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八飞,笔名虎头,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的教授。他在
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柏林
柏林洪堡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冯八飞曾担任
亚历山大·冯·洪堡大学语言与语言学系的博导,并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的洪堡学者称号。他还是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和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以及德国洪堡基金会中国学术大使和德国语言学研究院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介
冯八飞,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德国洪堡基金会中国学术大使,德国语言学研究院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出版过《沉浮莱茵河》、《永远的白玫瑰》等作品。
并非宋史专家,只因互联网上有人标新立异,妄议
岳飞,因而义愤填,拍案而起,要誓说岳飞。在“
文化中国”栏目中讲述《
精忠岳飞》。
经典文章
判若云泥中兴将
作者:冯八飞
《说岳》横行江湖,几成草根《
宋史》。
钱彩名不见经传,仅知“约1729年前后在世”,但风流才子
赵构大皇帝万想不到,他伙同大才子
秦桧父子、发动整个
南宋国家机器、倾全国智力财力加卑鄙力涂改的官史,在“历史”这个战场上完败于单枪匹马的钱彩。这个
浙江省落魄文人夜夜站在冯八飞梦中仰天长笑,穿越时空,粪土当年皇帝加宰相,以至我们老百姓的
宋朝就是《说岳》的宋朝,我们老百姓的抗金就是
岳飞。而且只有岳飞。似乎南宋开国只有一个岳飞率领
岳家军在抗金。
其实不确。与岳飞同时,还有很多抗金名将。
刘锜(1098—1162),字信叔,六盘山德顺军(
静宁县)人,其出生地还有N个版本:
都昌县、江苏金陵(南京)、
安溪县、秦州成纪(甘肃天水)等。但《
辞海》从
德顺军说。可为左证的是,七百年后(清同治十年,1871),甘
总督左宗棠西征新疆,于静宁恭立“宋三忠庙丽牲石文”碑祭祀刘锜、吴和
吴璘,碑文出自左宗棠之子
左孝威。
左宗棠是哪个?清朝
刑部尚书潘祖荫曾上奏
爱新觉罗·奕詝:“国家不可一日无
湖南省,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左宗棠,这位“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走马西北,为
中原地区夺回六分之一疆土的国家英雄,独向
刘锜低首。
刘锜是高干子弟,为
北宋泸州军(
泸州市)节度使
刘仲武九个儿子中的老幺,其兄刘锡亦为一时名将。刘锜自小熟读兵书,胆略过人,声如洪钟,箭法娴熟,曾当众一
箭射穿一个水,拔出箭来,再一箭射进箭洞里,技惊四座。北宋
宣和年间(1119—1125)他由
高俅推荐给
宋徽宗担任“(门合)门后”,
赵构即位后“荫补”为“(门合)门宣赞
舍人”,实职“差遣”知岷州(甘肃岷县)和陇右都护,率军抗击
西夏。建炎三年(1129)宰相
张浚到
西北督军,提拔
刘锜为泾原经略使(军区司令),兼知
陇西郡(甘肃平凉)。第二年张浚率刘锡刘锜兄弟和
吴玠吴璘兄弟等发动富平战役,开战后
完颜宗弼集大军于渭南下邽,指挥金军用柴土填平沼泽直扑宋营,刘锜身先士卒率军包围金兀术,重伤降金宋将
韩常。但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怯战退逃,致宋军溃败,刘锜因部将李彦琪降金被贬知
绵阳市(四川绵阳),
绍兴四年(1134)复职,在
仙人关之战助吴玠大败金军,升江东路副总管,守
镇江市(江苏镇江)。绍兴六年(1136)名将
解潜与
王彦相互攻杀双双被罢,
赵构将王彦“
八字军”拨归
刘锜,不出二年被
刘琦编练成精锐。
绍兴九年(1139)宋金第一次绍兴和议成功,宋称臣纳贡,金归还
黄河以
南宋土,刘锜因此调任
东京汴梁(
开封市)副留守,率将士及家属四万余乘船北上赴任,绍兴十年(1140)五月刚走到
阜阳市(安徽阜阳),
完颜宗弼政变后撕毁协议,率四路大军渡黄
河南省犯,直逼开封,刚上任的东京留守望风而降,南京
应天府(
商丘市)留守亦降,
唐长安城(
洛阳市)被
伪齐李成攻占,金兀术从河中(
永济市)出兵直扑陜西凤翔,仅三十多天就拿回第一次绍兴和议归还的大部宋地。
予取予求。
顺昌北临水,南面
淮河,扼金军南下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刘锜率将士弃船登陆,问顺昌
知府城里有粮否,知府说:“有米数万斛(一斛为十斗)”,刘锜大喜:“有米足可战守”,遂率军入城。
金朝前锋此时已占陈州(
淮阳区),距顺昌仅三百里,城内人心惶惶。刘锜开会,有将领提议速归江南,刘锜却鼓励诸将同心戮力“奋死报效国家”,说到最后厉声大喝:“
东京虽失,幸金军至此,有城可守,为何弃之?若再敢言退者,斩!”遂令诸将分守城门,军民总动员决战金军,全城民情为之一振,“男人备战守,女人砺刀剑”。
刘锜亲上城墙督工,收集门板竖立城上,在城外筑羊马垣(城墙外十步的矮城墙,厚六尺,高五尺),六昼夜完工。
刘锜此行为上策,大部分军官包括刘锜自己都携带家眷,此时遂效“破釜沉舟”古例,下令凿沉所有舟船,集中家眷于城内寺中,四门落锁,外面遍堆柴火,派专人守卫,当众下令:“我军战败就四面点火,绝不能让她们辱于金军。”
所有华丽堂皇的辞藻都是苍白的。
生命的色彩来自于行动。
五月二十五日,金军数千骑渡颖水前哨顺昌,被
刘锜伏兵击溃,生擒
千户阿里,审知富平战役手下败将
韩常下寨距城三十里的白沙涡,遂乘其立足未稳,夜遣千余精锐劫寨,打了金军一闷棍。四天后金三路
都统完颜雍(又名完颜褒,即后来的金世宗)、龙虎大王突合速与韩常引军三万兵临顺昌。刘锜下令大开城门,金军疑惧不敢进,用箭乱射,被城到府板挡住。等金军箭尽,刘锜令强弩猛射,金兵
阵形甫乱,刘锜猝然率步兵出击,杀敌数千。六月初二,刘锜再派壮士五百夜劫金营,结果天助刘锜,大雨倾盆,雷电四闪,宋军只照有辫发者(
金朝留长辩)兜头砍去,杀伤甚众,金兵溃退十五里。
刘锜复募百余人追击,用竹杆为武器,电闪则击,电止藏匿,金兵初则疑神疑鬼,不敢妄动,后来实在忍不住奋起还击,摸黑乱砍,天亮一看,积尸盈野都是金兵,只好退却。
闻知金军受挫,坐镇
开封市的
完颜宗弼气冲牛斗,索靴开工,亲率十万大军来援。刘锜开会,又有将领要求趁胜退军,刘锜却认为敌众我寡,如撤退在平原遭金军铁骑追击,必大败,倒不如“背城
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中求生”,于是连出五招,招招制敌。
第一招,骄敌。他派
曹成前去挑战,故意落马被俘诈降,向金兀术告密说
刘锜乃太平时期高干子弟,声色之徒,安乐之辈,非将帅之材。金兀术大喜,觉得刘锜不堪一击,令弃攻城重机械鹅车和炮具,轻装赶路,不到七天强行军1200里到顺昌,连营下寨,旌旗遍野。
第二招,乱敌。
完颜宗弼到达第二天,刘锜派耿训向金兀术下战书,金兀术大怒:“刘锜有胆跟我交战?小小顺昌城,用靴尖就可踢倒!”耿训笑说,刘锜不但请战,还谅金兀术不敢渡河。若真敢渡河来战,愿替贵军搭浮桥五座。金兀术气得发疯:“我怕刘锜?你回去报他,休得误约!”当夜与金军众将折箭为誓,定要一天拿下顺昌。
第三招,伏敌。就在金兀术跟众将折箭为誓之时,
刘锜密令连夜在
颍河上游及河边水草中下毒。第二天黎明,刘锜果筑五座浮桥。金兀术盛怒之下提兵过河,盛夏天气酷热,人马皆渴,争相饮水吃草,人病马死。
完颜宗弼不知中计,与
韩常分攻东西两门。
第四招,疲敌。接战后刘锜只派少数部队出城迎战,其余部队轮番躲在羊马垣里养精蓄锐。
第五招,败敌。日过正午,天气炎热,金军渐露疲态,刘锜先遣数百人出西门攻韩常。金兀术初见宋兵不多,只令前军迎战。宋将赵樽和韩直身先士卒,麾兵奋战,身中数箭力战不退,冲破金阵,刀斧乱下,韩常大败,拔营北逃。金兀术见势上前祭出“
铁浮屠”,但
刘锜早有准备,亲率长枪手向前乱挑金兵铁盔,刀斧手则执
大斧随后专砍其手,“铁浮屠”溃败。
完颜宗弼只好使出最后一招“拐子马”。谁知刘锜亦有所备,令士兵用竹筒遍撒煮熟的豆子,金马低头抢豆,宋军乘机以大刀砍马足,人马皆倒,互相践踏,杀敌五千。刘锜见金兀术身披白袍督阵,即传令活捉兀术有重赏,宋军奋勇杀去,亲兵慌忙护其撤退,冲动本军阵脚,被宋兵乘势追杀,大获全胜。金兀术退到城西掘壕自守,但老天再助刘锜,当晚大雨,平地水深尺余,刘锜引军劫寨,斩杀逾万。金兀术立脚不住,败还
开封市,回去后实在气不过,
韩常以下,均遭鞭刑。
如此大好形势下,
赵构令
刘锜退守
镇江市,被扣在金的
洪皓后说
顺昌之战后“
金朝震恐丧魄”,把所掠珍宝打包准备北撤,如宋军乘胜追击,指日可待擒
完颜宗弼,收复首都开封,撤军是“自失机会,良可惜也”。
顺昌之战,刘锜战士两万,出战五千,却以少胜多,脆胜金兀术十万金军,成为中华战史上以寡击众、以弱胜强、以步制骑的著名战例,是
吴玠和尚原与仙人关大捷后的第三次大捷,也是宋军第一次在平原地区击败“
铁浮屠”和“拐子马”。金军自认南下与宋交战十五年,败于吴玠,是失了地利,而败于
刘锜,才“真以战而败”。
顺昌之战名列“中兴十三战功”,刘锜获封泰武军节度使,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不过,终刘锜一生,也仅此役漂亮。
赵构说:“顺昌之胜,所谓置之死地然后生,未为善战也。锜之所长,在于循分守节,危疑之交,能自立不变,此为可取。”宋高宗虽然昏君,但确实不是蠢猪,从刘锜后来战绩看,宋高宗评价颇为中肯。
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第四次北伐被十二道
金牌召回,
完颜宗弼卷土重来进攻
庐州古城(安徽合肥)与
和县(安徽和县),
刘锜、张俊和
杨存中在皋(安徽巢县)大破金军。但
张俊“自在军”趁乱
纵火劫刘锜军寨,被刘锜擒获十余人,全部斩首。张俊怒骂刘锜:“你敢杀我的人。”刘锜却不买账,骂还说:“我杀的是劫寨贼!”就此与张俊翻脸。班师后张俊不仅未替刘锜请功,且与
秦桧合谋夺了刘锜兵权,降为荆南府(
江陵县)
知府,
岳飞多次说情无效。
二十年后,
绍兴三十一年(1161),
完颜亮完颜亮亲统大军六十万南下攻宋,行前一一列举
南宋大将,皆有金将自愿克之,独问到
刘锜,无人应声,
完颜氏亮只好说:“那我自己来吧!”此时岳飞去世十九年,
赵构无人可用,任刘锜为江南、淮南、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后
淮南西路大将王权不战而逃,奉送
合肥市与
和县,金兵乘势沿江而下。刘锜重病退回江南,金军万户高景山猛攻不舍,刘锜大怒,抱病跃马麾军突阵,战两个时辰,战马受伤,刘锜弃马步战杀开一条血路,回营易马,突出复战,高景山猝不及防,被刘锜挥刀劈于马下,金兵大乱撤退,但刘锜已无余力追击。此战后
刘锜上书辞职,但其侄刘汜不听刘锜劝阻,强行率李横渡江北战,遭金军铁骑围攻,几乎全军覆没。
此战虽病杀高景山,但刘锜等于完败,名将声誉毁于一旦,还朝后转任闲职提举万寿观,住在都亭驿养病,已是虎落平阳。第二年,投降派宰相
汤思退为招待金使强迫刘锜迁去满地粪便的小破院,刘锜气得呕血数升而卒,谥号跟
岳飞一样为“武穆”,赠
开府仪同三司。此时岳飞就义已二十一年。
安溪县和
都昌县七里桥皆有“刘锜将军墓”,到底哪个是真的,至今还在争。
就抗金军功而言,
吴玠和
刘锜均颇足称道,但从战略上看,他们都是防御型将军,守土尚可,复国不足,遑论开疆。
纵观
南宋,真正的进攻型将领,仅岳飞可屈一指。岳飞一生作战“向前、向前、向前”,混不知“防”字儿怎么写的,且通常“攻必克”,即使进攻不利的第三次北伐,也不能算败仗。
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来看,吴玠和刘锜的贡献当然远远不如
岳飞。
赵构一朝名将,除去吴玠和刘锜之外,流传最广的就是“
中兴四将”:岳飞、
韩世忠、
刘光世、
张俊。
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在南京
应天府(
商丘市)登基。当时太上皇
宋徽宗、皇帝
赵桓及所有皇亲被金兵一网打尽,偌大的
中原地区“
曹操”“
刘备”蜂起。宋高宗登基时宣布“继”大哥宋钦宗的“位”,强调天下还是“宋”。“
南宋”是史学界为区别建都
开封市、至宋钦宗为止的“
北宋”强行派送的名字,在宋高宗眼里,从开封到
杭州市,一直都是“宋”,只不过他这个风流才子大皇帝的“宋”,疆域比
赵匡胤的“宋”小了很多而已。
“中兴”,即“宋朝中兴”,而非另辟
新朝。如此,谁还敢跟他争天下?
赵构并非政治蠢猪。他登基后打出“宋”字大旗,扬汤止沸,中华大地上方兴未艾的万千山头一朝扬尘拜倒,兵荒马乱中数不清的阴谋家野心家重新统一在“宋”朝旗下。
宋朝中兴,遂有“中兴四将”,
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仍藏“
南宋中兴四将图”。
因为,中兴四将,判若云泥。
中兴四将资格最老的是
刘光世。这是个“靠资格发迹”的典型。
刘光世(1086—1142),字平叔,保安军人。保安军得名于
赵光义赵光义(赵匡义)
太平兴国二年(977),959年后(1936),毛泽东领导的
中国工农红军为纪念
刘志丹改名为
志丹县,至今。经查,刘志丹跟刘光世没亲戚关系。幸好。
刘光世在“中兴四将”中资历最老,并一手创立
淮宁军,但将略平常,贪污腐化,治军不严,流寇叛军纷纷归附,因此部下军队最多。他与
金朝有杀父之仇,却畏金如虎,一触即溃,连宋高宗亲诏也经常阳奉阴违。
建炎四年(1130)完颜
完颜昌(昌)攻
淮安区(
淮安市),
赵构连下五道手诏,
刘光世拒不出援。
绍兴元年(1131)三月,宋高宗让刘光世改兼淮南、京东路宣抚使,置司
扬州市,刘光世又不奉诏,宋高宗却在次年六月升他为两镇节度使。
就这么块儿料,却经常在宋高宗面前大言炎炎。有天他又赌咒发誓竭力报国,要在高宗功臣簿上名列第一(他日史官书臣功第一),宋高宗实在忍不住,当面搡他说:朋友,光嘴说不好使,得付诸行动!(卿不可徒为空言,当见之行事)
但是,只要说到抗金,刘光世只有一个行动:逃。
建炎三年(1129)二月,区区五百金骑进至安徽天长,
赵构连人数都没听清就渡
长江南逃。
刘光世跟他有一拼,连金兵影儿都没见便溃退过江,却被宋高宗表扬“持重”,委为行在五军制置使,后升殿前都指挥使。当年九月,
金朝自
黄州府渡江,刘光世再率军南逃。
绍兴三年(1133)十月,
伪齐军渡淮南犯,刘光世逃到建康(江苏南京)。
绍兴市六年(1136)七月
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之战,襄汉大捷打得
刘豫丧魂失魄。刘豫转身派兵三十万渡淮打刘光世出气,刘光世闻风而逃,最后宋高宗以死相逼,右相兼
都督张浚飞马赶到
采石矶,厉声大喝:“若有一人一马渡江者,斩!”刘光世才勉强留在前线,最后靠
王德、
郦琼和
杨存中的藕塘(安徽定远)大捷升少保,在
南宋继
韩世忠之后第二个领三镇节度使。
刘光世外战外行,升官却超级内行。
建炎元年(1127)他便巨款买通大太监
康履,当年便凭部将平叛之功升奉国军节度使,是南宋开国后首位升节度使的将军,官衔上追平他爹。建炎三年(1129)“
苗刘兵变”他又选对了边,升
太尉、御营副使。
绍兴八年(1138)冬,宋金第一次绍兴和议成功,
赵构普升天下,刘光世获赐“和众辅国功臣”,与张俊和韩世忠成为当时仅有的三个赐功臣号兼领三镇节度使的大将。
网上很有些不懂事的认为宋高宗再三提升这个逃跑将军太傻。其实傻的是他们。藉塘大捷后宰相
吕颐浩和张浚要求罢免
刘光世,宋高宗密议此事于
赵鼎。政见始终跟
张浚相左、在朝堂上斗了一辈子的赵鼎说刘光世军中人脉丰沛,突然罢免恐引兵变,或溃散为匪,甚至投降
刘豫。被“
苗刘兵变”吓破了苦胆的宋高宗一听“兵变”马上买单,立刘光世为护国、镇安、保静军三镇节度使。
然而,一个临阵永远逃跑的将军,却获三镇节度使,这个国君,不是昏君,又是什么?
绍兴三年(1133)李横北伐大败,
岳飞屡次上奏要求前去打
李成和杨幺,
刘光世却在背后要求接管
岳家军离开的辖区。
刘光世与岳飞面和心不和,除岳飞升官太快之外,还有两个硬梁子。
第一个是悍将傅庆。
傅庆本是
卫州(
卫辉市)窑工,原隶刘光世,后改投岳飞。他打仗勇猛,但牛皮太盛,经常吹嘘说岳飞没他玩儿不转,总觉升官太慢,多次向刘光世部将
王德表示希望重归刘光世。
建炎四年(1130)岳家军比试射箭,所有人都超不过150步,傅庆连发三箭,箭箭都在170步开外。此时
岳飞下令取
赵构“宣赐”战袍和金带奖赏
王贵战功,傅庆借酒大闹,焚烧战袍,捶毁金带。岳飞怒盛,下令将他斩首,等于扫了
刘光世面子。
第二个则是
绍兴七年(1137)刘光世被罢官,开始说他的部队由岳飞接手,等于岳飞夺了他的兵权,刘光世当然衔恨不已。
绍兴十年(1140)五月
刘锜顺昌大战,宋高宗起用刘光世为三京招抚处置后援,但
王德不愿归隶刘光世,宋廷只能给他数千人马,成为偏师。绍兴十一年(1141)宋廷收
韩世忠、
张俊、
岳飞三大将兵权,顺便也收了他的兵权,罢为万寿观使,封杨国公。绍兴十二年(1142)刘光世死,终年54岁,谥武僖,开禧元年(1205)追封王。
中兴四将中最为窝囊的这个将军,官运亨通,寿终正寝。
中兴四将中,岳飞小
刘光世和张俊17岁,小韩世忠14岁,小
吴玠10岁,最年轻的
刘锜也大岳飞5岁,因此在这一拨儿名将中,岳飞是地道的小字辈。
建炎元年(1127)
赵构称帝,24岁的岳飞前去投效,也就是个班排长,那时刘光世、
韩世忠和
张俊已是战区统帅和开国大将。但
绍兴市六年(1136)
岳飞已官拜
太尉、宣抚使(省委书记兼大军区司令)兼营田大使(农垦兵团司令)。太尉是
宋朝武将最高虚衔,宣抚使是仅次于宰相的实职“差遣”,位高权重。不过十年光景,岳飞一飞冲天,就官阶而言俨然同僚,就战功、军威、皇帝青睐和发展潜力,已渐露一骑绝尘之势,让其它中兴三将颇感咄咄逼人。岳飞“自列校拔起”,几乎每次提拔都是“超升”:
绍兴元年(1131)十月,由正七品超升从五品遥郡观察使。
绍兴三年(1133)九月,第二次朝见
赵构,由从五品超升正四品镇南军承宣使。
绍兴四年(1134),32岁的
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之战拿下
邓州市,由正四品承宣使超升为从二品清远军节度使,成为
南宋第五个开衙建府的节度使。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金军内部矛盾经常酿成相互攻杀和
政变,而刘、韩、张三将自南宋开国后一直勾心斗角,猜忌极深,数次险些酿成相互攻杀,多亏宋高宗和宰相们长袖善舞,才避免他们你死我活。但岳飞超升却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一致把攻击目标转向岳飞,以
韩世忠和
张俊较明显,尤以张俊为甚。
岳飞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史料显示他给韩张二人写过三十多封信,尽管从无回信。平杨幺后
岳飞特选两艘大
桨轮船,附带所有船员和武器,分赠韩世忠和张俊。宋军主要为步兵,大车船是稀罕对象儿,算份大礼。
韩世忠与张俊的反应充分证明他们不是一类人。他大为高兴,就此与岳飞冰释前嫌,加之两人在抗金大政上志同道合,朝堂上经常同声相应,渐成莫逆,同时代爱国诗人
陆游在《剑南诗稿‧卷三十四》中也将他俩并列:“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
韩世忠小节确实不大好看,但在北上抗金、光复故土这个大节上,韩世忠,足与
岳飞齐肩。
韩世忠(1089—1151)小
刘光世和
张俊3岁,大岳飞14岁,字良臣,陜西
绥德县砭上村贫农,少年时好骑劣马,喜饮
烈酒,横行乡里,因其行五,人称“泼韩五”。因生活放荡,韩世忠少时满身癞疮,入夏必下溪浸泡解痒,有年在溪中忽遇巨蟒张血盆大口来吞,泼韩五赤手斗巨蟒,人蟒缠作一团,最后他掐着盘身巨蟒回家,到厨房摸到菜刀几刀砍断,烂炖一锅吃得精光,癞疮就此痊愈!村里算卦的席三当众掐指说,韩五日后要当大官儿。
韩世忠大怒,认为席三取笑,当街痛殴。后来韩世忠发迹,席三找到府来讨说法,韩五爷当场买单,立赠三万贯。
韩世忠18岁从军,身材魁梧,风骨伟岸,能挽三百斤强弓(追平
岳飞)飞马射箭,使一条铁打遍天下。他跟
刘光世一样成名于
北宋。崇宁四年(1105)
西夏攻宋,韩世忠在
米脂县(陜西米脂马湖峪)斩将夺关,长官报其功,领军元帅
童贯不信,只给他升了一级。
宣和二年(1120)韩世忠随
王渊出兵平方腊,主帅还是童贯。他亲率伏兵击败
方腊,追至睦州清溪洞(
淳安县,现已在
千岛湖百尺水底)生擒方腊,王渊大赞“真万人敌也!”但大将
辛兴宗伸手贪了他的功,后被人揭发,
韩世忠才转承节郎(
宋朝武官总共53级,承节郎是第51级),还是个小军官。
《
水浒传》说
鲁智深擒方腊,根本就是吃韩世忠的豆腐。
一年后韩世忠跟
刘光世的爹
刘延庆出兵燕山(北京)攻金,宋军一触即溃,唯韩世忠所率50余骑获胜。
赵桓(1126)即位后升韩世忠为武节大夫,后来真定(
正定县)被金兵攻占,韩世忠率部驰援老上级
王渊,陷入重围粮尽援绝,部下劝他突围,韩世忠不干。当夜降下
大雪,韩世忠亲选死士300夜袭金营,结果金军自乱,互相攻杀,刺死主将,尽退。
韩世忠不仅资历比岳飞老得多,而且他在
赵构那里的面子也比
岳飞大得多。因为,他曾三度救驾。
靖康之变二年(1127),康王赵构在
济州市(
巨野县)被数万金兵包围,韩世忠仅率千人驰援,单人独骑突入敌营斩其酋长,救出赵构。这是韩世忠一度救驾。那时赵构还不是宋高宗。当年赵构即位后立升韩世忠为
光州市观察使,赐“
带御器械”(追平
岳云),后出任御营左军统制,成为方面大将。金兵攻河南,韩世忠与
翟进夜劫敌营失败,转移开封后与翟进产生矛盾,宋高宗召回韩世忠屯军淮阳(江苏清江)。
建炎三年(1129)年初
完颜宗翰(宗翰)南下,在江苏阳几乎全歼韩军,之后派军长途奔袭
扬州市。
赵构当时正在后宫美女堆中颠鸾倒凤,突报金军前锋兵临城下,方寸大乱,提裤掩衣狼狈开工,仅带数骑落荒而逃。这个风流天子长期醉入花丛,阳气本自虚弱,吃了这一巨惊,竟然吓爆了肾,就此失去生育能力。宋高宗“行在”浙江钱塘(杭州)后,
韩世忠率残兵从海路连夜赶去救驾。
这是泼韩五二度救驾。却并非他最后一次救驾。
韩世忠三度救驾,即
中原地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受之变”。此事与中兴四将关系甚重,看官品茶,且听在下详说。
赵匡一辈子“强干弱枝”防兵变,政策十分成功,整个
宋朝只发生过一次真正威胁到皇权的兵变,就发生在风流才子
赵构大皇帝执政时期。
宋高宗从扬州美女堆中提着裤子逃到
镇江市后,吏部尚书
吕颐浩建议他留在长江以北激励全国军民抗金复国,
韩世忠老长官
王渊则劝宋高宗渡江逃往
杭州市。终其一生,只要能逃跑,宋高宗一定选择逃跑。他下令张浚、吕颐浩和
刘光世沿江防守,自己一溜烟逃到杭州。后来
完颜宗翰没过江,宋高宗顿觉王渊料敌如神,保驾有功,于是罢免向他报告
扬州市“稳如泰山”的奸相
黄潜善和
汪伯彦,任朱胜非为宰相,破格提拔王渊为枢密院“执政”。
这王渊不过是个“御营司都统制”(首都卫戍司令),而且他与黄潜善一样支持
赵构留在扬州,扬州失守惊了“圣驾”,原本大大有罪应当罢官,却因跟大太监
康履关系好,不过提了个逃跑建议,朝中大哗,尤以长期追随宋高宗四处“行在”、自认劳苦功高早该升节度使的统制
苗傅和威州(河北井陉)
刺史刘正彦为甚。
苗傅是山西上党人,
靖康之变时与张俊和
杨存中等人投奔康王赵构,也是开国元勋。刘正彦之父
刘法跟
童贯攻
西夏阵亡,是正宗“烈士后代”,而
王渊是刘法的老下级,所以他推荐刘正彦入朝跟苗傅统掌
御林军,视为军中亲信。殊不知刘正彦升官愿急,他却没当回事儿。挡人财路,坐家祸来;挡人官路,血光之灾——刘正彦立刻变成王渊暗中死敌。
一个暗中变成死敌的朋友,往往是致命的。
赵构扬州败逃,负责船只的王渊用十多艘大兵船抢运私财,朝议纷纷,而与王渊交好的大太监
康履等作威作福,兵荒马乱仍大事铺张去观
钱塘潮,遂致“众怒沸腾”。
苗傅和
刘正彦见民气可用,遂率兵埋伏城北桥下,乘
王渊退朝过桥突起狙杀,乱军用枪挑着王渊脑袋直冲皇宫。守宫中军统制吴湛是苗傅亲信,大开宫门接应,苗刘杀宦官百余,冲到宫内小楼墙外。宋高宗闻知兵变,全身筛糠,屁滚尿流,经宰相
朱胜非再三鼓励才壮胆爬上二楼,隔墙打听苗刘要求。苗刘一要杀康履,二要当节度使。
赵构马上交出康履,苗刘当场腰斩平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康履。伟大的康公公断成两截后上半身仍伏在地上磕头乞命。宋高宗哪见过此等活色生香的现场3D直播,赶紧结结巴巴御口亲封苗刘两人节度使。
苗刘这两个无脑人此时灵光乍现,想起“秋后算账”之典,干脆当场逼迫刚满22岁的宋高宗退位,封为太上皇,身边只留15个内侍,禅让皇位给3岁皇太子
赵旉(音夫),改年号“明受”,又推出
赵煦(
宋徽宗之哥,宋高宗之大伯,即北京人所谓“大爷”)废后
元祐皇后垂帘听政(这孟太后在
张邦昌辞儿皇帝时已经垂过一回帘了),同时宣布孟太后已封
苗傅为武当军节度使,
刘正彦为武成军节度使,率兵护驾。
苗刘两个无脑人,终于当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节度使。
22岁的
赵构哪儿能甘心当太上皇啊。他暗地里跟
朱胜非密召
张俊、张浚、
刘光世和宰相
吕颐浩平叛。这几个人虽然都很讨厌王渊,却更不愿意屈居苗刘之下。张俊首先表态拥护宋高宗,赶到平江(苏州)密会兵马总指挥张浚,两人抱头痛哭,鼻涕流了一地,捶胸顿足发誓平叛,广发檄文号召各地大将勤王。
当时苗刘最怕兵多将广的刘光世,下诏升他为
太尉兼淮南制置使,所以刘光世接到张俊密信后迟迟不肯表态。直到吕颐浩派专人去
镇江市劝说,各地也纷纷表态拥护
赵构,刘光世这才出兵“殿后”。
韩世忠就积极得多,自告奋勇担任前锋。但他的部队在沭阳被
完颜宗翰打得精光,所以宰相张浚只好让
张俊借2000兵马给韩世忠。同时,苗刘也在积极争取韩世忠。当时
梁红玉及儿子都在苗刘手中,宰相
朱胜非怕韩世忠投鼠忌器,就给
苗傅出个馊主意:派梁红玉去劝韩世忠归顺。苗傅这个无脑呆鸟居然大喜照办,结果他派人去给韩世忠加官晋爵,已无后顾之忧的韩世忠当场翻脸:“
老子只知有
建炎(宋高宗),不知有明受(
赵旉)”,随即兵发
杭州市。
苗刘一见四处烽火无法收场,赶紧让
赵构复位。
韩世忠得此鼓励却加紧攻击,在杭州近郊临平会战苗刘,韩世忠总攻前公告全军:“伤疤是男子汉的
勋章,今天我要发现谁脸上没挨过贼兵几箭,老子就先砍了他!”从没听说过这种不讲理命令的
张俊“自在军”只好跟在韩世忠屁股后面奋勇向前,加之各地勤王兵马蜂拥而起,苗刘部队本已气馁,结果大败,仓皇逃出杭州。
最可笑的是,苗刘这两个无脑人逃走前还跑进皇宫强迫宋高宗发了两张“誓书铁券”给他们。所谓“誓书铁券”,并不是所有的罪都赦,通常明文写着:“若谋逆不宥(不赦),余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之类。他们刚出
杭州市,
赵构立刻宣布他们谋逆,“铁券”当场变成废纸。不久,苗刘二人相继被擒,“于
建康市”。
宋高宗复位。
苗刘兵变,前后不到两个月,虽是一场虚惊,却让宋高宗从此深刻认识老祖宗
赵匡胤的“强干弱枝”祖训,宋高宗立擢挑头勤王的
张俊入枢密院顶
王渊遗缺,33岁张俊一跃与宰相平起平坐,连骑墙的
刘光世也升了
太尉和御营副使。
然而,一会儿被抱出来登基,一会儿又被抱出来退位,3岁小皇子
赵旉经不住这番折腾,眼瞅着熬得面黄肌瘦,半死不活,有天午间好容易入睡,一个鲁莽宫女却不小心碰倒一个大铜炉,咣当一声巨响,竟将半死不活的皇太子彻底吓断了气。
赵构大怒兼疯狂杀了一大堆宫女、太监和保姆,但依然就此绝了后。
也就是说,宋高宗搞死了他惟一的亲生儿子弄回了皇位。
韩世忠带兵冲入
杭州市时宋高宗握着他的手痛哭:“中军统制吴湛是苗刘心腹,现在宫中,爱卿能为我除害吗?”韩世忠只身闯入禁卫营,假意与吴湛握手,猛力掰断其手指,当场诛杀,宋高宗立授二镇节度使,手书“忠勇”二字绣锦旗下赐,韩世忠赢得终生“誓书铁券”。因此看官须知,宋高宗并非只授了
岳飞“精忠报国”锦旗。后来
赵构一度不让岳飞跟韩世忠和
张俊并列都统制,并非只因为韩张二人资历老。
在忠于宋高宗问题上,韩世忠跟张俊有一拼。
靖康之变二年(1127年)韩世忠
济州市救驾后就奏请宋高宗迁都
长安(
西安市),向全国军民宣示北上抗金的决心。宋高宗不准。
苗刘兵变后
完颜宗弼大举南犯,张俊劝宋高宗逃往
鄂州市(武昌)。当时连岳飞都建议宋高宗逃往
长沙市,韩世忠力排众议,坚决反对,说
河北省和
山东省已经丢了,再跑,
宋国就没有国土了。
赵构于是再升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驻守江苏镇江。此役最后因
杜充投敌,韩世忠被迫退过长江,但
绍兴六年(1136)四月宋高宗仍赐韩世忠“扬武运功臣”,加授三镇节度使。
金朝废
伪齐刘豫时,
韩世忠屡次上疏要求趁机出师北伐,宋高宗不准。
绍兴十年(1140)金军毁第一次绍兴和议南犯,韩世忠在淮阳击败金兵,晋级太保,封英国公。宋高宗与
秦桧收兵权,韩世忠升
枢密使。宋金第二次绍兴和议,韩世忠与
岳飞坚决反对,上疏大骂秦桧误国,
赵构不准,韩世忠一气之下辞职并要求退休,宋高宗索性罢韩世忠枢密使,转任闲职礼泉观使,封福国公。
韩世忠从此心灰意懒,加之备受秦桧陷害,岳飞又冤死,这位抗金名将从此自号“清凉居士”,绝口不提军事,经常骑头驴带二三小童到西湖边喝酒,旧部来拜也不见。用进废退,写得多了,一生铁马金戈以命相搏的“泼韩五”居然文辞精进,摇身变成填词高手,略抄一首《南乡子》为证:“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是梦,为官,宝玉妻儿宿业厘。年事已衰残,鬓发苍苍骨髓干。不道山林多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其神游六合、御风而行的飘逸风骨,直追七百年前的
陶渊明。
绍兴二十一年(1151)八月
韩世忠卒,追拜
太师,追封通义郡王。
赵昚即位后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
赵构,备极哀荣,并赐与四个老婆(包括
梁红玉)合葬苏州灵岩山西南麓,墓碑高一丈余(四米多),宋孝宗亲笔书写“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一万四千字由
赵雄撰文,
周必大抄写,
灵岩山寺也赐匾额“显亲崇报寺”,以表彰韩世忠“
崇德报功”。
韩世忠是宋高宗一朝除
岳飞之外传说最多的名将。岳飞的传说多半来自岳飞,韩世忠的传说却多半来自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史书称
梁氏,名字不传。四百年后,明朝
张四维在传奇《双烈记》中说:“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
教坊司”,这才“被名叫”
梁红玉。
梁红玉生于
淮安市,是
镇江市营妓(官妓),
韩世忠随
童贯平方腊后回京庆功,风月场中结识梁红玉。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韩世忠立赎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更扶为正妻。
梁红玉虽为女流,却是如假包换的巾帼英雄。
苗刘兵变时
朱胜非说动
苗傅放她去劝降韩世忠,行前密封为安国夫人,令她暗传韩世忠勤王。梁红玉手抱幼子一夜飞马数百里传令,韩世忠等应声出兵,两月后
赵构复位,加封护国夫人。从此,她在韩世忠手下独领一军随夫抗金,在宋军中蔚为奇观。
建炎四年(1130),明受之变刚过,
完颜宗弼趁乱孤军深入“搜山检海拿赵构”,惊魂未定的宋高宗从海上逃到
绍兴,韩世忠前去见驾奏准,随后屯兵镇江焦山寺。江南河道纵横,湖泊密布,金军铁骑实在搞不定,且不服水土,疾病丛生,金兀术下令从镇江渡
长江北归。
被韩世忠候个正着。
此时
金朝号称十万,韩世忠只有八千兵马,显然只能智取。
古代兵器时代,游牧民族骑兵攻击农业文明步兵,如虎狼之入羊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步兵打不过骑兵,确实“非战之罪”。
不过世事无绝对,这骑兵也有个练门:独惧水战。
韩世忠令部队上船,步兵改
北洋水师拦击金军。
完颜宗弼无奈,只能用小船载金兵驰出运河,在
黄天荡(江苏南京东北)开掘人工运河,意欲从此入长江。此时韩世忠伏兵突出,在金山一带江面痛击金军,两军杀得满眼滴血之际,
梁红玉亲冒箭雨登金山妙高台击鼓,以鼓声指挥韩世忠率军在水面阻击金军,一夜之间名动天下。
此即赫赫有名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金兀术屡战屡败,48天过不了黄天荡,死伤惨重,情急之中居然低声下气跟韩世忠乞路,情愿留下所有财物,外加名马。
韩世忠只两个条件:放回
徽钦二帝,归还宋国故土。后有汉奸献策,金军利用
老鹳河故道另掘三十里运河经
秦淮河导入南京城西
长江,乘小舟逃遁。韩世忠乘的是尖底大海舰,吃水深,无法进入运河,只好溯江追击,此时又有汉奸教
完颜宗弼乘无风之际派小船向宋舰施放火箭,韩世忠大海舰满载马匹、重和家眷,无风行动不便,遭火攻后连番起火,蔽江而退,完颜挞懒也赶来接应,金兀术终于逃过长江。
黄天荡之战其实并非胜仗,就算向着韩世忠说也只是个平手,但这一闷棍仍打得金兀术胆战心惊,咸知金军骑兵到江南并非走马拈花兼提款,
金朝以完颜挞懒为首的主和派于是乘
完颜亶刚继位,擅自越权将河南与陜西归还
南宋议和,达成宋金第一次绍兴和议。战后,
赵构拜
韩世忠为检校少师,两镇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绍兴五年(1135)
梁红玉随夫出镇
淮安区(
淮安市),披荆斩棘,死战金齐,农历八月二十六不幸中伏,伤重力尽坠马而亡,年仅33岁。金人感其忠勇,以礼送还遗体。
论坚决抗金、一生北向,韩世忠足以匹敌
岳飞。论披坚执锐、身先士卒,韩世忠亦足以匹敌岳飞。他全身刀痕处处,箭疤累累,两手仅余5指。论忠肝义胆,快意恩仇,韩世忠也足以匹敌岳飞。岳飞深陷冤狱,满朝文武皆唯唯,独
韩世忠仗义怒诘
秦桧,秦桧只好回以“莫须有”(不必有),韩世忠痛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有会当官的劝他不要跟秦桧作对,韩世忠说:“畏祸同,他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因此后期深为秦桧所恨,多次被秦桧陷害,险些丧命。
但是,
黄天荡之战虽然名动天下,毕竟功亏一,只因
梁红玉而呼啸历史。
韩世忠抗金还有一次胜仗。
绍兴四年(1134)金兵与
伪齐南侵,韩世忠遣部将在
大仪镇(江苏仪征)、安徽天长和
高邮市三败金兵,替他撰写神道碑的赵雄赞为“中兴武功第一”。其实是溢美。据宋史专家
王曾瑜教授研究,
大仪镇之战不过伏击金军万夫长聂儿孛堇前锋,杀敌数百,顶多算小捷。但他建炎三年(1129)在江苏沭阳几乎被
完颜宗翰全歼,后来长期守卫淮东,除曾攻取
连云港市(江苏连云港)外,屡攻淮阳军(
淮阳区)不克,救援州(
凤阳县)又吃败仗。
而江湖流传
岳飞一生凡126战,未尝一败,胜率百分百,跟亚历山大大帝差不多。我虽死忠岳迷,也觉得太高。可能百分之九十八比较合理。
无论百分之多少,论战功,尤其抗金战功,
韩世忠跟岳飞,确实还有些儿距离。
“中兴四将”最后说
张俊。不是因为他官儿最大,不是因为他老婆最多,不是因为他铸“没奈何”气死大批小偷,不是因为他占田最广,也不是因为他功劳最巨,要拿他来压轴。而是因为现在一说张俊,总会有几个不懂事的跳出来,说他是“智忠”,是才子,是被冤枉的忠臣,也不容易。
我之所以专门详细说他,就是因为:我认为这种意见纯粹是放屁!
张俊(1086—1154),字佰英,
南宋开国元帅兼开国元勋兼陷害
岳飞元凶。他一人历经南宋开国仨皇帝不倒,是资格的三朝元老。建中靖国元年(1101)
宋徽宗登基,15岁
张俊在甘肃天水三阳乡从军,从最低级的乡兵弓箭手开始干起,搞了25年默默无闻,直到
靖康元年(1126)在
门源回族自治县抗击
西夏,才在
赵桓手下混了个承信郎(南宋武官共53级,承信郎是第52级)。
张俊的伯乐是
赵构。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张俊到
大名县投靠
河北省兵马大元帅赵构。赵构一见这厮英俊魁梧,当下大喜,立委元帅府后军统制。
建炎元年(1127)赵构登基,张俊升御营前军统制。因此,张俊虽然从军资历稍逊
刘光世和
韩世忠,但却“从龙”在前,是宋高宗的毛根儿人马,
南宋资历不让刘韩。
第一贪生。身为武将,干的就是“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的行当,武将贪生怕死,实乃南宋奇观。
此事须从头说起。
张俊是大奸臣,所以很多文章骂他“毫无战功”。其实并不完全确。建炎三年(1128)十月金军攻
明州(
宁波市),当时金军南下宋军一触即溃,人家张俊好歹还摆开阵势打了一下,致金军首攻明州不下,也算南宋开国后第一回,因此虽然建炎四年(1130)正月金军再攻,张俊打到一半突然引军撤走,致明州失陷,但南宋官方仍称明州之战为“小捷”,列“中兴十三战功”之首。
“中兴十三战功”说过N回了,在此处给看官一个了断。
“中兴十三战功”是
赵昚登基第二年(干道二年,1166)为鼓舞士气,提振民心而专门下诏嘉奖的
南宋开国“显著战功十三处”,除绍兴十年(1140)已由
赵构下诏表彰的明州之战(
张俊)、
大仪镇之战(
韩世忠)与和尚原和
仙人关之战(
吴玠)外,补录
顺昌之战(
刘光世)与宋高宗末年九大战役而成。
近来有几个不懂事的“独醒”在网上搜出十三战功数一遍,突然有重大发现焉:“根本没提岳飞!”于是跟吸了“冰”一样兴奋,拿着鸡毛出来乱抖,断言歌颂
岳飞根本就是“中国人的YY(意淫)”。
台湾有个
F4,很红过一阵子,现在不行了,只能靠绯闻抢曝光。
这些“独醒”,也是想红想疯了,所以跳出来发这种惊人之语。
我封他们为K4:
读史不精,可笑。
数典忘祖,可怜。
黑白混淆,可恨。
执迷不悟,可叹。
是为“四可”,简称“K4”。
他们连曝光度抢不着。因为他们根本不敢在这些垃圾文章上署名。
中兴十三战功确实很有些是吹出来的,确实很有些名不符实。例如位列中兴十三战功之首的“明州小捷”张俊就先胜后败,却被吹为“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军势稍张矣”。
中兴十三战功还有两处与张俊有关。
其一“
藕塘之战”。
绍兴六年(1136)十月,
伪齐刘豫发兵30万攻宋,主管殿前司公事(首都卫戍区司令)
杨存中迎战于藕塘(安徽定远),张俊部将
张宗颜赶到夹击,大败刘倪,张俊见胜定才从“持重”的后方赶来参与追击。杨沂中此役临时隶属
张俊,跟张宗颜一样都不好意思跟张俊争功,张俊也老实不客气,贪天功为己有,公然以此功进领三镇节度使。更搞笑的是,连“持重”都没参加的
刘光世,因其部将王德和
郦琼参战,亦凭此功升三镇节度使。
其二是柘(音这)皋之战。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杨沂中、
刘锜和
王德大败
完颜宗弼十万军队于柘皋,此役张俊连“追击”都没参加,但他名义挂帅,王德此时也是其部将,故申报战功时未列王德而列张俊。
因此,如果K4说张俊抗金战功是YY,还算靠谱儿。
再如名列第十的真州胥浦桥之战。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三十五》记载,侍卫步军司左军统制
邵宏渊守真州(江苏仪征),正在城里大吃大喝,突闻金军兵临城下,仓促应战,大败后擅自渡
长江南逃,完全是败仗,竟也位列“中兴十三战功”。
相比之下,
岳飞建炎四年(1130)斩女真人三千,擒获千夫长留哥等二十多名军官,收复建康,是
南宋立国四年以来首次大胜。
绍兴三年(1134)襄汉之战岳飞一战夺回襄汉六郡,是南宋立国后首次夺回大片领土。
岳飞第四次北伐的
郾城之战和
郾城、颍昌之战更是重创金军主力,打得金军抱头鼠窜,险些直捣黄龙,灭绝
完颜宗弼。
张俊的明州之战和
邵宏渊的真州之战,无论以功劳、斩获、战略重要性和对全局影响,都没任何资格跟岳飞战功叫板。
其实中兴十三战功无岳飞,不是因为
岳飞没战功,而是因为
赵构。绍兴十年(1140)宋高宗第一次官方表彰“中兴战功”,就故意漏过岳飞刚结束的城大捷和颍昌大捷。
那时宋高宗和
秦桧已打定主意要杀岳飞取悦
金朝乞和了。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宋高宗禅让,七月初十
赵昚便下诏将岳飞“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十月十六日再下红头文件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
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恢复
李娃楚国夫人封号,
岳云追复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以礼葬
岳飞墓,次子
岳雷已故,追复忠训郎、阁门候,三子
岳霖官复右
承事郎。
不过,这只是“平反”,真正“昭雪”,给岳飞定谥号,还要等16年。
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2)就义,20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才诏复其官平反,又过18年(
淳熙六年,1180),才给他定谥号恢复名誉。
这个昭雪,岳飞,整整等了38年!
赵昚虽然力主抗金复国,并因此成为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但对禅让帝位的宋高宗,他还是孝得很的。何况刚接帝位,满朝旧臣,动作太大,把宋高宗和那些旧臣惹毛了,连帝位都保不住。看官须知,宋高宗禅让之时令张浚为右相(总理),却以著名投降派
汤思退为左相(副总理),朝廷人事升迁贬斥,尽在掌握。这个汤思退不仅奉承金使气得
刘锜吐血而亡,而且为促成宋金“
隆兴和议”(1164)竟暗求金军攻宋,被
赵构夸奖为“
秦桧不如”的杰出人才。金军来时张浚主战,汤思退主和,
赵昚支援张浚,被汤思退以宋高宗为靠山逼罢张浚宰相。后来宋孝宗单独向宋高宗面陈北上抗金恢复故国的大志,宋高宗说:“老兄,等我死了再说吧”,宋孝宗顿时不敢再说话,隆兴和议遂成。
所以,宋孝宗虽然坚决为
岳飞平反,却一定要打着“仰承太上皇帝旨意”的旗号,强行派送宋高宗一个大面子。
其实宋高宗此时余威尚在,完全可以轻易推翻宋孝宗的决定。
他为什么连个屁都没放?
因为,他从杀岳飞那天就知道岳飞是冤枉的!
因此,
赵昚虽然决心给岳飞平反,却绝不会为给岳飞昭雪打宋高宗的脸。
天下都是宋高宗送给他的。
这个,还是政治。
宋孝宗的孝并非单纯敷衍。宋高宗死后,翰林学士
洪迈奏请以
吕颐浩、
赵鼎、
韩世忠、
张俊为文武配飨功臣。
张俊不仅是
南宋开国元帅兼开国元勋,其实还兼
岳飞“伯乐”。
靖康二年(1127)赵构就任
河北省兵马大元帅,张俊任中军统制,刘浩为副手,岳飞此时就是刘浩手下一名小军官,跟随张俊护送赵构逃往
应天府(
商丘市),并在那里登基称帝。当时有个盗匪头目叫
李成,号称挽弓三百宋斤(追平岳飞和韩世忠),使两把各重七宋斤(约现在八斤半)的大刀,勇力过人。他本是归信(河北雄县)知县,投奔
赵构途中路遇道士陶子思说他面有“割据之相”,立聘陶子思为
军师,举旗叛乱。后来
刘光世击败李成,杀陶子思,缴获李成一把大刀。宋高宗一见刀这么大,非常赏识,但李成始终叛服无常,
建炎四年(1130)勾结金兵占据江淮十州,号称领军三十万,大有“席卷东南之意”。宋廷无奈,令
张俊平叛,张俊推三阻四,宋高宗只好说:“现在没立大功的大将只剩下你了。”张俊无奈,伸手要来王(左王右)的神武前军、陈思恭的神武后军和
岳飞,除刘光世和
韩世忠,全国宋军都归他指挥。
这是张俊第二次直接指挥岳飞。但他一直避战,直到转年三月岳飞到达洪州(江西南昌),张俊问他咋个办,岳飞说:“好办,给我三千人,愿充先锋。”随后身披重,率先跃马渡河,大败
李成大将马进。岳飞拍马追过一小土桥,桥突崩塌,马进挥兵反噬,岳飞抬手一箭射死敌方先锋,率几十骑死战,
张俊在后修复土桥,大军继进,马进逃到筠州(
高安市)集结兵力反攻,岳飞率200骑诱敌,马进轻率接战,不数合,张俊、
杨存中大军突出,马进大败,降者8000,被张俊令陈思恭全部坑杀。
岳飞连夜衔枚急进,居然追过马进败军赶到江西武宁朱家山设伏。马进昏头昏脑逃入伏击圈,
岳家军四下齐出,全歼敌军,马进仅率十余骑逃到
江州(江苏九江)李成处。
李成大怒,亲自提兵反扑,在江西奉新楼子庄草山依险设伏,结果张俊挥动大军沿小路直冲山顶,杀得伏兵四散奔逃,强夺险关,张俊因此得名“
张俊”,实仗岳飞之功。此后岳飞追击李成至江西武宁,
修水县暴涨,残兵败将不及渡河,被岳飞一勺烩光,李成率数将由独木渡退
蕲州镇(湖北蕲春),以部将胡选十万军队负隅顽抗,再败,势穷力孤投奔
伪齐,成为
刘豫得力爪牙。
所以,张俊并非毫无战功。只要对面不是金兵,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可所谓“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此次平叛岳飞勇冠三军,大放异彩,班师“行在”越州(
绍兴)后,张俊居然向
赵构报称
岳飞功第一。一向贪他人军功自肥的
张俊,如此无私,空前绝后。这个官场老手希望让横空出世的军事天才岳飞心服口服,俯首帖耳,为他这个“伯乐”卖命。谁知岳飞借此役认清张俊“暴而寡谋”,不愿甘居其下,常说:如果授我权力,直接听命于皇帝,“何功不立,一死乌足道哉!要当克复神州,迎还二圣”,决心在历史上与
关羽、
张飞齐名!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张俊听到这些话,从此成为岳飞的死敌。
我们可以原谅我们看不起的人。
但我们永远不会原谅看不起我们的人。
这才是为什么
岳飞后来送大
桨轮船都不管用的根本原因。
八飞说岳,深入研究张俊。我想弄清他到底有什么秘诀,能够同时摆平
赵构这个万世昏君和
秦桧这个绝代奸臣。
研究结果令我失望。
张俊莫得啥子秘诀。
他的成功并非努力的结果。他就是生逢其时。在宋高宗和秦桧手下,他注定会成功。从根本上说,他天生跟宋高宗和秦桧是一类人:他们都贪财。
终中国皇皇五千年历史,从来只有饥民造反,没见过贪官造反。换言之,皇帝不会猜忌贪官。因为贪官绝不会造反。而且,也绝没有人会支持贪官造反。
因此,汉初的
萧何,为向
刘邦表明自己绝不会造反,曾专门假装贪污。
因为,张俊并非假装贪污以保身。他确实热爱贪污。
秦桧贪财,
金朝都知道;张俊贪财,小丑都知道。有次
赵构宴请近臣,小丑说笑助兴,拿着一枚铜钱从钱眼儿里看宋高宗、秦桧和
韩世忠,说看到了“帝星”、“相星”和“将星”,等看到张俊时却说:“没看见星星,只看见张郡王坐在钱眼儿里!”宋高宗并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
张俊家把银子铸成一千两一个的大银球,称为“没奈何”,意即小偷即使进家,也拿这么大一坨光溜溜的银子没奈何。看官须知,
张俊家有整整一屋子“没奈何”!张俊退休后,他家每年光租米就要收60万石(或曰100万石)。
赵构十分清楚张俊贪财,却并不查办。因为张俊贪等于他贪。据记载张俊向宋高宗进奉
商周彝器等古玩46件,
吴道子等名家书画21轴,名贵缎帛、金玉珠宝不计其数,单是各种珍珠就有69,509颗。
看官明鉴,
岳飞遭冤狱被抄家,只抄出用于军需的数千匹麻布和数千石粮米,总共值3,000贯(2,000两白银,相当于2个“没奈何”),现金只有100贯!
啥子是“判若云泥”?
就是一个天上白云,一个地上污泥。
张俊第四贪:贪官。
张俊打仗贪生怕死,抢官儿却勇不可当,能捞的绝不放过,最后官封三镇节度使、少傅、“安民靖难功臣”、宣抚使、
枢密使、清河郡王,死后追封循王,连一干小老婆也被封为“郡夫人”、“淑人”和“硕人”。
南宋有“任子恩例”,又称“荫补”,即高干儿子年满十六岁可向皇帝申请当官,父亲官职越高,恩例越多,官阶越高,此即传说中“封妻荫子”的“荫子”。
刘锜和
刘光世,都是“荫补”当官。
岳云在多次战役中“功第一”,岳飞都隐瞒不报,张浚责备他不公平,岳飞说:“哪有父亲教儿子急功近利的?”
岳飞一生只用过一次“恩例”。却不是因为岳云。
建炎元年(1127),24岁岳飞越级上书21岁
赵构,大骂奸相
黄潜善和
汪伯彦,被“双开”后投奔
河北西路招抚使
张所。虽与张所共事仅月余,但张所难中收留,不次拔擢,且两人在抗金大计上心心相印,
岳飞终生感怀。所有岳飞的结拜兄弟都是传说,岳飞一生真正在精神上结拜过的,仅张所一人。后来一手提拔张所的抗金名相
李纲下台,张所遭奸相黄潜善和汪伯彦疯狂报复,一路贬官,最后在潭州(长沙)遇害。发迹后,岳飞历尽艰辛找到张所的落难儿子
张宗本,带回家聘师教育,饮食起居上待遇超过
岳云,后来专门上奏朝廷,动用自己的“恩例”把张宗本“荫补”为官。
待子如此,带军呢?
岳家军军训:“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
张家军呢?张家军两个绰号。一个是“花腿军”。
张俊常年“持重”,其军长驻
杭州市,久疏战阵。
岳飞闲时练兵,张俊闲下来却挑选高大英俊的士卒,从臂到脚刺上花纹,然后让他们短打出游,引民围观。前方
韩世忠和岳飞提头血战,张俊却在后方玩儿这等花拳绣腿。汉语成语“花拳绣腿”就来自《说岳全传》。张家军第二个绰号“自在军”,指他无论胜负都纵兵行暴,烧杀奸抢,鱼肉百姓。
还有哪位K4认为“张俊其实跟岳飞差不多?”
张俊第五贪:贪吃。
食色,性也。好朋友通常食性相近。我的好朋友中,就没有真正的素食者。
风流才子
赵构大皇帝,是个死忠美食家兼美女家。他终身热爱美食,超过热爱美女。起码他已然美不动女时,依旧热爱美食,死前还点名要吃李婆婆的杂菜羹、贺四的酪面、脏三猪胰(即猪脾,不是腰子)、
烤馕和戈家
甜食。
作为宋高宗的密友,
张俊已精通饮食,他退休后宴请宋高宗的一次家宴荣获中国“史上第一豪宴”,我已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专门介绍。他还让“花腿军”为自家修建
杭州市城中最豪华的“太平楼“,名气大到民间流传打油诗:“张家楼里没来由,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中兴四将”之外,
南宋还有“南渡十将”之说,即
岳飞、
刘锜、
吴玠、
韩世忠、张俊、
李显忠、
魏胜、
虞允文、
张子盖和
张宗颜。
把岳飞、刘锜、吴玠和韩世忠跟这些人相提并论,不伦不类。
以张宗颜为例。
张宗颜,字希贤,
延安市人,也是“荫补”为官,
张俊老部下,常吃败仗。让他去平
盗贼杨,结果他遇贼即逃,回来谎报击退盗贼,被
侍御史沈与求弹劾遭贬。金齐联军攻宣化镇,张俊让张宗颜暗渡
长江偷袭,结果他从背后偷袭都吃了败仗,但张俊给他报成胜仗。当然他也曾在明州之战破金兵前军,随张俊讨伐
李成立功,在李家湾跟张俊、
杨存中一起大破敌军,等等。但这些功劳当然无法跟
岳飞、
刘锜、
吴玠和
韩世忠相比。连南宋人自己都觉得这样排列“未免不伦”,所以“南渡十将”之说基本不传。
此外还有“
南宋七王”之说,指
赵构一朝所封的七个异姓王:鄜王
刘光世、蕲王韩世忠、循王
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与信王
吴璘。这个排行比“南渡十将”强些儿,但也差强人意。刘光世列七王之首,张俊排在岳飞前面,充分说明这个排行榜也是政治博弈的结果,跟七王的道德、武功和贡献,并无太大联系。
进入2010年,连最死忠的歌迷都知道,那些富丽堂皇的“排行榜”和“十大金曲”都不能信,因为它们大部分是花钱买的。任何排行榜,都有主观因素,无论官方评还是民间评,都会被操纵。我们这些九百多年之后的人都知道,
岳飞、
韩世忠、
吴玠和
刘锜,不能跟
虞允文、
李显忠、
魏胜、
张宗颜他们并列。
不是说他们没打过胜仗。
而是说他们不是一个数量级。
张俊贪生、贪名、贪财、贪官、贪吃,五贪俱全,从头贪到尾,从生贪到死,酒色财气,兼收并蓄,曲意逢迎卖身,残害忠良求荣,却依然无法逃脱兔死狗烹。绍兴十二年(1142)张俊罢
枢密使,封清河郡王,被一脚踢出
南宋权力核心,但依然锦衣玉食,荣华富贵。
绍兴二十六年(1156)张俊寿终正寝,终年69岁,追封循王。
然而,这位资历远胜、数度救驾、配飨高宗的开国元勋,最后被人民铸像,跪在岳飞墓前,至今已三百多年。
因此,冯八飞诏告天下:
中兴四将,判若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