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论辩
兰亭论辩
兰亭论辩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通过研究出土的文化,质疑王羲之名帖是别人假托他名义写,南京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反对郭沫若的观点。并对郭沫若观点进行逐句反驳。此时震动当时文化界。“兰亭论辩”是被载入中华文化界的重要事件,影响深远。
背景介绍
郭沫若先生是杰出的文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上世纪60年代,随着“文革”的深入,郭沫若先生的学术思想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因素。他的观点基本上认为《兰亭集序》是假的。郭沫若从书法和文章的思想——佛道的哲学因素综合考虑,认为《兰亭集序》不出于王羲之之手。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篇论文,在文化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王谢”指的不是王羲之和谢安,而是王兴之谢鲲。作为同样是晋朝时代的作品,这两篇墓志的字体和《兰亭序》的字体大不相同。这成为郭沫若先生对于王羲之《兰亭序》产生质疑的根本依据。郭沫若先生引李文田的论据来批驳《兰亭序》:李文田看到欧阳询的定武兰亭,加了一段跋“连文章都不可相信,这字是王羲之就更加谈不到了。如果王羲之的字存世的话,那一定要向《爨宝子碑》《龙颜碑》相似才对!(主要是考虑历史时期相同)”郭沫若先生扩大了李文田的观点,坚定了文和书二者都系伪造。
郭沫若先生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有合理性的。在晋朝《高墓志》出土以后,基本可以看到,高崧墓志与唐朝的楷书大为相似。这时很多学者认为,郭沫若先生的观点彻底失去了历史实物的支撑,应该予以完全否定。但是,并不尽然,兰亭论辩中,郭老提出了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郭沫若怀疑《兰亭序》是智永。这点很有道理。智永的字迹和《兰亭序》十分相似。反而,《兰亭序》与王羲之的其他作品相比,风格特征出入很大。如,兰亭序当中的“和”“兰”“群”“映”“流”诸字和智永的书迹几乎如出一辙。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嫡孙。《兰亭序》真迹曾一度在智永手中。我们在冯承素的《神龙本兰亭序》中,显然能发现,字迹并不像王羲之以往的作品,干脆爽朗,而且圆笔明显更多。宋代《淳化阁帖》的王羲之字迹行行草草,并没有完全的行书,这是和《兰亭序》是迥然有别的。因为行书,脱离完全的行书加草字,大概在隋唐时期。这恰恰是智永生活的时代。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行书和草书相参才是普遍的书写字体。这点,郭沫若先生的怀疑有合理性。但是,郭沫若在兰亭论辩当中的立场和态度是应该予以否定的,因为他基本上从对《兰亭序》否定,扩展为对于整个东晋时代书法成就的否定,是完全错误的。持反对观点者认为,在李世民时期,诸如唐太宗虚心改过本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不论学识书法都堪称一流,如果《兰亭序》是假的,怎么能逃过此类人的法眼?而且李世民等人,距离王羲之只有200余年,而郭沫若等人距离王羲之的时代却长达1300余年。
郭当时处于文化界的巅峰位置——中国科学院院长。正是由于郭沫若本人的学术权威身份和政治权威身份,才会在文化界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形成“论辩”。但是,本来是学术问题,但却被上升到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争论”的政治立场的高度(详见《兰亭论辩》一书),郭沫若以“唯物史观”的身份出现,论辩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与不同观点,郭沫若却把“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拿来作为搪塞之言,是不合适的。这不能不说是郭沫若先生的“以势压人”。启功先生在1965年被迫写了《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一文,表示支持郭沫若先生的观点。然而在文革结束以后,启功先生一反前言,表示当初的“言不由衷”“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兰亭论辨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篇冠绝古今的书法剧迹,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自唐以来,围绕这一剧迹的真伪,时有聚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论辨,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甚大。
一起因和过程
一九五八年以后,在南京、镇江市等地出土了不少墓志,其中有五块墓志属东晋明帝太宁元年(三二三年)至晋穆帝升平元年(三五八年),正当王羲之的壮年和暮年。这些墓志的出土引起了考古界、史学界的广泛注意,并在沉寂多年的书法界引起震荡。其中《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尤为引人注目,并引发了中原地区当代书法史上著名的《兰亭》论辨。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由郭沫若署名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在《文物》一九六五年第六期上发表,后又在《光明日报》上连载。郭文所说的‘王、谢’即王兴之谢鲲。王兴之是王彬的儿子,是王羲之的叔兄弟,与兰亭雅集中的谢安孙绰等都是朋友。谢鲲是风流宰相谢安的伯父,是王羲之两个叔父王廙、王彬的同龄人。他们的墓志均为刀凿的隶书体,和王羲之用行书书写的《兰亭序》完全不一样。因此,郭沫若认为《兰亭序》的可靠性问题,‘便不能不重新提出来’。经过一番考证,郭沫若批判了《兰亭序》的后半段文字有悲观论调,不合王羲之思想,因而断言《兰亭序》是‘依托’的。‘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从而进一步认定,现存王羲之草书,是否都是王羲之的真迹,还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郭沫若说:‘我乐于肯定:《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智永是王氏的七世孙,为陈代永欣寺和尚。在中国古代书学史上,《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清代学者阮元、李文田包世臣等早就提出来了。但由于缺乏资料,无从争议。有‘王、谢’墓志的出土,郭沫若认为‘李文田的预言可以说已经实现了一半。我很相信,在南京或其近境的地下,将来很可能有王羲之真迹出土,使李的预言能得到全面的实现’。郭沫若的‘依托说’,不仅直接指向《兰亭序》的不真,而且还意味着凡属唐摹宋刻王羲之的书迹皆为伪,由此对汉魏两晋六百年的书史提出异议,六朝至隋唐以下的书史、书评也受到冲击。郭沫若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由于当时正在进行‘四清’运动,处于 ‘文化大革命’的前夕,又鉴于郭沫若在学术界的影响,一时学界缄口不语。但仍有人大胆地提出质疑。南京市文史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称郭此说为‘惊心动魄之论’,并进行了辩驳。高二适引证有关文献资料和法帖资料,从郭沫若到包世臣李文田,一一驳议,认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高二适先将文章寄给报刊,但未被刊用。他又将文章寄给章士钊,希望得到章士钊的支持和帮助。章士钊写信将文章转呈毛泽东主席。章士钊致毛泽东的信:润公主席座右:兹有读者江南高生二适,巍然一硕书也(按‘硕书’字出《柳集》)。专攻章草,颇有发明,自作草亦见功力,兴酣时并窥得我公笔意,想公将自浏览而喜。此钊三十年前论文小友,入此岁来已白发盈颠、年逾甲子矣。然犹笃志不渝,可望大就。乃者郭沫若同志主帖学革命,该生翼翼著文驳之。钊两度细核,觉论据都有来历,非同随言涂抹。郭公扛此大旗,想乐得天下劲敌而周旋之。 (此论学也,百花齐放,知者皆应有言,郭公雅怀,定会体会国家政策。)文中亦涉及康生同志,惺惺相惜,此于章草内为同道。该生来书,欲得我公评鉴,得以公表,自承报国之具在此,其望虽奢,求却非妄。鄙意此人民政权文治昌明之效,钊乃敢冒严威,行推荐。我公弘奖为怀,惟(望)酌量赐予处理,感逾身受。
评价
章士钊谨状
七月十六日该生致钊书附呈,不须赐还。
毛泽东经一夜审阅,翌日即七月十八日复信章士钊,信中有云: ……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
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八日
同一天,毛泽东又致信郭沫若:郭老: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我复章行严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若何? 敬颂安吉!并问立群同志好。章信、高文留你处。我复章信,请阅后退回。
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八日
在毛泽东的关怀下,信发出五天以后,七月二十三日,高二适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在《光明日报》发表,一九六五年第七期《文物》还发表了高文的手稿影印全文。高二适文章的发表,立即引起讨论的扩大。《文物》第九期到十二期连续发表了郭沫若、龙潜启功、于硕、徐森玉赵万里李长路史树清等人的文章,拥郭反高。一九六五年的下半年,有个别学人著文不同意郭沫若的观点,如严北溟、唐风等。一九六六年春,广东省的商承撰文《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从字体演变的角度,论述隶、行、草、楷等书体的发生、发展、成熟过程,驳郭文之误。因刊登在《中山大学学报》上,更因‘文化大革命’在即,论辨难以为继。 ‘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于一九七二年,在《文物》第二期发表《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一文,认为残卷字迹‘笔捺极重,隶书气味很浓’,称一九六五年期间曾热烈辩论过的《兰亭序》真伪问题,‘在我看来是已经解决了’。此文又以大量篇幅,批驳了章士钊在《柳文指要》一书中坚持《兰亭》非伪的观点。此时,章士钊已九十二岁高龄,请高二适代写反驳文章,终因政治环境不允许而作罢。一九七三年《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兰亭论辨》一书,将郭沫若等十余篇主伪的文章划归唯物主义范畴,编入此书上册,将高二适、章士钊、商承祚三人主真的文章划归唯心主义范畴,编入此书下册,旨在总结此场论辨。
郭沫若等主张《兰亭序》为伪的观点大致有: (一)南梁梁代以前文献,未见今传《兰亭序》文。梁萧统萧统的《昭明文选注析》未收。萧衍陶弘景多次论书中亦未提到。只有《世说新语》注文中收入《临河序》,故疑《兰亭序》即是《临河序》,今传的《兰亭序》是后人伪托。 (二)《兰亭序》既为仿石崇的《金谷诗序》,两者字数应相差不多。今传《兰亭序》字数多出一百六十七字,是《金谷诗序》的一倍。而《临河序》的字数恰与《金谷诗序》相当。所以《兰亭序》是在《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注家有删节右军文集之理,无增添之理。 (三)《兰亭序》所增添的‘夫人之相与’以下一百六十七字,实在是大有问题。本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他‘倔强自负,他决不至于象传世《兰亭序》中所说的那样,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起来’。 (四)字的时代风格与现代见到的晋代碑刻和出土的墨迹不合。王羲之在唐以前和唐初是以善草隶、隶书、章草著名的。‘王羲之的字迹,具体地说来:应当是没有脱离隶书的笔意。这和传世《兰亭序》和羲之的某些字帖,是大有径庭的。’‘故世无右军之书则已,苟或有之’,‘必须有隶书笔意而后可’。 (五)萧衍《书评》说‘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但《兰亭序》 的字势,却丝毫也没有雄强的味道’。唐人韩愈、张怀?NF146?、清人包世臣对王羲之的字,‘批评是相当严峻的,和梁武帝的《书评》恰恰相反。这就表明:现存王羲之草书,是否都是王羲之的真迹,还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六)‘文章都是依托的,墨迹不用说也是假的了’。‘梁与唐之间相距六十余年,这就是依托的相对年代’。郭氏说:‘我乐于肯定:《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 ’ 智永是陈代永欣寺僧,系王氏后裔,能文善书。‘不仅《兰亭序》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语句很合乎“禅师”的口吻,就其时代来说也正相适应。’ (七)《兰亭序》第一行‘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两字系填补而成,且经过添改。这足以证明《兰亭序》决不是王羲之写的。 (八)今存神龙本墨迹就是《兰亭序》的真本。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写的稿本,它不是临摹本或者‘响拓本’。 (九)《三国志》的晋写本既是隶书体,则其它一切写本都必然是隶书体。新疆出土的晋写本是隶书体,则凡属晋代书都必然是隶书体。而《兰亭序帖》却是后来的楷书体,那么,《兰亭序》(十)看到两种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又为《兰亭帖》的伪造添了两项铁证。《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看来是已经解决了。 (十一)王羲之的《豹奴帖》是章草,有名的《十七帖》是稿书,但乃带有章草笔意。这些和《兰亭序帖》是大有距离的。《青李来禽帖》是行书,颇带后来的楷法,但与《兰亭序帖》也截然不同。李隆基时传入日本的《丧乱帖》与《孔侍中帖》,用笔与《宝子》、《杨阳》及王、谢墓志等尚有一脉相通之处。《快雪时晴帖》与《兰亭序帖》笔意颇相近似,则直是更晚时代的伪作了。 (十二) 何谓‘隶书笔意’?‘隶书笔意’是指秦汉隶书特别是汉隶的笔法。‘具体地说来,是在使用方笔,逆入平出,下笔藏锋而落笔不收锋,形成所谓“蚕头”和“燕尾”。南北朝人的碑刻字或写经书,虽已收锋,仍用方笔;凡一点一划、一起一收,笔锋在纸绢等上转折如画三角形。这样的用笔法,就是所谓隶书笔意。’晋代的书法处于隶书阶段。
商承祚高二适等主张《兰亭序》为真的观点大致有: (一)南梁以前文献未见收录,并不能证明《兰亭序》的不存在。《世说新语》云 ‘王羲之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已正式提到《兰亭序》的名称,注文又说是《临河序》。以后又称《兰亭诗序》、《兰亭记》、《修序》、《曲水序》、《兰亭文》、《禊饮序》、《禊帖》等等。如果本有原题,后人不会任意为之改易。不论是刘义庆所称《兰亭序》,还是刘峻(孝标)注的《临河序》,‘两者皆为晋人不同的命名,二刘以所见的抄本标目各异,也就入录不同,故不能是说《兰亭序》为后人伪托’ 。用《兰亭序》的早出晚出,作为真伪的绝对根据,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姨母帖》是王方庆进与武则天的王氏家族十帖??唬?奔浜凇独纪ば颉啡?倭?? 余年,是知晚出并不能证明其物之无。 (二) 《兰亭序》 仿《金谷诗序》不能从形式上做机械的对应类比。刘峻注文中《临河序》 ‘右将军司马太原市孙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一段三十九字,属于《序》 的附记,在正文中可录可不录。赋诗者二十六人因不入正文,故于议论后以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表明各人的诗及作者姓名另有附记;不能赋诗受罚者有十五人,更无关宏旨。《兰亭序》较刘峻所引《临河序》多出‘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一段,一百六十七字,是《兰亭序》的精华所在,正是可以‘敌’过石崇之处,所以说右军‘甚有欣色’。这是模仿的创造。不存在在《临河序》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现象。注家删节了右军之文(如赋诗者、罚酒者三十九字),并未增加右军之文。 (三)《兰亭序》中‘夫人之相与’以下一大段一百六十七字,正是右军文采和情怀的写照。羲之思想杂儒、释、道三家。从羲之的言行表现,不足以说明他是‘一死生、齐彭殇’的信徒,反而证明其性格充满着许多矛盾,即既望用世,又想遁世;既求旷达,又心胸狭隘(初时对王述傲慢,后由妒忌而誓墓不仕)。‘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时,就‘快然自足’;当其‘所之既?,情随事迁’时,又不免感伤悲怀。这种心情,正是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的矛盾。羲之的《兰亭序》反映出自己乐极生悲中的苦闷、彷徨,自然容易引起时人的共鸣,故及其文一出,便转相传诵,风靡一时。修禊同游者孙绰,其诗有‘忘味在闻韶’的达观语句。但在他的《兰亭后序》中却出现‘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前后心情判若两人,难道可以说这篇《后序》亦是后人所依托? (四)郭文中引用前人评语,说明王羲之最善草隶、隶书、章草,未脱隶意。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根据历代书评,称晋人之草虽然有时指章草,但更多的是指今草。唐以后所说的草,则包括今草以及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唐张怀?NF146?列王羲之所善之草,可知确指今草。所以,王羲之最擅长的不是章草和隶草,而是今草和楷书,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行书。郭文把王、谢墓志的书体和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联系在一起来说是否恰当?将《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联系在一起来说是否有必要?《王兴之夫妇墓志》等既非出自好手所书,而刻工又极粗劣,很难说它在书法史上占有何等重要地位。它的出土,只是证明:①当时对墓志的书法并不重视,就是‘书法世家’王、谢家族也是如此;②晋朝墓志的通用书体,有的是隶书,有的是隶楷,各体皆有。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认识书法的发展。上层的书法和民间书法有一定距离,砖刻主要由陶工所书,是民间书法的一种,要想用晋砖文字来窥探书家多种笔法,事实上是有困难的;欲以晋砖和墓志衡量书家的一切书法,此路是难以行得通的。 (五)郭氏说萧衍《书评》称王羲之,‘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而在《兰亭序》中,却没有雄强的味道。这里,涉及艺术欣赏问题,也关乎对王羲之的评价问题,还有个辗转叠摹效果问题。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贡献是开辟了草、楷相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王羲之改革了传统的程式笔法,使其丰富多彩,避免了千篇一律。对此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笔划和线条的差异,不能把艺术概念和科学概念等同起来。《兰亭序帖》,是王羲之所书,但不管是传世的神龙本还是定武刻本,皆属唐人辗转叠摹钩填,由于辗转叠摹者‘间用我法’,笔法的神韵逐渐失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反映出羲之书法的体态和面貌,不同于‘向壁虚造’。《丧乱帖》等因未经多次转摹填廓,故《兰亭序帖》与《丧乱帖》等自有距离,有的基本相似,而又稍有不同。所以,不能轻易肯定《兰亭序帖》为伪作。 (六)郭氏谓《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都是智永所‘依托’,而今存神龙本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这个说法,缺乏事实根据,是‘想当然’的说法。郭文虽曾提到‘用笔的方法是有同一的时代性或同一作者的个性的’,但未举出神龙本与智永书法相同的特点在哪里。智永所书《千字文》的刻本与手写本,风格还是一致的。今将神龙本与《千字文》比对,风格、笔势有出入,前者多骨,后者胜于肉,不能谓其一致,故非出自一人之手。隋炀帝评智永书谓‘得右军之肉’,这贬辞是不无见地的。今人如果肯定神龙本是智永所书,那末,他的《千字文》就无一真本,同样是‘依托’的了。郭氏两次提到前人称智永临写过《兰亭序》,还有刻石,郭氏说:‘虽然没有把真象透露出来,但智永和《兰亭》有密切关联是很明显的。我估计,智永写《兰亭》应该不只一本,象他写的《千字文》存八百多本的一样,故旁观者以为他在“临写”而已。’ 果真像郭氏说的这样‘大量生产’,何以下及李世民时,才半个世纪左右,而仅有一本《兰亭序帖》传世,稀如‘凤毛麟角’呢? 姑且缩小一下数字,算它一百本,其余九十九本未露,到哪里去了? 这不但无以证明《兰亭序帖》是智永所为,反而证实了智永不仅见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帖》真迹,而且曾存留在他的手里。 (七)‘隶书笔意’,是讨论《兰亭序帖》真伪中突出的一个问题。郭氏的说法虽明白具体,但如仔细分析一下,其中实包括两种笔法在内:一是下笔藏锋,落笔不收锋的汉隶挑法;一是无波挑而起止收锋的所谓方笔。没有残余隶笔,而谓之有隶书笔意,必须以具有隶笔的形态为前提,因隶书笔意是隶笔表现出来的,离开了这个条件,所谓隶书笔意是不存在的。《十七帖》用上述笔法和总体性准则来衡量,都体会不出它有隶书笔意。《十七帖》属于今草而不属于章法。郭氏谓晋朝时代的书法仍处于隶书阶段,当时的人们不能写出脱离隶书笔意的楷书,能符合实际情况吗? 一种新事物在取得显著地位以前的各个发展阶段,每每是在‘旧时代’里完成的,如认为脱离隶书笔意的楷书不在‘隶书时代’出现,那不是只能在楷书时代出现了么? 东晋社会使用的书体,具隶法的多见于砖、石刻文或写经书,少见于行、草书,所以不能肯定东晋是隶书时代。 (八)李世民父子书法,均得法于右军之《兰亭》。太宗收藏《兰亭》,又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写赞文。以太宗之玄鉴,欧阳信本之精模,当时尚复有何《兰亭》真伪之可言。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穷年累月访求王帖,二十多年始完成这项工作,其认真、细致为大家所公认。所集之字,书法风格基本一致,前人已有定评。其中 ‘集’字,神龙本约二十多个,则怀仁所据的字帖不是出于智永一手,也只能是智永以后的人再仿神龙本的书法风格而‘依托’的‘伪中之伪’,则怀仁集智永之书,就成了‘集再伪做之大成’。
余绪
这次《兰亭》论辨虽就真伪问题意见对立,相持不下,但双方在有关《兰亭序帖》
的艺术价值和王羲之的艺术成就的评价上,观点还是比较接近的。
郭沫若连续几次说到这个问题。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中说:‘我在这里要作一次交代:我说《兰亭序》依托于智永,这并不是否定《兰亭
序》的书法价值;也并不是有意侮辱智永。不,我也承认《兰亭序》是佳书,是行书
的楷模,这是不能否认的。我把《兰亭序》的写作权归诸智永,是把应享的名誉归还
了主人。我自己也是喜欢《兰亭序》书法的人,少年时代临摹过不少遍,直到现在我
还是相当喜欢它。我能够不看帖本或墨迹影印本就把它临摹出来。’在《〈驳议〉的
商讨》中又说:‘对于羲之字帖,应该分别研究,定其真伪;不好抱着一成不变的态
度,认为“一真一切真,一伪一切伪”。不是这样。我们并没有意思否认所有王羲之
的字帖,更没有意思推翻王羲之的地位。《兰亭序帖》,即使肯定不是王羲之写的,
它的书法价值是谁也不能抹杀的。’五年以后,在《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
残卷》中再一次说:‘不过,《兰亭序帖》虽伪,并不贬低它的价值,只是它不是王
右军所书而已,不仅字迹不是王右军所书,序文的后半段也不是王右军所作;这样说
也并不贬低王右军的价值。一定要坚持《兰亭序文》的后半段绝非伪作,那倒是有损
于王右军的。’
千百年来,作为王羲之,王羲之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兰亭序》,一直是书法家们必学的范本,大量地被临摹、传拓,化身千万,就像是
有了独立的生命力,与东晋以来的中原地区书法史相始终。不仅如此,《兰亭序》对中国
文学、绘画、雕塑、建筑、文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邻邦日本韩国等国的书坛,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论辨的几位主将,在此后不久相继谢世,论辨也随即落幕。但关于《兰亭》
的讨论将继续进行下去。它将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兰亭’研究更深刻的学术意义,
从而为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传世至今的《兰亭序》摹本,为中国楷书书法之珍品,千余年来,人无问言,独至清末,广东省书家李文田对此疑问丛生,断言“文尚难信,何有文于字”,晋人书法不应脱离汉魏隶书,所以《兰亭序》不可能是王羲之书。清人李文田对此有些疑问,却并未引起注意,一九六五年郭沫若同志在《文物》第六期上发麦《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兰亭序》不仅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就是从文章上来讲也有问题。郭沫若撰文斥《兰亭》为伪作,一时热闹非凡。1965年7月8日,毛泽东致函郭沫若,就《兰亭序》引起的不同看法作出指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此后,启功李长路章士钊高二适等名家都对《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公开论辩,双方各执其理,这就是著名的“兰亭论辨”。传言高二适先生颇用意气,有“何来鼠子敢跳梁,兰亭依旧属姓王”句回击郭沫若。然迄于今日,由《兰亭序》引发的疑案,仍聚讼纷纭,难有定论。
康熙帝1693年摹《兰亭序》碑 一、《兰亭序》一文的真伪 《兰亭序》是东晋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节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市(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由王羲之挥毫作序。首先读一下《兰亭序》一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关于《 兰亭序》一文真伪,基于下列事实:一、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但为什么此前晋文最完备之梁萧统萧统的《昭明文选注析》未见此文。两位六朝文专家许梿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评注读本》也不选此文。晋朝至初唐200余年间,《兰亭序》未见著录,与此文地位殊不相称。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也不收此文。在文章家的眼里,它似乎还没有获得认可。这篇文章只是到了近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氏昆仲的《古文观止》给它以肯定。二、《临河序》之名见《世说新语》的南朝梁人刘(峻)孝标的注文。郭沫若认为《临河序》文可信,《兰亭序》文不可信。《兰亭序》与《临河序》文字上有异,主要有两点不同: 1.文中,增“夫人之相与”以下述王羲之情怀襟抱之167字; 2.文末,无“右将军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以下40字。此外,文中有两处改易,语序亦略有不同。 《兰亭序》,唐人方见著录。是《世说》注删改增补《兰亭序》而为《临河序》,还是后人扩充移易《临河序》而成《兰亭序》?上述疑案,扑朔迷离,延续千年,真伪难辨。
二《兰亭序》作者疑案
要肯定《兰亭序》,首先耍肯定《兰亭序》是王羲之的文章。传统看法是,《晋书》本传明载《兰亭序》系王羲之代表作品,且曰“作序以申其志”。不同看法是,《兰亭序》出于后人伪托,是在《临河序》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
清代顺德人李文田汪中旧藏《定武兰亭》跋文中率先提出这一见解。汪中藏本后归托忒克·端方收藏,李的跋文就是应端方之请而写的。理由如下:
1.《世说》注引王羲之文,题作《临河序》,无传世《兰亭序》述怀大段文字,“则唐以后《兰亭》,非梁以前《兰亭》也”。
2.兰亭之会乃仿金谷之会,序文亦拟石祟《金谷序》。《临河序》、《金谷序》内容篇幅“相应”,而《兰亭序》、《金谷序》文次结构“不相合”,故所增文字“必隋唐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之”。
3.《临河序》文末40字,为《兰亭序》所无,“注家有删节右军文集之理,无增添右军文集之理”。据此,李文田断然否定《兰亭序》出自王羲之之手。
郭沫若说李文田“议论精辟”,并认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郭沫若针对“夫人之相与”一段文字补论据:1.《兰亭序》兴怀太悲,与兰亭会情境不合。王羲之等42人“寄畅在所因”,“俯瞰绿水滨”,而“《兰亭序》却悲得太没有道理”。2.《兰亭序》悲悯情感,与王羲之性格不合。兰亭修禊,王羲之47岁,“以忧国忧民的志土自居”,本传亦记其人“以骨鲠称”,王羲之“决不至于像传世《兰亭序》所说的那样,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起来”。
《兰亭序》依托何时?南梁是不会有,郭认为文章必依托于唐朝以前,梁与唐之间相距六十余年。郭沫若进一步考证,《兰亭序》之依托者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郭氏认为:“智永很会做文章,不仅《兰亭序》的‘修短随化,终期于无’很合乎‘禅师’的口吻,就其时代来说也正相适应。”至于智永所增文字之“胎盘”,则为《金谷序》中“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一语。
评价
郭沫若的观点遭到高二适章士钊等人的猛力反驳。高二适认为:
1.关于文题。王羲之写此文时并无标目,其标目乃是同时人及历代录此文者以己意加上去的”,故又有《兰亭诗序》《修禊序》《曲水序》等名称。《临河序》其实是注家作了删削的《兰亭序》
2.关于增文。《世说》注文“有移动及增减处”。文末40字,“是记述禊诗事”,“此或是禊饮中人写的,刘既删节右军文,遂不妨给他添上,这也是注家之能事”。
3.关于思想。本传称王羲之“作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思想有许多矛盾的地方”,“这些矛盾反映在《兰亭序》以及诗句的情感变化上”,“则‘人之相与’一大段,确可说是右军的本文”。章土钊引兰亭与会者谢安诗“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以印证《兰亭序》“齐彭殇为妄作”,证明《兰亭序》正反映出与会者之心态。
晋朝兴之夫妇墓志拓片 三、《兰亭序》书帖真伪 李世民亲撰的《晋书·王羲之传》只载《兰亭序》文字,没有提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其次萧衍所收王羲之书帖二百七十余轴,也没有《兰亭序》在内。《兰亭序》是否是王羲之所书,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惟言《黄庭》《乐毅》《告誓》,何为不及《兰亭》?(《兰亭考》卷三引)清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兰亭》为王羲之笔迹:“东晋前书,与汉魏隶书相似。时代为之,不得作梁陈以后体也。”认为晋人书法,应不脱汉魏隶书面貌,故世无《兰亭序》书。结论曰:“文尚难信,何有于字?”(《定武(兰亭跋)》 1965年,郭沫若据南京出土《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1972年,又据新疆出土写本《三国志》残卷,认为墓石上的字体,与神龙《兰亭》、定武《兰亭》笔迹迥殊,斩钉截铁断定:文章“根本就是伪托的,墨迹就不用说也是假的”。其主要论据是: 1.书体论。“天下的晋书都必然是隶书体”,“《兰亭序》的笔法和唐以后的楷书是一致的”。 2.字迹论。王羲之书,“笔势雄强”,《兰亭》法帖,字迹“相当妩媚”,与王谢墓石字迹迥殊。 3.笔意论。晋人草书,须有“隶书笔意”,《兰亭》法帖被“称为行书的最高峰”,已脱隶书笔意,“王羲之是隶书时代的人,怎么能把隶书笔意丢尽呢?”郭沫若深入考证说,陈代知名大书法家智永,“用笔结构和《兰亭序》书法完全是一个体系”。“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今存神龙本墨迹就是《兰亭序》的真本了。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智永是陈代永兴寺的僧人。据说他临书三十年,能兼诸体,尤善草书,他的真草书《千字文》就写了八百多本,石刻至今还保存在西安碑林中。隋炀帝曾经称赞他的书法是得“右军之肉”。向他求书的人太多,连门坎都被踏穿了,故不得不用铁皮来保护着。象他这样一位大书家是能够写出兰来的,而且他也会做文章。不仅文中“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的语句很合乎“禅师”的口吻,就其时代来说也正相适应。因此肯定《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郭最后说,说《兰亭序》依托于智永,并不是否定的书法价值,认为《兰亭序》是佳书,是行书的楷模。郭沫若是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又是书法界巨擘,当时地位显赫,此论一出,破石惊天,引起轩然大波。赞同郭说有启功宗白华等人,反对者有章士钊高二适等人。章士钊惊呼:“夫如是,吾诚不知中国书史,经此一大破坏,史纲将如何写法而可!”高二适认为,此论“惊心动魂”,“此乃不在帖学作了一大翻身”。高二适等人著文驳议,认为郭氏以两块碑石而断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隶书用于碑板,行书用于笔札,不可苛求王羲之书《兰亭》亦用隶体。王羲之以“书圣”得名,“定以当时永字变体而来,他人未能变,或变而不克,右军正以变而作圣焉”。“东晋时代的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确已大备,比较而言,后两者是年轻的书体,到了王羲之,把它向前推进变化,因而在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在当时字体演变时期,《兰亭》法帖部分字迹仍未脱离隶书笔意,说明《兰亭》法帖正是王羲之真作的摹本。商承祚在《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一文中认为,从东汉起,隶书一方面向草书发展,另一方面也走向楷化,到东晋则己成熟。商又说郭沫若所谓《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都是智永所托,但未举出神龙本与智永书法相同的特点,是缺乏事实根据“想当然”的说法。智永所书《千字文》的刻本与手写本有 几本传世,风格还是一致的,今将神龙本与《兰亭序帖》比对探索,同一作者的个性就会使人失望,即神龙本与《千字文》在风格笔势有出入,前者骨多于肉,后者肉胜于骨,特别是两者的风格笔势不能谓其一致,故非出自一人之手。  《光明日报》1998年12月4日史林版,发表了王元军的《从六朝士人不屑碑志看“兰亭论辩”的失误》一文,从新的角度对老问题作出质疑。他认为六朝尤其是东晋士人视尺为展现风流的艺术,而对于技艺性的碑志书法不屑一顾。由于对于这一点认识不充分,导致把出自平民之手的碑志书法与士人尺牍书法相提并论,从而使兰亭序为伪的论争失去了根基。郭沫若从当时出土的几方墓志以及砖刻文字书法与《兰亭序》有明显的不同就断言《兰亭序》不是当时社会的产物,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兰亭论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