县)道阻,逮
同治三年(1864)赴京应廷试,名列第一,授吏部七品小官。就应天(府)乡试,中式北闱第七名
举人。榜发,同日报(喜者)至,贺者颜其厅曰‘一日双喜’。光绪二年(1876),丙子会试,先生复中式第十名
进士。贺者颜其堂曰‘乡试双魁’。随后,以殿试(二甲第88名进士)、朝考一等改官
庶吉士,逾年散馆⑥,授职(翰林院)
编修”。⑤庠:古代学校。⑥散馆:明清以来的翰林院相当于唐宋时期的馆职。庶吉士学习之地称庶常馆,学习期满即称散馆。
另外,关于周盛典授翰林院庶吉士和授翰林院编修的史料,我们分别从《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中查到。其第31卷载:“光绪二年五月壬寅(公元1876年6月3日),引见新科进士。……
吴树梅……周盛典……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其第50卷载:“光绪三年四月癸丑(公元1877年6月9日),引见丙子恩科散馆人员。得旨:……二甲
庶吉士陈翥……周盛典……俱著授为
编修。”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周盛典在历次科举考试中一路顺风,由秀才而
举人,由举人而
进士,最后中丙子恩科二甲第88名进士,以朝考一等入翰林院。请假回家探亲,恰遇其父于1878年11月10日因病弃世,周盛典依例守阙(守孝3年),其间,应乡人请,主持岷江书院,后又入主成都少城书院,“学侣追随,外会为满”。周盛典文采飞扬,教学以经世致用、通达事务为要。试律似吴圣征,制艺⑦风格与乾嘉学者管蕴山侍御相颉,受其学者,无不蜚声场屋。服阙期满,周盛典回京仍任原职。诸文友饯别并即席赋诗相送。兹录郭绍伯《送周雅堂太史北上》于次:
“山水钟灵岂偶然,蓬得路羡君先。
五千里外风云客,二百年余翰墨缘。
出山好慰斯人望,伫听纶音播九天。”
周盛典为人平易、稳重,做事踏实认真,任职吏部十余年,深得上级信任,同事赞许。尤为值得称道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宽以待人。对家人爱护有加,对曾因科甲功名而与之争胜者也善于和他们相处。据
王昌麟《翰林院编修周雅堂先生墓志表》,当年因科甲功名而与之争胜者某,后来因心怀怨恨,作小游仙诗讥刺当道,被追查,周盛典屈意回护,化解了危机。
第二,急人之所急,视乡人如一家。凡有人遇急事,或有厄难,都尽心出力、出钱拯救,对有纷争,则竭力调解,务使和解。如有邑人借
陕西省商人钱谋官,陕商欲诉于官府,周盛典极力调解,作保,陕商本来就相信他,事情自然化险为夷。⑦制艺:也作制义,即作八股文。
周盛典生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1834)甲子仲春(二月)初十日,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孟冬(十月)因病卒于京城,得年五十有二。其长子庆纶扶丧返故里。入三峡,船翻,全船皆遇难。庆纶遇红船(救生船),得救,独免于难。
清光绪后期,邑先贤徐昱撰《灌县乡土志》其中《耆旧录》中也有关于周盛典的记载,与
王昌麟文章相似,但过于简略,兹从略。
又,蓝字尧先生曾撰文介绍周盛典,其文章名为《“小
孟尝”周盛典》。其文所记事例与王昌麟先贤所撰墓志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有二:一是认为周盛典乃天马镇天童山村人氏,卒后归葬天马镇七头山。二是说周盛典死亡原因是“相传,周盛典之死是由于直谏皇上,激怒皇上,被皇上用金瓜击顶而亡。”
对于周盛典,奎光塔公园周公祠也有专题介绍:“周盛典,灌县人,
同治四年考中进士三甲,在京任
吏部主事翰院
编修,为官三十三年,后因参加
戊戌变法被杀害。”
周家后人周发伦先生以前曾撰《古堰英烈——周盛典》。文章如是说:周盛典字雅堂,
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生,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37——1898)。
都江堰市(
灌县古城)中东街人士,同治四年己(乙)丑科
进士,三甲出身,任翰林院编修,吏部主事。在京为官三十三年。原光绪《灌县志》,未见有传,而其官职表中,名列首位。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廿四年九月廿一日,
光绪帝被囚瀛台。九月廿二日,周盛典因参加戊戌变法,被杀害于京城家中。周盛典出生在灌县中东街,因授翰林院
编修后,中东街曾有翰林府一座,在原中药材公司(今为中药材公司家属宿舍)地界上。1933年前由
周姓转卖给
朱姓,开设酱园铺,现已不存。
四
我们再来看周庆纶的大概情况。
王昌麟先贤曾游学于周盛典门下,既与周盛典有师生之情,又与周庆纶同岁,是好朋友,于周氏一门为通家之好。他撰写的《甘肃候补知县周公子碑阴记》中载:“公子讳庆纶,字式丹,吾乡翰林院编修周雅堂先生之元子也。公子以
同治元年(1862)生,及编修主讲岷江书院,时在光绪四年(1878),公子年甫十六,已能文章,善诗赋,楷书遒丽,人见者,无不叹羡。”文章中特别记载了周盛典在点评王昌麟的作业“一文、一赋、一诗”时所给评语为:“生花妙笔,尚在君家。望自勉。”周盛典于邑中名宿最推崇
王昌麟父亲王小南(图书)的才思敏捷。还让儿子周庆纶与王昌麟订交。
在《甘肃候补知县周公子碑阴记》一文中,王昌麟还深情追忆自己与周庆纶、贾思徽曾于雪夜吟诗的往事。
“尝于雪夜,师(周盛典)归私宅,公子(周庆纶)密招余与
贾君思徽饮于书院之讲堂,以岁寒三友制制,拈阄分咏,余得伴竹,贾君得访松,公子得探梅。(公子诗)中有句云:‘奴背锦囊因雪重,桥边茅屋认仙居’。贾君曼吟数四,相与鼓掌,交誉极欢。”
公元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
王昌麟与周庆纶分别于京城。昌麟请假回归故里,执教岷江书院;庆纶得用知县,分发
甘肃省候补,后来客死异乡。
若干年后,王昌麟继周庆纶之后逝世,三人中年长的贾思徽在其挽联中还提到了夜雪吟诗往事:“悲君兮也复悲我,三友同盟,乃先失探梅(周庆纶)、伴竹(王昌麟),抚孤松(贾思徽)以长叹。”
周家祖孙三代最后归葬两地:周廷栋长眠于灌县城东金村忠义甲(今天马镇境内),周盛典、周庆纶父子的墓地则在崇宁县城(今郫县
唐昌镇)北20里的莲花山法隐寺侧。
五
周盛典的书法、诗文、绘画等艺术作品在今天的
都江堰市已很难寻觅。尽管我们作了很多努力,也只收录到1篇碑记、5副对联和3首律诗。其绘画作品除见史志著录以外,未见实物。简介如下。
周盛典所撰碑记为写于光绪三年(1877)的《都江堰灵异记》,记述四川总督
丁宝桢大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发生的一件奇事——工程施工后保留的杩槎,有部分木头因在水中而发芽生叶,古人认为是祥瑞征兆。周盛典于是撰文记其事,并由此歌颂了丁宝祯治水功绩:“……(
岷江)堰鱼嘴前心安杩槎,袤长一百二十洞,其制以、柳杂木为之。每岁放闸后,逐次撤去,仅
留数洞,以杀上流水势。然遇盛涨,亦即随波漂没。今则巍然屹立者尚有五洞,于惊涛恶浪之中,发生枝叶,郁勃青葱,斧斤之痕,宛然尚在。岂非公(丁宝祯)之精神所结,感通于天,以召此灵异?……”。
据考,该碑文为刘璞(一作朴)用隶体书写,书法峻整。曾立于
二王庙前壁间,今碑失文存。
罗伯济先贤编撰的民国《灌县志》、
冯广宏先生主编的《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先秦至
清代)》和王才友、傅子全两位先生主编的《都江堰市金石录》等书均收录。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周盛典书写的对联有五副,录如次:
第一、“德连木理,仁挺芝草;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此联前有题记,似为“XX仁兄大人XX”等字样,因只见复印件,所以不能确定是送给哪位先贤的;后有“雅堂弟周盛典”等字。该联语系集前人成句的行楷联,现存
都江堰市文物局。上联摘自
晋朝文学家
左思的《
魏都赋》,下联则出自
南北朝时期文人
庾信的《小园赋》。
宏开金阙,默运三元。”
本联在
青城山山上清宫正殿上,上联前有题款:(清)“
同治五年(1866)季春下浣日吉旦”,下联落款为“
吏部主事周盛典沫手敬书”。
第三、“结习已全空,只难忘,石上清泉,山间明月;
名山聊小憩,幸领略,锦江春色,玉垒浮云。”
本联在青城山天师洞迎曦楼(一作天师洞洞口牌楼)上,上联前题款为:“戊寅暮春同人招游,XXXXXXXX”等;戊寅为公元1878年,即清光绪四年,时周盛典在家守制。下联落款为“雅堂周盛典并识”。“石上清泉,山间明月”“锦江春色,玉垒浮云”均集
唐诗语句而成。
第四、“阳羡春茶瑶草碧;
“阳羡春茶”指今
江苏省宜兴市南部阳羡景区的著名特产——
阳羡茶,今称
阳羡雪芽——取自
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瑶草”即
逐风草属;下联则全用
李白《客中行》诗的成句。上联
边款为:“瑞亭二兄大人雅正”,下联边款为“周盛典”另有两方印章,无时间。
第五、“廊庙正需才,愧半生署浮沉,毫无建树;
文章思报国,愿多士玉堂冠冕,不负传薪!”
此联曾挂在岷江书院大门,系周盛典回家为父守制、主讲岷江书院时所撰,以激励本邑后学。
本邑文献和有关书籍、文章中著录周盛典的3首律诗分别是1首五律和两首七律。
五律《竹里烹茶》,见于
罗伯济编撰的《灌志文征》和
王国平编撰的《玉垒金声》等乡乘文献,诗前有序,一并照录于下:
消夏青城,左右修竹,茗香泉冽,不减天随(唐末文学家
陆龟蒙自号天随子)韵事也。
竹里馆初晴,泉声绕阁清。
水从丁字汲,茶趁午瓯烹。
凉露千竿滴,微风两腋生。
此君真不俗,相对更怡情。
第二、三两首为七律,是周盛典于
同治三年将赴京应举时,本邑文人为他饯行,酒酣耳热之际,周盛典有感而作。该诗有很多版本,《都江堰市金石录》《玉垒金声》以及《古堰英烈——周盛典》等有关文献典籍和文章所录大略相同,谨录如下:
选拔将至都门,同人饯于二王庙,赋此志别(二首)
年来意气尚纵横,北望燕台且送行。
残照一鞭游子影,春风十里故人情。
龙头未副平生愿,蜗角先争最小名。
如此欢场犹远别,那堪回首忆诸兄(君)。
文字绸缪信有因,天涯踪迹倍相亲。
酒逢饯别心先醉,交到忘形意最真。
好胜未除名士习,放怀同饮玉壶春。
上录二诗,《都江堰市金石录》的诗题为《饯别留题》,诗后说明文字为:“清同治三年,入都赴甲子科殿试,与同人饯别于
二王庙,赋此。”《玉垒金声》诗题为《选拔将赴都门,同人饯于二王庙,赋此志别》,与二王庙壁间的石刻原作基本相同。但上录两书诗句与二王庙壁间的石刻原作有些区别。为了比较原诗几个版本的异同,兹据嵌于二王庙壁间的石刻原作及诗前序言和诗后跋语,一并照录于下:
“甲子春初,余将北上,孚承至好诸君子,邀游显英王庙。是日为雪所阻,就于附近僧⑧置酒公饯。乘醉放言,率成二律,适镜亭⑨道人倩⑩张子赞廷索诗于余,即此赠之,兼祈正。
残照一鞭游子影,春风千里故人情。
龙头未副平生愿,蜗角先争最小名。
如此欢场独离别,那堪回首忆诸君。
文字姻缘信有因,年来踪迹更相亲。
酒逢饯别心先醉,交到忘形意最真。
好胜未除名士习,放怀同饮玉壶春。
该跋后印两方,一为“雅”,一为“堂”。
此稿第二首第一联和第三联上句后都有注,但因风化,未能认出。且两诗与前录志书等所载的文字十多处有异。推考其原因,恐怕二王庙壁间
碑刻是该诗原稿。甲子年是
同治三年(1864),周盛典于当年春天从家乡启程赴京应直隶府的乡试。本邑文友郭绍伯、徐昱、彭等原来相约到二王庙,为他送行,结果为
大雪所阻,众好友便在西门附近茶寮酒肆中为他置酒祖道。酒酣耳热,周盛典遂赋此二首诗留别诸友,这时,恰逢二王庙
住持贾镜亭道长派文生张赞廷前来索诗,周盛典即以自己诗作草稿相赠。贾道长就将周盛典诗刻石存念。而其他文本所录周盛典诗是后来经过修改,著录于诗集或本邑文献之中的版本。⑧僧寮:寮为小屋,僧寮即僧人居住的房屋。⑨镜亭:俗姓贾,名教正,号镜亭,清同治、光绪年间为
二王庙住持,有才干,与历任灌县知县、成都府水利同知等官员关系密切。⑩倩:请求。
六
关于周盛典的书法成就,
王昌麟、李启明诸先贤都有评价,简述如下。
王昌麟先贤评论说:“先生楷法似
董其昌,”“翰墨虽精丽、绝伦,不屑以炫世而取誉也”。
李启明先贤在《书坛乡乘》中评周盛典书法:
“文章翰墨掇巍科,书法思翁韵味多。
可惜挥毫嫌力薄,孟尝嘉誉总蹉。”
诗后解题:“周盛典字雅堂,有清一代吾邑唯一翰林学士,书法董思翁。官京师,广交游,有
孟尝之目。今青城山宫观中有其书迹。”
清朝书法,
康熙帝喜董其昌,
爱新觉罗·弘历喜赵孟�。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朝野上下,崇
董尚赵蔚为一时风气。以至赵、董书风笼罩
清代一百多年。直至
邓石如、
包世臣、
康有为等人力倡
碑学,才出现碑、帖对峙局面。周盛典供职翰林院,书法崇尚董、赵,也是情理之中。再说,当时
翁同龢为同、光两代帝师,乃帖学之集大成者。王昌麟受翁同龢赏识,并推荐他入朝待诏,应该与周盛典有一定关系。周盛典受到翁的影响也在所难免。从目前所能见到的周盛典书法作品,也能从董、赵而上溯唐人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乃至魏、晋
钟繇、
王羲之诸人,似也有迹可循。诚然,周盛典书法水平高度既无法与董、赵相比,也不能与翁同龢、
何绍基、
康有为相提并论,但在
都江堰市近两百年的书法史上,其成就也是屈指可数的,也无愧于清代吾邑唯一翰林院
编修的称誉。
关于周盛典的绘画作品,只见于罗树凡先生总的1991年版《灌县志》中的
张笏传记中的文字:“当时在灌县,论及绘画,有周盛典的
凤蝶总科、张簪博古之说。”因未见绘画作品实物,兹从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