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城
湖北省仙桃市下辖乡镇
城即沔城回族镇的简称。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之长江汉江交汇的冲积三角洲,沔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一直是郡、道、府、州、县的治地,为昔日仙桃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是仙桃市的“母亲城”,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沔城从西魏起先后16次设郡(府、路、州)治所。城池屡建屡毁。沔城素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石桥、四十八寺庙”之称和闻名遐迩的“沔阳八景”,以及唐贞观年间兴建的七里三分环形城城垣和古城池。明初建沔阳蟹形州城,周长3800多米。清代重修。民国27年(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沔阳古城遗址上文化丰富,地面尚存明清石刻、孔子石雕像、陈友谅故居以及数座古庙;地下有隋唐至明清的铜器、陶瓷器等。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
历史沿革
史书记载
据史书和沔阳州志记载,从公元551年起,至公元2005年,在长达1454年的时间里,沔城为县行政机关驻地1133年,郡行政机关(相当后来的行省)驻地40年,府行政机关驻地(包括直隶州)426年。设郡、府期间,都是郡、府、县同城。县以下行政机关镇(区)驻地294年,区镇以下行政机关驻地28年。在秦秦灭六国之战前,沔城地属楚国。秦统一六国后,沔城地属南郡竟陵郡京山市
历史渊源
南北朝时期(420-581)
南宋、南齐朝,沔城地属郢州竟陵郡、云杜县。
南梁天监二年(503)置沔阳郡,领云杜县,沔城地属云杜县。
西魏朝,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废云杜县,置建兴县,县治设沔城。从此,沔城作为政治地名载入史册、志书。
周代,地方行政分州、郡、县三级设置。刘彻保定市元年(561),置复州(相当后来的行省)沔阳郡(相当后来的府)建兴县,州、郡、县同城,历时20年。
隋朝(581-618)地方行政简为州(郡)县两级,州(郡)相当行省。文帝开皇元年(581)复州州治竟陵郡(今天门市),领建兴县,县治沔城。文帝仁寿三年(603)改复州为沔阳郡,改建兴县为沔阳县,郡、县同城。这一行政设置直至唐武德五年(622),历时20年。
唐朝(618-907)地方行政分道、州、县三级设置。高祖武德五年,废郡改州,沔阳郡改名复州,属山南道,州治移竟陵,领沔阳县,县治沔城。贞观七年(633)复州州治复迁沔阳州,州、县同城。天宝(742)改复州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又改竟陵郡为复州,治所一直设沔城。宝应元年(762)州治又迁竟陵,沔阳县治仍设沔城。从贞观七年到应宝七年,州、县同治沔城,历时130年。
五代时期(907-960)后梁,后唐朝,地方行政设置,沿袭唐朝。复州州治迁竟陵郡,沔阳县治沔城。
后晋、后汉、后周代(940-960)地方行政简为两级
宋朝(960-1279)北宋,地方行政分路、州、县三级设置。太祖建隆元年(960),复州州治竟陵,沔阳县治沔城。干德三年(965),改复州为江陵府,废沔阳县,置玉沙县,县治迁今洪湖市(新堤),沔阳县降为沔阳镇。至道貌岸然光三年(977)复改江陵府为复州。熙宁六年(1073)又改复州为江陵府,废玉沙县,置监利市,县治迁今监利城,沔阳州仍为镇。元祐元年(1086)又改江陵府为复州,复置玉沙县,县治今洪湖市(新堤),沔阳仍为镇。南宋,地方行政设置未变动。赵昀端平三年(1236),复州州治从竟陵再迁沔城,玉沙县治从新堤迁回沔城。从北宋干德三年至南宋端平三年,沔城降为县以下行政机关——镇,达270年之久。
元朝(1279-1368)地方行政分行省、府、县三级设置。至元十二年(1275)改复州为复州路,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县名仍为玉沙县。(路)府、县同治沔城。
明朝(1368-1644)地方行政分(行省)布政司、府、州三级设置。洪武九年(1376)改沔阳府为沔阳州,并玉沙县,州治沔城。从南宋端平三年至洪武九年,府、县同城141年。洪武九年至嘉靖十年(1531)沔阳为直隶州,相当府,历时155年。嘉靖十年以后,沔阳降为散州,属承天府。州治一直设沔城。
清朝(1644-1911)地方行政设置沿袭明制。乾隆二十八年(1763),沔阳州改属汉阳府,州治仍设沔城,直至帝制被推翻,创建民国。
民国时期(1912-1949)地方行政分行省、专区、县三级设置。民国元年(1912)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县治沔城。21年(1932)仙桃市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25年(1936)沔阳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县治一直设沔城。抗日时期(1941-1945),县治外迁。抗日胜利,34年十二月(1946年1月),县政府迁回沔城,直至1947年底沔城解放。
结束县治历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方行政分行省、专区、县三级设置。1949年8月,沔阳县人民政府从彭场迁回沔城。沔阳县属沔阳专区。1951年6月沔阳专区撤销,改属荆州专区。同时沔阳县一分为二,东荆河南省为洪湖县,县治新堤;东荆河北为沔阳县,县治仍设沔城。1952年4月沔阳县北迁治仙桃市。从此结束了沔城作为县治的历史。
1951年6月,设置第十区,即城关区,1955年10月,十区撤销。在成立十区时,同时成立城关乡,十区撤销后,城关乡改通海口区。至此,沔城降为区以下行政机关驻地。
1984年11月,沔城升格为县辖镇。
1987年5月,经湖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沔城回族镇
明嘉靖十年(1531)十月
明嘉靖十年(1531)十月,知州曾储,请沔城人、官授左庶子、翰林、侍读童承叙编修《沔阳州志》,成书18卷,约10万字。童志与康海《武功志》、王九思《县志》齐名,被誉为海内三名志。明天启七年(1627),署州事检校(后任知州)许惠一,愤沔城绅豪横,令人挖凿红莲关(即八卦),设双桥以通二池,并在仁风门外建仁风塔,其用心是破坏沔城“脉气”(此事本属迷信,但确有其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知州杨士元应沔城人的要求,拆除了仁风塔。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部将郝永忠率义军攻克沔阳州城,州同马飙被擒杀,知州章旷逃走。
清顺治二年(1645)春
清顺治二年(1645)春,沔阳州大饥,稻谷每担银价四两,大麦每担银价一两多,八百饥民在州城起事,遭清军古复营镇压。次年,姜丙在鸡头湖聚众起义,击毙清军部将樊霜,何志吾乘胜攻州城,为费定远(即费散人)组织的民团所阻,起义失败。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沔阳知州刘琴与沔阳人平治、平澍在十字街西侧督建试院(亦称校士馆、或称考棚),为童生应试(考秀才)之所。咸丰四年被毁,光绪元年(1875)再建,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天国义军陈苦子率部攻克沔城,守备王芳战死,知州肖荫恩潜逃。清咸丰五年(1855)太平天国义军再克沔城。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十月十七日,湖北军政府派民军代表三十二标谭楚雄、易绍丞,荆襄北洋水师管带张朝斌到沔阳州招抚,知州罗庆昌逃跑,沔阳州光复。
民国4年(1915)三月八日
民国4年(1915)三月八日,伪湖北招讨使罗明湘,在沔阳联络李庆臣、罗青山、潘金山等,各领所部共数百人,袭击沔城,攻占县署,打开监狱,放走犯人,抢劫银库4万余串,杀伤牢卒10余人,全城大乱。翌日,由上级派军警驰到镇压,捕获为首者多人,旋即正法。民国13年(1924)2月,由娄敏修邓赤中许炎生、邓翘如、叶翠梧、刘金山、颜天铎、王少先等人在沔城东岳庙三佛殿秘密成立中国共产党沔阳县第一个小组。民国15年(1926)十月,武汉国民政府派来县长邓鼎臣与共产党协商,组建国民党沔阳县党部,其领导成员大部为共产党人,沔城人娄敏修任常委,刘金山任组织部长,许炎生任监察委员。同年十月,中国共产党沔阳县委成立,书记李良贵,副书记娄敏修。到会代表23人。成立大会在沔城十字街王导家秘密举行,沔阳县委会机关就设在十字街清未杨秀才家里。民国16年(1927)“七·一五”汪精卫
叛变革命
叛变革命,沔城区工会主席鲁之福被屠杀。国民党十五军刘佐龙部开赴仙桃市,与地方势力勾结,组织国民党改组委员会,成立县、区清乡委员会,组建“保卫团”、“常练队”,实行白色恐怖。十月逮捕中共沔阳县委书记娄敏修和革命群众数十人。同年十二月三日,由鄂中特委领导人肖仁鹄邓赤中,率全县工农武装300余人,攻打沔城,救出了娄敏修和革命群众数十人,放火烧了县衙门,处决了反动县长胡宝和改组委员刘楚玉,打开牢门放了所有在押犯人,缴获长短枪27支,子弹2000余发。此役,在沔阳州革命史上被称为著名的“沔城暴动”。民国19年(1930)五月十一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攻克沔城,县长周道南及保卫团团附汪步青带领县府官吏及警备队逃往沔西,红军在红花堤张么房家设沔城第一区苏维埃政府。同年十月五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贺龙、邓中夏,率部向仙桃市进军,准备攻打武汉,六日再克沔城。贺龙曾住在红花堤。随后县苏维埃政府从峰口迁沔城红花堤张么房家。三个月之后,因敌人军事压迫,县苏维埃政府迁回峰口。民国20年(1931)九月,国民党三十四师、湖北保安旅,集结7个团的兵力,发动第三次围剿,先后占领沔城、仙桃、彭场、通海口镇、府场、脉旺嘴等地。民国25年(1936),国民党保安团一排长余少新,因连长陈某某贪污吃空饷,利用士兵不满,发动兵变。士兵哗变后,劫洗了沔城,全城100多户商家被抢。民国27年(1938),农历九月三十日,日本侵略军轰炸沔城,出动飞机20余架,投弹200余枚,死伤300余人,炸毁房屋300余栋。同年农历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再次轰炸沔城,出动飞机10余架,投弹40余枚,炸毁房屋20余栋。同年秋,县长王愚勤命令拆城修工事,这是沔城城垣被破坏的开端。拆城,先北门,后南门。民国28年(1939),农历九月二十日晚,日寇警备司令青濑率部300余名,进驻距沔城二里之二老坡,向城内发炮弹20余发。次日,日野坂司令在敌机掩护下,带士兵50余人进城,驻1日后撤走。民国30年(1941),农历正月十五日、十六日,国民党一二八师驻防沔城,实行焦土抗战,团长陈良强奉师长王劲哉之命,放火烧城,全城内外3000余栋民房及历朝古建筑,全部化为灰烬。正月十八日(即公历2月13日)日寇再次进占沔城,沔城成为沦陷区,直至1945年8月日寇投降,沔城才得光复。民国34年冬月二十八日,公元1946年1月1日沔阳县政府迁回沔城。同年五月二十八日,县自卫中队长杜绍良和分队长童虎臣,率所部70余人起义,枪杀县长吴雨桐,携长短枪百余枝,投奔新四军天(门)汉(川)中心县委。民国36年冬月二十日,公元1947年12月31日中共襄南地委领导的天(门)潜(江)沔(阳)军事指挥部部队进占沔城,沔城第一次获得解放。中国国民党县长汤家骏带领县府官吏衙役逃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沔城解放。1952年4月,沔阳县政府迁址仙桃市,沔城从此结束了1000多年作为县治的历史。1984年12月,经湖北人民政府批准,沔城升格为区级镇。1987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沔城镇改为沔城回族镇
战争中化为灰烬
1938年,武汉失守后,国民党郭忏部西撤,路过沔城,日寇侦察机发现目标后,农历九月三十上午,派出飞机20余架次,轰炸沔城。当时,沔城街上熙熙攘攘,各行各业正在营业,爱国学生正在街头作抗日演讲,突然传来嗡嗡嗡的响声,一群飞机,凌空盘旋,在龙家湾投下第一枚炸弹,紧接着不断狂轰滥炸。两小时投炸弹190余枚,硫磺弹30余枚,机关枪不停扫射,炸死炸伤300余人,炸毁房屋300余栋。同年农历十月初二,日机10余架,第二次轰炸沔城,投弹40余枚,炸毁房屋20余栋。尽管人们有所防备,但魏家横堤麻林里,还有不少人倒在血泊中。这一年,中国国民党128师拆城修工事,完好的城墙被破坏。1941年,日寇占领张家沟,野坂司令率部进逼沔城。当时国民党128师有个团的兵力驻在沔城。到了正月十五日,驻军陈团长接师长王劲哉的命令,在所谓“焦土抗战”的口号下,带领几百名士兵,提的提煤油桶,拿的拿火把,从城里到城外,分头点头烧城。霎时间,十字街、东门街、柏门街、南门街、建兴门街、上关街、下关街、漕河街、江北街、七里城街、红花堤街、鹅翅膀街,大街小巷、城内城外一片火海,历朝的雕梁画柱,千年的古庙亭阁,全都化为灰烬。
地名由来
沔城即沔阳州城的简称。西魏大统十七年(551)设沔阳郡(二级行政机构,相当后来的府,的地区)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南为阴,北为阳)治地今沔城。称沔阳县始于隋大业三年(607)。宋乾德三年(965)废沔阳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为沔阳府。明洪武九年(1376)又改府为州。从至元十五年起,沔城一直是府、州、县治地,沔城之名,沿用至今。
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曾经孕育了一代农民领袖陈友谅,造就了娄敏修刘金山等无数革命先烈,走出了“金箭女神”杨刚、“新闻巨子”杨潮和法学博士王利民等一大批名人志士,并且李小双、杨威、廖辉等奥运冠军出于此处。.这里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独特——素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寺庙”之称,三国军师诸葛亮曾在此喜结良缘,励志苦学,留有胜迹读书台;元末农民领袖陈友谅曾在此揭杆举旗,留有故居玄妙观天宝名相狄仁杰曾在此清心问政,存有狄梁公问政处;……每一处名胜风景、每一个人文景观,都赋予了它深刻的文化内涵,留下了无数美丽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
文化
诗社
朱衣诗社
为沔城最早的文学团体、创建于清·咸丰年间。参加诗社的人,多为举人进士、秀才中的名士。朱衣诗社是根据朱衣楼命名的。传说宋·欧阳公知贡举时,每阅卷,觉旁有朱衣人点头,并有这样的诗句:“自文言文章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
沔城诗社
创建于清末民初。为进士杨介康、李心地所倡建。参加诗社的人多为举人、秀才和有文采的落第童生。
画社与棋社
沔城书画社
创建于民国元年,社址设旗台周元家。周为社长,著名画家曹绍堂副之。
沔城弈棋社
创建于民国元年,社址设旗纛台周揆元家。陈焕质为社长。
沔城莲藕
沔城盛产莲藕,素有莲乡藕城之称。沔城莲藕,尤以莲花池中的最为著名。是仙桃市四大土特名产之一,俗有“沙湖的咸鸭蛋,范关的酒;毛咀的卤鸡,沔城的藕”之美谈。北京范习新教授有诗赞曰:“金色夕阳照古桥,荷花朵朵尽妖娆,千年治地已他去,唯有莲藕红不消”。
沔城藕,粗壮肥大,肉质松脆,纹理细腻,味道鲜美。吃生的,甜津津,凉丝丝;吃熟的,粉朴朴,香喷喷。真乃“生吃如秋梨般清甜,熟食如板栗般粉扑”。莲子则甘甜爽口,且有清心健脾、补气益中之功效,因而被人们誉为“白璧莲参”。历史上,它们一直是进奉皇帝的上等贡品,被人们视为席中珍品。
沔城莲藕好吃,也许真的得益于“李白赠莲引神种”的美丽传说和一脉相传、不断进化的优良品种;也许得益于钟灵秀的地理区位或肥沃甘甜的水质土壤。
俗话说:“好菜还得好手烹”。沔城人烹调莲藕的技术也是非常出色的。如果你有兴趣光顾沔城,好客的沔城人就会亮出他们的拿手好戏,精心地为你做出各色各样的藕菜、莲汤。如煨藕、撮藕、蒸藕、炒藕、卤藕莲肉银耳汤等,并且会如数家珍似的向你一一推荐,这是“铁苋菜”,那是“凤凰展翅”;这是“千层什锦”,那是“八宝莲汤”;这是“玉兰荷花”,那是“荷露相思”……至于以莲藕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有:藕罐、藕夹、藕饼、藕粉、藕酥、藕圆子、蜜莲、莲糕等,花样繁多,各具特色。
特别是每年五月端午早藕上市的时候,人们都要纷纷抢购“新货”,一时间,大小篮子塞满了“白绫”、“黄梢”、“纺锤”、“炮筒”。
临近春节,是沔城藕最俏销的时候,街头巷尾满是藕的芳香。武汉、黄石市荆州市以及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采购者,把一车又一车沔城藕带向四面八方。而那些从北京、上海市西安市等地回家探亲的沔城人,他们把家乡藕吃个够以后,临行时还要捎上几支,作为馈赠亲朋的礼品。真个是,沔城的莲子沔城藕,吃了还要兜着走。
沔城莲藕已打入大城市超级市场,成为人们争先抢购的绿色食品。
交通
1.民族大道(又分民族东路,民族中路,民族西路)(沔城镇最大的街道)
2.九贺门正街
3.小桥街(含小桥巷)
4.建兴门街
4.东门街
5.团结街
6.漕河街
7.宝炬街
8.文化路
9.南纪路
10.下关街
11.红花堤
12.七里城
13.龙家湾
14.九贺门后街
15.椅子湾
16.十字街
旅游
戏楼
戏楼:旧时,城内城隍庙有一戏楼,名曰:“可以观”,场内可容观众三四千人。城外大莲花池边春秋阁有一戏楼,并有看台,场地可容观众三四千人。除此,唱野台,野台又叫草台。城区多在圣庙前、东岳庙广场、水府庙广场、准堤阁广场,农村多在村中广场和禾场临时搭台唱戏。
茶馆
茶馆:是沔城的重要文化阵地。茶馆内有说书、唱小曲、唱围鼓、唱皮影戏。抗日战争前,茶馆业最兴旺时,城内外有20余家。著名的有:文化、天宝、李家荣、王春和、陈家、天香茶楼、魏保章茶馆。此外,还有城隍庙玄妙观岱庙茶馆。茶馆小的可容茶客二三十人,一般的七八十人,最大的可容100多人。128师烧城之后到建国之前,还有七八家茶馆,其中最有名的为永盛关口的王家茶馆和头天门附近的魏家茶馆。建国后仅剩魏家茶馆。魏家茶馆的盖碗茶抗日战争以前,沔城茶馆大大小小不下20家,城内十字街刘天宝茶馆算是规模最大,最气派。“茶于天宝者,下里巴人者鲜”,言下之意,即“阳春白雪”者居多。惟有城外下关街魏家茶馆“有茶不类”,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于一馆,文人墨士,农工商渔,三教九流,人来人往,日夜满座,生意兴隆,且经营时间最长。
茶文化
这除了与茶馆地处商业繁华地段有关以外,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有茶不类”,雅俗兼顾。魏家茶馆,有人赞曰:“黄茶银茶甘露茶,赶不上魏家的盖碗茶。”这盖碗茶杯子口大底小。茶杯在质地花样上大有文章,有纯白瓷的,有红花和蓝花瓷的,有金边瓷花的,有龙图纹饰的。说到龙图纺饰,叫人咋舌,有嘴尖头小,颈细身肥,三爪的元代瓷杯;有嘴凸头大,颈细身肥,五爪雄扑,头上有角,毛发冲天的明代瓷杯;有嘴缩身细的清代瓷杯。这些茶杯款式,以示茶馆之气派。再说煮茶炊具,又大有讲究,均用底大口小的高把长嘴铜壶和底大向内凹进的土质壶。用这种土质壶煮茶,特别清甜,人皆赞誉。茶叶以毛尖、龙井为主。诸如茉莉花茶陕青茶砖茶散茶,任人按腰包厚薄和爱好挑点。放入杯中,用尖开水冲泡,片记得便可品尝。因季节发茶,因人发茶,大做文章。春季,在茶水中放进两三枚大枣,增加甘味,以养脾气。冬天,在茶中放进些核桃仁,以补气养血,润肺化痰。还有杏仁茶姜母茶、莲心茶、菊花等药用茶,任人选品,以祛病健身。品茶之际,或弈棋,或讲书,或唱围鼓,或吟诗作对,或谈古论今,言南道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有人把“茶”字拆开来,编写歌诀“头戴草帽人十八,演唱说笑一杯茶,八十老人草神仙,茶到肚里愁全化。”真有“酣饮在茶馆,笑语满人间”的无穷乐趣。
代表人物
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沔阳黄蓬人,祖籍排湖东南岸之谢家湾,后迁居沔城南门。本姓谢,祖父赘于陈,遂从其姓。父普才,以捕鱼为业,有一身好武艺。谅自幼聪颖,曾入塾读书,因家贫,不及3年,便辍学。谅少时,性机警,力过人。在其父指点下,不仅学会了捕鱼,且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同辈好友无不折服。连当地的胥吏、湖霸、也畏惧三分。谅曾在沔阳做过县小吏,目睹元末暴政,百姓不堪其苦,遂萌发了灭元兴汉之志。元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罗田县徐寿辉兴兵起义于浠水县(今湖北水县),谅慨然往投,在徐部将倪文俊军中任薄掾(佐掌文书、钱粮)。十月,寿辉在蕲水称帝,国号徐宋。谅为倪文俊部将时,对倪的独断专横,早就不满。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杀寿辉未成,逃往黄州府(今湖北团风县),谅乘衅将倪文俊杀死,并其兵,自称宣慰使,旋称平章政事。同年十月,谅与部将赵普胜(外号“双刀赵”)围攻安庆市。安庆守将,元淮南行省左丞余阙,依小孤山为屏障,坚持固守,并命元帅胡伯颜统率水军戌守。谅从上游直捣小孤山下,与胡伯颜激战四昼夜,胡不敌,弃城逃回安庆,谅率兵紧追,直逼安庆城下。余阙调兵抵抗,交战月余,终不能克。谅命将士撤退。至正十八年正月,谅再攻安庆,余阙组织敢死士卒护城,又未克。谅乃愤而设计:在靠城的地方,竖起木栅,架起飞楼,用“疲劳战术”日夜轮番猛攻,使余阙及士卒不得休息。一日拂晓,谅部将赵普胜攻东门,祝寇攻南门,谅亲攻西门,不多时,城破火起,余阙胆寒,自身死。此役,元军死亡数以千计。谅破安庆市后,乘胜进击,三月下衢州市(今浙江县)、破襄阳,四月取池州市(今安徽贵池县),克龙兴(今江西南昌),再破瑞州(今江西瑞昌市),五月又取吉安县,六月派部王奉国攻信州(今江西上饶市)。时,元江长廉访使伯颜不花的斤自衢来援,连续两次击败王奉国,谅令其弟友德绕城植木栅急攻,日夜奋战,元军被围日久,粮尽,军心散,城破,伯颜不花的斤自刭死。八月,谅破建昌路(一说江西南城县,一说江西永修县),九月取赣州路,十一月,又破福建汀州路。时仅年余,谅军连克十余城,据有大江以南半壁河山。军声大振,致使元军望而生畏。陈友谅成为三楚大地的农民起义领袖。至正十九年,雄居建康(今南京)的另一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计划向大江东西两面发展。西面与谅冲突,朱接连夺池州市,破天柱山(今安徽潜山县西北),后攻安庆市,不下。朱极为忧虑,尤视谅部将赵普胜为眼中钉,乃以利饵赵普胜旧客潜入谅军,离间普胜。普胜不觉,每见谅使者就诉说己功,谅得报,极感不快,疑赵普胜二心,谅以会师为名,猝然领兵从江州来,普胜以烧羊犒军,迎谅于雁,赵一上岸,就被谅杀掉,且并赵兵。谅随即以轻骑袭击池州,却被朱元璋部将徐达击败,几至全军覆没。当初,寿辉闻谅克龙兴,意欲迁都至此。但谅忌寿辉的到来于已不利,没有允许。寿辉只得领兵先驻汉阳,继而下江州(今江西浔江)。江州为谅辖区,谅先布伏兵于城郊,佯作出迎,等寿辉一进城,即闭城门,城郊伏兵四起,尽杀寿辉军士,只存寿辉一人。谅自称汉王,立王府,置官属,大权尽归谅,而寿辉仅拥虚位而已。不久,谅挟寿辉东下攻太平(今安徽当涂县),太平城坚,不能破,谅引大船逼近肥西县,命士卒沿船尾攀城而上,攻下太平。此时,谅志满气盛,进驻采石矶(今当涂县境内),派部将击死寿辉,以采石矶通庙做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年号大义。时为至正二十年(1360)闰五月。谅称帝后,认为湖广、江西省之地尽为已有,恃兵力强盛,欲东取应于(今江苏南京),以图大业,时朱元璋踞建康,惧陈友谅张士诚联合起来攻他,于是令谅旧友康茂才去伪降,嘱谅快来伐朱,康作内应。谅得信大喜,果引军东下,及抵江东桥,按约连喊“老康”数声,无人应,谅始觉上了康的圈套。不旋踵间,康茂才纠合将士击谅,谅只得改乘轻舟逃走,继遭朱元璋遣兵追击,谅出皂旗迎战,又大败于慈湖,谅不得不放弃太平,直奔江洲。朱元璋乘胜取安庆市。其时,谅部将于光欧普祥皆叛离,降于朱。翌年,谅遣兵复克安庆,朱元璋亲自领兵反击,安庆又为朱所夺,并乘胜长驱江洲,谅战败,临夜携眷奔武昌。此时,谅部将吴宏、王溥胡廷瑞皆降于朱。谅自感疆土日益小,极为愤怒,决心收复失地,于是大造楼船数百支。楼船为三重,高数丈,饰之以丹漆,设有马棚,以铁裹船箱,使上下人声互相闻,将家属、文武百官全数载上,精选锐卒(号称)60万攻打南昌。是时,朱元璋从子文正,部将邓愈,坚守南昌市,谅连攻3月不下。又得悉朱元璋来援,才撤围而向鄱阳湖出走,恰在抗浪山(又名康山。在江西余干县西北八十里鄱阳湖中)同朱遭遇,谅聚集大舰,连环起来,排成阵势,朱军不能仰攻,连战3日不胜。时元璋已觉兵疲事危,不料瞬息之间,东北风突起,元璋即令士兵放火烧谅船,谅弟友旺、友贵以及陈普略等全部烧死。谅哀痛万分,大丧其气。此役开始时,朱元璋所乘之船是白色桅杆,谅得报后,即与将士相约:“明日合力攻击白桅船”。孰知朱元璋得到情报,乃令士卒将所有船桅涂成白色,第二天再战,从辰时战到午时,谅军大败。谅退保山(即江西大孤山),朱元璋已先在湖上堵位琼的归路。相持数日,谅乃与将帅谋划,右金吾将军说:“出湖难,宜焚舟登陆,直趋湖南省图再举”。左金吾将军说:“此示弱也,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谅不能决,思虑片刻说:“右金吾言是也。”当下左金吾因己见未被采纳,遂率部将叛离投朱;右金吾得此讯息,相继叛离投朱。谅被困日久,军粮尺,又无后援,乃决定突围。出湖口,又遭元璋的将士从上流堵击,大战于泾江口。谅且战且走,直到日落时分尚未突围。这时,谅探头出舱指挥战斗,骤为流矢中,贯穿眼睛及头颅而亡,当即全军溃散。谅称帝凡四年,败亡时,为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八月,终年44岁。
张凤道
张凤道,元朝沔城城豪门大家之女,汉王陈友谅正宫娘娘,生于延祐丁已年四月四日,死于至正癸仰年八月八日(1317-1363)。从小聪慧过人,3岁能诗,性格豪放,胆大心细,治学严谨,长于巧思,善于兵阵,通天文地理、经史兵法,精烹,创三蒸(后世称沔阳三蒸),擅刺绣,笃孝公婆,严爱弟妹,以德才貌名于世。生二子,长子陈理,次子陈宇善(明史将其长次颠倒)。见刘奭“宴安失德,民坠涂炭”,“助夫以复中原,起草泽”。其爱兵如子,视民如亲,深受军民爱戴。凡遇大的战役,必运筹帷幄,临阵指挥,百战不败,为陈友谅抗击元军立下汗马功劳。沔阳有“百胜场”、“估阵亭”、“观阵庙”、皆出自凤道战绩。被称这为“真命天女”、“巾帼英烈”、“女诸葛”、“真凤”。鄱阳湖战败,高呼“二人为天?为夫?非天也……”一气之下,投湖而死,有“施生草台”古迹。
张定边
张定边,沔城湖口弦人。从陈友谅起义,为太尉定边县随友谅征战,下武昌,转战三楚,征伐两江,克闽、浙边陲名城重镇,多有功。定边不仅能征善战,而且足智多谋,当康茂才投书伪降设陷败谅时,定边曾力阻谅无行。无如谅专恣独断,不纳其言,致有江东桥之惨败。生石灰山战败,友谅仅以身免。是时,谅不思劲敌当前,应整军备战,而急于称帝。称帝后,退守九江,又疏于江防,元璋近逼九江,而又惊慌失措,谓天兵从天降。幸定边率安庆市撤回之师,冒死争战,谅才得以脱险,夜走武昌。武汉为九省通衢,有长江天堑。定边进言:新败之余,应安民息兵,整军坚防,待机而动。谅不听,令作大舰,扩水师,兴举国之兵(号称60万),载家眷及文武百官,围攻南昌市,作孤注一掷,时南昌守将为元璋之从子朱文正。朱死守待援,围城85日不下。时元璋亲率大军20万来援,谅被迫撤退鄱阳湖鄱阳湖之战,谅头颅中流矢死,全军覆没。时定边身披百矢,犹冒死于黑夜驾小舟,载友谅之丧,护次子陈理奔武昌,并立理为帝。元璋乘胜进击,亲率大军围困武昌两月,定边护城虽坚,终因缺粮少援而不支,元帅张必先被执,理献城出降。定边县率一支兵,冒死突围,游击于荆襄之间,士卒疲命相从,斗志日衰,定边自知大势已支,擎天无力,遂劝慰士卒解甲归田,待机再起,定边本人改名换姓,携儿挈女,混迹江湖,辗转流离,终归故里。寿90余而终。今沔城湖口弦王姓乃张太尉之后裔。清光绪年间有进士王冕南者(曾任福建省某知县),主修王氏宗谱,以张定边为一世祖。在清代,亦有复姓归宗者。
童承叙
童承叙,字士轿,沔城漕河人。有异质,八岁过目成诵。早失恃,继母张,性严,承叙善事之。大梁李濂李梦阳、何景阳,号中原地区才子,守沔时,奇承叙才,勉以诗词古文,承叙益下苦功,惟读楚词、文选及六朝文,嚼其英华。正德十四年(1519),甬江张帮奇督楚学,见承叙文,叹为真楚才。荐于巡按毛伯温。以经举乡试第二。(1520)成进士。世宗入承大统,授承叙翰林,与茶陵县张治,蒲圻廖道南,号楚三才,而承叙尤俊。迈馆试,辄冠其首,嘉靖十一年(1532)迁国子司业,疏明监规五事,学政六事。顾宪成吕柟喜曰:吾教其复兴乎!与修宝训实录、会典诸书,进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十四年(1535)分校会试,十九年(1540)主顺天乡试,得人最盛。二十一年(1542)严嵩入相,承叙疏省亲归,与亲知文酒唱酬自适,旋病卒。世宗悼惜,遣官谕祭承叙。在词坛20余年,世宗御经筵,承叙讲立政诸篇,惓惓于用正人端国本,声彻殿,世宗喜动颜色,赐飞鱼服,尝遣中官问童先生安否。时夏言当国,忌承叙才,又学士多赂贵要,得美迁,而承叙怡澹自若也。先是,承叙在馆职,大学士杨廷和杨一清,雅重承叙。张璁以仪礼骤登政府,新进蚁附,承叙独闭门寂守。常奉使唐藩,唐王厚币请为文,献之,而却其币,其风节如此。书法尤,以赵孟頫;少为文章,喜藻丽。中年,刊落铅华,尝致书李濂曰:“往者为文多取事实,近稍摆脱,独出已意,岂犬马齿长,逢心渐开耶?”抑数年忧患,而言有激昂,承叙所作沔阳志,与康海涵武功志,王九思鄠县志,并称海内。诗文多佚,有《内方集》八卷行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史书记载
历史渊源
结束县治历史
地名由来
文化
诗社
画社与棋社
沔城莲藕
交通
旅游
戏楼
茶馆
茶文化
代表人物
陈友谅
张凤道
张定边
童承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