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姓,中国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86位。
屠氏姓源多样,包括以
子姓起源于
商朝王族后裔的弦姓,以及出自
姚姓的申屠氏,又有以居住地名或职业命姓的形成。部分来源于职业,如屠宰,自古有人或屠士的身份。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汉化他族姓氏而来,如匈奴休屠部及
蒙古族图色哩氏等。
屠姓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省份。据统计,上述四省的屠姓人口约占全国
汉族屠姓人口的82%。
姓氏源流
屠(Tú)姓:源出有九
出自子姓
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商朝建立之后,分封同姓诸侯,其中一支封于
弦国。弦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弦姓,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
出自九黎族
源于
姜姓,出自九黎族首领
蚩尤的后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
上古时代,
黄帝与
炎帝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在
涿鹿县与九黎族大战蚩尤部落,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之后将其部族人强行迁出中原,迁往
甘肃省地区。遂将其部族人收入自己的部落,其中有一部分人愿意归顺的,就迁到邹屠之地(今山东 邹平)定居,其后裔子孙有以居住地名为姓氏者,逐渐形成屠氏、邹氏,世代相传至今。
这在
东晋学者
王嘉撰著的《
拾遗记》中有记载:“轩辕去蚩尤,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
以职业命姓
古人有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部分出自西周时期职人廛人,属于以职业技能称谓为氏。
廛人,即在古代屠宰为业者之统称,亦称屠沛,别称屠士等。
春秋时
晋国有人名屠,即为屠宰手。这在典籍《周礼·廛人》中有记载:“凡屠者,敛其皮角筋骨,入于
玉府。乃市井鼓刀屠者。”
在屠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或自己的职业技能别称为姓氏者,称屠氏,世代相传至今。
出自部落文化
出自汉朝事情匈奴休屠部,属于以部落文化上名称汉化为氏。
武威郡,是匈奴王号,其所统领的部落即称匈奴休屠部,是汉朝时期匈奴民族中的一个势力强大的部落群体。
要注意的是,休屠部虽为匈奴部落,但部落的民族主体却并非匈奴本族。休屠部的形成是秦、汉之际活动于
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也就是西方史学家称之所谓为“白匈奴”的民族。原来,河西月氏民族中有“酋涂部”,“酋涂”即“休屠”,是同部落名称的两种汉译写法。
在
刘恒初年(西元前174年),匈奴
冒顿单于派右贤王领兵西征,击败大月氏,大部分“酋涂部”众归附组成匈奴的休屠部,余众则西迁至
酒泉市一带,成为小月氏之“酋涂部”。
刘彻时期,在
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河西击败匈奴后,匈奴休屠部在
汉军强大压力下降汉小月氏“酋涂部”降汉,成为河西“休屠”的一部分。
匈奴休屠部的族源非匈奴本族,但其首领却是匈奴贵族,世称
休屠王,由匈奴
去特若尸逐就单于指派担任。
汉武帝刘彻 元狩二年(西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春、夏二季连续率大军反击 位于
陇西县地区的右匈奴。当时,匈奴在陇西地区的统治者就是休屠王和昆邪王(
浑邪王)。霍去病率五万骑兵越过
焉支山(今
山丹县)、居延泽(今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斩获匈奴四、五万人,并缴获了休屠王用来祭天的
金朝(铜人祭天雕像),
使匈奴右部受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沉重打击。匈奴
伊稚斜单于将这一重大的失利归咎于
休屠王和昆邪王,要将二人召至单于王庭治以死罪。二人畏死,商谋降汉,派使臣通知了汉王朝。
但当汉朝派
霍去病前去迎接他们时,休屠王却反悔了。于是,昆邪王杀了休屠王,吞并了休屠王的兵众,连同自己的兵众共四万多人,加上家属号称十万,投降了汉朝。
刘彻于二王故地设置了
武威市、
酒泉市二郡,此行政建制一直沿用至今。
浑邪王降汉后,被汉武帝封为万户侯,自去享受荣华富贵。而休屠王因悔降之故,累及妻子,其阏氏(王后)、太子及太子之弟均被没为奴婢,从他们习惯生活的水草丰美之
河西走廊被押送到
西汉的都城长安,送入黄门为汉武帝养马。
休屠王的太子就是后来著名的西汉驸马都尉、
光禄大夫、托孤重臣
金日磾。
在休屠部降汉之后,部众中有依汉俗以原部落文化上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休屠氏,后省文简改为休氏、屠氏,历经
东汉、三国、魏、晋、
南北朝,以及隋、唐,最终大部分文化上汉化。
出自姚姓
源于姚姓,出自上古舜帝的后代胜屠氏,属于以音讹改姓为氏。为上古舜帝的后代,属以部落名为姓。史载舜帝的后代有一支为胜屠部落,后来迁至
渭河旁落居,遂将落居地命名为屠原(今陕西 合阳县),这支部落后来以部落各改氏,改称胜屠氏。原为胜屠氏,古代“胜”与“申”两字同音,故俗称申屠氏源自胜屠姓,属复姓
简姓。上述胜屠氏在后来的姓氏演变中大多简化为单字姓胜、屠。
出自蒙古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文化上汉化为氏。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图色哩氏,亦称图色勒氏、图克色里氏,后又分衍出图木尔齐氏,世居萨哈尔察(今
黑龙江北岸
布列亚河流域)、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
兴凯湖彼岸 双城子一带)、沙济(今
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部)、黑龙江穆塔喀村(今
黑龙江省 三江平原地区)等地。后有
满族、
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满语拼音为Tuseri Hala。
明朝中期,蒙古族图色哩氏、图木尔
齐姓多有改汉字姓为屠氏、图氏者。
清朝前期,满族、锡伯族图色哩氏则多改汉字姓为屠氏、图氏、多氏、涂氏、佟氏等。另外还有
晋朝武都大族
氐族人屠氏者。
清代太平天国
杨秀清覆灭后,儿子丙照 逃亡,改姓屠姓
出自杜姓
古代杜,屠二字声音相近,相通。
部分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屠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八位,人口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
在古代,屠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
广平堂。远古氏族社会时候有个著名的部落首领叫蚩尤,他的部落崇拜牛图腾,是勇猛好战的部落。相传有一次蚩尤的部落和
黄帝的部落在
河北省逐鹿一带决战,最后蚩尤被打败。黄帝为了防止蚩尤的族人以后还会做乱,就把他们分散在各地居住。其中有的被迁居到屠和邹的两个地方去。这些人中有的就以居住的作为自己的姓氏,分别称为屠氏和邹氏。而屠氏就是今天屠姓的最早起源。屠姓还有另一支起源。
春秋时候,有一种官职叫作屠人,是专门负责牲畜屠宰的官职。屠人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职名作为姓氏,称为屠氏,是今天屠姓的又一来源。在古代,屠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广平。
历史资料中的最早记载是《左传》中的
晋国屠蒯(前525年)和(前425年)晋史官屠黍离开晋国见
姬午论存亡。
唐朝时有
进士屠廷高由晋阳迁汴城(今
开封市)尉氏敦仁里,
赵桓朝屠廷高二十三世孙屠挺(宋绍兴七年拜
大学士)、屠拱(宋乾造八年拜
尚书令)迁常州。屠拱曾孙屠雷发、
赵昀戊戌进士,始居
嵊州市后徙无锡,生七子志远、志达、志通、志选、志进、志逊和志遂。志达生四子孟、仲、叔
刘弘。孟居
诸暨市、仲居
象山县、叔居皋部、季居县(今宁波
江北区老外滩),为甬上屠氏始祖。
历史名人
屠迁
晋代,安定人,字清介。自幼好学聪慧,日诵百言,过目不忘,稍长博籍经典、礼乐、为河徽间通判,为官清廉,风节凝峻,狱讼破剖决如流,民无有叫冤者,百姓深敬之,公务余闲时以吟诵自得其乐。
屠睢
(?-前212),秦将领。任郡尉。秦
秦灭六国之战后,公元前214年,派他率五十万大军由九江、
长沙郡分五路进攻百越。一路经
余干县东攻
温州市(浙江温州)及
闽越(
福建省),当年平定,置
闽中郡;两路南攻
南越国(
广东省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其余两路南攻西瓯及南越西部(广西)。经三年战斗,
京族部队退入山区,夜间出袭,大败
秦军,屠阵亡。
屠季
(1242-1323),字邦彦、宋诗人。甬上屠氏始祖。
屠琛
(1420-1475)浙江 鄞县(今
宁波市)人,明代学者,甬上屠氏第六世,以孙
屠侨为贵。博学敏求,为文不务雕琢,重视品德修养,为人谨慎,然性刚直,处事议论,侃侃不阿,官终福建漳平教谕。
屠滽
(1440-1512)字朝宗,浙江 鄞县(今宁波)人,甬上屠氏第七世。明成化丙戌
进士,明弘治年吏部尚书兼左
都御史、授太子太傅。故居为“屠天官第”,为浙江宁波市文物保护建筑、在宁波江东区尚书街。墓在今宁波集仕港镇山下庄村旁,存两幢御赐神道碑。
屠勋
(1446-1516),明臣。字元勋,号东湖,
平湖市人。为甬上屠氏二世、屠宗一迁平湖支第七世。与屠滽同辈,人称“兄弟尚书”。
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工部
主事,升
刑部员外郎、郎中。弘治初迁南京大理寺寺丞,进少卿。时值
漳州市温文进煽动作乱,屠勋奉命前往,晓谕利害,惩办首恶,宽免胁从,事态迅速平息。旋右副
都御史,
巡抚顺天永平、整饬州诸路边备,功绩尤著。弘治十年(1497)迁刑部右侍郎,转左侍郎。
正德三年(1508)进
刑部尚书。宦官
刘瑾专权,凡奏须先向他通报,
屠勋执意不从,刘瑾怀恨在心,寻机报复。不得已托病还乡,加
太子太保。卒后赠太保,谥康僖。善诗文,著有《东湖遗稿》、《太和堂集》等。四代七位
进士。三个儿子应埙、应坤、应峻,两位孙子仲律和叔方以及曾孙屠谦均为进士。
屠 侨
(1480-1555)字安卿,明朝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南京刑部尚书,再从子也,甬上屠氏第八世。正德六年进士,授
御史巡视居庸诸关。
李炎遣中官李嵩等捕虎豹,侨力言不可,世宗时,历左都御史。卒赠少保,谥简肃。
屠楷
(1490-1561)广西 临桂人,为甬上屠氏八世。明嘉靖进士,官至南京
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守备留都。
屠径
屠滽子,甬上屠氏第八世。浙江 鄞县人,明代官吏。
正德进士,试
中书,进
吏部员外郎。有俊才,善诗赋、书翰,名著一时。
屠 隆
(1543-1605)甬上屠氏第八世,字纬真,一字长卿,明朝戏剧作家、文学家,
浙江省鄞县人。历官吏部
主事,有异才。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著有《昙花记》、《修文记》、《
彩毫记》等。其中《彩毫记》写
李白生平,刻画诗人气质较成功,但掺有神仙虚妄色彩。
屠大山
(1500-1579)浙江 鄞县人,
屠滽胞弟屠渭长孙,甬上屠氏第九世。明代大臣。嘉靖
进士,累迁至川湖
总督。后改南京
兵部侍郎,
巡抚应天,提督军务。后与倭寇战失利,被黜为民。
屠本畯
屠大山子,字
田叔,号豳叟。甬上屠氏第十世
浙江省鄞县(今
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海洋动物学、
植物学。屠本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以父荫任
太常寺典薄、礼部郎中、两淮运司同知,后移
福建省任盐运司同知。他鄙视名利,廉洁白持,好读书,到老仍勤学不辍。屠本畯曾说:“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身以当枕席,愁及以当鼓吹。”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中原地区有一些知识分子,由于深入实际考察和研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较重大的成就。
屠本畯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调查研究,著有《
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等书。内容涉及植物、动物、
园艺等广阔领域。
屠粹忠
(1629-1706)甬上屠氏十二世。浙江定海人,清
顺治戊午
进士。累官至
康熙四十三年汉
兵部尚书。有《三才藻异》。
屠 绅
(1744-1801)清小说家。字贤书,号笏岩。江苏江阴人。
乾隆时进士,官至
广州市通判。与
洪亮吉、
黄景仁等为诗友。其小说文字古奥,内容荒诞。著有笔记小说《六合内外琐言》及长篇神魔小说《
蟫史》。字贤书,一字笏岩,号磊砢山人、黍馀裔孙,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人。生于乾隆九年(1744),卒于
爱新觉罗·颙琰六年(1801)。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
云南省知县、甸州
知州、广州同知。著有《蟫史》、《六合内外琐言》、《笏岩诗钞》、《鹗亭诗话》等,事具
沈燮元《
屠绅年谱》。
屠叔方
明代
监察御史,秀水人。万历
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屠安仕
清学者。浙江 秀水(今
嘉兴市)人。与
张履祥同从学于
刘宗周。后隐居
海盐乡村,抄录刘宗周书著。四十六岁卒。
屠祖赉
字杏村,号卜白,湖北 孝感人,
屠述濂之父。清乾隆丙辰
举人已未进士。任直吏
宁河区县令,赠
朝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
屠述濂
字南州,号莲仙,一号守素湖北 孝感人,
屠之申之父。
云南省按察使宣封缅甸。恩赐花身殁军营,谕赐祭葬。诰授朝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
乾隆时期任腾越
知州的屠述濂。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屠述濂是一位“好官”。这位湖北孝感人,由
保山市知县升任腾越知州到任后,便视察学官(即今天的学校)等地,接着便是倡修位于腾冲来凤山麓的来凤书院,为莘莘学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特别值得赞赏的是,
屠述濂在
腾冲市任职期间,完成了腾冲现存时间最早的首部地方志《
腾越州志》的最后编出版工作。此外,在腾冲任职期间,屠述濂还做了一系列爱民惠士、深得人心的事情,之后便被朝廷升任为永昌府
知府,擢迤南道,加
按察使衔。然而,正当屠述濂位高权重,打算做一番事业之时,不幸染上瘴(恶性疾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滇西这块他所热爱的土地,
爱新觉罗·弘历得知屠述濂病故的消息后,下旨给予褒扬,并且惋惜地说:“此人可惜”。
屠述濂生平图册
屠之申
字可如,号舒斋。湖北 孝感人,屠道昕之父。
甘肃省按察使,又晋升布政使,
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调直隶布政使护理直吏
总督。诰授通奉大夫。
爱新觉罗·颙琰中,援例授予
刑部员外郎,后升任郎中。滑县白莲教徒起义,朝廷出兵镇压,他奉命办理
开州区(今四川开县)粮台(经理行军时饷需的机构)。起义被镇压后,提升为大名道。因截漕粮赈灾,升甘肃
按察使,不久又晋升布政使(从二品)。曾筹款接济并请兔灾民欠赋共五十余万两。道光元年(1821年)调任直隶布政使后,疏浚冀州衡水等处积渍以利民田。在总督直隶时,附京五百里很多老圈旗地,年久隐匿混杂,讼案甚多,朝廷年征赋银锐减,他设局进行清查,又命顺天四路弁兵归营训练,州县酌增捕役,使兵、捕分开,各负其责。后因事罢职归籍。
屠道昕
字子如,湖北 孝感人,
屠仁守之父。
爱新觉罗·旻宁丁酉
举人。
云南省后补知县,赦授
文林郎。诰封通奉大夫,赦赠儒林郎
庶吉士加一级。
屠仁守
生于道光乙未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36年2月8日)卒于光绪癸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04年2月9日),享年68岁,清臣。湖北 孝感人,字静夫号梅君。光绪
进士。授翰林院
编修,转都察院
御史。光绪十四年(1888)支持
康有为第一次上书
光绪帝,请求变法,并请康代拟折稿,敦促停修
颐和园,又严劾枢臣及内监,更请太后速归政。次年被
慈禧下令革职,永不叙用。被革职后,屠闭门谢客,潜心于宋五子之书,不敢过为高论。后西游至
太原市,主讲于令德堂,并任令德书院院长,为
山西省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其门生有
于右任、
阎锡山、
商震、
贾景德等。
屠仁守在
山西大学的历史上,曾经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山西培养了一大批有近代知识的人才,是对旧式书院改革,尝试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先驱者。1897年
刘廷琛曾奉命视学山西,回朝后以屠仁守教学之效“闻于朝”。1900年,清廷“以教士有方,赏山西令德书院院长已革
御史屠仁守五品卿衔”,他的教学成绩得到了清政府的肯定。1901年12月,
陕西大学堂开办(现
西北大学),受清政府委任,屠仁守任总教习。1904年2月9日在
西安市病逝葬于临潼窑村。光绪二十一年参加上海强学会著有《屠光禄奏疏》。
屠性
字彦德,绍兴余姚(今属
浙江省)人,元代学者。明《
春秋》学,诗文严整有法度。顺帝至正间以乡荐为
嘉定儒学经师,著有《彦德集》。
屠溶
湖北孝感人,
顺治甲午
举人,戊戌
进士,福建
古田县知县。
屠沂
湖北孝感人,屠之胞兄,
清代大臣。
康熙进士,历任知县、
知州、
府尹、左副
都御史,累官浙江巡抚,兼理海关。
屠洵
湖北孝感人,屠沂之胞弟,康熙癸巳举人,甲午进士,翰林院
编修。
屠远
江苏武进人,清代画家。博学能诗,尤工画山水
南天竹。
屠文漪
江苏 松江(今属
上海市)人,清代学者,著有《九章录要》、《诗余草》。
屠兆鹏
浙江嵊县人,清代学者。精六书之学,评校段注《
说文解字》,于引伸、假借、会意等,颇有前人未发者。专写竹,笔意苍劲,有金石气,
吴昌硕称其为“奇穷了道人”。
当代代表人物
屠洪纲
现代著名歌唱家。亦名屠洪刚,1967年3月出生于北京,早年学习京剧表演艺术,后参加
青歌赛获优秀歌手奖。1990年第一次参加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开场歌曲《万紫千红》。屠洪纲的歌曲始终有着十足的阳刚气,歌曲主要以报效祖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主题。他的代表作有《
霸王别姬》《
精忠报国》、《中国功夫》、《你》、《爱人》等。
屠呦呦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
药学专业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
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
诺贝尔奖“风向标”的
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获得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郡望堂号
郡望
陈留郡:
秦始皇置
陈留县,汉代改制陈留郡。在今
开封市地区。
堂号
(缺)
宗祠通联
四言通用
屠国启姓;
陈留阀阅。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屠姓的源流和郡望。
传奇三记;
诗赋一雄。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
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
浙江省鄞县人。万历年间
进士,曾任
颍上县、
青浦区知县,常与名士饮酒赋诗,纵游山水而不废政事,官至
礼部郎中。晚年家贫,以卖文为生。作有《昙花记》、《修文记》(写修道成仙的故事)、《
彩毫记》(写
李白生平),诗文有《
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南游集》等。下联典指明代浙江鄞县人屠,
正德年间进士,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中。有文才,诗、赋、书、翰,称雄一时。
人称强项;
简析神明。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屠文少事典。下联典指明·屠大山事典。
言高操洁;
声重士林。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六言通用
诗赋推为能手;
昆季并作谏官。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屠俓诗赋书翰一时无双。下联典指明·屠奎与弟屠世皆为御史。
七言通用
田叔诗草留雅韵;
朝野汇编有余香。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
太常典簿屠本畯,字田叔,历官
辰州知府。下联典指明代
监察御史屠叔方,秀水人。万历
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十言及以上
乌府下车,克凛宸之逆;
文坛树帜,堪守子云之玄。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官吏屠侨称的事典。下联典指明代
礼部主事屠隆,字纬真,鄞人。
书渴以当饮,至老尚手一卷;
酒酣方吟诗,下笔立就千言。
——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太常典簿屠本畯,字田叔,历官辰州知府。生平喜读书,至老尚手一卷。人曰:“老矣,奚自苦?”本畯曰:“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伸以当忱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著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下联典指明代礼部主事屠隆,字纬真,鄞人。一字长卿,有异才。落笔数千言立成。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
宗族特征
1、屠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南。
2、屠姓济济多才,唐以后,其发展之重心移至南方,尤以江浙籍屠姓最为名人辈出,可谓诗人才子竞风流。
3、屠姓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4、屠姓堂号出自有典。如四当堂出自明朝
屠本畯,其到晚年,仍嗜读书,手不释卷,有人不解,问之:“老矣,奚自苦?”答到:“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伸以当枕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是故有四当堂传之后世。
家谱文献
江苏常州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六卷,(清)屠亮编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江苏省常州图书馆。
江苏武进屠氏毗陵支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屠维聪等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6年)敬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
东京国立博物馆、
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屠氏毗陵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屠景甫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毗陵敬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浙江杭州屠氏武林支谱,(清)屠绍理纂修,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御赐修龄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萧山萧邑屠氏宗谱十二卷,(清)屠邦新等修,清
宣统二年(公元1911年)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杭州大学图书馆、
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宁波甬上屠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二卷、末二卷,(民国)
张美翊、屠可全等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既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图书馆家谱陈列室(完整)、
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今缺第九~十一卷。
浙江屠氏孝感支续谱,(清)屠绍理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浙江屠氏孝感支谱,(清)屠之申修,
爱新觉罗·旻宁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嵊县鹿山屠氏宗谱六卷,(民国)屠开秀、屠梅江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
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兰江屠氏宗谱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
兰溪市拍社乡。
江苏常州屠民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六卷,(清)屠亮编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江苏省常州图书馆。
江苏武进屠氏毗陵支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屠兆纶、屠葆润等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敬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辽宁省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
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阴山屠氏族谱三卷,(清)屠震宗辑,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浙江省鄞县栎阳屠氏宗谱五卷,(民国)冯丙然、屠用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
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屠氏孝感支续谱,(清)屠绍理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浙江上虞屠氏宗谱四卷,(民国)屠载清修,屠国朝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茂延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
浙江图书馆。
浙江嵊县鹿山屠氏重修宗谱四卷,(清)屠兆鹏、屠宝璋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
南开大学图书馆。
浙江嵊县屠氏宗谱,(清)屠方炎等修,清咸丰年间十报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屠氏族谱二十二卷,续编三卷,(清)
屠之申纂,
爱新觉罗·旻宁七~八年(公元1827~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屠氏毗陵支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屠景甫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敬斋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下麟溪屠氏宗谱三卷,(清)屠思贤、屠思周修,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下麟溪屠氏宗谱三卷,(清)屠守成等修,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下麟溪屠氏宗谱三卷,(清)屠尚祖等修,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常州屠氏兰陵葛桥支谱六卷,首一卷,(清)屠亮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保纶堂、世德堂合编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