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赵
西晋晚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权
前赵(304年-329年),又称汉赵,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是晋朝晚期内迁的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所建立的一个割据政权,国号为“汉”,后刘曜即位改为“赵”,史称“前赵”。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至元熙元年(304年)间,匈奴贵族刘渊招纳贤才,掌握权力,以持续发展自己的势力。永安七年(304年)10月,刘渊起兵反晋,并以复汉为名,于左国城内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国号为汉,建年号为元熙,正式建立东汉。刘渊称王后,开始持续扩张疆土,连续攻下太原市、泫氏等地。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并大肆封官。随后在战斗中再次攻下玉壶关。河瑞元年(309年)2月迁都平阳县。同年冬,刘渊再派兵将进攻洛阳市,并于黄河南面大败晋绥军,但随后因晋军顽强抵抗,只能无奈撤军。光兴元年(310年)7月刘渊设置单于台管理“六夷”。八月,刘渊在光极殿去世。刘渊死后,其长子刘和继位。不久后,刘渊四子刘聪刘和自立为王。九月,刘聪将刘渊葬于永光陵,上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同年,刘聪继皇帝位,麟嘉元年(316年)灭西晋,而刘聪在位期间独断残暴,多对臣子施以重刑,且多亲近奸,荒淫无度,其在位后期,将朝政之事交给其子刘粲,自己不再朝见大臣,且还会在后宫宴会嬉戏三日不醒,并与其父刘渊的皇后氏私通。。麟嘉二年(318年)7月,刘聪驾崩,皇太子刘登基,8月被发动平阳政变的大将军靳准所杀。中山王刘曜乘机发兵攻靳准,10月刘曜登基称帝,次年改国号为赵,定都长安。刘曜在位期间多对外征伐,并与后赵互起摩擦。光初十一年(328年)十一月,刘曜因醉酒上阵被后赵军所俘虏,后被杀害。光初十二年(329年)正月,刘曜之子刘熙率领百官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后被石虎率军攻破,刘氏一族接近灭族。至此,前赵灭亡。
刘渊建国后,汉赵不断开疆拓土,其势力范围最大时,控制今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一带。嘉平四年,人口曾达到三、四百万。汉赵在政治上沿袭魏晋时的职官、去特若尸逐就单于台、年号等制度,经济、生产方式等方面基本上承袭了汉魏以来内地的封建制度,并将汉族传统的文化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思想基础,渗透到社会习俗、伦理道德、文学、历史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汉赵建国于战乱纷争年代,与晋朝和其他各少数民族政权对峙为邻,军事制度也多承汉制。同时,前赵也保留了匈奴本民族的传统习俗,特别是推行“单于台”胡汉分治的双轨制管理系统,对其后各国胡汉分治的实行,以及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的二元制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号由来
刘渊建国时用“汉”旗号,把自己打扮成汉朝的继承者,是为借汉朝之名以号令汉族。永安七年(304年)11月,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即王位,因与汉朝宗室刘邦约为兄弟自称汉王,意像汉朝一样统一天下。晋朝永嘉二年(308年)10月,刘渊正式称帝,河瑞元年(309年)2月迁都平阳县永凤元年(318年)10月刘曜登基称帝,提出“除聂氏宗祠,改国号”问题。其即位时,仍以匈奴冒顿单于为先祖,刘曜发迹于战国赵国故地,曾被刘渊封为“中山王𰯼”,故改国号为“赵”。不久后,石勒建立政权,国号亦曰“赵”。史家为了区分,将石勒政权称为“后赵”,将匈奴人刘姓刘渊到刘曜凡26年所建的“汉赵政权”统称为“前赵”。
历史沿革
匈奴五部
随着东汉建立和政权的稳固,北方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因争夺单于之位而矛盾激化,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不断大批內迁于沿边州郡、黄河流域与汉人杂处,汉朝在西河郡美稷县设立单于庭,并派中郎将带兵驻守保护,之后历受汉、魏、晋各王朝统治。刘渊,姓虚连题氏,字元海,内迁新兴(今山西忻州)的匈奴人。其先祖冒顿单于曾娶西汉公主,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后世子孙改姓刘姓。其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栾提于夫罗,其父刘豹刘协建安一年(216年)七月,单于栾提呼厨泉(于扶罗之弟)来朝贺,被扣留在邺城遗址魏王曹操借机分南匈奴为五部,每部立匈奴单于的子弟担任部帅,选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单于于扶罗之子刘豹为左贤王兼左部帅。
刘渊建汉
晋朝咸宁五年(279年),刘渊接替死去的父亲刘豹为左部帅。西晋太康年间,旧制变更,都尉设立。而匈奴刘渊及其家族刘氏主要聚居于太原市汾河和涧水一带,其中刘豹所统辖的左部居住在太原兹氏(今山西高平)。西晋泰始四年(289年),刘渊被晋朝任命为匈奴北部都尉, 后迁为离石区将兵都尉。刘渊在任期间,申明刑法,禁奸止恶,而且与人交善,求贤若渴,于是匈奴五部中的俊才都来投归刘渊门下,连幽州冀州的名儒和寒门秀士都前来与他结交。将兵都尉有一定实权,刘渊则利用此职位暗中扩展势力。太熙元年(290年),晋朝外戚杨骏辅政时,为了拉拢刘渊,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卿侯,给予统率匈奴五部军事的大权。
永康元年(300年),刘渊因为部下族人叛变出塞而被罢免官职。不久后,“司马冏之乱”爆发,司马颖司马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拉拢刘渊,便上表刘渊为“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加强了刘渊在匈奴五部中的地位。司马衷时期,深受压迫的匈奴五部酝酿着反抗西晋的斗争,原北部都尉、右贤王刘宣与各部贵族商议共推刘渊为大单于,刘渊知道此事后便向司马颖请归,结果遭到了拒绝,于是就派呼延攸先回并州,让刘宣打着支持司马颖的旗号召集五部匈奴,实质图谋叛变。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颖击败司马乂成为皇太弟,任命刘渊为屯骑校尉。不久,驺摇司马越协助司马衷共同征讨司马颖。司马颖便又任命刘渊为辅国将军,负责北城防守诸事务。司马衷六军战败后,司马颖任命刘渊为冠军将军,封为卢奴伯。但在荡阴大战后不久,东嬴公司马腾和安北将军王凌等皆起兵讨伐司马颖,刘渊趁机向司马颖建议让他先回匈奴五部,率领五部一同御敌。司马颖起先有所犹豫,认为需采取缓攻之策来平叛乱。刘渊则司马颖征兵之后东嬴公和王浚无将法与之抗衡,并且先回洛阳有示弱之嫌,不如先安抚兵众,平定混乱,镇守邺城等建议。司马颖采纳了刘渊的意见,并任命其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建武元年(304年)8月,在邺带兵的刘渊以召旧部援助成都王司马颖为由从邺城遗址回到并州离石,刘宣等即推刘渊为“大单于”,于是起兵反晋,内迁匈奴及杂胡纷纷投附,五部兵力由2万人迅速发展到5万人。10月,刘渊从离石迁于左国城,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国号为汉(史称前赵、汉赵),建年号为元熙,正式建立汉国。追尊刘禅刘禅为孝怀皇帝,立刘知远以下汉三祖五宗牌位而祭之,立妻呼延氏为王后,以汉室继承者自居。同时设置百官职位,任命刘宣为丞相,其余人授官各有等差。前赵由此成立。
扩张疆土
元熙元年(304年)十二月,刘渊称王之后,晋太原市刺史司马腾派兵前往讨伐,双方大战与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刘渊大胜。同时,刘渊乘胜追击,派其养子刘曜先后攻陷太原市、泫氏、上党郡等地。当时在青、徐二州的王弥魏郡汲桑石勒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等人均拥刘渊共主。刘渊命王弥、石勒等人攻取河北省各郡县,并一度攻入晋朝的重镇许昌市,其兵锋进抵至西晋的首都洛阳市下。次年,刘渊再击败司马腾讨伐军,同时进兵并州。同年,并州饥荒爆发,刘渊将首都迁至黎亭(今上党区一带),以便囤积粮食。元熙四年(307)年,刘渊攻下并州大部分郡县,并派兵进攻新任并州刺史刘琨,刘渊军大败。后刘渊听从侍中刘殷和王育建议,决定派兵攻打其他州郡。随后,刘渊派兵长安洛阳市。同时,汲桑石勒王弥、鲜卑陆逐延和氐酋大单于单征等数个在其他地区的军事首领都相继归降刘渊,刘渊也依次给予其任官封爵。
汉政权建立后,晋朝王朝治内各族人民相继爆发起义,纷乱局势壮大了汉政权力量,其东西势力范围大大拓展,刘渊借此进一步加强其政权建设。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并大肆封官,宗室以亲疏为等级,皆封郡县王;异姓以功劳谋略为等级,皆封郡县公侯。次年,刘渊听取太史令宣于修之的建议将首都迁至平阳县,并改元为河瑞,封其子宋武帝为齐王,刘隆为鲁王。随后刘渊便派兵攻打玉壶关,大胜。
河瑞元年(309)冬,刘渊再次派遣大将刘聪、王弥等人率领骑兵五万进攻洛阳市,并派呼延翼率步兵接应,于黄河南面大败晋绥军。但随后的战斗中汉赵军屡战屡败,不久后只能整顿防守,回到平阳。次年七月,刘渊开始对政权改革,健全和加强中央机构,设置单于台管理“六夷”。但同时,刘渊病重,其命诏太师刘欢乐、太傅刘洋等宗室重臣入宫接受遗诏辅政。八月,刘渊在光极殿去世。刘渊死后,其长子刘和继位。
政权更替
刘渊在光极殿去世。刘渊死后,其长子刘和继位。不久后,宗正呼延攸、侍中刘乘、卫尉王悦,因与刘聪不和,几个人便怂刘和处理三位藩王宋武帝刘隆、刘乂)和大司马(刘聪),随后刘和招来安昌王刘盛和安邑县王刘钦商讨。刘盛反对针对三个藩王的行动而被杀,但刘钦因惧怕刘和只得从命。壬午日,刘锐、呼延、田密和刘璿等人分四队人马分别进攻刘聪、宋武帝、刘隆、刘乂。田密和刘璿带着刘乂冲关投奔刘聪,刘聪有所准备得以保全这些人。而刘裕、刘隆被杀。刘聪带兵反攻,在光极殿西室杀了刘和,将刘锐呼延攸、刘乘等斩首示众。,随后,群臣劝说刘聪登基,刘聪开始推举刘乂,众大臣及刘乂又坚持请刘聪继位,刘聪便以“刘乂年长后还位”为说辞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光兴,尊刘渊妻单氏为皇太后,刘聪的母亲张姓为帝太后,分封王公大臣。九月,刘聪将刘渊葬于永光陵,上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刘聪执政
嘉平元年(311年),刘聪派遣呼延晏出兵,与王弥刘曜石勒会师进攻洛阳市,围困洛阳至“人皆相食”。至洛阳破城后,汉赵纵兵抢掠,并将司马炽刘盈羊献容及六玺掳至平阳。刘聪改年号为嘉平,封晋怀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之后刘聪又封晋怀帝为会稽公。不久后,刘聪便找一借口毒杀晋怀帝。同年,刘聪派手下赵染、刘雅去长安攻打西晋南阳市司马模晋绥军战败司马模投降,刘粲杀了司马模之后便掳掠大量官员回到平阳。西晋武威郡刺史特等带兵围攻长安,刘曜接连败仗,只好掠夺数万人口后退回平阳。
嘉平三年(313年),司马邺司马邺在长安继位,年号建兴。刘聪派刘曜乔智明、李景年、赵染等攻打长安。西晋大都督曲允据守黄白城,虽屡次败给汉赵,却未失守。而后,赵染带骑兵绕过黄白城袭击长安,在渭城区战胜晋绥军并杀将军王广,趁夜在长安城外杀掠后撤回。刘曜被麹允击败,撤兵平阳。后来,刘曜驻扎渭,赵染驻扎新丰。西晋派出索綝长安出发攻击赵染,赵染不听从鲁徽建议轻敌战败,反将鲁徽杀死。
嘉平五年(315年),刘聪建成太庙而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元。此后,刘聪派刘曜陆续多次带兵攻打长安,最终于316年攻破长安,司马邺出城投降,在平阳被刘聪封为光禄大夫、怀安侯,刘聪再改年号麟嘉。司马邺归降后多被刘聪羞辱,引得多数西晋老臣不满,刘聪对此不悦。麟嘉二年(317年)十二月,司马邺被刘聪所杀,年仅18岁。刘聪在位期间独断残暴,多对臣子施以重刑,且多亲近奸佞,荒淫无度,其在位后期,将朝政之事交给其子刘粲,自己不再朝见大臣,且还会在后宫宴会嬉戏三日不醒,并与其父刘渊的皇后氏私通。
平乱登基
麟嘉三年(318年),刘聪死,谥号昭武,庙号烈宗,其子刘粲继位,刘粲命刘曜被任命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镇守长安。后其部下靳准作乱,带兵攻入皇宫,将刘氏全部杀尽,并掘了刘渊、刘聪的坟墓,烧毁了其聂氏宗祠,并自号大将军、汉天王,称制,置百官。刘曜听闻此事之后,从长安赶赴救援,十月,刘曜到达赤壁时,碰到了从临汾市(今山西省临汾市)逃出赶去长安的太保呼延晏等人,呼延晏与太傅朱纪等人拟上皇帝尊号,劝刘曜即位。于是刘曜匆忙登上帝位,改年号为光初,大赦境内,随后便开始平息叛乱。刘曜先是派征北大将军刘雅、镇北大将军刘策在汾阴(陕西省万荣县)屯兵,随后欲准备与石勒一起讨伐靳准。十二月靳准被部下王腾、乔泰等人所杀,并推举尚书靳明为王。不久后,靳明投降刘曜。投降后,刘曜将投降官员及靳明一族全部斩杀。
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年),刘曜返回长安正式称帝,定都长安,追尊刘家历代祖先为帝。立后妃羊姓为皇后,儿子刘熙为皇太子,封儿子刘袭为长乐王,刘阐为太原王,刘冲为英布刘敞为齐王,刘高为鲁王,刘徽为楚王,宗室也尽皆封王。修建聂氏宗祠,改国号为赵,大赦境内,史称前赵。
战事再起
晋朝太兴二年(319年),刘曜多次派遣兵将攻打宝鸡市(今陕西省宝鸡市)、阴密(甘肃省平凉市)等地无果,遂决定亲征。一年后,刘曜便接连攻取了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草壁(今甘肃省平凉市)等地凯旋,氐族羌族也全部归顺于前赵。
光初三年(320年)六月,前赵将领解虎和长水校尉尹车与巴族酋长句徐、彭等人勾结,企图谋反。事发后,解虎尹车等人被处死,而句徐、厍彭等人囚禁于阿房数天后才被处死,暴尸街头十多天。但此事也导致关中大乱,氐族、羌族等三十多万人造反。刘曜听取其谏臣游子远的建议采用怀柔政策平定叛乱。两年后,刘曜挂帅征讨氐、羌族剩余部落,部落将领杨难敌自知不能取胜,于是退守西和县(今西和县)。其城内部分守将已投降刘曜,刘曜派兵攻城。但因军中渐起疾病,而刘曜也因此患病,大军不得不班师回朝。但同时刘曜担心杨难敌会趁机偷袭,于是派遣部下前往游说,后杨难敌同意于前赵内称藩,并任命其为假黄、都督益等职,后班师途中遇到部下陈安反叛,其部将呼延姓和鲁凭被杀。
光初六年(323年)七月,部落将领杨难敌再生叛乱,刘曜亲任主将围攻陇城(今甘肃秦安县)。刘曜多次出战,屡战屡胜。陇上众多县份皆投降于前赵。陈安也于不久后被刘曜斩首,随后陈安部将纷纷归降。杨难敌陈安被杀便逃往汉中。镇西将军刘厚追对其进行追击,获得物资千余两,士女六千余人,返回仇池。刘曜任命大鸿胪田崧为镇南大将军、益州刺史,镇守仇池;任命刘岳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进封中山王𰯼
两赵相争
光初八年(325年),北羌王盆句除归附前赵,却遭后赵将领石佗的袭击。刘曜知道后派中山王刘岳前去追袭,两军交战于黄河沿岸,最后石佗被杀,刘岳夺回被石佗俘获的人员畜产等。五月,后赵侵犯黄河以南地区,司州(今洛阳市东北方)、颍川(今禹州市)以归附前赵为条件,请求支援。刘曜应允后派刘岳、呼延谟等人前去支援,不敌,二人被俘杀。刘曜奔本想救援,但因兵卒惊乱而无奈退回长安刘曜因不能解救兵将,而太过愤懑从而染上疾病。
光初十一年(328年),后赵中山公石虎进攻蒲阪。刘曜亲自率领军队支援蒲阪,同时命刘德刘述调遣氐族羌族士众屯驻秦州区甘肃省的东南部),以防张骏杨难敌等人偷袭长安。八月刘曜与石虎在高候(今运城市)交战,刘曜战胜,缴获上亿军资,而石虎则逃往朝歌(今河南鹤壁)。之后刘曜渡过黄河,用水淹城的方式进攻驻守在金(今洛阳市城东)的石生,同时派遣诸将进攻汲郡(今卫辉市)、河内等地,最后后赵荥阳市太守尹矩、野王知府张进等人都归降于刘曜。
光初十一年(328年)十一月,刘曜开始顾玩乐而轻朝政。一方面,石虎已进据石门(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后赵石勒已渡过黄河。刘曜开始悔悟,并开始商议增强荥阳(今河南郑州、开封市)的戍守力量,关闭黄马关(今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之事。不久后,南洛河巡逻士兵与后赵前锋交战,并成功俘获羯族俘虏。刘曜听闻石勒亲自领兵征讨,赶忙让军队解除金墉城(今洛阳市城东)的围守,让十多万的士兵在洛水西面布阵。石勒、石虎、石聪等人率兵与前赵军队交战。刘曜亲自出征,出征前,刘曜喝下数斗酒。后因酒醉而在战斗中负伤,被石堪抓获,并被石勒软禁在永丰小城(今邢台市附近),而汉赵也因此战尽失主力。石勒刘曜写信给太子刘熙,劝其投降,刘曜未有答应,并在信中命令刘熙和众大臣们要匡扶维护国家,不能因他改变。石勒见信觉得他没有降服之心,于次年将其处死。
前赵灭亡
光初十二年(329)正月,刘曜之子刘熙得知刘曜被擒的消息后大为恐惧,随即率文武百官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各地方军事长官也都放弃原本镇守的城池跟从,渭河平原顿时大乱。将军蒋英、辛恕拥有士众数十万人据守长安,派使者向后赵请降,后赵方面派石生率驻守洛阳市军士奔赴长安,后石生军破长安。八月,南阳王刘胤领数万人从上邽(今甘肃天水)发兵长安。未果,后石虎率军来救,刘逃回上邽。随后石虎军一举击溃上邽守卒,先后活捉刘熙、刘胤等文武百官三千多人,再将其全部杀死。匈奴刘氏经此一役几乎灭族,前赵至此灭亡。
疆域与政区
匈奴其地盘南接燕赵,北暨沙漠,东连九夷,西距六戎。自汉代以来,匈奴不断迁居塞内。东汉初,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不断南下。晋初,南匈奴大多分居并州地区。内迁后,以汾河流域的五部匈奴最为集中。刘渊趁晋室离乱之际,发动匈奴五部之众反晋建国,国号为汉,不断开疆拓土。其势力范围最大时,控制今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一带。
人口概括
汉赵国建立后,劳动力严重缺乏,为了解决劳动力和兵源问题,统治者采取大批掠迁人口的措施。每攻占一地,先掠夺大量的人口强迫迁入首都平阳、长安附件易于控制的地区。除了掠迁,还有大量流民、少数民族部落投归汉赵,到嘉平四年刘聪置左右司隶及单于台时,平阳、河东等地户口达63万户,其中从事农业的人口有43万户,人口大约有三四百万人以上。历经战乱,汉赵建都长安时,渭河平原人口激增,仅上郡氐、羌就有十余万落;汉光初六年(323年)刘曜功河西,军队达26万之众。总之,短短几年,平阳、长安两都就集中了几十万人口。
政治制度
职官制度
刘渊建立政权之前,南迁于并州等地的南匈奴基本保持了原部落的形式,魏晋统治者分其为五部,以匈奴贵族任各部“帅”或“都尉”,其内部也保存了原来南匈奴的官爵名号。到刘渊正式建立汉政权后,原来匈奴的官制就逐渐为汉魏以来汉族政权的一套官制所替代。汉赵国的官制也是逐渐发展和完善的,汉的前期与后期、汉与前赵都有所差异。东汉的官制到刘聪嘉平四年(314年),达到了较为完善的阶段。刘曜继立的前赵,承汉之制略有改革,其职官可分为中枢、军事、地方三大系统。
中枢之官
刘渊建立政权“汉”后,即首先采用汉朝的官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及六卿等中枢之官。汉赵国承袭了魏晋以来于中枢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及御史台的机构,也承袭沿用了汉魏以来在中枢设“九卿”或“列卿”的职官和太子东宫、皇后中宫各官职。汉赵还承袭了魏晋以来的王公候伯子“五等爵制”,所封诸王侯,绝大部分是匈奴刘氏一族,其余则是割据一方的归降首领或少数民族首领。
地方之官
嘉平四年前(304-314)汉政权地方之官有:司隶校尉武威郡牧、幽州牧;并州刺史冀州刺史、青州市牧、徐州牧;荆州刺史、梁州刺史。嘉平四年至麟嘉三年(314-318)地方之官有:司隶校尉、左右司隶;殷州刺史、卫州刺史、东梁州刺史、西河阳州刺史。前赵时期(318-326)地方之官有:并州牧、秦州牧、凉州牧、益州刺史、平阳大尹、弘农太守等。
此外在汉赵统治地区内,也沿用魏晋旧例设置较多郡县,但同时长期存在着由少数民族酋长统领的部落组织、汉族大族建立的坞堡组织、流徙不定的流民组织,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与中央集权相契合、适合长期统治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
单于台
汉赵的职官,还设有一套沿用匈奴政治制度而来的专门统治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官制:单于台。大单于地位重要,基本掌握了汉赵的军队,其所在地沿用旧俗称“单于庭”。单于台统治的人民,是胡、、鲜卑、氐、羌“六夷”,对其部落首领也封以官爵。刘渊在称帝后的河瑞二年,始设单于台于平阳西,最高长官为大单于,统率六夷部落。刘聪时,大单于由皇太弟刘乂担任,嘉平四年在单于之下设置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叟置一名都尉。刘曜继立后,在光初九年设单于台于渭城,以其子刘胤为大单于。
前赵在承袭魏晋职官制度的同时也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在行政制度上首创了胡汉分治的双轨制管理系统。这种胡汉分治政策存在的差异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对其后各国胡汉分治的实行,及辽、金、元、清等朝的二元制统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经济
汉赵国是一个封建政权,它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大批的劳动力,统治者将大量荒地及无主之地分配给从事农业的流民,定期征收赋役,基本沿袭了魏晋以来的封建剥削方式。此外,从事农业、手工业、牧业生产的还有奴隶。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其次是犯罪的官吏、士民。汉赵国内还有大量从事游牧及畜牧业的“六夷”部落,统治者设单于台对其进行管理。总之,汉赵国在经济制度等方面基本上承袭了汉魏以来内地的封建制度,其国内社会经济主要是农业,其次是畜牧业,其社会的生产方式也沿袭了汉魏以来内地的生产方式。
民族关系
汉族匈奴习惯上称之为“北狄”,其称谓演变,夏朝曰薰鬻,商朝曰鬼方,周代曰,汉代曰匈奴。汉赵政权系由内迁匈奴所建,匈奴贵族及汉族世族豪门及一些其他民族的首领、豪酋构成统治阶级,而广大的汉族农民(晋人)、各少数民族部民,则成为被统治阶级。汉赵封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就是汉赵社会的基本矛盾。汉赵政权在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的情况下,对于被统治民族的政策则带有野蛮性和强制性的一面。且其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即社会的阶级斗争往往带有民族斗争的色彩。
汉赵国内的民族关系,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汉赵国的建立,使胡汉两族乃至更多的其他少数民族处于一个统一的政权之中,汉赵虽然专门设置“单于台”实行胡汉分治,但是他们与广大汉族同处一国之中,通过各种渠道相互接触日益频繁,加速了相互融合的过程,绝大多数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內迁匈奴“族的共同体”在历史上消失。
文化
汉赵国文化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匈奴统治阶级以汉族传统的文化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思想基础,并渗透到社会习俗、伦理道德、文学、历史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作为汉赵统治者的匈奴刘姓高度汉化,对传统的汉族文化有较高的修养。如刘渊自幼习好汉文化,其师为上党一带的名师。刘渊也曾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等儒家经典,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子兵法》,博览《史记》、《汉书》及诸子之书,文武兼修,深得东晋祖懿之、公师、王浑等权臣推崇。其他內迁的匈奴平民也有许多汉化知识分子。
在史学方面,汉赵立国后,统治者匈奴刘氏一族承继了魏晋的传统,设置专门的史官“左国史”,进行史书修撰。在仪礼制度、音乐艺术等方面,汉赵国也承袭了汉魏以来的传统。刘曜还极力在国内推广汉族文化,设置专门机构,教授生徒,并从学生中选拔官吏。但其在文化上依旧保留了一些匈奴的旧俗,如: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娶其妻;再如单于封敕众多的皇后等。
军事
军事活动
汉主刘渊建国时期,其北境外有西晋戍守太原市的并州刺史刘琨与其对峙,东境外有西晋大司马王濬镇守幽州冀州,南境外为西晋的中心地带——司州,西境外是西晋武威郡刺史司马模驻守雍州。其疆界扩张主要是与西晋各地军队争战的结果,河瑞二年(310年),占领阳平郡顿丘郡汲郡广平堂黄河南部占领白马、鄄城县刘聪统治阶段,东汉攻陷洛阳市后,不仅遭受西晋残余势力的攻击,而且内部石勒曹嶷等将领逐步不服汉国统治,在中原地区形成割据势力。最终刘聪时期汉国疆域为:北境以晋昌、受阳、上艾与鲜卑代国为界;南界到上洛郡;东境占领阳平郡东武阳,曹嶷据青州市归顺东晋;西境占领华阴市
军职设置
汉赵军事之官职见于记载的有大司马、太尉、大将军;骠骑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大将军、车骑将军、左右车骑将军;卫大将军、卫将军;抚军大将军、抚军将军;龙骧大将军、都护大将军、中军大将军;冠军大将军、冠军将军;四征大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大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大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市大将军、四平将军;灭晋大将军;前军大将军、右军将军;忠义大将军;前将军右将军;建武将军、虎牙直播将军、武卫将军、平晋将军;左右卫将军、护军将军、平虏将军等。
帝王世系
参考资料
..2023-11-15
..2023-11-15
..2023-11-04
..2023-11-04
..2023-12-06
..2023-11-04
..2023-11-04
..2023-11-04
..2023-11-15
目录
概述
国号由来
历史沿革
匈奴五部
刘渊建汉
扩张疆土
政权更替
刘聪执政
平乱登基
战事再起
两赵相争
前赵灭亡
疆域与政区
人口概括
政治制度
职官制度
中枢之官
地方之官
单于台
社会经济
民族关系
文化
军事
军事活动
军职设置
帝王世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