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桥镇隶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浦东新区的下辖镇,位于浦东新区中部,雄踞上海
外高桥港、浦东空港、
洋山深水港“三港三区”产业带的核心区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腹地和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基地。祝桥镇区域面积160.19平方千米,下辖祝桥、盐仓、
东海、江镇、施湾五大社区、64个村,镇域人口12万,其中常住人口241138人(2017年)。有
中原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闻天故居。2003年1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5月8日,原祝桥镇、
盐仓镇、
东海镇建制撤销,建立新的祝桥镇。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据史志记载,以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内捍海塘修筑为标志,祝桥镇境域渐次成陆,百姓逐渐移居。明嘉靖年间,
乔镗为防倭寇入侵,于内捍海塘东侧督工开挖御寇河,河上架竹为桥,今“祝桥”之名即取“竹桥”之谐音。
建制沿革
宋乾道八年(1172年),祝桥地区隶属嘉兴府华亭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朝廷划
松江府华亭县东北境
长人乡等五乡建
上海县,祝桥地区隶属松江府上海县。
明
隆庆二年(1568年),松江府事郑元韶清丈土地,分团编甲,造业户鱼鳞册,今祝桥地区始有五团之名。是时,
南汇区地区属松江府上海县长人乡。当时的祝桥境域位于长人乡东外侧,辟作盐场,隶于下沙盐场。仅有团灶机构而无行政建置。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划出上海县长人乡和下沙盐场9个团建立南汇县,五团(祝桥地区)属
江苏省松江府南汇县。清
宣统年间,清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清宣统三年(1911年),五团乡自治公所正式成立,隶属于南汇县。
民国二十六年(1927年),南汇县实行闾、邻制。原五团乡划分为1个镇、15个乡。乡、镇以下设闾,闾以下为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南汇区合并区治,划各乡、镇为8个区,同时,废闾邻制,设保甲制。原五团乡境域隶属于南汇县第二区。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祝桥地区先后隶属伪
上海市南汇县、伪上海特别市南汇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二月,南汇县重新划并乡镇,祝桥镇属江苏省南汇县第二区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南汇县裁区并乡,恢复五团乡建制。
1949年5月14日,五团乡(祝桥地区)解放。6月,划全县为1个市、1个区、6个乡镇联合办事处。五团乡(祝桥地区)隶属
南汇区第一乡镇联合办事处。11月,第一乡镇联合办事处下属各乡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建立区、乡人民政府,五团乡分拆为祝桥镇、祝西乡、祝东乡、凉亭乡、潘泓乡、新泓乡,隶属于苏南行政公署
松江专区南汇县。
1957年7月,南汇县撤区并乡,建立祝桥乡(大乡)。
1958年9月,建立东方红人民公社。11月,南汇县从
江苏省划归
上海市,东方红人民公社隶属上海市南汇县。
1959年6月,祝桥地区自东方红人民公社析出,建立祝桥人民公社。
1968年2月,祝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0年12月,恢复建立祝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政社分设,建立祝桥乡。1994年9月,撤乡建镇,改名祝桥镇,实现镇管村体制。
2001年8月,
南汇区撤县建区,祝桥镇隶属上海市南汇区。
2003年5月8日,原祝桥镇、
盐仓镇、
东海镇建制撤销,建立新的祝桥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8月,祝桥镇共下辖祝桥、盐仓、
东海、江镇、施湾五大社区、64个村。政府驻地
浦东新区祝桥镇卫亭路8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祝桥镇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东接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空港综合保税区,南拥商飞总装基地,西临
迪士尼公司乐园和
上海东站,北靠“虹桥—浦东”空港发展黄金轴。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北纬31°06’,东经121°35’。北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南距临港新城25公里,A20外环、
G1501郊环、S32、两港大道、新川南奉公路、规划中的
浦东铁路贯穿其中,成为连通
上海中心城区、
机场和海港的交通
主动脉。
地形地貌
祝桥镇地处碟缘高地之东部,地势稍高。地面
高程(
吴淞镇基准面起算)在3.7米~4.7米之间,高出
黄浦江沿岸(3.24米)0.5~1.5米。祝桥镇在钦公塘两侧地势较高,约为4~5米,东西片较低,王公塘以东,仅为3.5米~4米。地面高程相差不超过1米,故地势平坦。
气候特征
祝桥镇处于北纬31°06´,又近临大海,受热带海洋温暖
气团与
西伯利亚地区冷气团交替控制,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家鱼𩾌𩷕白鱼、
青鱼、链鱼、鲤鱼、鱼、鲫鱼、
亚洲鳖、
中华鳖、
黄鳝、
鳗鲡目、河虾、
抱卵蟹、蚌、螺蛳、田螺等
家禽鸡、鸭、鹅、鹌鹑、鸽子等
鸟类麻雀、燕子、
杜鹃科、鹁鸪、
白头鹎、
黄雀、
翠鸟科、
红原鸡、
野鸭、乌鸦、
喜鹊、雁、画眉等
其他蛇、
青蛙、
唇足纲、蚯蚓、蜂、蝶、蚕、
蟾蜍、
铅山壁虎、
蜇虫、
蟋蟀科等
植物资源
粮 棉 水稻、小麦、
大麦、
栽培二棱大麦、棉、玉米、芝麻、
番薯、花生、绿豆、
赤豆、黄豆、高梁、
荞麦等。
蔬 菜 青菜、白菜、
卷心菜、
雪菜蒸鱼、菠菜、
芥菜、油
乌塌菜、
芹菜、
小叶茼蒿菜、
大圆叶红苋菜、荠菜、
油麦菜、剥叶菜、生菜、韭菜、黄瓜、冬瓜、南瓜、
丝瓜、
扁豆、豌豆、蚕豆、
毛毛豆、
豇豆、大蒜等
瓜果类 西瓜、
甜瓜、
生瓜、桃、梅、李、生梨、柿、
柑橘属、
苹果、枇杷、石榴、
葡萄、
无花果、草莓等
竹木类
棉花竹、篱巾竹、
松树、
柏树、杨柳、
黄杨、
榉树、
水杉、香樟、
桑树、榆树、梧桐、冬青等
药材类
石蒜、薄荷、霍香、
紫苏、
金钱蒲、枸杞、
芦根、
马兰丹、
女贞、
车前、
白茅藤、
金银花等
人口民族
1950年
土地改革时,祝桥地区有4724户,总人口21286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由于提倡“人多
上火高,干劲大”,鼓励生育,连续出现两个生育高峰。70年代以后,由于实行
计划生育,人口高速增长得到控制。截至2009年,镇域人口12万,其中常住人口7.5万,来沪人员4.5万。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26676人,居民48735人,农居民比例接近1∶2。 2010年,镇域人口12万,其中常住人口7.5万。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241138人。
经济
综述
2013年,祝桥镇全年完成了社会总产出550亿元,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51亿元;完成
固定资产投入48亿元,税收入库35.65亿元,财政收入10.29亿元;实现了内资
注册资本10.58亿元,合同外资1.6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亿美元;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5%。
第一产业
2013年,祝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5亿元。名特优农产品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建成5.7万平方米连栋温室等生产设施。基地内
土地流转和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实现2个优质农业项目入驻。
第二产业
清光绪六年(1880年),傅西京、龚云洲在祝桥镇筹建同丰油坊,以畜力作动力。民国十一年(1922年),永聚轧花厂安装煤油内燃机,是祝桥地区工业采用机械动力之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徐长兴轧花碾米厂则始用电力机械作动力。解放前,祝桥地区先后有工业企业和较大的作坊41家。
2012年,祝桥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内资
注册资本9亿元,合同外资1亿美元,实到外资5200万美元,完成税收33.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万元能耗下降4%以上。
截至2012年,祝桥镇共有工业企业近6千家,其中国企(市管下放企业)18家,税收300万元以上企业86家,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空港工业园区、
中国商飞配套产业区、综合保税区。
第三产业
祝桥集镇的商业始于清
乾隆(1736年~1795年),至清
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百业初具。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于
轮船、火车通达,祝桥集镇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成为
南汇区五大集镇之一。
日本侵略军入侵后,铺面大半焚毁,商业惨遭重创。至解放前夕,祝桥地区有大小商店185家,主要经营花米、杂粮、南北货、
lace、药材、酱酒、木材、烟纸杂货、饮食、肉类、水果、糖果、理发等数十个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祝桥地区组建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对原有私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粮食管理所、食品购销站、水产购销站等国营商业机构,形成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合作商业为辅助,并有国营专业经营部门的商业体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祝桥镇(乡、公社)个体商贩、私营商业迅速发展,超市、连锁商店相继落户,集市贸易、小商品市场兴旺,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系,商业更趋繁荣。2002年,祝桥全镇注册的商业企业有547家,其中个体、私营商业企业522家,商品零售总额4.2亿元。
交通
祝桥镇东临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一个交通枢纽。至2002年,
川南奉公路和周南公路在祝桥镇交汇,远东大道南北横贯于祝桥镇东部,境内有8条公交线路,陆路交通便捷。 2012年开通村村通3号线(江镇社区—文化中心)、5号线、1040号线、1041号线,完成188路公交线路延伸及停车场修建项目。
社会
教育
清同治七年(1868年),祝桥集镇即设义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傅恭弼、龚奎聚创办秀初级小学,为祝桥地区创办新学之开始。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竹桥小学附设幼稚园。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九月,地方人士陈林峰创办私立竹光初级中学,为祝桥地区中学教育之开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接办钦公塘以东各小学,开展抗日救亡教育。
截至2002年,祝桥镇有公办中学、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5所;在校中、小学生4471人,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504人;在编教职工366人(其中东港幼儿园有镇编制教职工11人)。
医疗卫生
解放前,祝桥地区颇多名医,尤以
张姓世传疯科著称。但医疗设施缺乏,以私人医生开设的小诊所为多。祝桥地区群众依然缺医少药,
霍乱、天花、
麻疹、
流行性脑膜炎、
白喉、
疟疾等传染病时有发生。
1951年12月,祝桥联合诊所组建。1960年,祝桥公社卫生院成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2002年,祝桥镇镇、村二级医疗卫生防治网基本健全。 2004年,光明医院顺利创建成祝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市政
2013年完成社区配套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各类项目:其中施宏路综合改造已全面竣工,完成东海社区、盐仓社区路灯改造与安装,旧小区综合整治顺利实施,完成江镇晨阳小区、施湾航城苑供水改造项目。涉及12个村、4750多户农户的村庄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村庄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惠及4700多户的道路、河道、桥梁等八大类项目完成节点目标。全年完成退养82户,还耕土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3年新增就业岗位3280个,扶持创业组织109家。全年向8248人发放养老金4917万元,新农保缴费比率超过90%。完成共新基地、北通道项目403人劳动力安置。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2354万元。加强为老服务。扩大居家养老覆盖,惠及2535人。东海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江镇社区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完成7家老年活动室标准化建设。
文化
风俗民情
解放前,祝桥地区无文化管理机构,文化活动皆在民间开展。茶馆、书场是主要文化场所。地方人士筹办庙会、灯会、节庆活动时,才有较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
解放初,革命歌曲在祝桥地区广为传唱;秧歌、
腰鼓、打莲湘、跳集体舞等盛行一时;
沪剧“
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等反封建剧目在祝桥地区相继排练演出。
1986年,祝桥乡举办第一届文化
中国艺术节。1991年,第五届艺术节举办大型灯会,各单位都扎灯参展,展出各种
彩调剧200多盏。1998年,祝桥镇举办广场文化。至2002年,祝桥镇(乡)举办过16届文化艺术节。祝桥镇各村、居民委员会都设有文化室、老年活动室,群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
1988年,祝桥乡被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命名为“沪剧之乡”。
祝桥镇的
民俗音乐,反映了祝桥镇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
物质文化生活。民间歌谣一般都可配各种曲调进行歌唱,即谓唱山歌。其曲调有“无锡景调”、“杨柳青调”、“四季调”等。
旅游
景点
张闻天故居始建于1892年,是一座具有
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民宅,坐北朝南,
建筑面积共495平方米,占地面积686平方米。2002年6月25日,国务院确定张闻天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闻天故居位于
浦东新区祝桥镇
施湾乡邓三村张家宅。1900年8月30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张闻天在此诞生。故居是一幢具有浦东农村传统风格的一正两厢的瓦房,前面有木亭,俗称“秀才亭”,现已拆除。张闻天幼时随父母住在客堂百面卧室,西侧有书房,到17岁去南京读书才离家乡,以后还回家居住多次。
代表人物
储泳、储昱、顾三征、顾、金承恩、金其章、顾芝秀、倪承、储祝钧、
李国庆、倪松涛、汤雨苍、杨介汀、顾善余、
杨和钧、
连柏生、黄玉、张闻天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
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参考资料
祝桥概况.浦东新区祝桥镇人民政府.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