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是
道教神职教徒的名称,因为道士追求飞升、羽化升天,故世俗也称之为羽衣、羽客、羽士等,女性道士又被称为女道、道姑或女冠,全真道派则称男道士为“乾道”,女道士为“坤道”。早期并无道士之称,前后汉交替之时,黄老道的“方士”开始被称为“道士”。魏晋时期,道士、道人彻底取代了方士,用以称呼道教徒、佛教徒。
南北朝时期后,道士之称专用于道教中人。
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规定道徒可在家修行。金元之际,
全真道兴起,改派规定道士必须
出家住丛林,遂形成了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两类。
道士一般是师徒相传,一个普通人需先拜师,再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道士。
正一派要求需传度、授、奏职;全真派要求需拜师、
冠巾、受戒。道士的追求是修道成仙,所以其基本信仰是“道”,“道”又衍化出了三清等一系列的神仙系统。其包含了各种天神、地祇、人鬼及众多的仙真,因此
道教也是一种多神教。作为一个道士,要遵守诸多的戒律、
清规,不仅其言行举止、衣食住行都有特定的要求,每日还有早晚功课需要执行。为了追求“修道成仙”,道士们创造了一系列的修炼方术,如炼丹术、符咒术、导引术、
房中术等等。
道士需学斋醮,行
斋醮科仪,其具体名称与种类繁多,建醮自然成了道士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在古代
封建社会,道士或出于扩大道教的势力和影响,或是出于个人的私心,常选择与宫廷往来,因此对宫廷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宫廷的赏赐,也成了道士团体另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为了与官方靠近,
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对
儒家思想观念进行吸收和利用,使得道士们一般都熟悉
儒家文化典籍,能诗善赋。因此道士与文人士大夫的交往事迹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道教毕竟来源于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道士尤其看重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施加的影响,在其传播道教文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民众的心理需要,从而加速着道教信仰的民众化和民俗化,使得民众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皆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
职业介绍
道士是
道教神职教徒的名称,因为道士追求飞升、羽化升天,故世俗也称之为羽衣、羽客、羽士等,女性道士又被称为女道、道姑或女冠,全真道派则称男道士为“
乾道”,女道士为“坤道”。据唐《道典论》中引用《太上太真科经》称“道士者,以道为事”;《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据此,道士必须信奉道教教义,遵守道教规戒,身着规定的道装,在宫观内修习道教的斋仪和方术。
学道之人要成为道士,必须接受经戒或
符箓,入道以后,则以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诵经,烧香燃灯,而不介入杂务。据《三洞奉道科诫》称,道士又分为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山居道士、
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六种。虽然
道教内部教派不同,但信奉的都不外是神仙,依其宗教素养和派别的不同,道士又分为多个等级,宫观道士还因职责不同而有不同的职务。在宗教素养上,道士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掌握本派道术。下层道士要求掌握吹、拉、弹、唱、打(醮),上层道士在此基础还要掌握棋、琴、书、画、哲(学)。
溯源
历史背景
先秦时期,思想家
老子著《
道德经》开创了
道家学派,当时该学派另一代表人物为庄子,其著述为《庄子》。《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道是超时空的,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既有本体的意义,也含有规律的意思,其界属模糊不清,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不可名状,无法认知,但它却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最终依据和普遍法则,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不同的人可对道有着不同的解说,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为宇宙本体的思想,并加以进一步的神秘化,并称得道之后,便可以长生久视。
至
战国中后期,又形成了以宋、
尹文、
田骈、
慎到等人为代表的
稷下学宫道家学派,他们继承了老、庄的思想,主张不累于俗,不嗜于物,见侮不辱,情欲寡浅。提出齐万物以为道,顺乎自然,不顾于虑,不谋于智,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并把
黄帝与
老子相并称。此后随着崇尚黄、老的社会思潮泛起,始于稷下道家学者的黄老学说,逐渐分演成几个流派,在社会上发挥其影响,出现了以道家的清静养生,
无为治世为主体,而又汲取了阴阳、儒、墨、名、法各家部分思想内容,被称为黄老之术的新道家。同时期,北方燕齐和南方荆楚等地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之术的神仙方士。这些神仙方士利用
战国时齐人
邹衍的终始五德之运的
五行阴阳学说,形成了方仙道。
历史发展
秦朝时期,为了维护秦王朝的统治,统治者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且
迷信神仙方士,大高鬼神祠祀。至两汉王朝统治者推崇“清静无为”,以“无为而治”为原则的黄老思想作为统治术的指导思想。此法虽然促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及发展,但自汉初以来一直发展的
土地兼并之风,造成了大量无地的赤贫农民,加之社会动荡,至
刘彻时期再次爆发了大小不一的农民起义。于是汉武帝再次重用神仙方士,大搞祀神求仙的活动,企图通过鬼神的威力为加强统治,当时的思想家
董仲舒以“
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理论得到了统治者的提倡。此外董仲舒还是神仙方术的鼓吹者,他将《春秋》学说和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相结合,形成了假托神意制造
预言的谶纬之学。
西汉末,由于谶纬之学和黄老学开始向宗教化发展,二者相结合又出现了一种准宗教信仰的”黄老道“,该组织的行其术者谓之“方士”,至前后汉交替之时,“方士”开始被称为“道士”,之后道士之名被民间所熟知,而且被视为一种尊称。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道士的活动,且有近于组织的活动。
东汉时期,出现了以道家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传统宗教思想、巫术以及儒家的伦理观念,并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的《太平经》,该书建立了庞杂的宗教神学理论,运用神道设教的方式,宣扬天人合一和善恶报应的思想,以及帝王统治术和封建道德观念。东汉末年,受《太平经》中部分反映劳动群众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影响,并与农民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等要求相结合,民间诞生了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即“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魏晋时期,道士、道人取代了方士,以称呼道教徒、佛教徒。
南北朝时期起,道士之称专用于
道教中人,道人之称则专用于佛教中人,但也有道士自称为道人的,如“琼山道人”,之后即以道士指称道教神职教徒。
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规定道徒可在家立坛,不必出家修行。金元之际,
全真道兴起,仿照佛教规定,道士不蓄妻、不茹荤,须
出家住
寺院,遂形成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两类。
传承方式
道士一般是师徒相传。道教认为若不受师,道则不降;而传道度人,须择出身名门、孝于所亲、忠于所君、资性淳良之人。欲入道受持者,首先必发“十七愿念”,而想成为真正的道士、女冠者,须经戒、
符箓在接受道院造坛,在斋堂、静室受法。弟子受经箓须赍金银玉帛等信物。
正一派
传度
正一派遵循先“传度”后“授箓”的流程。传度是一个
道教信仰者成为道教徒的必经途径,是出家或传授某阶道法以及其中的戒律、经文、法印、法剑等的传法仪式,为入道须必要履行的仪式。
道教重视师承关系,接受师承时,必须立誓守戒,不二法门,再礼拜三师(度师、保举师、监度师),然后才得传度世之法。道教的传度有出家、传法和度箓三种仪式。出家传度即脱俗入道,古时正一道也有出家制度,这种传度被称为“披戴”,即“披羽服,戴玄冠”,传授衣冠的时候也传授戒律,是一种入道的仪式,后来因正一道多是在家修行,因此这类传度多称为“披戴传度”。出家传度的仪式主要囊括了北向礼帝王、次谢先祖、次辞父母、次三归依、次十二愿、次礼度师等繁杂的节次,主要为与神明结盟、分环、传法器等内容。
宋代
雷法出现后,在灵宝系统以及雷法系统中逐渐兴起了一种独立于授箓之外,传法、传授法器的“传度”,称之为“传法传度”,是单独传授某一阶道法的仪式。“度箓”是雷法兴起后,把授箓与传法融合的产物。二者原本属于两个系统,因雷法本无对应的法箓,其施行道法时所召役的天将亦不同于法箓上所罗列的神明。于是便将雷法产生的神职系统与箓阶系统相融合,之后传度也逐渐与授箓融合在一起。道士可以在度箓仪式上正式地皈依道经师三宝,并通过授箓传度获得法职,也因此也有了传法奏职的说法。
授箓
传度后会举行授箓仪式,之后就成为正式的道士。据《三洞修道仪》《正一法文戒品》等记载,只有授了正一法箓,才能为人斋醮,因为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章词才能奉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则无效。所以,凡主持醮仪的道士,必先求授法箓以正道位。
早期授箓因为不太注重戒律的传授,出现了私传乱授,或者授箓后不持箓修行,或者借授箓敛收社会资财的现象。鉴于此,后来在举办授箓时一律要举行传经授戒。六朝后,授箓与授戒相互关联,戒之授受,与箓之授受相匹配,所受何箓,便持何戒,佩箓、持戒成为了道士修道实践中相辅相成的重要内容。同时与箓阶对应的经文传授也是授受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不同宗派授箓所传经文有所不同。在道士受箓仪式上,受箓道士还要呈上请箓法词,法词内写有收箓时间,受箓人名字、籍贯、
生辰八字,至何师门下收何法箓。
据《
隋书·经籍志》记载,受箓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受箓者需先洁身斋戒,然后带上一个金环及见面礼,去拜见授箓的道师。道师接受见面礼,授箓后,将金环一分为二,师徒各拿一半,以作信约。弟子得箓,需用绳子系好佩戴在身上。
当代道士授箓时,其程序有所不同,据中国道教协会《关于正一派道士授箓规定》规定:经箓品秩为: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通《早晚功课经》,诵《老子道德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通正一诸经;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经箓》,通上清经;加升《上清三洞经箓》,通三洞经;晋升《上清大洞经箓》,通览藏经。箓生的法职道位依《天坛玉格》给凭。初授三年后可申请升授;升授八年后可申请加授;加授十二年后可申请加升;晋级经箓品秩的箓生,应通习相应品阶的经书,并通过箓坛大师集体考察复核,凭道德功行方可晋级。道士受箓后,即有职券牒文,上书道士所得法职及所录神界。
法职
早期
道教并无法职一说,至宋代,朝廷通过改赐、增封的模式赋予神灵新的正统性,同时也对道教授箓的法职有了明确的指导,将授箓制度从单纯道法授受变为国家封神的礼制。因此道士授箓后,其法职封任为仙官、仙卿、御史等,都是国家礼部敕封,并非实际的命官,也非修行的果位。宋代以后,箓生不单只是宗教意义的仙官,也是隶属礼部的命官,担任各阶道箓司、道纪司的种种职位,负责提点、提举宫观,参与各种国家祀典。这种模式颠覆了以道士修为区分法职高低的制度,以官位替代了修行的果位。龙虎山天师在获得“统领三山”的权利后,将原本各派不同的法职系统“一统化”,因此诞生了《天坛玉格》一书,该书实则与受箓并无直接关联,只是作为宣导受箓品秩而设。
全真派
拜师
全真派由王重阳祖师创立于金元之际,《
重阳立教十五论》第一条规定凡
出家者先须投庵。第六条又规定道人必须择高明者合伴。宋代后,全真派建立了“十方丛林”与“子孙庙”两个系统。“子孙庙”又称小庙,属于私有财产,没有接纳十方道众的义务,庙中师父即住持,兼管庙中宗教事务和庙产,师父一旦羽化,庙产即由法嗣的徒弟接管,师徒代代相传。师父可以收授弟子,称“道童”,教以道经和道法,但小庙师父无权传戒,所以需要待“十方丛林”开坛传戒时送去受戒后才能成为合格道士。“十方丛林”又称为“十方常住”,“十方丛林”的庙产属于本教或本教中某一派公有,凡是道教徒可在此挂单,但“十方丛林”不招收弟子,只为小庙推荐来的弟子传戒。
道教讲究师徒传承,一个学道的人刚进道门拜的师父,称为度师,俗称“小师”,找到了度师,就成了童道。进了道门,学习了道教基本的诵经礼忏,修炼养生等,需要再拜师父,俗称“大师”。因此,一个全真派道士,可能有好几个师父。师父在收徒前需“先问悟透,善根深浅,又观祖上门风善恶,便看本人才大才小,方可收录”。在道教拜师仪式中,不仅有祝愿祈祷等拜神的内容,还会有师父说戒开示,弟子听取训示的节次,最后师父会赐道号予弟子。成为童道后要开始留头发,学习道庙的规矩,还要念儒家四书,学诵早晚功课经、三官经等。
冠巾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道士,除了拜师学习经文科仪等外,还有一道受“
冠巾”的程序,冠巾是出家人正式成为道士的仪式。据
闵智亭的《
道教仪范》介绍,冠巾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通常子孙庙都需要新出家者在庙里行3年苦行,没有过失,才给“冠巾”,正式拥有自己的度师。冠巾又称“小受戒”。据《冠巾科仪序》载,“冠巾”的意义与目的是在于让刚入道门的弟子能知礼知警,知奥知戒;能在天曹备案,记录功过。书中又称,凡出家者,需要诵经礼忏,让罪过消除,奏疏文上达天界诸神,方可穿戴太上巾袍,如果不遵守道门科律,不请
冠巾,天曹就没有备案,那就与凡人一样,死后只能前往丰都。举行“冠巾礼”时,师父会将童道的头发盘成顶髻,戴上冠子。此后童道就可以和师父以及其他道友一起做经忏。举行“冠巾礼”后不久,童道可在“十方丛林”登录,等待开坛传戒时受戒,受完戒就成了正式道士。
传戒
早期,全真教
丘处机邱处机根据
道教已有的戒律,订立了道教全真传戒仪范。清
顺治(公元1644一1662),
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
王常月方丈又创全真丛林,在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他承袭全真派戒法科仪,将《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为称“
三堂大戒”,又称“三坛大戒”。据王常月律师《全真说戒威仪科》记载,
出家道士不但要持有《度碟》,而且还应有《戒碟》;出家后要经过受戒仪式的考查和接受戒律教育,方可成为合格道士,且学道者必须首务积善、定念、修德、理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篆。
传戒,又称开期传戒,所传戒律即为三堂大戒,其过程包括迎师、说戒、传授衣钵、发放戒碟等科仪。初真戒为道教戒律的初层,主要包括
三皈依和积功归根五戒,以及初真十戒、持受诸咒、持戒威仪、女真九戒等,受初真戒者,称为妙行师。中极戒为
道教戒律之中层,包括三百条戒律和衣、简、规、巾冠、归单等咒,受中极戒者,称妙德师。天仙大戒为道教戒律的高层,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修炼至此,已经心地光明,德充道极,但若欲求道,需修观慧,观慧所行又分十类,每类各有二十七法,共二百七十法,此外还有碧玉真宫十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功过格等。道教认为,持此心戒,可证天仙道果。
修行目标
道士的修行目标是得道成仙,因此道教的教理教义和各种修炼方术,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而这个核心的形成又与
道家哲学中的神秘主义思想有所相关联。道家较为注重养生,在其学说中包含着长生的思想胚芽,如《
道德经》中就有“长生久视之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之类的言论,
老子更是主张清静无为、抱朴守雌、专气致柔、静观玄览等。
庄子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又加以发挥,在其学说中提及了大量的养生思想,认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得到的境界,成为具有无限神通的“真人”“神人”,
道教便继承了这类思想,从宗教的角度加以渲染发展,创造了神仙理论。此外,道士的修行还贯穿了“我命在我不由他”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的寿夭存亡,完全取决于自身是否善于修道养生。
宗教信仰
道
道士的基本信仰是“道”,他们直接摄取老、庄哲学中关于“道”的思想并加以宗教性阐释,将道说成是“神秘之物,灵而有信”“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他们还将神秘化了的元气说与“道”的思想相结合,认为“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将“道”看作是
宇宙、阴阳、天地万物的本源,并以此建立自己的宗教
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他们又从宗教
神秘主义的角度将“道”人格化,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并将此思想进一步加以发挥,将“老子”与“道”神话为众生信奉的神灵,衍生出天地万物之源的道的化身的“
太上老君”,故在道士的心目中“道”及其化身“太上老君”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道士皈依
道教,就是皈依于“道”,皈依于老子。随着道教的成熟,至六朝时,从“道”又衍化出了道教崇奉的至高无上的神灵
元始天尊,产生“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神仙
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体现,因此道教历来十分重视神仙谱系的构造。由于道教内部教派不同,各派道士所崇拜、敬奉的神仙便有所侧重,如丹鼎派道士重修炼,故较为崇敬“仙”;
符箓派道士则重祈,故较为崇敬“神”。在早期道教中,神与仙稍有区别。神一般是指天界地位较高、权力较大的神灵,仙是指由人修炼而成的长生不死之人,神仙皆具有超出凡人的能力和神通。仙有敕封便成为神,神未受封前不一定是仙,受封后也不一定可转变为仙。神失去了官职就不再是神。神有职位、职权与职责,虽受供养却不自由。仙无职位、职权与职责,没有供奉,但自由自在。仙是
道教的精神品味和终极追求。
道教是一种多神教,其所奉神灵除“三清”之外,还有各种天神、地祇、人鬼及众多的仙真,构成一个庞杂的系统,道教所崇奉的神与仙既是其基本信仰的外在表现,也是对中国
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古代神话,
战国以来的神仙以及民间信仰,佛教等多方面,对原有的神、仙、神话人物,具体地继承、吸收、修饰、改造,而构成的神仙系统。道教神仙谱系遵循共同的教理依据是“道”和“气”以及共同的基本原则“化”,各个神仙之间,又有品位高低之分,等级森严。高神之下的众神仙,分别按其位次的高低,拥有相应的道性,“尊神”“仙真”道性多些,“俗神”道性少些。
南梁时期,
陶弘景在《
真灵位业图》中依照七个等次收录了
道教神仙3000余名。
北宋时期,
林灵素进行了“编排三界圣位”的工作,对
道教神灵谱系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
南宋金允中以此为依据,在《上清灵宝大法》中编制了黄箓大斋醮神名单,将三百六十位神仙,按其性质、品第分为了十一个等次:1、三清、
四御;2、南极长生大帝、东极
东极青华大帝、木公道君、
王母娘娘及三十二天帝;3、十太一、日月五星、北斗、二十八宿
星君;4、
五方上帝、三官、四圣;5、历代传经著名法师;6、魔王、神王、仙官;7、
五岳及酆都地府诸神;8、
扶桑大帝及水府诸神;9、天枢院、驱邪院雷府等部主宰及诸神;10、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吏役等;11、
城隍、土地及所属神众。
道士类别
道士有不同的等级、类别,如男道分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士等;女道分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
隋唐的《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将道士分为七类,分别是一者天真,谓体合自然,内外淳净;二者神仙,谓变化不测,超离凡界;三者幽逸,谓含光藏辉,不拘世累;四者山居,谓幽潜默遁,仁者自安;五者
出家,谓舍诸有爱,脱落嚣尘;六者在家,谓和光同尘,抱道怀德;七者祭酒,谓屈已下凡,求度危苦。而《一切道经义妙门由起》中将道士分为六阶,减少了幽逸道士,其他分类相差无几,只是做了更详细的解释。
唐朝道士朱法满则按道士出家年龄,将其分为五阶,七至十一岁,称蒲车道士;十二至十四岁,称清信道士;十五至十九岁称施惠道士;二十至六十岁,称弘护道士;七十至九十岁,称住持道士。《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和《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中又按所受经戒法箓的高低,将道士分为正一、高玄、洞神、升玄、洞玄、洞真、大洞、三洞、居山等类。其中三洞道士因遍受三洞经戒法箓而居于最高地位,居山道士则不一定受箓。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坐法堂上居中高位者,被认为是道功最高的道士,因此又称为“高功”。宋元时期
道教分正一、全真两派,故又有正一道士 全真道士之称。
宗教派别
道士的派别即道教的教派,教派不同,教义、教规也有所差异,在中国历史上,道教形成了近百个教派,如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及后来的
全真道、
净明道、
神霄派等等。其中,五斗米道又名
正一派,元正成宗派大德八年(1340年),第38代天师
张与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
符箓”,此后天师道又名
天师道。而全真道创立于金初,后又与其他丹鼎小派合并而成,该派的教义融贯三教合一的思想,且倡导道士必须
出家住观。元代中、后期起,
道教逐渐归流为以符箓为主的正一道和以内丹修炼为主的
全真道。至明代
洪武七年(1374年),朝廷钦定道教派别划为正一、全真两大道派。当代北京白云观藏有《诸真宗派总簿》
手抄本,书内载有道教大小八十六个道派,但是实际只有近八十支派,有的是系谱的续字,不是独立一派。
职业称谓
对于道士的称谓在官方、民间、道士之间有较大区别,道士周高德将其分为“普通称谓”“尊敬称谓”“特殊称谓”“互称与自称”和“教职称谓”五类。
戒律清规
戒律
道教戒律是指道教约束道士言行,防止道士违反道教清规的警戒条文。自魏晋时期经过
葛洪、
寇谦之、
陆修静等众多高道的努力,道教戒律渐成系统,并且陆续增多。到六朝末期,出现了道教最早系统记载戒律的典籍《洞玄灵宝奉道科戒营始》。之后道教的戒律在种类和内容上更是有增无减,覆盖了道士日常修行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据《洞玄灵宝玄门大义》记载,道门戒律有详,有略,详者,有太清道本无量法门百二十九条、老君及三元品戒百八十条、观身大戒三百条、太一六十戒等为例;略者,有道人三戒,录生五戒、祭酒八戒、想尔九戒、智慧上品十戒、明真科二十四戒等为例。《
云笈七签》中也集录了众多的道教戒律,其中戒条最多的达到了1200条。这些戒律中的“详者”可视为是对“略者”带有诠释性的实施细则说明。
道教戒律中的三品戒是比较笼统的一种戒律范畴,是针对人有三品而为道士提出的相应的修道规戒。《玉清经·本起品》认为各种戒律是因受戒对象资质之不同而分别设置的,上品人悟性高,可以不持戒而言行自然合乎戒律的要求;中品人自觉性较差些,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所以应该接受五戒、十戒的约束,以防犯过失;下品人
自我管理能力甚差,但有的人尚有接受戒律的意向,所以接受三百大戒等犹可奏效,而那些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又不愿意接受戒律约束者,实在无可救药,即使受一千二百戒也不会奏效。
清规
戒律是警戒于事前的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而清规则是对犯律道士的处罚条例,具有惩罚性,是前者作用的延伸。
道教清规由各道派或
道观自己制订,各类清规条目有详有略,但内容大同小异,就
全真道清规而言,就有《全真清规》《清规榜》《清规玄范》《清规玄妙》《执事榜》等等。如《全真清规》的内容便包含了指蒙规式、堂门戒腊、游方礼师、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
丘处机规榜等。其中“指蒙规式”是指导初入道的童蒙的规戒;“游方礼师”是规定游方道士的礼仪的;“堂门戒腊”是规定道士在宫观中行止礼仪的,此外还有对道士在宫观内的起居安排和礼仪等方面的规定。
清规作为处罚条例,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它按道士所犯过失的轻重,量过行处,轻者处以跪香、劝离、驱逐等,重者则被处死。
清代时期,陕西张良庙和北京白云观都制定有《清规榜》,其对责罚的行为较为具体明确,处罚的方式除了罚出、罚斋、罚香、罚拜外,还有迁单、顶清规乃至火化示众等。
张良庙的《清规榜》还有炙断眉毛、摘去衣领、打扁拐等处罚方式。民国后期,
全真道道士为适应当时社会对清规有所调整,如将“火化示众”的处罚取消,增加了“罚送究”的条款。
日常生活
正一道士和全真道士在生活中需持不同的戒律、
清规,全真道士需着道装,不蓄妻,束发留须,
出家入住宫观,吃素忌荤,所传以徒弟拜师辈分代。
正一派道士又称“火居道士”,不必出家,可有妻室,可食荤,但需在家中设道坛,早晚须礼拜念经。也可读书、耕作或从事其它职业,与世俗之人多有相通之处,除上殿诵经、作经忏
斋醮科仪外,平日可着俗装、不束发留须,一般以父传子为主。
饮食
道士的生活习惯与常人有所不同。在饮食方面,因为受到
道教教义、教规、戒律等影响,道士的饮食相对较为简单,追求节俭朴素,通常以五谷杂粮及青菜咸菜为主,甚至会寻求各种各样的替代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少吃少喝或不吃不喝,比如服食、辟谷、
气功等修行方式。同时,道士的饮食习俗、饮食观念及饮食禁忌都很独特,住观的道士一般都为集体用餐,以素净为主,但求果腹。对于隐居山林的道士,吃喝通常是就地取材,并与服食修炼相结合。服食是指服用某种药物以求长生的方术,是道士重要的修炼手段之一,其原料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草木药,以植物和菌类为主,如枸杞、茯苓、黄精等;一类为金石药,即丹药。此外,道士还有“三不起”的禁忌,即吃斋、诵经、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道士也不得起身;天师道还有“四不吃”的禁忌,即不吃牛肉、
狗肉、乌鱼和
鸿雁。
服饰
道士十分看重自己的服饰,以为“衣者,身之章也,道俗不可混杂”,他们认为衣服是人的外在的表现,道士和其他凡俗应该要有区别,而不能混杂在一起。在
道教初期,道士的服饰没有统一的样式,约从南朝宋
陆修静起有了衣冠制度,后逐渐发展,至
南北朝末,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学道的深浅,分为若干等级,对等级不同的道士,其着装都有具体的规定,不得混淆。道士着装从头到脚,有冠、巾、褂、袍、戒衣、法衣、
蟒袍、鞋袜等,根据制作及用途的不同,大致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
道服,用于
斋醮科仪科仪;一是
常服,即道士日常穿戴的衣服。
冠为道士戴在头上体现等级身份的一种象征性饰物。冠分五种,分别为黄冠,受初真戒后可戴;五岳冠,受戒后可戴;星冠,拜北斗时所戴;莲花冠,高功所戴;五老冠,也为高功专用。巾即头巾,
全真道有九巾之说,分别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巾与冠往往配套使用,如道士受初真戒者戴纪巾,配以偃月冠;曾受天仙戒者戴冲和巾,配以五岳冠。褂分大褂、中褂、小褂三种,长短各异,袖宽有别,大褂为蓝色,在右腋有两根飘带。
法衣即道士做道场以及举行宗教大典时所穿的法服,其沿袭了古代上衣下裳的制度,其基本形制为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同时,在褐、帔等又采取条块剪裁与缝制的方法制作。法衣又分道褂、
道服、戒衣、法衣和花衣等多种,分别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法衣,是对道教科仪中高功法师穿着的统称;忏衣,是道士在科仪中念经拜忏时所穿的一种法衣;衣,是在大型斋醮法会中,高功法师所穿的一种法衣,里衬海青,两袖宽大垂地,双臂展开时,两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上面绣有金丝龙纹;道袍,为道士的大礼服,袖子宽至一尺八寸,为蓝色,未受戒的道士应为黄色;戒衣即道士受戒时所穿,为黄色,衣袖宽至二尺四寸,对襟等处绣有图案。受初真戒时应穿初真信衣,受中极戒时着轻尘净衣,受天仙大德妙戒时则可穿天仙霞衣,此之谓“三衣格”;花衣,素净不绣花,为经师上殿诵经或出外念经时所着之服。
道士通常穿云履或青鞋,袜子则为高筒白布袜,裤管要装入袜筒内绑紧,即使不是
长筒袜也要将裤管沿膝以下绑扎,绝不可散开裤管。此外,道士的服饰,有品第次序之分,因此在制作时,对长短、颜色以及条缝多少,均有一定的规定。如高玄法师为玄冠,黄裙,黄褐(袍),黄帔,28条条缝;洞神法师为玄冠,黄裙,青褐,黄帔,32条条缝;洞玄法师为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32条条缝;正一法师为玄冠,黄裙,绛褐,绛帔,24条条缝;一般道士的为平冠,黄裙,黄帔,24条条缝;一般女道士则是玄冠,黄裙,黄帔,18条条缝。
住所
出家道士则必须住在宫观之内,以宫观为家,生活于此,终老于此。道士居住的宫观庙宇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它们在内部组织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严格的区别。子孙庙又称“小庙”,其特点是庙产私有,师徒承继,可以招收徒弟,但不能传戒,也不能悬钟挂板,不接纳外来的游方道士。十方丛林的特点是庙产属教团道众公有,有传戒的权利,但是不能收徒弟,观内悬挂钟板,道士们以钟板声为日常作息号令。四方道士凡符合挂单条件者,不分教派皆有挂单十方丛林的权力,其常住道士,也大都从前来挂单的道士中择优留居。
宫观的宗教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满足道士基本的栖身要求,也是道士们举行诵经、斋醮、传戒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因此,道士们的宫观生活与纯粹意义上的修炼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每个宫观都有自己的清规戒律,还有等级分明的管理监督机构。通常,道士们的宫观生活都是有秩序地进行,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都有严格的时间管理。而且在宫观生活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长发要经常梳理,掉的头发多要到僻静处焚化;需要言语要得体;站立坐卧也有一定要求。此外,还有一种介于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之间的宫观组织形式,即子孙丛林,又称子孙常住。其多由子孙庙兴盛发展之后,悬挂钟板,留单接众升格而来,因此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与十方丛林基本相似。
行旅
道士在出入行走方面也有出入、出行威仪在制约着道士,如进入法堂,行走要安详舒徐;进入观宇,要沿路的左边或右边前行;与师长同行,要低头随后,不能左顾右盼;不能与女人前后随行,也不能与醉汉狂夫前后随行等等。道士们外出时可以前往十方丛林挂单,解决食宿问题。所谓“挂单”,是指道士前往比较著名的十方丛林参学访道;“单”,指宫观中的名单,即道士的花名册,云游参访的道士,法号需列入名单,故称“挂单”。能够云游参访、挂单丛林的,必须是经由正式受戒或受箓获得“道士”或“法师”资格者。初入道门者不能挂单,所以较少有机会远行。
按照
道教行止威仪的要求,参访云游者要备有棕蒲团、便铲、缘瓢、引等物具,衣钵也要齐全。行至十方丛林,需整理衣冠,放好行李,呼喊“迎宾(号房)老爷慈悲”,不能随便闯入号房。号房道士出迎,叙礼毕,询问有关情况,挂单道士都要据实回答。之后要应要求背诵一些能验证道士身份的经文。通过后,号房道士才写号单、号牌,并注明大号或复号(初来注大号,重来注复号)。挂单道士取得单号牌后,到客房接洽,在一次礼让询问后,如果知客道士认为可以接纳,便喊“知随老爷送单”。知随道士再带领挂单者去客堂,介绍给堂主,堂主再领挂单道士到厨房去参见灶房道士,告知又添了吃饭的新单客。随后,堂主才为单客具体安排住宿之处,并宣布丛林规矩,听候转单。“转单”,即参照挂单道士此前的道阶、道职,在十方丛林里安排个新的职务,使挂单者能够安顿下来,长住修道。
经济
在古代,
道教作为宗教团体,在兴盛时,有着数量可观的徒弟和财产,其主要源于朝廷、官方的赏赐。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信士的
布施、捐赠,其形式多样化,甚至可能捐建、修设宫观建筑。
斋醮科仪和行医的酬金也是道士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尤其是散居在家的道士,会接到当地
社庙或个人的建醮邀请,社庙“会首”或信士也会支付一笔相应的酬金。此外还有化缘、行乞及自己耕种等,都是道士维持生活的常规做法。
功课
早课和晚课是道士宗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指课诵读,功课即例行的作业,早晚功课便是道士每天早晚两次上殿必须念诵的经文。在早期教中,没有早晚功课的规定。
南北朝时期宫观道士有“常朝仪”,其主要形式是礼十方,与后世道士早晚功课的内容不同,但也是每天需要举行的。至
清代,《
道藏辑要》中才收有《清微宏范道门功课》《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各一卷,分别对宫观道士早课和晚课诵经做了系统全面的规定。
道士早课的时间约为卯时(5~7点),
道教认为此时人体阳气较盛,且还未吃饭,所以气血平和。可以通过做早课,使人心神愉快,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晚课时间通常在酉时(17~19点),此时人较为疲倦,阳气衰微,阴气渐旺。可以通过做晚课,消除疲劳,有益于睡眠。早晚功课在内容和程序上没有什么区别,即诵读经、、咒等。通常都是以《开经偈》或《香赞》开始,以《十二愿》和《三皈依》结束。早课包括咒语、经典、诰书三大类;晚课包括经典、诰书两大类,因为道派不同和所在地区的差异,具体的功课内容也有所不同。
日常修炼
炼丹术
道士在其信仰的支配下,相信可以通过修炼获得“道”,一旦与“道”合为一体、融治无间,便可以达到彻悟真谛,长生不死的境界。而为了“修道成仙”,道士们创造了一系列的修炼方术,他们将“成仙”的希望便全部寄托在这种修炼上。
外丹
外丹,是通过烧炼丹砂、铅、汞等
矿石及药物的方术的总称,它包括神丹、金液、黄白三种烧炼术。炼丹术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的方士们出于原始的神仙信仰,开始探求服食仙药而成仙的途径,因寻仙药不得,便转而开始炮制炼就。
魏晋后,
道教发展进入神仙道教的阶段,其教义学说的重点逐步移向了成仙不死,当时以
葛洪为代表的道派,重视服食金丹之法,认为这是修道学仙的第一要术。经葛洪的大力提倡,金丹服食就成为道士们的重要修炼方术,并且迅速地发展起来。
炼取外丹和服食的方法通常是师承秘授的,具有严格的保密性,因此形成了外丹修炼术的传承派系,派系之间的配方、炼取、服食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金砂派、铅汞派和硫汞派三大派。金砂派认为
朱砂烧炼之后能还原,将其称为“还丹”,经由不断烧炼而又不断还原的丹砂,其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金丹》中称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而九转之丹服用后更是可以白日飞升。铅汞派主张炼丹必须用铅汞,可适当配上银、朱砂、
硫等。硫汞派则认为硫黄是
太阳之精,
汞是太阴之精,一阴一阳为天地,二者合炼可成灵丹。
其实炼丹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具体又可分为水法反应和火法反应两种。水法反应主要是溶解。火法反应则更受道士们的重视,基本方法有煅、炼、炙、熔、伏等。道士们认为,金丹炼成后,需要虔诚地斋戒、祷告,还要先设大祭,祭祀天地、日月、山川之神,然后方可自己服用。服用丹药,具有较大的冒险性,多数道士都被毒死,但是对于“中毒”,外丹道士一般不会认为是中毒了,而说成是尸解成仙,不以为悲,反将之视为梦寐以求的事。
内丹
当道士们意识到了外丹的危害性后,
道教逐渐兴起了内丹修炼术。内丹修炼术是道士以自己的身体为炉鼎,以身体中的精、气、神为药物,通过一系列特殊的修炼功法,在自己的体内炼成“金丹”。因这种修炼主要是在修炼者自身的体内“作业”,故称为“内丹”修炼。内丹术是继承、综合了古代的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
气功功法,同时也继承、发展了古代精、气、神学说和
经络学说,并以《
周易》阴阳、图卦说为理论框架,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修炼功法,是宋元以后道士们的主要修炼方术。
宋代后,内丹术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以道士
张伯端所传功法为主,主要流行于南方。其丹道思想不仅高倡“三教归一”,推崇
禅宗思想“明性”为最高境界,又与内丹炼精气神相适应,引禅宗心性之说入内丹,其丹法以先修命、后修性为基本特征。北宗以全真
道教主王重阳为主,其内丹思想以性命双修和功行双全为主要内容。王重阳的修炼观点与传统
道教“肉体不死”的说法相反,他接受佛教的因缘说,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真性两部分组成,肉体会消灭,而真性来源于道,是道在人身中的体现,可以不生不灭,只要保全真性,人就可以超脱凡尘,长生成仙。在修炼方面,主张先性后命,要求道士收心降念,调炼性时。
符箓咒术
在道士眼中,“符”和“咒”是常用的两种用来指派神灵、驱鬼、辟邪、治病、降祸等的工具。“符”是有修为的道士用朱笔或墨笔描成的一些图形或文字。“符”本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汉代时期,道士将其借鉴到鬼神世界,创造了道符。他们模拟现实社会符信的绝对权威,认为神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也有资格颁布灵符,将其施之于鬼神社会,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就像人间帝王调遣将帅、统领万民一样。其实,“符”也是
道教思想的一种具象化,道教认为符聚了“道之精气”,故其可以辟邪禳灾、祈福纳祥。
“咒”也称祝,是道士认为可以用来驱鬼治病的一些特殊口诀,他们认为咒语拥有神奇的超自然力量,甚至能召唤神灵。咒语在
斋醮科仪上应用广泛,如《太上三洞神咒》中便记载了用于不同程序的三十六雷总辖咒、七十二侯都总咒、开旗咒、巡坛咒、请法水咒等诸多咒语。此外,道士们在日常生活如睡眠、出行、饮食、沐浴等也会念咒,不过较之法事场合的咒语大都较为简短。符咒都是远古时代
巫术的直接产物,两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
其他修炼
除了炼丹术、
符箓术外,道士还有多种修炼方式,如
导引、守一、行气、辟谷、
房中术、武术等等。其中,“守一”是天师道修炼方术之一,指通过守持人的精、气、神或身中丹田等部位,使形神合一,从而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导引”是修炼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俯仰屈伸运动,是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属
气功中的动功,
五禽戏便是导引术之一。“房中术”又称黄赤之道、混气之法等,是
道教倡导在男女性生活方面的养生术。道教认为,精、气、神是人生“三宝”,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如人能时常保持精足、气充、神旺的状态,必然健康长寿,乃至长生;反之,不断耗损三宝,必罹病夭亡。因此,道士们以“爱气、尊神、重精”为宗旨,讲求重精、宝精。至宋代,由于理学的兴起,在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倡言下,
房中术成为首先被冲击的对象,加上当时有人专事张扬房中术之糟粕,使其沦为玩弄妇女的淫秽之术。
辟谷又称断谷、休粮等,是以服气代替食
五谷的修炼方式。此法要求道士保持无病的状态进入修炼,需先服缓泻剂,去掉腹中积滞之物,然后减食,直至绝谷,不知
五味,每日仅做三遍静卧服气功,即可不饥不饿。道士在辟谷时要先斋戒以得神气内助,然后行服气、胎息法,将体内能量消耗降至最低的限度,从而达到辟谷目的。辟谷期间,道士仅可“服饵”和服水。服饵即服用药饵,药饵是由蜂蜜、茯苓、
大枣、核桃、胡麻等药物,经过
九蒸九晒后制成
蜜丸或膏状的食物,其颇有营养和药用价值。
法事活动
道教的法事活动称为“斋醮”,其具体名称与种类繁多,有金箓斋、明真斋等二十七种斋法,
三皇醮、五岳酷、罗天醮等四十二等醮仪。虽然醮与斋都是
道教仪式的大类,但在早期道教中有不同的含义与用法,斋以洁净禁戒为主,醮以祭神为义。醮虽然是祭祀神明,但与一般的祭祀在供品上有所不同,供以牲畜血食的为“祭”;供以蔬果的为“醮”。宋代以后,斋法渐衰,醮仪兴盛,二者逐渐融合,称为“斋醮”,以此泛指道教的仪式活动。
一场斋醮,通常是由建坛、设置用品、涌经拜忏、踏罡步斗、掐诀念咒等共同组成。不同形式的斋醮,建有不同规模的坛。设坛后,设好香案陈设供品供奉神明,再由醮坛执事通过涌经拜忏、踏罡步斗、掐诀念咒等行为,进行祝香、迎驾、上章表、送神等不同的程序,来完成
斋醮科仪。在这过程中,醮坛执事会将
三清铃、法印、法剑、龙角等法器,配合经韵使用,还会辅以伴奏音乐。斋醮的音乐包括了步虚、偈、赞、颂、诰等韵曲;独唱、合唱、吟唱、道白等声乐以及
器乐、打击乐等多种音乐形式。同时,在斋醮仪式中还会运用到了步虚和青词两种文学体裁的赞颂词章,“步虚”是谀神之辞,建醮时,道士须旋绕
熏炉或烛灯,边巡行边按一定的曲调口诵词章。“青词”为
道教斋醮时送给天神的奏章祝文。
社会活动
古代宫廷活动
在古代
封建社会,宗教神权与宫廷政治关系非常密切,道教与中国古代宫廷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些道士或出于宣传、弘扬道教义理,扩大道教的势力和影响;或出于辅佐政治、拯救天下的目的;又或是出于个人的私心,欲抬高个人声誉,扩大个人势力,选择与宫廷往来,成为天子的座上宾,从而对宫廷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道教初创时期,甘忠可便将黄老道与
儒家谶纬学说糅合,制作了《包元太平经》,提出“尊天地,重阴阳,敬四时,严月令”的政治主张,试图达到影响宫廷政治进而扩大
道教影响的目的。然而其最终因议论朝政的罪名而被杀。早期
道教的两大道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也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地介入了政治。张角在“黄天当立”的信念支配下,率领太平道信徒们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张鲁则在五斗米道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魏晋,寇谦之道术、法术、权术、谋术、妙术并施,取得了朝廷的宠幸,被封国师,达到了改革
正一派的目的
拓跋焘也接受了“太平真君”的
符箓,成为了道士皇帝。南朝时期,茅山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援助萧衍,并为其选定
国号为“梁”,成为萧梁的开国功臣,隐居后还为萧衍出谋划策,被称为“山中宰相”。
唐朝,在李渊太原起兵反隋之时,道土岐晖、
李淳风等便从多方面给予积极的响应和支持。唐朝开国之后,尊
道教为国教,奉
老子为祖先,当时许多名道,如
薛颐、
孙思邈、
潘师正、
叶法善等,皆出入宫中,为朝野所重。当时的道士在与宫廷结交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的特权和好处。道士们也通过
斋醮科仪活动来宣扬唐皇室的德政,负责宫廷的庆典、祭祀、斋醮等活动。宋代,与宫廷政治保持密切关系的道士仍大有人在,如
北宋陈抟与
赵光义;陈景元与
赵顼;道士
林灵素与
宋徽宗等,金元时期的
丘处机应元太祖之召,跋涉万里赴
西域传教布道,
朱元璋起事时,
龙虎山四十二代天师
张正常与
周颠尽力辅佐,为其取天下和巩固政权立下大功。
古代士林活动
中国古代,道士与文人士大夫的交往事迹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道士的生命追求和生活方式,对于在某种程度上亦追求精神超越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
魏晋以来的原始
道教在向官方道教转变的过程中对
儒家思想观念的吸收和利用,使得道士们一般都熟悉
儒家文化典籍,能诗善赋。甚至一些道士本来就饱读诗书,或已入仕,但因郁郁不得志做了道士。因此道士具备着与文人士大夫交往的条件。
东晋道士
许迈,博学多才,名播士林。他与书法家
王羲之交往甚密,以致王羲之发出了“我卒当乐死”的感叹。
南梁道士
陶弘景也是当时士林争相交结的对象,南朝文人权贵,纷纷拜倒在其门下,其中陶弘景与当时执文坛牛耳的
沈约交谊最为密切。
唐朝,道士
孙思邈曾收徒
卢照邻,是唐初“四杰”之一。盛唐时期,道士
司马承祯常与文人互赠诗文。中、
晚唐时期,道士
吕洞宾不仅写了许多题壁诗、游山诗、咏物诗,更以一系列吟咏宝剑的诗而称名于世,被誉为“道剑诗”。甚至,当时女性入教修道者大增,这些道姑间也互相唱和,以诗来抒发自己的遁世畅想,均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宋代文人
范仲淹、
欧阳修、
苏轼兄弟等,都有大量与道士唱和的诗,道士
陈抟描写“睡境”的诗作,影响颇大,还有
道教“紫阳派”的开山之祖
张伯端以诗词的形式写出了《
悟真篇》。除了作诗而外,道士中善丹青,长于书法者也不少。如道士
葛洪为天台观题写的字,被宋代书法大家
米芾(fú)赞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又如
寇谦之,曾书写《嵩山灵庙碑》,被赞为“六朝第一碑”“奇古”。绘画方面,
陶弘景、
司马承祯以及
王重阳等皆颇负盛名,《绘画宝鉴》中所记载的元代画家,便有多位或擅长山水、或擅长人物、或工花鸟的道士画家。
近现代民间活动
道教也曾被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抑制,但其能再次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便在于道教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道教来自民间,因此道士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施加的影响,存在较为突出的现象。许多民众是虔诚的道教信徒,道士们在传播道教文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民众的心理需要,向他们传播道教教义和法术,从而加速着道教信仰的民众化和民俗化,使得民众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皆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一些原本与
道教无关的民间信仰与民间风俗,也被道士所利用和改造,成为道教文化的载体。
道士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岁时风俗或节日风俗中。当民众的生活愿望无法实现时,便将希望寄托于神灵,于是就采取敬神、祭神的方式,希望能感动神。而道教是多神教,拥有丰富的“神灵资源”,道士们便以此满足民众的信仰需求,扩大道教在民间的势力,因此许多道教神的生日便成了民间的节日。凡遇重要神仙的诞日,一般都要举行一定的庆典,由道士和民众合办,其特点是将宗教
斋醮科仪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民间称其为庙会。除了庙会,道士们不仅会被民众请到家中做法事,
占卜、
算卦、看相等,更是道士们擅长之事。这也使得一些道士活跃在民间,对民众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道士们在宫观中接待求神的民众,则更是日常之事。
道教和道士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还渗入了各行各业之中。在民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其中多数都是著名的
仙人或高道。此外一些民间秘密宗教如
白莲教、黄天道、一贯道等,以及秘密会社如
洪门会、哥老会、青红帮等,多数也与道教相通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也是以类似
道教的
符箓来招徒授法,也崇奉道教诸神,也主炼内丹之术,其发起人更是常以道人自居。
道教名人
张道陵
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是
东汉道教“五斗米道”(即“正一盟威道”,简称“
天师道”)创始人。据
陈寿《三国志·张鲁传》载,张道陵客居蜀中,在鹄鸣山学道,造道书迷惑百姓,因教众交五斗米而被称为“米贼”。魏晋时期,张道陵的记载开始带有一些神话色彩,
葛洪《
神仙传》记载,张道陵得老君亲授,修行精进,降妖除魔,治病救人,造福蜀地百姓。此后对张道陵的事迹记载更为丰富,第四十二代天师
张正常攥写的《
汉天师世家》中称,张道陵在云锦山炼成“龙虎大丹”,云锦山因此得名“
龙虎山”,又得
太上老君授予三五都功诸品经录等物,道法有成后降
五方上帝、白虎神等。至
李隆基时期,
张道陵被封为“
太师”。
李儇封其为“三天扶教大法司”。
熙宁年间,
赵顼加号张道陵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司”,
元成宗铁穆耳孛儿只斤·铁穆耳加封张道陵为“正一沖玄神化静应显真君”。
寇谦之
寇谦之是
北魏初道士,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摒弃旧的教义和组织制度,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五常;儒道兼修,诵经成仙、持戒修行。同时引佛人道,模仿佛教轨仪,创立道教斋戒
符箓的典章制度、推动了
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寇谦之假托神意,于
拓跋嗣神瑞二年(415年)自称得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传其服气导引之法。
泰常八年(423年)又称
老子玄孙李谱文下降,授予《录图真经》六十余卷,以及劾召鬼神和金丹秘法,令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后献道书于
拓跋焘,得太武帝宠信后,
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五斗米道,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被后世称为北天师道。
太延六年(440年),寇谦之称老君复降,授太武帝“
太平真君”称号,太武帝亲至道坛受
符箓,改元太平真君元年。后周承魏后,仍崇奉道教,天师道在北方兴盛。
王重阳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威德。入道后,改名喆[zhé],字知明,号重阳子。其出生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金天眷初(1138年),王重阳应
武举,中甲科,后为小吏,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毅然选择入道。金正隆四年(1159年)其弃家出游,自称于甘河镇得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
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年)在南时村挖穴墓,名“
活死人墓”,居其中潜心修持。后功成丹圆,于
大定七年(1167年)自乞食,出潼关,前往
山东省布教,正式树立“全真”旗号。其善于随机施教,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先后收
马钰、
孙不二、
谭处端、
丘处机、
郝大通、
王处一、
刘处玄为弟子,被后世称为全真教七真人。又曾于
宁海县建“金莲会”;于文登立“七宝会”;福山立“三光会”;登州立“玉华会”;
莱州市立“平等会”。大定十年(1170年)携弟子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人返归
关中,途中卒于
开封市,葬于南刘蒋村故庵(今
鄠邑区祖庵街道)。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教尊其为始祖。
丘处机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
丘处机。十九岁时,
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南),师从王重阳。王重阳死后,入磻溪穴居六年,因出现携蓑笠,人称“蓑衣先生”。后又赴陇州龙门山(今
宝鸡市)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金泰和八年(1208年)
完颜璟赐其所居观额“太虚”“泰和”。贞祐二年(1214年)请命招安
山东省义军
杨安儿,得朝廷器重。兴定三年(1219)拒绝南宋及
金朝遣
使相召。之后,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使往迎。次年偕弟子
尹志平、
李志常、
宋德方等十八人从
莱州市出发,行程万里,历时二年,到达西域大雪山,见
成吉思汗。太祖赐号“神仙”“大宗师”。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返归燕京,太祖赐以
虎符、玺书,命其掌管天下
道教。又免道院和道众一切赋税差役。此后
玄教大兴,王丘处机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平等、灵宝、长生、明真等八个教会,并于各地建立官观,设坛作醮,从而扩大了全真教影响。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朝廷赐
丘处机金虎牌,主领道教。同年七月,其病逝于宝玄堂,殡于白云观处顺堂。之后,朝廷陆续追封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等。丘处机继承全真道法,主传三教平等,相通互融;主张修道者应
出家,断绝一切尘缘;主张清心寡欲,即为修道成仙之本根。
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
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为丹阳句容(今属
江苏省)人。其家道中落后,于二十一岁拜师
郑隐(葛玄的得意弟子)。在郑隐归隐后,又相继做过将兵
都尉、
伏波将军、关内侯等。
晋成帝咸和初年(326年—334年)自愿高职低就作勾漏县令,在罗浮山炼丹。其著作有《
抱朴子》内外篇、《
神仙传》《金匮药方》《肘后备(要)急方》《还丹肘后诀》《肘后要急方》《隐逸传》等等。其中,《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内篇不仅总结了
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
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在
道教理论建设上有成绩,而且构建了以金丹道为核心的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是道教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外篇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为上层士族道教奠定了基础,促进道教理论的发展。
葛洪在道教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此外,在中国医学、
化学等方面也有卓越的贡献,如《
肘后备急方》是医学史上现存最早对天花病记载的文献,在化学方面,他深刻认识了
朱砂的化学特性,铅的可逆性,金属间的置换作用等。
陈抟
陈抟字图南,与吕洞宾为好友。其诗才颇高,写了六百多首诗,又擅长为人相卜,能逆知人意。在
后周和
北宋时期,陈抟都受朝廷的召见,被赐号希夷先生。其著作有《阴真君还丹歌诀注》《易龙图序》《赤松子诫》《观空篇》《人伦风鉴》等,又有《无极图》《太极图》等流传在世。其中《正易心法注》直接用心领悟卦爻象数的本义,用人体
十二经脉的血气周期运行来解说阴阳之学,为内丹修炼服务。《无极图》中认为静极而动,即可得窍,接着依次进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归无极”几个阶段。
陈抟强调“捐情去欲,静笃归根”,依次超越“顽空”、“性空”、“法空”“真空”四个阶段,达到“不空”而成仙的境界。陈抟还从吕洞宾弟子五龙处得到了“五龙酣卧法”而加以改造成为在后世影响很大的睡功。陈抟的思想对后人影响较大,其《易龙图序》中的河图、洛书成为此后《
周易》象数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图式。他力图用象数的方式去描摹
宇宙的图景,对宋代理学、《周易》象数学和
道教哲学影响颇大。陈抟还开道术易图一体化的先河,对后世道教
易学影响深远。金丹派南宗的创始人
张伯端的思想与他有关。
邵雍的思想深受他的先天学的影响。
周敦颐的《太极图》思想也渊源于他的后天之学。通过邵雍、周敦颐,
陈抟的思想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成玄英
成玄英,字子实,初唐著名道士,是
陆修静三传弟子
潘师正的弟子。著有《道德经注》和《庄子注》。成玄英是
唐朝论道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其吸取了魏晋玄学、佛教和此前
道教的理论,为道教的理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认为作为世界最高本体的道是“无对待”的“至无”“冥寂”,它本身“不生不灭”却又能产生万物,“至精(道)感激”而生“真一”,“真一”生元气,元气生“天地万物之形”。就道的现象而言,道是非无;就道的本体而言,道是非有,所以道是深远幽微、非有非无的“玄”。这样的“玄”自然是不可言说的,“至道绝言,言即乖理”,所以既要排谴“滞于有”和“滞于无”的偏见,还要排谴滞于“非有非无”,即“玄”。也就是要“谴之又谴”,以追求“玄之又玄”的道,即“重玄之道”。这里使用的是佛教
中观学派的正、反、离、合的四句否定论证模式,如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以病和药的关系为例,即药是治病的,病好了,药便无用了,所以要将药也谴去,就是重玄之理。
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字子微,曾经师从
潘师正,学习
符箓、辟谷、
导引、服饵等道术。其著作有《
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真秘旨事目历》《
天隐子》《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上清含象剑鉴图》《道体论》等等。因受学习上清派法术的影响,司马承祯在其早期提出了与这些法术相一致的“道气冲凝”的哲学
本体论,继承了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并作了发展,认为道产生“混元”之“一”,是气的“几”而动生、“微”而顺化,二者交融的结果。“冲”表示分化,“凝”表示构造,混元之气冲而分为二,凝而为形体,就成为天地,天地交通成和,于是人和万物开始产生出来。
司马承祯以气释道,用道的几、微、冲、凝来解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以此为基础,司马承祯又提出了炼质登仙的理论。他认为,人虽然与万物一样是道气冲凝的结果,但毕竟人还有比万物优越的特征,人与天、地合而构成三才,内含阴阳之精、
五行之秀,所以“能通玄降圣·炼质登仙”。
王玄览
王玄览,本名晖,法名玄览,从小修炼道术。其对
道教、佛教的经典都加以钻研,对相面、风水等方术颇有研究,他的著作有《遁甲四合图》《真人菩萨观门》《混成奥藏图》《九真任证诵道德诸行门》《老经口诀》等,他弟子王太霄将其语录汇编成《
玄珠录》两卷。王玄览借佛教“空”的范畴来理解道体,他认为道体的实质是空,但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无,它能够转化为用而响应物之感,顺化万物。道体的空就像镜子照物,所照之物各各不同,但镜子本身不变不动,不执着于某一物,空空如也。他还用“寂”的概念来解说道体的性质,认为“道体”的本性是“寂”,即“真体常寂”,认为道动而生化万物之后仍然能复归其本来的寂静。
王玄览把成玄英、李荣“双谴双非”的重玄之道推进了一步,认为道既离妄,又离真。也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极端都是偏,不能执着,要守“中和之道”。但“以中为用”仍然有被执着的可能,应该把“中”也谴掉才是真正的“滞于不滞”。
杜光庭
杜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
缙云县人,是茅山宗
司马承祯一系的多传弟子。其曾任
麟德殿文章应制、
光禄大夫、
大学士,先后被赐号广成先生、传真天师。杜光庭学识渊博,遍及三教,主张“凡学仙之士,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分别”,强调融通三教:“三教圣人所说各异,其理一也。”杜光庭的著作遍及
道教的各个方面,流传在世的尚有二十多种,如《道德真经广圣义》《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广成集》《
历代崇道记》《
道门科范大全集》《太上黄箓斋仪》等等。
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对在他之前六十家所注解的《道德经》,进行了重玄、因果、
儒家、佛教等侧重点和角度的分析总结,其中他尤其推崇
李隆基之注,并本着重玄的基本思想作了补充和发挥,以“不滞有无,不滞中道”对以往“重玄之道”思想进行了概括。杜光庭对道与气的关系作了多方面的阐释,他把道直接等同于气,将本体与本源合而为一成为“混元”,目的是把
本体论和本源论统一起来,更好地解释在万物衍生的过程中道与气的关系,即“混元以道气生化”。在万物衍生的过程中,道的功能体现为衍生;气的功能体现为衍生这一运动的具体活动。
杜光庭又对道与德的关系做出发展,他从“道者,德之通;德者,道之功”为基本点出发,从本迹、理教、境智、人法、生成、有无、因果七个方面,详细辨析了道与德的体用、同异关系,这对
道教道与德的关系的争论作了一个系统的总结。此外,他还对
无为思想、内丹心性修炼思想、道与术的关系、
王道政治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阐述,为道教发展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外道士
道教自20世纪后期后,越来越多热衷研究东方文化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了解道教文化。在
瑞士有座明山道院,该道院的建成与瑞士道教协会会长FabriceJordan(道名:明广)息息相关。明广本是一位
医学博士,2007年,其只身前往中国学习太极拳,几经周折后,拜于云南巍宝山青霞宫的刘圆通道长为师。在修道过程中,明广发现
道教文化在欧洲也十分受欢迎,却没有一座大型的综合性
道教活动场,便发愿要在欧洲修建一座
道观,并取名为明山道院。2011年,明广在多方的支持下,再加上部分自有资金,项目成功启动。至2019年10月,明山道院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墨西哥乃至
南美洲历史上第一位道士叫HerveLouchouarn,道名景威,是墨西哥道教协会会长。其本是一名西医大夫,1999年开始接触中医,通过中医接触了中国的道教文化。2008年,正式
皈依道教,拜
西安市的
黄世真道长为师,并于2010年成立墨西哥道教协会。景威道长几乎每年都带学员来中国
道观参访,2011年10月,在湖南南岳举行国际道教论坛期间,以景威等为代表的海外
道教界提出成立一个统一的国际性道教组织的设想。2016年,景威在武汉长春观举行的丙申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上临坛受戒。此外,景威见
墨西哥没有没有原汁原味的道教宫观,便在投资者的帮助下在墨西哥
莫雷洛斯州
库埃纳瓦卡市的龙山开始修建道观,其名长春观。
2007年,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举办的海外
正一派道士授箓活动中,就有来自多个国家的华人和外国
道教界人士作为箓生参加。2011年,在
衡阳市举行的国际道教论坛上,也有一群来到中国学道的外国道士,其中来自
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的玛蒂尔达,就于2006年拜师西班牙道教学会会长
田诚阳,并取了一个中文名字“田信天”。2020年,
中国道教协会出台了新的《关于国外全真派道士受戒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国外正一派道士授箓的规定》,条例中指明,申请人需要有一定的中文水平,且熟悉掌握道教教理教义、基本经典等,再由所在国家或地区
道教组织(或道教界知名人士)及本人度师保举推荐,报至中国道教协会审查。此外,国外全真派道士入坛受戒后,戒期与中国全真派道士相同,不得申请领受方便戒。在传戒活动期间,其一切行持和履行义务、享有权利与中国戒子相同。
传说故事
萨守坚与王灵官
相传,萨守坚修道有成后,云游路过
湘阴县,夜宿
城隍庙,见其庙神淫妖作祟,便施法烧毁城隍庙。庙神怀恨在心,暗中追随十二年,只要萨守坚有一点违背天规戒律之事,便即予以惩罚,以报焚庙之仇。一日萨守坚在龙兴府江边洗手时,见水中有神影,方面黄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执鞭。萨守坚问其为何神。水中神影自称是湘阴庙神王善,被真人焚吾庙后,相随一十二载,未能找到机会报复,现今看萨守坚修炼有成,职隶天枢,希望可以保奏
玉皇大帝,甘为部将。二人立下联盟,
萨守坚收王善为徒,并保举他为
道教护法,后世人称王灵官。
张天师与赵公明
传说,天师
张道陵在
鹤鸣山修炼仙丹,曾奏请玉帝遣威猛神吏为其守护丹炉,
赵公明奉旨降临,得授正一玄坛元帅,司守炉之职。张道陵炼丹成功后,分与赵公明服用,其顿时法力大增,形如天师。于是,张道陵命赵公明守护斋坛即玄坛,后人称其为““黑虎玄坛赵公明”,天师飞升后,其又镇守
龙虎山,故又称“龙虎玄坛”。
影视作品
以上仅为部分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