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老子故里
鹿邑老子传道处
鹿邑老子故里是道教鼻祖老子(即老子周朝人)的诞生地。其位于豫皖两省接壤的鹿邑县太清宫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据史料记载,刘志刘志派管伯在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修建了太清宫,并以此为庙宇。始名“老子庙”,后经李渊扩建改名为“玄元庙”,到武则天时扩建成“洞霄宫”,到李隆基时改庙名为“老子庙”。后因其在唐末黄巢起义时被毁于兵事,得以重建和扩建。
鹿邑老子故里是由太清宫风景区、明道宫风景区与其他风景区组成,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72个,优良级旅游资源137个,普通级旅游资源135个。
其中,太清宫老子的出生地,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自古以来有唐朝李治李治、武则天李隆基李隆基等曾来此祭祖。太清宫遗址和老君台分别于1963年和198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老君台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创建与扩建
老子(约前571年~前470年),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利奥六世。老子本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李。他是道教的开创者,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和文化人物。著有《道德经》(亦称《道德经》),其是老子在函谷关之前写下的一部5000字的著作。后世道教把老子奉为大师,与孔子齐名,据史书记载,孔子就是从老子那里学习的。在道教里,老子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仙人,被人们尊称为“太上老君”。东汉成都人王阜撰了《老子圣母碑》,将“老子”与“道”合一,将“老子”视为“造化”之神。这也是道教创世理论的起源。刘志在位的时候,甚至还亲手供奉了老子,奉老子为仙道之祖。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其理想的政治状态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太清宫坐落在鹿邑县城东南十公里处的“太清宫镇”,这里是老子出生的地方。根据史料记载,刘志刘志派管伯在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修建了这座庙宇,始名老子庙。。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为了更好地统一天下,李渊接受了吉善行的提议,拜入老子的门下,并且将他的祠堂扩大到了如帝都皇宫的大小,太清宫成为了皇家祠堂。李治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追谥老子为“玄元皇帝”,并在此基础上增设“紫极宫”和“太清楼”,将其庙号改名为“玄元庙”,以示对“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崇。
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更加封了老子母“先天太后”,并将汉代李母庙扩大为“洞霄宫”,位于太清宫以北一里处。至李隆基李隆基时,太清宫再次扩建,扩大到最大,占地方圆四十里,宫中殿宇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太清宫被称为“前”宫,洞天宫被称为“后”宫。“前”宫供奉的是老子,而“后”宫则供奉的是李母。两座宫殿之间,有一条河流,河流之上,有一座桥梁。这条河被称为“金水”,这座桥被称为“会仙”。
开元时期,李隆基亲自登临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皇”,并将这座寺庙改名为“太清宫”,并在太清宫中题写了一篇《道德经》的注解,并在上面雕刻了一块石碑。在唐朝的时候,太清宫有五百名皇家士兵驻守。
重建
老子故里太清宫在唐末黄巢起义时被毁于兵事。至赵恒年间方重建,同时又拨国库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宫,规模比唐时有加。重修时并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后,真宗皇帝亲率满朝文武来太清宫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赞”碑,通高八米,宽二米,二龙幡伏于碑首,神龟支撑碑下,为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三御碑”,且书法秀美,石质坚细,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宫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后屡修屡废,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记。元代中统年间,皇帝又颁发了圣旨和执照,对老子庙予以保护。
扩建
宋帝好道,于是赵恒自立为道君,调集国库,将太清宫重新修建了一座更大的宫殿,并在祥符七年(1014年),率领文武百官,对着太清宫顶礼膜拜,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在这段时间里,太清宫是最热闹的,不但有高官显贵往来不绝,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谢灵运李白等诗人都在此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诗词作品,这些诗歌都是为了敬老崇道,咏物写景。到了这个时候,太清宫已经是声名鹊起。
宋朝后期,老子庙靖康之变而遭受大难,许多建筑物在战火中被摧毁。至金朝才重新修建,但已是残破不堪。元代一统之后,道教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发布了一份关于太清宫和洞霄宫的保护法令,其中明文规定,太清宫周围四十公里之内,包括土地、树木和财物,都属于太清宫。元朝后期,太清宫及周边地区经常遭受洪水的侵袭,许多建筑物都遭到了破坏。直到清朝康熙帝时期,太极殿才在原来的位置上重新修建,但与唐、宋相比,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开发
鹿邑县以“尊重历史、恢复原貌”的原则,全面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完成老子文化旅游景区、县城及周边旅游景点建设任务。同时,对明道宫太清宫进行整修扩建,恢复到唐宋时期的建筑规模,占地面积分别为10万平方米和40万平方米。此外,为加快推进全域文旅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鹿邑县投资6000万元的老子文化博物馆、图书馆开馆运营,投资1.2亿元的飞鱼侠水上乐园、投资4000万元的中华李姓文化园等项目建成使用,投资1.2亿元的明道宫遗址公园和投资8700万元的紫气大道旅游专线项目。
地理环境
鹿邑老子故里位于河南省东部的鹿邑县,该地在豫皖两省交界处,黄淮平原涡河的中游, 东临亳州市谯城区,西接淮阳区,北靠柘城县,东北与太康县相接,南望郸城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平坦、低缓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度为1/4500-6000,海拔37.4-46.5米。
气候
鹿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冷雨雪少,夏炎热雨集中。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4.4℃,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在2277.4小时左右,无霜期为220天,10℃以上积温4727℃。历年平均降雨88天,最多119天,最少63天。年平均降水量755.2毫米,春季平均降水量161.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1.8%,夏季平均降水量382.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1.7%,秋季平均降水量154.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8%。
水文
鹿邑县属于淮河,鹿邑县境内主要沟河分别汇入涡河西淝河颍河三大水系。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属于强水区。浅层地下水2.2098亿立米,除去蒸发1.15亿立米,按水均衡法计算,可采量为1.060亿立米。浅水层在2.5米以上,平均埋深3.39米。
景区布局
老子故里旅游区由太清宫风景区、明道宫风景区与其他风景区组成,以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人——老子的诞生与成长以及后人对其祭祀活动所遗留文物古迹为主体,配以周围其他著名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并与该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综合旅游区。旅游区集历史文化、自然风情、休闲养生为一体。
鹿邑老子故里旅游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72个,分属6个主类、15个亚类、36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137个,其中五级38个、四级35个、三级64个,普通级旅游资源135个,其中二级72个、一级63个。
景点特色
老子故里旅游区的资源优势可以用“专”“真”“根”“全”“远”“高”“名”几个字来概括。
该旅游区是以老子的生平事迹、文物古迹、传说影响等实物和故事构成的旅游区,整个旅游活动是围绕老子进行的,这样的旅游专项在国内实属少见。
国内外有很多老子的传说和纪念老子的古迹,特别是老子被尊崇为道教之祖后,道家的宫观庙宇无不尊崇老子,以太上老君、三清、玄元等命名的庙观殿堂比比皆是,甚至整个山川都以老子的传说来命名,如伏牛山、老君山、三清山等等,而鹿邑老子故里则是把老子做为一个凡人,在这里游客将看到一个与平常人一样的凡人老子,有出生、研习、教授等正常的凡人活动,使人能够认识老子的一生。
老子故里旅游区是一个寻根地,是道教之祖籍地,李姓之根源地。自唐初老子祠立为李氏家族的家庙后,历代祭祀老子来鹿邑县寻找李氏根源的就绵绵不绝,上至皇帝,下到平民。太清宫镇成为国内及世界李氏华人的寻根祭祀的圣地;同时,老子归隐田园后,在明道宫传道、授学、升仙,最终形成老子的哲学观点,为古代哲学之瑰宝《道德经》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旅游区内文物荟萃,品位很高。围绕老子的各类文物古迹种类多样,有遗址、墓葬,有老子时期的建筑遗迹、遗址,有后代祭祀场地,有重要的古文献,有各个不同时代的碑刻,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饱经苍桑的参天古柏,有历史悠久的九龙井等,构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景区。
旅游区除以老子为主的景点外,还有许多历史久远的古文化遗址,如龙山文化时期的隐山、商周时期的贵族墓葬等。正是由于该地有如此深厚的文物积淀,为老子这样的哲人、先贤的产生创造了丰厚的文化根基。
历代前来祭祀老子或亲撰赞文的人员规格之高,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哲人。其中不乏帝王将相,如刘志曹叡李治李隆基李亨赵恒孛儿只斤·忽必烈等,特别是唐朝时期,对老子一再加封,大修其宫殿,宋真宗除亲制三御碑外,还三次作老子赞文,使唐宋时期祭祀老子的规模达到鼎盛。著名文人杜甫邵雍欧阳修刘向等均作有诗赋赞扬老子
旅游区还有许多除老子之外名人以及名胜,如刘邦项羽垓下之战,四面楚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县城东北1公里有虞姬墓可供凭吊;曹操封侯于武平城;城东南有陈抟庵,名曰“白云”,为道学一代宗师陈抟故居,水环四面,曲径通幽,颇有异趣。
主要景点
太清宫景区
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周口市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镇东北隅,东邻曹操故里亳州市,北接古城商丘市,南连淮阳区,西北望十朝古都开封市,北距陇海铁路50公里,东距京九铁路25公里,许高速穿越而过,311国道路过景区门口,围绕鹿邑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形成了起东连西,起南贯北的黄金交通枢纽。
太清宫是老子的诞生地,道教祖庭,旧名厉乡曲仁里,全真道著名宫观之一。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至今。太清宫前后两宫相距一里,中间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取老子“清静无为”之意,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实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自“靖康之变”后,太清宫屡遭破坏,后又数度修。太清宫坐北朝南,分前后两宫,共占地872亩。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等构成的房舍共六百余间。太清宫的建筑承袭着宋代的建筑规模和特色,结构简洁明了,注重对称美感,大量使用榫卯结构。午门耸立,御道坦直,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衬托出主体建筑,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尽显昔日“道教祖庭”的宏伟。
老子文化广场
老子文化广场紧靠太清宫南大门,311国道南侧。该广场按太极八卦平面设计、循地天人和内涵建设,其规模和品位达到省市都市级广场水平。老子雕像位于老子文化广场的中心,雕像总高27米,八角形基座高6米,由365块莱州市花岗石构筑而成。27米由数字3乘以9所得,同6米高基座取数为3、6、9,为道家最吉祥数字。三步台阶来自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思想。八角形基座为黑色花岗石贴面,暗合道家八卦,黑白对比,朴素庄重,取之于道法自然。365块花岗石象征老子故里人民在老子道家思想精髓的感召下,年年365天,风调雨顺、长泰安康。
老子历史博物馆
老子历史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十大文化园区之一的曲仁里老子文化园区内,在老子出生地太清宫和老子讲学地明道宫之间,东邻老子学院,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主馆0.17万平方米。博物馆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多万件,分老子历史博物馆和民俗文化馆两部分,同时,开办有文创产品开发公司和老子学堂。展陈主要有展示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老子圣像的圣像厅、《道德经》版本厅、民俗老物件展厅等16个展厅。老子历史博物馆以传承和弘扬老子文化为己任,竭力为社会大众服务,是中国唯一一所民办老子文化专题博物馆,老子故里首家民办国家3A景区。其具有旅游观光、藏品展示、文物收藏、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国学培训和文创产品开发等多种功能,同时也被河南省批准为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和老子文化研学基地。
明道宫景区
明道宫
明道宫位于今鹿邑县县城内、古鹿邑县城的东北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传道讲学的纪念性建筑群,至今还遗存着李渊赵恒等拜老子的行宫———玄元殿、迎禧殿、享殿。
相传那里原是老子在家乡聚众讲学之地,后来为方便皇帝来真源(今鹿邑)朝拜老子,就在那里为皇帝建造了行宫。据《大元重修奉元明道宫记碑》》(孛术鲁翀1335年撰)记载,乾封元年(666),李治欲带领武则天一行到谷阳县(今鹿邑县县)朝拜老子,为了方便皇帝朝老,唐王朝“筑宫县隅东北备伺皇帝驾次之斋居”,特地在当时的县城东北隅为其建造了行宫,并命名为奉元宫,后又易名为紫极宫天宝二年(743)改为太清坛,后毁于战火。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宋真宗将要到真源县朝拜老子时,同样也在原址兴建了行宫,并赐名为奉元宫,朝拜老子后改名明道宫。此后,人们便把明道宫一带称为“皇城”,直到现在,亦有人呼为“东皇城”。明道宫后毁于兵,元大德三年(1299)复建,清康熙重修。嗣后,年久失修,颓尽。
明道宫景区于2004年依照清光绪县志记载恢复重建,由伊人宛在坊、升仙桥、犹龙堤、迎禧殿、玄元殿、享殿、升仙台等建筑组成。明道宫以紫气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紫气大南为弘道苑,北为明道宫。现在的明道宫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有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文昌阁、享殿、升仙台等建筑构成。明道宫老子文化弘扬宣传基地和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鹿邑会址。
老君台
老君台,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在明道宫后,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又名升仙台、拜仙台,为纪念老子而修建。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周围系用大砖堆砌,内实以土,上立70厘米高的垛口女墙,类似古城墙。台上有大殿、东西偏殿和山门一座,上覆黄色琉璃瓦,五脊六兽,格子门窗。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有檐柱,为古硬山式出厦建筑,内部梁柱为彻上明造。殿前壁嵌“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子问礼处”等明代碑刻三方,清代赞助碑二通,但字迹已模糊不清。两侧青石刻制宋代隐士陈抟手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楹联,毁于“文革”年代。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立于地上,传为老君“赶山鞭”,一说为周代所赐柱下史之柱。大殿后原有老君炼丹房,房内有八卦炼丹炉。台上有古柏十三株,龙枝干,苍郁葱茏。大殿向南直对山门,门上悬匾,上书“无我无物”,毁于日军之手。山门下有石阶三十三级,以应老子飞升三十三层青天之说。
李治武则天赵恒苏轼欧阳修等文化名人都曾来老君台拜祭烧香。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宾、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前来参观游览。
铁柱
铁柱,群众俗称为赶山鞭。鹿邑县有两根这样的铁柱,一根在太清宫,还有一根在另一座纪念老子的遗迹老君台上。实际上,太清官的铁柱与老君台上的铁柱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也并非群众传说的赶山之鞭,而是柱下史之柱,是纪念老子之物。鹿邑太清宫有铁柱,老君台有铁柱,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凡是供奉老子的宫观都有铁柱。铁柱已成为纪念老子的标志。
名胜古迹
道德经注碑
“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碑文是李隆基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该碑位于鹿邑太清宫太极殿前神道东侧,立于唐天宝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宽1.2米,厚0.36米,碑首为半圆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每面22行,满行51字,隶书字体,左右两侧为文人题咏。碑文内容为李隆基对《道德经》的释文。
续修太清宫碑
该碑立于金朝明昌二年,即公元1191年。中,是由前州学正胡筠撰文,陈知常书丹夏斌、王叔和刻石。此碑位于太清宫太极殿前神道西侧,高2.2米,宽1米,厚0.27米,圆首,金续修太清宫记碑首身一石,下为龟,首刻“续修太清宫记”六篆体字,碑文楷书28行,满行70字,详细记载了太清宫的历史兴衰,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石碑的开头说太清宫老子的故居,如今这座太极大殿就是老子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在大殿的南边有一座空荡荡的大殿,据说是老夫用来给人讲道休息的地方。除此之外,石碑还详细记载了老子故居的规模、太清官名称的变迁,宫内的建筑、树木等,是了解“太清宫”历史沿革的最佳材料。可惜的是,这座石碑已经被荒废了八百多年,历经风雨侵蚀,上面的文字需要仔细辨认方可看清,且石碑上也出现了裂痕。所幸古代鹿邑县的县志对此碑文有明确的记录。
重修太清宫碑
该碑立于清康熙帝24年,也就是公元1685年,至今已经有320多年的历史了。石碑高2公尺,宽0.78公尺,厚0.22公尺,碑头呈阶梯状,与西面的碑头相同,都是一块石板。下面有一块石板用青石雕刻而成,碑铭是用楷书书写的,一行五十五个汉字:说的就是周道圣和他的同僚们为了重建太清宫而捐钱的故事。碑文内容开头是:“鹿邑东赖乡仙境,名曰太清宫,有太极殿,老子居焉。”意思是这座太极殿宇,便是老子所居之地。这块碑的末尾说,虽经我等尽力修缮,同唐宋之盛隆相比仅存什一于千百也。可见康熙帝时,太清宫的建筑远没有唐、宋两代时那般雄伟。
和平碑
老君台下东侧的几块石碑旁,立有一根高约两米的乳白色方柱,碑四面分别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语、英文刻写了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该碑立于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所立,当时日军向老君台打13发炮弹均没爆炸。为向鹿邑县人民表示忏悔,特立此碑。后鹿邑县把“谢罪碑”改为“和平碑”。
圣泉井
圣泉大学井位于老君台东侧,相传圣泉井始于春秋老子亲掘。历朝历代均有修复。相传老子用此井之水加以方药炼丹,丹成升仙。老子升仙后,井亦显灵,人取井水治病,屡试不爽。
丹桂古柏
太清宫太极殿前,有两棵老柏树,这两棵老柏树就是著名的“丹桂树”。《古县志书》中有一句话描述了这颗丹桂树,意思是传说中有八棵槐树,八株相对而立,分别为日丹桧、日纽桧,均为老子亲自种植,而离太极宫最近的两棵树,应该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丹桂。
重要文物
太清宫遗址
太清宫遗址又名隐山,位于鹿邑县城东5千米的太清宫镇西北隅,东距太极殿约300米,濑乡沟从遗址东北部发源向东南流入急三道河。遗址东西宽140米,南北长147米,高2米。1963年太清宫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清宫遗址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出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太清宫现存建筑为明清所建,现存主体建筑太极殿五间,铁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宫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间,娃娃殿三间,宋碑一通。太清宫前后两宫相距500米,中间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取老子“清静无为”之意,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
老君台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拜仙台,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内东北隅,是为纪念老子晚年在这里聚徒讲学而修筑。老君台始建于汉代,盛于唐朝,多次毁于兵乱,后代屡有修,距今(2023年)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高台建筑之一。
老君台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此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整个台体呈二十五边形,以古式青砖堆砌,周围立垛口女儿墙,山门下有青石台阶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1978年,鹿邑县政府公布老君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正式划定了保护范围。在老君台升格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鹿邑县政府于1988年拨出专款,重塑了大殿内的老子像,像为汉白玉雕成。在1986年、2001年,老君台先后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活动
老子庙会
从2006年起,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子的诞生日,鹿邑县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老子庙会,以他的诞生地太清宫为中心形成拜典的高潮,庆贺他的出世。各景区在节日期间创新策划主题系列活动,如太清宫景区的“回忆童年”主题活动、仿古射箭场、梦回汉唐等;明道宫景区的义写春联、传道八卦台、猜灯谜等;虞姬文化园打造的大型动感梦幻楚汉礼乐灯光节等。意在用文化理念发展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民间传说是他得道成仙的日子,以老君台(升仙台)为中心形成祭祀的高潮,纪念他的升仙。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期间,鹿邑民众举行盛大的庙会,表达敬爱之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老君传说、老子打铁舞、挑花篮、竹马、旱船、红车子、舞龙、舞狮等民间民俗。进入农历二月,晋、冀、豫、鲁、苏、皖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香客游人前来为老子庙会增光添彩。两千多年来,老子生日拜典形成了皇家拜典、宗族拜典、道家拜典、民间拜典等多种拜典方式。
民间工艺
剪纸
鹿邑县剪纸作品多以传统道家内容为主,兼有民间生活、现代内容及其它。作品立意“正、清、和”的老子文化,老子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深藏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上百名从业者。
虎头鞋、虎头帽
鹿邑县的虎头鞋、虎头帽制作技艺有着千年以上历史,具有老子文化和中华民族虎文化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是中原民间布艺一朵瑰丽奇葩,制作艺人达数百人,畅销各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道德经》套笔
鹿邑县制笔老字号企业以老子文化、道家文化为产品主导,采用散卓制笔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发了《道德经》套笔、道家文化套笔等诸多新品种,使毛笔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考古与保护
考古发现
1997年4月25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和鹿邑县政府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全面的钻探和发掘,在祭祀老子母亲的洞霄宫。考古队发现,从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和建筑特点来看,洞霄宫为唐朝所建。在洞霄宫的发掘中,发现了宋代的砖铺甬道,以及道两侧的四组柱洞,每组有七个柱洞。甬道北侧西边,在宋代地层下发现了唐代地层,在唐代地层下发现了汉代遗迹。所有这些发现,都印证了太清宫始于汉、盛于唐宋的文献记载。
1997年9月,考古队在太清宫遗址西南侧的隐山进行钻探,意外发现一座商周大墓。在鹿邑召开太清宫考古发掘座谈会之时,考古工作者已在该墓填土中发现了祭祀的马坑,在墓西侧的一个发掘方中也发现马坑,在马坑附近还发现人殉,一对男女相互搂抱,背后有一儿童。每个马坑有马骨四具,排列整齐有序,其排列方式以四驾马车的姿势排列,应是古代的“一驷”或“一乘”。在大墓附近还发现6个一组的玉圭和玉琮,置放于一个小灰坑内,其祭祀作用也很明显。太清宫商周大墓是中国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西周公国初年大型贵族墓葬。1997年11月,太清宫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座谈会在鹿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发掘成果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太清宫遗址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确证自汉至今,尤其是唐、宋,历代帝王和统治阶级都把太清宫作为太清宫镇进行大规模建设和祭祀,从而认定老子故里就在鹿邑太清宫镇
保护措施
1978年,鹿邑县政府公布老君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正式划定了保护范围,之后于1985年又建县博物馆,专事全县的文物保护和管理。老君台先后于1986年、2001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太清宫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1988年,鹿邑县政府拨出专款,重塑了大殿内的用汉白玉雕成的老子像。1991年,河南省文物局拨款十万元,对台上、大殿 、东西偏殿、山门、进行了大修,并且更换了台阶石条,整修了台周女墙,挖补了台周烂砖等。1993年春季全国老子学术研讨暨经贸洽谈会前夕,鹿邑县政府又拨款搞了重点保护区内的部分搬迁工作。
2005年,鹿邑县委、县政府依据唐、宋时的规模恢复重建明道宫。明道宫景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主要景点有玄元殿、文昌阁老君台等建筑。
2009年,经老子故里旅游景区管理处多方联系,香港泰森宝集团公司全额投资,修复位于老君台东侧的古井——圣泉井。修复圣泉井工程本着“古朴、大气、协调、原貌”的原则设计施工。
故里争议
目前对于太清宫镇还存在争议,其中一说法称位于鹿邑县太清宫镇,另外一说法称位于安徽省涡阳县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首次提到了老子的故乡,其中有一句话:“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这里的“楚”就是古代楚国,而“苦县”就是今天的鹿邑县。除此之外,在现今的鹿邑县太清宫遗址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确证是来自汉朝至今,尤其是唐宋。结合中的历史以及古代文献、出土文物,可知今鹿邑县为老子故里的可能性大些。而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老子的故乡是安徽涡阳。目前,这一说法存在一定历史依据,也存在一定的文献考证。
相关诗歌
老子 (沁園春)雒世铭
得易之神,理隱意深,寡於知音。變通配四時,法天無言;以賤為本,以下為基,有道修道,無意創新,德大陰陽不自彰。生無生,操通之理,道化人生。
無生生通其道,出世入世悠然自在。道德五千言,哲中之哲;反其所反,適得其正,逆其所逆,適得其順,身重天地不自高。萬物母,生命代言人,鲜活永恒。
白玉蟾祖师——云游歌
作者:南宋·白玉蟾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
说着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
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
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
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
初到孤村宿孤馆,鸟啼花落千林晚。
晚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桑。
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萧萧欲送春。
惟一空自赤,囊中尚有三两文。
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
茫然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未得。
争奈旬余守肚饥,埋名隐姓有谁知。
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
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僧主时作别。
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
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
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
且喜过徐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
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
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
偎傍茆檐待天晓, 村翁不许住檐头。
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
耳边但闻惭愧声,阿谁可具慈悲眼。
忆着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
家家门首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
福建省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
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缕。
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
些儿馊饭冷熟水,道我孤寒玷辱伊。
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蜀汉
广闽淮海地区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
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
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忽忽莫怨天。
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
于今历练已,胸中不着一点闷。
记得兵火起淮南西路,凄凉数里皆横尸。
幸而天与残生活, 受此饥渴不堪悲。
记得武林天大雪,衣衫破碎风刮骨。
何况身中精气全,犹自冻得皮迸血。
又思古庙风雨时,香炉无火纸钱飞。
神号鬼哭天惨惨,露冷云寒猿夜啼。
又思草里卧严霜,月照苍苔落叶黄。
未得些儿真受用,如何禁得不凄凉。
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楠公知我懒。
癸丑中秋节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
元来家里有真金,前日辛勤枉用心。
即得长生留命诀,结茆静坐白云深。
炼就金丹亦容易,或在山中或在市。
等闲作此云游歌,恐人不识云游意。
道教三清宫(观、殿)通用楹联
气絪缊,一元资发育;
神功覆帱,万汇荷生成。
碧瓦护风云,别开洞府;
丹霄悬日月,近丽神皋。
日丽瑶台,云飞画栋;
香凝宝殿,乐奏钧天。
举步艰危,便把脚跟立稳;
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赵鹤清
展太极图,不外九宫与八卦;
施大法力,能教一化三清。
极目太华高,偌大乾坤撑半壁;
荡胸填海阔,无边风月倚层楼。
具极大神通,一气三清,拯尽四洲黎庶;
显无边法力,离龙坎虎,修成万劫金仙。
宝殿巍峨,睹金相庄严,已接三清法界;
天吾缥缈,玉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
先天地生,溯阁中万古灯传,极本无极;
为道法祖,仰云际五台鼎峙,玄之又玄。
太极判以成乾坤,乾为父,坤为母,肇造乾坤祖杰;
两仪分而为阴阳,阳属天,阴属地,胚胎天地元神。
重要事件
2016年9月起,中国各地旅游部门启动了对全国4A级及以下景区的集中复核检查。国家旅游局通报指出,被处理景区存在的问题涉及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市场秩序混乱、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足、标识导览系统短缺、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其中,河南省鹿邑老子故里旅游区被通报批评。
参考资料
鹿邑简介.鹿邑县人民政府.2023-12-04
老子故里,道家之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2-08
鹿邑:“老子故里”的沉浸式体验(上篇).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12-08
太清宫镇.中国行政区划网.2023-09-23
开栏语.大河网.2023-09-23
老君台.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3-08-11
河南鹿邑:寻道老子故里.海外网.2023-09-23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地理环境.《小康》•中国小康网.2023-08-15
鹿邑芹菜.新农村商网.2023-08-15
鹿邑太清宫.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2-04
太清宫.周口市人民政府.2023-12-04
太清宫.周口市人民政府.2023-12-04
诸子百家大辞典.中国知网.2023-07-28
老子历史博物馆.中国老子网.2023-12-04
老子故里-明道宫.周口市人民政府.2023-12-04
老君台.周口市人民政府.2023-12-04
文化河南—周口鹿邑太清宫景区.中国特殊新闻.2023-09-23
老子故里的“谢罪碑”.人民网.2023-08-14
圣泉井“十一”迎宾.中华龙都网.2023-08-15
老子故里风土名胜——太清宫遗址.鹿邑县人民政府.2023-07-21
《河南文物之窗》——太清宫.河南省文物局.2023-07-21
老君台.中国知网.2023-08-11
今日海报·鹿邑老君台.周口日报.2023-08-11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正义网-检察日报.2023-08-11
太清宫发掘证实老子故里在鹿邑.周口市博物馆.2023-09-23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河南省文物局.2023-12-04
老子故里在涡阳.百家号.2023-09-23
..2023-12-04
老子(沁園春)雒世铭.中国老子网.2023-12-26
白玉蟾祖师——云游歌.中国老子网.2023-12-04
道教三清宫(观、殿)通用楹联.中国老子网.2023-12-0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创建与扩建
重建
扩建
开发
地理环境
气候
水文
景区布局
景点特色
主要景点
太清宫景区
太清宫
老子文化广场
老子历史博物馆
明道宫景区
明道宫
老君台
铁柱
名胜古迹
道德经注碑
续修太清宫碑
重修太清宫碑
和平碑
圣泉井
丹桂古柏
重要文物
太清宫遗址
老君台
文化活动
老子庙会
民间工艺
剪纸
虎头鞋、虎头帽
《道德经》套笔
考古与保护
考古发现
保护措施
故里争议
相关诗歌
老子 (沁園春)雒世铭
白玉蟾祖师——云游歌
道教三清宫(观、殿)通用楹联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