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湾
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东北部海滨
海棠湾(National Coast Haitang Bay)是三亚五大名湾(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崖州湾)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东北部,总面积384.2平方千米,地处东经109°43′31.26″,北纬18°20′17.78″~19°04′13″,主要由藤桥镇林旺镇两大小镇以及藤桥河、龙江河两大河流组成。海棠湾距三亚市区28千米,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40千米,具有优异的旅游区位条件。
海棠湾海岸由沙坝泻湖海岸和沙质海岸构成,西北部地区大多为山地,东南为较平坦的河流冲积地和滨海平原,属海蚀——海积型港湾,土壤类型主要有滨海沙土、砖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所在区域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暖,寒暑变化不大,其海岸线长21.8千米,湾内原生态河水系长13.8千米。海棠湾旅游资源丰富,北有“神州第一泉”、伊斯兰古墓群椰子洲岛,南有湾坡温泉、铁炉港潟湖蜈支洲岛等景点。
2007年5月,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海棠湾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定位海棠湾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2021年10月21日,三亚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规划总体空间结构为“一线、五楔、九片区、三统筹”。2022年7月4日,海棠湾旅游度假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命名
在民间,三亚的海湾都有约定俗成的叫法,“后海”便是海湾的叫法之一。“后海”概指东起藤桥三合港口,西止琅湾角这一区域的浅海。这里湾宽波平,滩岸缓坦,渔船可以凭小舢靠岸,进行渔货交易。而海滩边上正好有一株茂盛的木瓜树,渔船上的渔民们可以在树荫下休憩、用餐、乘凉,从事卖鱼活动,渔民们便称此处为“海棠头”。上世纪90年代,三亚市政府主持《三亚市总体规划重大调整(1995-2010)》,调整方案确定在海棠湾进行大规模开发,便将它命名为海棠湾。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海棠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东北部,隶属于三亚市海棠区,地处东经109°43′31.26″,北纬18°20′17.78″~19°04′13″。海棠湾总面积384.2平方千米,东北接壤陵水县,西北毗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以仲田岭、回风岭、竹络岭、琼南岭群山为界,主要由藤桥镇林旺镇两大小镇以及藤桥河、龙江河两大河流组成,其海岸线长21.8千米,湾内原生态河水系长13.8千米。海棠湾距三亚市区28千米,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40千米,具有优异的旅游区位条件,与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崖州湾并称“三亚五大名湾”。
气候
海棠湾所在区域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终年气温较高,寒暑变化不大,平均气温25.8℃ ,极端高温为1990年6月4日35.9℃,极端低气温为1974年1月2日5.1℃,年平均降雨量1279毫米,全年日照时间达到2563个小时。海棠湾的1~6月为东北季风期,7~12月为西南季风期。5~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90%,11~4月为旱季,降水量仅为全年的10%。海棠湾受季风影响,冬春季主要盛行E-ENE季风,而夏、秋季盛行S、SW风。
地质
海棠湾的地层基质以古老的砂页岩衰质岩系,中生代浆岩和微量花岗岩、石英岩、石英砂岩和风化土壤砂粘质为主。浅层地质结构为成土母岩、母质花岗岩占83%,砂页岩占0.8%,河流冲积物占3.8%,浅海沉积物占6.8%,滨海沉积物占5.6%。东部及南部沿海平原属海南岛地穹列拗陷部分,其基层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尤其以早更新世全新世堆积物为主,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地层极少分布,为滨海相似砂泥质混积和海湾角堆积,全新世滨海相堆积物大片分布,下部为砂碌、砂、黏土。上部为游泥土质黏土、白沙土,它构成5至8米厚的海积平原,还有砂堤、鸿湖、曲港,是古老的地质产物。
海棠湾含有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石英砂矿和滨海砂钛矿,其中石英砂矿主要分布于藤桥、林旺沿海一带海滩和海域介地,长度可达数千米,宽数百米,厚度十余米,储量共8.1万吨,林旺的石英矿质量较好,为优质玻璃用砂和制造高级器皿玻璃用砂。滨海砂钛矿分布在藤桥,地质储量共161万吨,富矿品位为46~70%。贫矿29~31%,1987年民间已开采,矿石运往广东省各地销售。
土壤
海棠湾主体为沙质海岸,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有滨海沙土、砖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滨海沙土海拔0-10米,为滨海沉积物所形成,土壤剖面不明显,质地偏沙,有机质含量低,土质较瘦。砖红壤海拔50~100米,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石、砂页岩石、安山岩石等风化物,土层较厚,自然肥力较高。非地带性土壤有水稻农田土壤、潮沙泥土,其中水稻农田土壤主要分为育型、渗育型、沼泽型,分布在海棠湾各处,潮沙泥土主要分布于海棠湾的滨海平原和山谷地区,透水力强,保水保肥性能差,宜种甘蔗、花生、番薯等作物。
地形地貌
海棠湾为一开口东南的耳形海湾,属海蚀——海积型港湾,海岸地貌类型由沙坝潟湖海岸和沙质海岸构成。沙滩分布沿岸呈“L”型,朝向东南,沙滩连绵长达约二十千米,沙滩后缘为高大沙坝,海岸地形平坦。海棠湾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米以下,东部沿海地区多在10-30米。海棠湾土地呈南北向狭长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倾斜状,地貌类型包括西北部的低山丘陵,东南沿海的滨海平原地区,西北为中低山区,西南和南部边界被中低山区环绕,北部、中部和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东北、东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区。海棠湾滨海平原的海岸带上的潟湖藤桥河河口泻湖和铁炉港河口泻湖,平行于海岸的内河为龙江河,藤桥河位于规划区的北部,分为藤桥东河和藤桥西河,南部为铁炉港河。
水文
河流
海棠湾海岸线长21.8千米,区域内有总长13.8千米长的原生态内河水系,总面积8平方千米的泻湖以及丰富的湿地资源。海棠湾的河水系主要由藤桥河、龙江河组成。
藤桥河由东河和西河组成,东河为主流,发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岭南麓,自西向东南流,经保亭县的大本、金江、加茂等地,由新民水陂起进入市境黎场、田湾至藤桥南田官头村,汇入西河(流域面积279平方千米),后注入合口港入海。藤桥西河发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政镇报什村,终点为海棠区海丰村,全长35.73千米。藤桥河流程57千米,市境内17千米,流域面积700平方千米,市境内197平方千米,河床平均坡降0.0575米,总落差1264米,流域区内有藤桥镇和南田农场,人口41503人,耕地面积3701亩。
 龙江河发源于北山岭东南麓,自西北向东南流,至落根田洋转向南流,经草厂、田仔落、青塘等村,至林旺村转向东南流,至顶汶村汇入下丈支流后入海,流程18.25千米,流域面积111.61平方千米,河床平均坡降0.0135米,流域内有林旺镇,人口15424人,耕地面积24173亩。
地下水
海棠湾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藤桥、林旺地区,总储量1.42亿立方米,林旺地区有二个含水层,厚度小于20米,单位水量1升/秒米,藤桥只有一个含水层,厚度小于15米,单位水量一般小于0.1升/秒米。
海棠湾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位于滨海堆积、河流冲洪积和山前古洪积平原区,山前古洪积零星分布于山前,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亚砂土,局部为砂砾;冲积、冲洪积层分布于河流两侧,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含砾亚砂土、中粗砂、砂砾石;滨海堆积平行于海岸,宽1~2千米,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含贝壳中细砂、含砾亚砂土、中粗砂、砂砾石。其含水层厚度5~15米,水位埋深多小于2米。
海域
海棠湾的海流主要受风场和密度场控制,也受外海环境及地形影响,流场特征较复杂,海流具有以下特征:①流速较小。②流速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小。③涨潮流大于落潮流。④涨潮流流向基本在NNW-ENE范围,落潮流流向基本在S-SSW范围,底层流流向不稳定。⑤潮流为往复流。海棠湾周围海域潮流普遍较弱,属于弱流区,海域年平均潮差为86厘米,年变化表现为:2~4月及8~11月的平均潮差低于年平均,其中3、9月份的平均潮差最小,为78厘米,其余月份平均潮差则高于年平均,其中6、12月份最大,为96厘米,年变幅为17厘米。
海棠湾冬春季的海浪方向以E-ENE为主,而夏、秋季的海浪方向则以S、SW向为主。海棠湾全年各向平均波浪高度以E-ENE向最大,平均值为0.6-0.8米,而S-SSE和NW向较小,均为0.3米,其余各向平均值在0.4~0.5米之间。
海棠湾海水盐度值在14.430~34. 368之间,枯水期的盐度值在29.402~34.368之间,平均值为 33.1,丰水期盐度值则降至14.430~33.600,平均值为 25. 871,枯水期盐度值相差较小,无明显的区域差别,丰水期则呈现南北两端低,中部盐度高的分布特征。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海棠湾共有维管植物131科872种,以被子植物门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97.7%,并以双子叶植物纲为主,其中省级保护植物有柬埔寨龙血树恒春黄槿见血封喉等。较原始的蕨类植物门10科16种,裸子植物仅3科4种,主要有大戟科蝶型花亚科桑科芸香科茜草科菊科马鞭草科莎草科禾本科等。
海棠湾的淡水河流主要有龙江河和藤桥河,在龙江河与藤桥河2条淡水河系的水体中共有浮游植物6个门、36种,其中最多的是硅藻,占总种类数的36.11%,优势种类为小环藻,数量平均大约为840万个/升,其次是绿藻门,占总种类数的30.56%,蓝藻占总种类数的13.89%。隐藻、甲藻和眼虫的种类均很少,占总种类数的19.44%。
动物
海棠湾陆栖脊椎动物有4纲20目50科94种,其中两栖类1目5科6种,主要是沼水蛙黑眶蟾蜍爬行纲1目5科10种,鸟类14目34科69种、哺乳纲4目6科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陆栖脊椎动物6种,全部为鸟类,分别为岩鹭、鹗、黑翅鸢褐耳鹰红隼褐翅鸦鹃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陆栖脊椎动物有40种,分别为灰鼠蛇舟山眼镜蛇银环蛇、普通、白鹭、中白鹭苍鹭池鹭大白鹭牛背鹭夜鹭鹧鸪黑水鸡金眶鸻环颈鸻蒙古沙鸻铁嘴沙鸻、金斑鸻、黑翅长脚鹬中杓鹬矶鹬泽鹬青脚鹬林鹬红颈滨鹬青脚滨鹬扇尾沙锥针尾沙锥灰尾漂鹬黑枕燕鸥灰翅浮鸥、海鸥、珠颈斑鸠白头鹎八哥家八哥蓝矶鸫树鼩目隐纹花松鼠赤腹松鼠
龙江河浮游动物由5大类组成,即原生动物、萼花臂尾轮虫、枝角目、桡脚类和其他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原生动物和轮虫。藤桥河浮游动物由四大类组成,即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和其他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原生动物。
龙江河底栖动物的种类很是丰富,由5大类14种组成,分别为寡毛类多毛纲、摇蚊幼虫类,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龙江河的底栖动物中,以软体动物的种类最多为7种,其他各类底栖动物只有1~2种。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藤桥镇
海棠湾地区内有藤桥镇和林旺镇两个小城镇,两个乡镇的历史承载了海棠湾的兴衰。藤桥镇的命名以旧时当地人用藤架桥而得。藤桥镇于宋熙宁六年(1073)建立,绍兴六年(1136)将藤桥镇归为吉阳军。清代中后期,镇名曾改藤桥镇为藤桥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其镇名改为“永宁乡”,管辖区为“上堡、中堡、下堡”,有34个自然村。据《光绪崖州志》记载:“藤桥东水,源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某代弓石岩岭。西流,入州境……绕藤桥市东南,与西河会,下合口港,入海。”民国年间,镇名改为崖县二区、崖县三区,民国34年(1945)又改为为永宁乡,管辖16个保,168个甲。解放后沿用旧时名称,称作三区,管辖藤桥乡、林旺乡、保境乡、龙楼乡、龙海乡、仲田乡等13个小乡。1957年7月,撤区并大乡,废三区后并将13个小乡并为藤桥和新龙两乡。1958年,人民公社将藤桥和新龙两乡与南田、三道两个农场以及陵水县的英州乡(即现在的英州、田仔、军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南山乡(即南在的南山、付巾、广西村委会)合并成立海燕公社。1959年,废除海燕公社,将南田、三道两场归为农垦,将英州归到陵水县管辖,改称为藤桥公社。1961年,体制下放,成立藤桥的洪风、新龙、三灶、大灶、下丈、青田、草厂、风塘为八个大队,另设立林旺公社。1983年,改藤桥镇为藤桥区,1986年又改为藤桥镇至今。
林旺镇
据《崖州志》记载:林旺镇为清代“永宁乡”的中下堡,原属藤桥管辖。民国16年(1927),归崖县为第三区。解放后,继续归崖县第三区管辖,设有江林乡、后海乡、新龙乡、三灶乡、青田乡、长田乡。1958年,成立海燕公社,至1959年场社分开,撤销海燕公社成立藤桥公社时,林旺仅属一个管理区。至1961年体制下放,从藤桥公社划出洪风、新龙、三灶、下丈、青田、草厂、风塘等大队,成立林旺公社。1983年,改为林旺区。1986年改为林旺镇至今。
藤桥的战斗历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共琼崖地委派出大批共产党人分赴各地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5月底,崖县选送张开泰、陈保甲等转回藤桥地区。回到藤桥后,立即成立了崖三区党支部,以此作为领导藤桥地区革命斗争的核心。1927年10月,特委派李茂文、张良栋回藤桥领导革命运动。1927年12月1日,崖三区委决定举行农民武装暴动。各地黎、汉农民自卫军向藤桥墟进发。占领藤桥墟,消灭了当地的反动武装力量之后,李茂文、张良栋等主持召开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崖三区苏维埃政府。1928年1月中旬,徐成章烈士墓率领东路工农革命军和藤桥农民革命武装向三亚进发。1928年3月初,特委派特委委员谢育才和王文源率工农红军第二营到达藤桥,准备执行特委命令,再次攻打三亚。同年3月16日,藤桥苏区军民在弹药尽和粮食断绝的情况下,被迫分两批撤离藤桥。
贸易发展
一百年前,藤桥河河流通畅河道深宽,河床水域面积广,潮汐涨落平,港中心可泊中小商船60多艘。该港连接深圳湾,可停泊商船60多艘。唐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船每年往来于中国各地港口,海棠湾则是必经之道,藤桥合口港、铁炉港、后海湾成为往来商船加料和避风的场所。藤桥的商业港口允许外国船只入港停泊,许多客商通过藤桥港来往于澳门、江门市越南及本岛各口岸,进行异地货物交易。藤桥货物充足,输入的有漆器、铁器、钢锻、银制手工艺品、铁具、盐、面粉、瓷器等。输出的有竹、藤织品,有鹿茸、香料、槟榔、椰子、黄蜡、高良姜等。到了宋代,黎族纺织品走红,被商人评价为“机杼精工,百卉生化”,并出现了采矿业和各种生活食品。藤桥薏米酒驰名遐迩,成为海南岛的特产之一。
天宝时期的海棠湾有两个墟市:一是藤桥,二是后海湾,以藤桥墟市为旺。唐初,藤桥墟市设在旧市村至合口港河岸一带,称铺子市。明代以前,墟市是朝集午散,大陆中原和本岛汉族地区的客商云集到藤桥墟市上,抢购黎被和珍珠、玳瑁及热带香料、草药等。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天下屯田,铺子市被垦为文昌洋。墟市迁移到藤桥镇新街尾,占地约20亩,为中心集贸市场,两旁是多间草室,组成日杂百货摊。到了清代,出现了全日不散的墟市,既有外国商船往来,又有内地和本岛客商云集,也有本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政、加达、三道地区和陵水英州一带村民及林旺群众赶集,黎族群众集队而来,吹牛角为号,结队而归。乾隆,墟市已形成规模,逢周一、周六为大市,周三、周五为小市。由于藤桥墟市的繁华,就有了“小南洋”之称。
方位布局
海棠湾区内旅游资源丰富,长21.8千米的海岸线和长13.8千米的原生态内河水系南北向贯穿区域,北有“神州第一泉”——南田温泉、伊斯兰古墓群椰子洲岛、藤东、西两河流入南海;南有湾坡温泉、铁炉港潟湖蜈支洲岛等著名景点。
重要景点
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坐落在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与亚龙湾相邻。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千米,占地1.48平方千米,呈不规则的凤蝶总科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蜈支洲岛距三亚市30千米,三亚凤凰国际机场38千米,紧靠海口市至三亚的高速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蜈支洲岛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二千多种植被,是海南省沿岸自然资源保护最完整的地区。蜈支洲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气爽,四季怡人,乔木高大挺拔,灌木茂盛,并生长着许多珍贵树种,如有被称为“植物界中大熊猫”的龙血树属;难见的植物现象,如“共生”“寄生”“绞杀”等。该岛东、南两峰相连,最高峰79.9米,悬崖壁立,其下礁石万状。蜈支洲岛西部及北部,地势渐平,一弯沙滩,沙质细白。岛屿周围海清澈透明,最高能见度达27米,是天然的渔场,盛产马鲛鱼、石斑鱼、海胆、海参、对虾属夜光蝾螺、五颜六色的热带鱼以及形态各异的珊瑚。
蜈支洲岛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的美誉,已开展娱乐项目的包括潜水、半潜观光、海钓、滑水、帆船、摩托艇、香蕉船独木舟、拖曳伞、沙滩摩托车、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30余项。娱支洲岛。岛上拥有绮丽的自然风光、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给前来观光和度假的旅游者带来丰富休闲体验。
椰子洲岛
椰子洲岛位于三亚海棠湾镇藤桥东西两河交汇处,由17个岛屿自然形成,总面积3.3平方千米,椰子洲岛是藤桥东西两河的入海口,具有独特的水系生态,是目前海南省保留最原始的自然景观岛屿之一。岛上有上万棵椰子,这便称之为椰子洲岛名字的由来。椰子洲岛上生长着各种灌木和藤类植物,没有一条正式的路,张扬着充满野性的生命力。
神州第一泉
海棠湾的温泉主要分布在南田农场和湾坡村。湾坡温泉日出水量5000立方米,平均水温72摄氏度。南田温泉分布于海棠湾东南面2千米处,占地9.05平方千米,它单井日喷水量 3726立方米,自喷高度7.8米,平均水温57摄氏度,属医离一硅热矿水,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氮含量2.04-7.7/升,偏硅酸含量68.5-117.5/升,是罕见的“三种”达国标的温泉,专家称其世界罕见,神州第一。南田温泉度假区有珠江南田温泉度假区、好汉坡凯莱度假酒店、亿阳南田温泉酒店供游客选择。
伊斯兰古墓群
伊斯兰古墓群位于三亚海棠湾,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西长约1千米,南北宽约0.5千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阿拉伯伊斯兰教教徒墓地。在伊斯兰古墓群中,具有墓碑的墓有45座,均为竖穴土坑墓,上无封土,长1.8~2米,宽0.8~1米,深1.2米。所有坟墓均座东南朝西北,表示面向伊斯兰圣地麦加。死者侧身屈肢,无葬具和随葬品。碑首有玉圭、双峰、山字等形状,碑上刻圆月、卷云、花朵生命树等图案,碑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阳刻墓主姓名、死亡日期或阿拉伯经文等。
铁炉港泻湖
铁炉港自然保护区位于海棠湾南部区域,是由沙堤—潟湖潮汐通道地貌体系组成的海岸。铁炉港泻湖水域面积7.46平方千米,岸线长度22.14千米,以薄尾岭为界,薄尾岭以西为泻湖,水面开阔、水深约1.5米。薄尾岭以东为泻湖潮汐通道,宽150米左右,水深5.5米,最深处约9米。铁炉港周边的自然海岸已经基本消失,在22.14千米的海岸线中,自然岸线为2.36千米,近90%的岸线是人工岸线,其中以养殖塘为主体。
其他看点
从2010年12月正式开业的三亚万达康莱德和希尔顿逸林酒店是湾区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到2018年4月最新开业的继迪拜、巴哈马之后世界第三座亚特兰蒂斯度假酒店,海棠湾已经引进了希尔顿逸林、康莱德、喜来登、豪华精选、万丽、凯宾斯基酒店、索菲特、君悦、香格里拉、洲际酒店集团威斯汀酒店、华尔道夫、文华东方酒店集团、英迪格、皇冠假日、温德姆至尊、四季、W\u0026瑞吉、凯莱等几十家国际一线酒店品牌,形成令人瞩目的国际酒店群。
理文索菲特度假酒店
三亚理文索菲特度假酒店项目位于三亚海棠湾沙坝酒店区第三地块。酒店用地为长方形,东西长608米,南北长357米,总用地面积约为19.1万平方米。南北侧与其他酒店相邻,以一条36米宽的公共通道相隔,酒店西临滨海大道,东面广阔的南海
海棠湾康莱德酒店
三亚海棠湾康莱德酒店是以别墅式客房为主的超五星级酒店,酒店总用地面积约为18.5万平方米 ,东临大海,西临主要规划道路,临海面长度约433米,场地内为缓坡地形,东西高差约8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海棠湾万达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
三亚海棠湾万达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定位为集中式客房酒店,总用地面积约为18.5万平方米,东临大海,西临主要规划道路,临海面长度约433米。场地内为缓坡地形,东西高差约8米。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04年,三亚市政府开始启动海棠湾规划。
2005年,海棠湾开发拉开序幕,此后陆续完成了海棠湾概念性总体规划。
2005年5月,三亚市组织了海棠湾概念性总体规划国际竞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参加。
2007年5月,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海棠湾控制性详细规划,从此拉开了海棠湾开发建设的序幕。海棠湾规划总面积98.78平方千米,规划2020年期末人口总规划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51.62平方千米。总体定位“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规划职能包括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及国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览综合体。
2007年6月,三亚公开招标出让海棠湾度假区首期7宗土地142公顷,创下海南省一次性出让土地收益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标志着海棠湾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同年年底,海棠湾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11家高星级酒店建设开始前期工作。
2008年底,海棠湾开发区7条基础道路累计完成投资2.90亿元,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安置区等建设顺利推进,开维丽笙、中港万丽等酒店项目陆续讲场开工。
2009年,海棠湾的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各类度假酒店陆续进场和开工建设。
2012年,海棠湾水系工程、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湾疏浚工程、供水应急保障工程、市政配套、公租房等18个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同年6月,落户海棠湾的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如期开诊营业。
2012年6月9日,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正式开工,2014年1月,工程建设基本完工,仅耗时18个月。
2014年9月1日,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正式开业,营业面积达70000平方米,汇聚了近300个国际知名品牌,市政开通多条公交线路、免费穿梭巴士直通免税城,为旅客提供了便捷。
2021年10月21日,《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经三亚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此规划的规划范围为东至滨海(含蜈支洲岛),南至亚龙岭,西至东线高速公路(含南田片区),北至龙楼岭,面积共112.72平方千米。规划海棠湾的发展定位为:国家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海棠湾体现三大核心职能,包括:国际化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立足南海面向国际的旅游消费中心,立足三亚辐射南部省域的区域性服务中心。规划在海棠湾形成“一线、五楔、九片区、三统筹”的总体空间结构。
保护
1999年,三亚市人民政府批准三亚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成立,保护区总面积292公顷,目前有红树林植物24种,占全国现有红树林品种的66.6%,有原生一百多年的号称“红树林大熊猫”红榄李9株。2018年,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退塘还林(还湿)生态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4月21日,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同意海南省铁炉港红树林植物园管理公司关于主动退塘还林的申请,同意该公司利用承租的七十多亩及周边红树林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已退塘还林征收的鱼塘,进行主动退塘还湿生态恢复工作。2021年1月21日,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发布关于同意《三亚市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退塘还林(湿)“海上森林”公益项目造林作业设计》意见的批复。
2021年4月24日,由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建设的三亚市铁炉港“海上森林”植物园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为海棠湾国家海岸“地球家园2021”系列项目之一,以三亚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内设立的共建示范区为起点,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植保工作。与此同时,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巡护队也进入试运行阶段,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巡护队主要针对红树林生长状况,建立预警机制,定期巡护、记录,在发现问题时采取行动、追踪处理结果。通过建立由社会志愿者参与的巡护保育队,开展对修复红树林的保护性巡护,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自然保护发展。
相关文化
黎疍文化
海棠湾黎族文化与传承集中在北山村与青田村。这两个黎族村符合海南省整体黎族村落形成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海棠湾黎族的族源构成比较单一,主要是哈方言族群,虽然不存在明显的族群文化差别,但也体现出黎族共同的民俗文化特质。黎族畏山神,崇拜天鬼水猴子,既过汉族的俗节,又庆自己的“上巳节”节。每年的“三月三”,黎族民众在社区组织下集中展示黎锦纺织技艺、开展黎族传统体育游戏竞技,成为海棠区的重要节事盛会之一。
文学作品
海棠湾在开发建设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挖掘,由三亚海棠湾的古老爱情传说改编的大型原创音乐制作秀——《海棠·秀》,在海棠湾进行驻场演出。《海棠·秀》故事讲述的是考古学家阿明发现了上古神器鹦鹉螺,继而穿越到上古时代的海棠湾,对生活在此的黎族第一美女海棠湾一见倾心。但邪恶的女巫早对具有强大魔力的鹦鹉螺科觊觎已久,想利用海棠将其收入自己囊中,一段充满魔幻色彩的正邪之战就此展开。该剧是万达集团进军度假演出市场的首部舞台作品,全剧制作成本高达6000万,整部作品共有11首大型音乐作品,是一部将音乐剧与高科技舞台设备进行大量集合的全新舞台样式。《海棠·秀》由曾获“艾美奖”的导演盖尔·爱德华兹导演,由来自7国的国际知名艺术节联合创造,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故事,国际演绎”模式,其融如中西文化,展现艺术张力。
重要事件
2022年7月4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批准三亚国家海岸海棠湾旅游度假区达到省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要求,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参考资料
国家海岸·海棠湾.自然地理.2023-05-29
“海棠湾”地名掌故.海南史志网.2023-06-26
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节水评价报告.三亚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2023-06-26
关于省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的公告.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2023-06-06
海棠区概览.三亚市海棠区人民政府.2023-06-06
区情简介.国家海岸·海棠湾.2023-06-06
第四章 气 候.海南史志网.2023-06-26
第六章 自 然 资 源.海南史志网.2023-06-26
三亚概况.海南史志网.2023-07-04
第二章 山岭 河流.海南史志网.2023-06-26
藤桥河:见证藤桥墟市的繁华.三亚市人民政府.2023-06-10
第五章 水 文.海南史志网.2023-06-26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海南史志网.2023-06-26
第四章 乡镇.海南历志网.2023-06-26
藤桥河之光.三亚日报.2023-06-09
崖三区苏维埃政权的战斗历程 .海南历志网.2023-06-06
蜈支洲岛.国家海岸·海棠湾.2023-06-06
椰子洲岛.国家海岸·海棠湾.2023-06-06
神州第一泉.国家海岸·海棠湾.2023-06-06
目录
概述
命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土壤
地形地貌
水文
河流
地下水
海域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藤桥镇
林旺镇
藤桥的战斗历程
贸易发展
方位布局
重要景点
蜈支洲岛
椰子洲岛
神州第一泉
伊斯兰古墓群
铁炉港泻湖
其他看点
理文索菲特度假酒店
海棠湾康莱德酒店
海棠湾万达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
开发与保护
开发
保护
相关文化
黎疍文化
文学作品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