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亭县,明朝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拟设的
兴化府附郭县,未实际成立。规划枫亭县城(
枫亭镇、枫亭镇),自古是闽中沿海兴化府
莆田县、
仙游县与泉州府
惠安县交界处的商贸重镇,是联系湄洲港南岸(惠安县)与北岸(莆田县)的中枢和纽带,是湄洲港中心,是
福建省四大名镇(枫亭镇、
涵江区镇、石狮镇、石玛镇)之一。枫亭县的辖区包括枫城片区(含枫亭、界山、东海、园庄4镇)、惠北片区、莆南片区等。
枫亭一词,得名于
西汉何氏九仙结枫为亭的美丽传说。枫亭县城,位于枫慈溪下游,古往今来,这里商贸发达、文化灿烂,艺术鼎盛,曾孕育过
陈洪进、
蔡襄、
蔡京、
蔡卞、林亨、
薛奕、
肖妃、陈迁、
林兰友、
林肇祺等历史名人。自宋到清,枫亭仅县城一处,登进士第的达127人,任知县以上的112人,有科甲冠八闽之美誉。
枫亭镇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
天中万寿塔、会元寺、会心书院、宋代古荔树、
蔡襄陵园、蔡京相府遗址、
蔡京墓、肖妃墓等,其中,天中万寿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概述
仙游县南部二里(枫城片区):陆域面积280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00多平方公里,包括今枫亭镇、东海镇、
界山镇、
园庄镇。
惠安县北部十五里(惠北片区):陆域面积300平方公里,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包括今山腰街道、后龙镇、南埔镇、
涂岭镇、
前黄镇、
峰尾镇、
辋川镇。
莆田县南部二十五里(莆南片区):陆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包括今
灵川镇、
笏石镇、
东庄镇、忠门镇、
东埔镇、
东峤镇、
埭头镇、
平海镇、南日镇、
湄洲岛、
月塘镇、
山亭镇。
规划枫亭县的辖区陆域面积约为1080平方公里,总面积约为5900平方公里。但是枫亭县并未真正建置,仅酝酿数月便宣告撤销。
兴化府呈寝议割地建县文
呈为乞遵祖制,存封疆以绥罢民,以靖地方事。某自十一月伏见府檄下县,称林御史奏乞
惠安县、福清县改属兴化府。兴化府申乞枫亭立县,析莆南二十五里、仙游二里、惠安北十五里,共成新县。某等访之人情,酌之时势,二者皆所不便。谨列上呈,用备采择。自昔建郡立邑,皆因山川形便,与其人情所宜。
兴化市所属二县,编户共二百二十有余里……今遭寇乱之际,历八年于兹矣。死于锋镝者十之二三;被其掳掠者十之四五;流离转徙他乡者,又不计其数。近又各府疫大作,城中尤甚。一坊数十家,而丧者五六。一家数十人,而死者十七八,甚至有尽绝者。哭声连门,死尸塞野。孤城之外,千里为墟、田野长草莱,市镇生
荆棘。昔之一里十图者,今存者一二图耳。昔之一图十甲者,今存者一二甲耳。民力愈困,赋税愈重。倭患破坏既巨、人口减少、水利不修、农工不振,商业萧条,城镇的发展就此停顿。众多
妈祖宫庙在战乱中被付之一炬,即使没有被焚毁的,也因为所在村镇遭遇兵火而致人烟稀少,香火冷清。迟至嘉靖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莆田市九年倭祸才告结束。而仙游则到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才告结束倭患。
惠安改属兴化府之弊
惠,褊邑也,系宋太平兴国析晋江东乡之十六里疆域为一小县。
历元及今,七百年余矣,一隶于泉州。而兴化辖属莆田、
仙游县二邑,不闻病其为小,欲拓而大之也。今以倭患之故,便用藉口,欲务更。以某等之愚度之,二者均不可割。割之于惠有害,而
兴化市未见其益也。先自割县而言之。民受事于泉州,地近而便,去兴化近者一倍,远者再倍。倭毁之后,民情惮于奔走。害一也。
泉州市为惠治属,惠之人童而游焉,长而习焉,故上下之体势,乐于相安。骤移而之兴化,愚民至府,势孤
拓跋力微,吏胥狡猾,挟官府之临之,为刀为机;而
惠安县之赤子,半为鱼肉。害二也。改属
莆田市,而钱粮狱囚行移,系籍于泉州者,势非二三十年难与俱改,是必两属而后可。尔莆为新郡,泉为旧邦,送往迎来,一邑而供二府,害三也。
莆田新度以城陷自解,权时科派必多,取办于惠,因循日久,遂成定制,害四也。惠安驿银不足,仰给于泉之各属者,岁四之一。巡司弓兵亦如之。今一改革,在泉必曰非我属也,靳之而弗予矣。不知
兴化市能处给如泉乎?吾知其不能也。害五也。岁苦倭暴,棘而请救于泉,则曰非我辖地也。惠孤城,力难独完;贼狡,窥见此隙,且愈生心。害六也。是谓割县之害。
惠安划地归枫亭之弊
而割图以立县,尤有八不可焉。
今民之困甚矣,省冗官、去闲务、抚养生息,与民相安,尤惧民之不聊生也。今一创县,设官分职,民重增此一县之费,固非期所以息民矣。然其费犹在后,尚未论也。较其近,则城池之筑、衙宇舍之立,谓将以给之官,则官之帑藏既竭矣。将欲责办于民,吾巩非今之民所能堪也。时诎举赢,不可一也。
割三县合成一县,莆割里二十五、
仙游县割里二、惠割里十五,如是枫亭,为四十里之县,亦庶几矣。
惠安县仅二十里,则视枫亭仅得其半。况复倭后,邑里萧条,丁粮消耗,迩而奉例省并,则彼二十里者,止可十里。古人裒多以益寡,今欲损寡以就多。图里不均。不可二也。
惠地西北倚山,东南滨海,斥卤不生五谷,民业渔盐,末作以就口食。今若割十五里以去,则近枫亭而便于割者,皆其西北之腴。而此之仅存者,特其弃余之海地尔,肥瘠不均。不可三也。
惠米额,官民通万八千,官米不差者六千,实差民米仅万二千有奇。今割有半,则存者可得六千而已。一县之中,岁有官吏之禄、有师生之粮、有院司之按临,此其势之必不可免者也。且又当南面之孔道,宾客过从,上下迎送,供亿造繁,率取办于六千粮之中。岁费不支,不可四也。
盐米旧亦无差,六千之中,半系盐籍。欲仍其旧不差,则民米不满四千,无有能自为役之理。欲告盐而均之,则在盐者,复以祖制致办。民盐分争。不可五也。
惠财赋出自西北,人物出自东南,今以地属枫亭,出财之地去矣。士夫、举监、
生员通计,
进士十三人,
举人九人,生员四百有奇。今较割去之都,进士生员仅十之一,举人无一有焉,悉在见存图里之中。岁当优免之数,及凡宾兴迎送,与夫士夫问遗之礼,又不知其几也。独以此数里者当之,使将如旧以行,则力苦于不给,惫愈甚也,欲与时而俱革,是居中国而去人伦,无君子也,将何以为理乎?典礼不称。不可六也。
邑小,城无千家之聚,贼至乘城,城内丁壮籍不满千,所恃惟
地方武装尔,里割兵与之俱割矣。全惠之兵计六百,割半以去,则此三百兵者将何为乎?且守仓库者,兵也;卫官廨者,兵也;县官跟随与凡勾摄追呼,亦兵也。公私杂役,皆此半留之兵任之。兵不实城。亦不可七也。
峰尾北通吉了,一帆之便,惠倚以为门户;川去县不十里,平时峰火相属,望时至,譬之人其咽喉也。故本道方图筑城一,弃而之他,兵旅动静,不相关白,贼由海道疾也,奄忽登岸,荡无关隘之障,而惠且愈单外。弃地失险,不可八也。是谓割里之不可。
总结利弊
然此害与不可,特自惠而言尔,使真有益于
莆田市而害
惠安县,割犹可也。某等之愚复谓于
兴化市无益,则今之建议者,何苦虚取祖制而纷更之也。盖林
御史之议,岂不谓莆残毁,将割惠安以自广乎。不知惠地确,民贫不任一县之赋,其属于泉,特以职事相统摄尔,非能有实益于泉也。
泉州市治开于晋江,旧时一府之费,晋江以大县独供焉。不足则均之于南安、
同安区等县。而惠独以其瘠而贫也,诸百征输,不与他诸县齿。以隶于泉,概之曰七县,则亦徒具一县之名籍而止尔。在泉无益于泉,则改而之兴化,岂能有益于兴化哉?至
兴化府之议,谓于枫亭立县,以遏南贼,以广声援。不知贼风汛浮海而至,则东沙、鹅头、青山诸处,迫近兴化,皆贼登岸之所。若由南陆行,则彼以数万之众,长驱直驰,径由枫亭城下而去,恐非枫亭所能御也。且兴化一城尔,有县、有府、有卫,又有监司之长临之其上,上下相协,以保一郡。纵使不能杀贼,而于以自守有余矣。不此急图,曰必设县而后可。夫县新设,则凡兵粮器械所资,以为备者,蔑乎不足恃也,棘则复请于
兴化市尔,为兴化者不反以多县为累乎。夫在
惠安县者既如彼,而其在兴化者复无益又如此。
故愚等愚直,谓今封疆已定,分守素明,二议皆可,且无以为过。不自度愿乞行下兴化,士大夫毋私其乡,有司毋私其郡,大小臣工务期奉法遵职,轻徭薄赋,以保境息民为务。惠不必割而民自苏,县不必立而守自固。不然,则自宋元之季,疆敌外侵,大资内溃,其间变故亦屡矣。视今何十倍。而其时之官吏及乡士夫间,亦岂无通古今练国体之人,曾不闻有出一喙,建一议。若今割县割都之纷然者,岂真昔愚而今智耶,其故可知矣。某等参人情、酌事势,区区之见若然。又以其关一邑之大计也,故不敢避狂之嫌,具陈如左。伏惟省览,俯赐施行,地方幸甚,疲民幸甚。民受事于泉州,地近而便,去
莆田市近者一倍,远者再倍。呜呼哀哉.。
欲置枫亭县一统湄洲港起风波
自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南安县东北部正式设置
莆田县,至2002年2月1日莆田县撤销的1380年间,
秀屿区区域一直属莆田县辖区。自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乡一十六里置
惠安县,至1996年
泉州市肖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成
立的1015年间,
泉港区区域一直属惠安县辖区。明朝嘉靖年间,曾经出现一场划今泉港区、秀屿区以设置
兴化府附郭县——枫亭县的争议,成为兴化、泉州二府九县历史上值得一书的一段插曲。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底,倭寇攻陷兴化府城,恣肆屠戮、劫掠,府城焚毁尽,官吏、士绅及百姓死伤无数,“环列数万余家,盖荡然一平野矣。”(载《愿治堂疏稿》)。嘉靖时期,沿海县城或卫所城沦陷的难计其数,然而府城的沦陷,这是第一次,因此全国震动。
莆田市籍
御史林润向
朱厚熜上《请恤兴化府事宜疏》,其中有“请求割邻境界属以宽民力”一项。主张割福州府属福清县、泉州府属
惠安县归属兴化府,藉此调剂补充兴化屠戮殆尽的人口空虚和解决征收
税赋的困难。兴化府随即申乞析惠北十五里(今
泉港区)、莆南二十五里(今莆田市
秀屿区)、仙游二里(
枫亭镇、慈孝里),以枫亭古镇为中心,设立枫亭县。惠安县士绅沸沸扬扬,引起了一场围绕“割地置县”的争议。
明
都御史张岳的侄儿、贡生张宇遍访全县各地,尤其是深入惠北民众中,广泛征求意见,然后上《呈寝议割地建县文》,在论述割惠安县隶属兴化府之“六害”后,条分缕析地陈述了割膏腴的惠北以立枫亭县之“八不可”。
一、时诎举赢。
惠安县本民生艰困,亟需省冗官、去闲务,与民休养生息,设立新县,就要设官分职,修筑城池,如此致民众不堪其负。
二、图里不均。一旦割惠北十五里地,惠安仅剩二十里,而将要设立的枫亭县则有四十里。惠安仅占枫亭县的一半。依惯例,只有割大县以补小县。如今割惠北地,造成枫亭、惠安两县版图不均。
三、肥瘠不均。惠安县东南滨海可耕之地甚少且地质瘠薄,民多赖渔盐为生,而惠北靠山,皆属惠邑膏沃之地。此地一割,惠安只剩贫瘠之地,导致枫亭、惠安两地肥瘠不均。
四、岁费不支。
惠安县官田、民田的赋税年收入约18000石。其中上缴国库的官米6000石,供本县财政费用的民米12000石。惠北地一旦割去,惠东南仅收民米6000石,难以应付官吏禄米、县学师生的粮米、上级院司按临及迎来送往的费用。
五、民盐分争。惠北膏腴之地一割,惠东南应上交的6000石民米,原由盐地和田地分摊,实际上每年能收上的仅4000石,费用不足部分再由盐户和民户均分,必然造成民、盐之间矛盾。
六、典礼不称。惠安人文,自古西北部出财赋,东南出人才。全县的
进士、
举人、
生员多属
惠东县南,惠北割后,此等人减免赋税及
太子宾客迎送等所需概由惠东南民众承担,民难堪其负,而这些费用又不可减免。
七、兵不实城。惠安城小,居民不足千人,倘贼众攻城,只有依靠全县
地方武装。全县民兵计600人,割惠北后,惠东南仅能供300人,公私杂役均靠这300人,城守自然不坚实,不利于抗击乱贼和倭寇的侵袭。
八、弃地失险。峰尾城为
惠安县门户,
辋川镇为惠安斥堠,检行险阻,伺候盗贼,如今一割,这些要冲放弃,一旦有军事动静也就难以互相照应,如敌自海道登陆,则惠安县城关隘屏障均失,如此弃地失险做法万不可为。
张宇在文末指出,士大夫们不要心存本乡、本郡,而应奉行法制,遵守本职,做到轻徭薄赋,以民为本,本固则邦宁,因此,
兴化府应致力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民生得以复苏。由于张宇的奏书入情入理,论据充分,有关部门反复论证之后,便打消了割惠安隶属兴化府、割惠北地以设枫亭县的主意了。
仙游连江里分裂归三县
枫亭得名于
西汉何氏九仙结枫为亭的美丽传说,相传
刘彻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
庐江县有个姓何的,带了九个儿子,到
临川区淮南王刘安家去做客。当晚九兄弟得知其父和
刘安在商议谋叛汉朝之事,为了抗议父亲的叛逆行为,何氏九兄弟连夜离家出走,来到东南沿海地带,去
九鲤湖之前在塔斗山坡上用
槭树之枝叶塔了一个凉亭过夜,以御秋寒。民间传曰:“结枫为亭”,故称“枫亭”。
三国
孙吴永安三年(260年),析
建安郡侯官县南部置东安县(
南安县),属泉州南安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设“枫亭馆”,属丰州(今
泉州市)
南安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析南安县东北部地再置
莆田县,属丰州(今泉州)。
唐圣历二年(699年),改丰州别置武荣州(今泉州),划莆田县西部、南安县部分设
仙游县,属武荣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因郡县同名,改清源县为仙游县,属
清源郡(今泉州)。
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正是
南唐后主李煜亡国降宋三年后,南唐清源军节度使
陈洪进(枫亭秀峰人)被迫纳土降宋,将泉漳两州及其所辖14县(含仙游、
莆田市、
同安区三县)正式归入宋廷版图。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划泉州府莆田、仙游二县地归属
兴化军,枫亭片区随仙游县改属兴化军管辖。
宋初仙游县设置嘉禾、归德、修德、唐安等四个乡,下辖二十六里。其中唐安乡距县东南五十里,下辖香田里、阳谷里、仙溪里、慈孝里、依安里、连江里。枫亭镇区分属连江、慈孝、依仁(依安)三里。
元朝,
仙游县县
枫亭镇沿海设海防三寨,即为朱寨、肖寨、柯寨。其中,朱寨包括海滨、海安、和平三村,肖寨包括辉煌村、沧溪村,柯寨包括界山村、鸠林村。
明正统七年(1442年),仙游县唐安乡区划变更,依安里并入连江里,枫亭镇区分属连江、慈孝二里。
明朝
正德十五年(1520年)左右,仙游县连江里东沙乡东部蔡氏居住地(
东海镇东沙、东海等村)划入
莆田县永嘉乡灵川里。
明嘉靖年间(1552—1560年),南庄、港西、东丘、仓厝、
界山镇、柯寨等村自
兴化府仙游县枫亭镇(枫亭镇)划归泉州府
惠安县民苏里(今分属界山、南埔、涂岭三镇)管辖。
仙游县连江里,包括枫亭镇东部、界山镇、东海镇西部(东沙、东海2村)以及
涂岭镇北部(岑兜、秀溪、黄田、寨后、樟脚、白潼6村)。连江里因陆地多山,扼闽中官道要位,自古是官道枫亭驿站之所,为
福州市、
莆田市、
泉州市、
漳州市之门户。自晋唐始,连江里(枫亭镇)是南迁的中原移民往返于闽中(包含泉州、兴化一带)必经之处,是南迁移民的主要落脚点之一。
枫亭镇疆城东至东沙村金沙宫米碎桥与
莆田县灵川里界,西至依仁的赤岭与
仙游县园庄镇界,南至白水坑与
惠安县光德里界,北至梅岭与仙游县香田里界,三面环山,东南频溪海。所谓连江里最主要是枫亭境内有枫慈溪、沧溪两大溪流穿越而过。南侧的枫慈溪发源于泉州府惠安县
岭北村南坑岭(建国后该村划入仙游县园庄乡),流经赤湖、龙泉坝、鸿坡、上岑坝、太平陂下流沉桥入太平港汇入海,全长30.8公里。北面的石牛溪(今名沧溪)发源仙游县香田里(今
郊尾镇)大帽山、洪山、从
宝坑村经古店、阮庄、后溪、染厝、旸谷、沙溪入望水桥过三峰陂、经枫亭沧溪港流入海,全长18.3公里,因下游溪流较宽俗呼为江。两大溪流同汇入碧波告的
湄洲湾。宋时号其地名,取其地名古雅最有特色的双溪汇流入海,故称“连江里”。
明弘治《
八闽通志》记载:
仙游县境在府(
兴化府)西北七十里。东抵
莆田市县界,西抵
永春县县界,宽八十五里;南抵
惠安县界,北抵永福(永泰)县,长一百五十里。
清
乾隆官修《仙游县志》:“仙游县在(
福建省)布政司西南三百二十里,东西宽九十里,南北长二百五十里。东抵俞潭铺四十里莆田界,西抵白隔岭六十里永春州界,南抵白水坑七十五里惠安县界,北抵小沽山一百五十里永福县界。东南抵长岭五十里莆田县界,西南抵白塔岭北三十五里南安县界,东北抵后门一百里莆田县界,西北抵磨头寨一百里
德化县界。”
仙游县枫亭镇,辖今枫亭东部、界山、东海西部(东海、东沙二村)和涂岭东北部(秀溪、岑兜、黄田、寨后、樟脚、白潼等村)在内,她东连
莆田县永嘉乡灵川里(今
城厢区灵川镇),西靠仙游县唐安乡慈孝里(今枫亭镇西部、
园庄镇),南接惠安县城山乡待贤里(今泉港区
南埔镇)、光德里(今
泉港区区
涂岭镇),北承仙游县唐安乡香甜里(今
郊尾镇)。仙游县慈孝里,辖今枫亭镇西部(慈岳、溪南、溪北、山头、东宅、下社等村)和园庄镇(不含南部讲惠安话的原属
惠安县县光德里的东坪、岭北、义路、六户村),她东连仙游县唐安乡
枫亭镇(今枫亭东部、界山、东海西部、涂岭北部),西靠晋江县玉泉乡常建里(今
洛江区罗溪镇),南接惠安县城山乡光德里白水坑(今泉港区涂岭镇涂岭村北),北承
仙游县县嘉禾乡孝仁里(今
赖店镇),西南毗连晋江县玉泉乡仙溪里(今洛江区
马甲镇)。今枫亭镇,只管辖原仙游县连江里三分之一的中部、慈孝里三分之一的东部,沿海的行政村只有海滨、海安、辉煌、锦湖等四村,只有不到5公里的海岸线。
今
泉港区区
界山镇(南庄、港西、东丘、仓厝、交界塘、柯寨等村)、
涂岭镇东北部(秀溪、岑兜、黄田、寨后、樟脚、白潼七村)过去一直隶属于
兴化府仙游县
枫亭镇(即今枫亭镇),讲的是以莆仙二县话为主、惠安县话为辅的枫亭话,流行的是以莆仙二县习俗为主、
惠安县习俗为辅的枫亭习俗,有莆仙戏也有梨园戏。直至当前,这些村落的婚丧节庆的诸多繁文褥节,还保留着浓厚的
莆田市色彩。但由于地理位置邻惠北,与惠北“下路人”工耕匠作或商贸嫁娶,均来往频繁,关系十分密切,倒是与仙游一方有些疏远。明嘉靖三十一年至嘉靖三十九年(1552—1560年)的某一年,曾任湖广按察副使的惠安籍的
李恺,以今
界山镇、
涂岭镇的岑兜、秀溪、黄田、寨后、樟脚、白潼等村与惠北地缘邻近便于管辖以及习俗相近为由,通过浙江、福建军务
总督王忬,提议把这些地方从
仙游县枫亭镇(枫亭镇)划出,划给
惠安县待贤里(南埔镇),从
兴化府划回泉州府(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赵光义曾批准划泉州府莆田、仙游二县设立兴化军)。得王等首肯帮忙后,李恺筹得资金,把这些村买下,从此这些村落计一万多亩山林、土地及其几万多人便划给惠安县管辖,并把原先位于白水坑的西面惠仙两县界碑北移几公里到本来属于兴化府的界山自热村的交界塘,东面界碑从鸠林村港西的安平桥移到枫慈溪畔,后来界山自然村建制扩大为界山镇。当时,
仙游县枫亭人薛光宠(字德驭,号龙川,以子
薛大丰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府
知府、贵州毕节按察司副使之贵封中宪大夫)极力反对,才使原定的
惠安县与仙游县的西面交界点耕丰凤山庙前的桥界移至现在的柯寨交界点。据旧版《莆田县志》、《连江里志》、《枫亭志》载,当时上述多个村落在行政上虽划归惠安县管辖,但这些村税粮在解放前仍然由枫亭负责,且枫亭税收上缴仙游县和
兴化府,不分配给惠安县,直到建国。1999年从南埔镇分出独立设置界山镇,2000年4月归属
泉州市市
泉港区。
唐圣历二年(699年)至明
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的820余年间,今
城厢区东海镇东沙、东海二村与
枫亭镇海安、海滨、和平三村一直隶属于兴化府
仙游县连江里东沙乡。明朝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兴化府莆田知县雷应龙以仙游县连江里东沙乡东部蔡氏居住地(
东海镇东沙、东海二村)与
莆田县永嘉乡灵川里地缘邻近及习俗相近为由,提议将东沙乡东部从仙游县划回
莆田市县。不久,
兴化府作出行政调整,将仙游县连江里东沙乡一分为二,东部蔡氏居住地划归莆田县。于是东沙乡西部“
朱姓”与其东部“
蔡姓”为了“东沙”地名争执,械斗年余,后告到官府,最终由莆田知县雷应龙出面调解。对地名涵义作了明释曰:“朱”与“珠”乃同音,珠乃稀世珍宝,应珍藏于匣,匣状又似村落建筑的防卫寨,朱族必号“朱寨”为宜;“蔡”与“菜”亦同音,菜须沙土培植才能生长,东沙符于蔡姓,两姓里民均是皇帝子孙,应和睦相处,不必相争。但朱族心有未决,传说求卜圣君曰:“钱江
老子顶浮丘,锦水潮来景色幽。安得才子凭字记,前人种果后人收。名曰‘
钱江摩托’为好。”另对蔡家曰:“沙堤近水晓前烟,万代佳人继续连。莫道今朝诗兴绝。黄花自由晚来天。应号‘东沙’正合诗意。”从此朱蔡两姓各取其名,互相往来,和睦如初。原属
仙游县枫亭镇的东沙乡一分为二,以西一部分(海安、海滨、和平三村)新名“朱寨”仍属仙游县连江里,以东一部分(东海、东沙二村)仍名“东沙”划入
莆田县灵川里,后来东海自然村建制改为
东海镇。1999年从莆田县
灵川镇分出独立设置东海镇,2002年
莆田市县撤销后划入莆田市
城厢区区。
枫亭县不宜成为莆田(或泉州)市辖区的原因
关于“枫亭县(市)、莆田市枫亭区或者泉州市枫亭区”的构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枫亭人乃至周边各区域百姓茶余饭后老生长谈的话题,尤其是2012年湄洲港整合泉州、兴化二港的事件更为枫亭县(市)的设立带来一丝曙光。枫亭可立县(市),不可设区,原因如下:
首先,对
仙游县来说,
枫亭镇(枫亭县城枫城)是仙游县仅有的临海镇,不可分割。仙游县一旦失去了枫亭镇,就彻底变成了山区县,仙游县海事部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枫亭镇是
兴化府莆田县、仙游县与
泉州市府惠安县交界处的商贸重镇,是联系湄洲湾港南岸(
惠安县)与北岸(莆田县)的中枢和纽带,地位显著。
其次,对
莆田市二县总体来看,枫亭镇的母亲是仙游县而非莆田县,毕竟千余年来仙游县与莆田县一直都是平起平坐的姐妹。莆田县升市后,其
市辖区只能是原莆田县辖区(今
荔城区、
涵江区、城厢、
秀屿区四区),莆田作为大姐总不能抢走妹妹的孩子吧!1983年9月,莆田、仙游二县划出泉州地区自立门户,
仙游县包括
枫亭镇在内仅仅是莆田市代管而已,就像一个家庭只有一个户主一样。他日省直管县市后,仙游县与
莆田县(市)还是姐妹。
兴化府原来辖有莆田县和仙游县,自从1983年9月
莆田市县、仙游县二县相继从
泉州市地区划出后成立地级莆田市,多少对仙游县有些不公平。若是
兴化市或者莆仙市,那么从仙游、莆田二县划出几个区在文化因素上都是无所谓的。再者,原枫亭县城在明代中叶已经一分为三,分属莆田、仙游、惠安三县,即为
东海镇(莆田县)、枫亭镇东部(
仙游县)、界山镇(
惠安县),如今要从三县划回故地确实有些困难,若是整合兴泉二州实在困难重重。
然后,
枫亭镇(枫亭县城)位于泉州、莆田二市交界处,无法设立
莆田市枫亭区或者
泉州市枫亭区。在
福建省九个地级市中,
市辖区陆地上不接壤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莆田市枫亭区不能与泉州市
泉港区、
洛江区接壤,泉州市枫亭区也不能和莆田市
秀屿区、
城厢区区接壤。一般来说,市辖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未来中国大陆实行“省直管县(市)”后也还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就比如,福建省直管县市后,莆田市只能管辖今
荔城区、涵江、城厢、秀屿四区,就管不到
仙游县了。而县(
县级市)就不同了,县(县级市)只是由地级市代管而已,自成一个小城市,只是不分
市辖区罢了,而且有着更多的管理权限。在这里要简要说一下
泉州市泉港区的事。泉港区名为泉州市辖区,但其相距泉州市中心近50公里,而且没有一辆泉州城市中心的公交车开往泉港。当初为了建设重污染的化工石油业,泉州市政府在泉州、莆田二市交界处设立泉港离区,旨在转移环境污染危机。枫亭作为历史文化重镇,岂能成为下一个重污染的泉港区?与此同时,泉州还考虑到一个政治因素,一旦
枫亭镇成为莆田的市辖区,
莆田市政府再迁到枫亭办公,那么莆田市政府对于湄洲港的掌控力就会进一步加强,惠北地区也有可能划入莆田市。但是,在惠北设立
泉州市泉港区就不同了,泉州市辖区的地位决定了惠北泉港是泉州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泉州市政府为了掌控湄洲港,可以随时将市政府迁到
泉港区办公。未来枫城将作为县城乃至市府,以湄洲港中心的地位传扬枫江文化、兴泉文化,整合兴化、泉州二府。
最后,枫亭镇(枫亭县城)的政治地位的提升还有待将来泉州、莆田二市的重新整合,毕竟2012年4月湄洲港南北岸已经整合了。因此,可以设立县级枫亭市,管辖今
仙游经济开发区、泉港区、
秀屿区(撤销此三区,土地并入),由福建省直管,必要时可以让泉州、莆田二市共同代管。
泉州市与
莆田市原本共属一郡(
清源郡、泉州府、兴泉道),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与文化联系,泉州府七县与莆仙二县合久而分,分久又合,但都是合的时间多于离。莆仙文化严格来说是
闽南地区文化的一部分,属于闽南次文化。古代的莆仙二县的方言与泉州府七县的方言是可以交流的,只是后来莆仙方言不断融入闽东方言的元素,逐渐与闽南泉州七县方言产生分歧,乃至只有交界地区的过渡方言才可交流。
祝愿
枫亭镇早日整合周边区域,成立枫亭县,整合湄洲港,一统
泉州市、
莆田市二府九县,创造新型港口城市。
枫亭县名人榜
闽林始祖林禄
林禄(公元274—357年)字世荫。
五胡乱华之际,林禄奉敕守
晋安郡,迁家居晋安,为
林姓开闽始祖。其匡扶晋室,历经多次战争,战功卓著。先后辅佐晋元帝、晋明帝、
晋成帝、
司马岳、
晋穆帝五位皇帝,忠心耿耿。
东晋初年,林禄被封为
黄门侍郎,奉命出守晋安郡(辖
福建省福州、泉州、
漳州市、兴化四府),所以入闽定居。林禄在晋安恩威并施,平凡叛乱,鼓励农桑,提倡儒学,很快使得晋安郡大治。之后他的后代就居住在晋安,繁衍生息。这就是“
晋安区世系”或者称“闽林晋安世系”,
林尊道也是林姓的开闽始祖。“晋安林”开创了
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的支系。而经过这几次大的迁徙,发源于北方的林姓开始在南方繁衍生息,并逐渐发展成南方的大姓。
公元357年,林禄在
晋安郡辞世,死后被追封为晋安郡王,葬于温陵九龙之岗。晋安郡王林禄之墓,亦为闽林始祖陵,位于泉州府
惠安县九龙之岗(明代中叶属枫亭县,今泉港区
涂岭镇)。文革期间曾遭毁坏,后依原来式样重新修建。墓前有坊门一座,正中匾镌“闽林始祖”,左柱镌“
晋朝名藩”,右柱镌“开闽世胄”,左右分列华表二、旗杆柱四、石羊二、石将军二。墓园右侧通往水曲村路边有一巨石,上镌宋朱熹题字“长山世”。
林尊道封
晋安王:林禄是晋朝的异姓郡王,他是晋的五朝元老,去世后被
司马昱追封晋安王。尽管后世有传说他是在
唐朝显灵被封郡王的说法,实际是误传。首先林禄镇守晋朝的
晋安郡在
隋朝时就改为
建安郡了,到唐朝更是改为
福州市,所以在唐朝根本就没有晋安郡,也根本没法追封为晋安王,况且仅是显灵帮助平定叛乱,
福建省地区也没有严重叛乱,能达到需要追封郡王的程度,不能把唐朝郡王封赏标准看得太低了。林禄是
晋朝追封的晋安郡王,这是对他极其罕见地效忠五朝的尊敬,仅有他和
司徒蔡谟等极少数人是五朝元老。
陈政 陈元光
陈政,唐岭南行军总管、副诸卫上将,字一民(616~677)。
陈元光,陈政之子,首任
漳州市剌史、威惠灵著王、开漳圣王,字廷炬(657~711)。
陈政父子原籍河南固始,
李治时受命率府兵三千人并将士眷属来到泉潮之间的蛮荒地带,平定动乱和从事生产开发,父死子继,经过三代人努力,终于奏请朝廷在漳州、漳浦设立州县,陈元光首任漳州剌史,历代追封为威惠灵著王、开漳圣王等。
据宋代《威惠庙集》和
南宋《
仙溪志》所载,来闽后长期以枫亭县城为后方基地,安家陈庐园。
陈政墓在枫亭赤湖,陈庐园中有灵著王古庙,宋南康郡王
陈洪进是陈政在枫亭的十一世后裔。
留从效
留从效,宋鄂国公晋江王,字元(906~926)。原籍永春,但从小定居枫亭县城留宅,在
五代十国王审知身后的
福建省动乱中,据有泉漳十七年,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自治,采取息兵安民保土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和海运,使兴化、泉、漳三地在五代全国性的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又能顺应全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拥护
后周和
北宋中央政权,《
资治通鉴》等各种史书记述甚详。其兄留从愿曾任
漳州市刺史,从子留居道知
莆田县。留宅今存留府和御书楼遗址,御书楼存有
李璟、
柴荣和
赵匡胤赐给
留从效书共八通,留居道从
越南引种
英山红18棵,现存3棵,留居道墓在赤湖。
陈洪进
陈洪进,字济川,宋南康郡王(919~985),南唐泉州府
仙游县枫亭镇(枫亭城侯榄村)人,陈政十一世孙。
五代十国时与留从效一起开创了兴、泉、漳三地和平发展的局面,在留从效身后继领政权18年,使五代泉州在经济和户口增长上为全国第一,
泉州港成为全国大港。后又主动将泉漳两州归入
宋朝版图,史称“陈洪进纳土”,对促成
吴越归宋贡献很大。封
颜路,进歧国公,死赠
中书令,封南康郡王;四弟六子皆封侯爵,或被任命为州刺史等重要官职,一门五侯,遂有枫亭五侯陈氏之称和侯榄地名;其女陈玑创立
泉州崇福寺,在枫亭修造金钗沟;还与其父在枫亭建全安庄作为崇福寺挂庄,并在塔斗山建造
天中万寿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枫亭侯榄村今存
陈洪进“德星堂”。
妈祖林默娘
妈祖,原名林默娘,出生于公元960年南唐泉州府
莆田县湄洲岛一书香世家,系闽林始祖
林尊道林禄第二十二世孙。默娘长大成人后,矢志不嫁,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己任。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事业,素来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为乡亲排忧解难,引导他们逢凶化吉。
生在
湄洲湾畔的默娘,还洞悉天文气象,熟悉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该片海域里遇难的渔舟、
商船,经常得到默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
妈祖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诉
船户可否远航,固有“神女”一说。
妈祖文化,影响深远,从最初的
莆田县、晋江县、
惠安县到全国各地,再走向世界,可以看出妈祖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据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有近5000座妈祖庙,2亿多妈祖信众。每年农历三月三妈祖诞辰日和
重阳节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2015年
元宵节期间,
湄洲岛湄洲妈祖祖庙的游灯庆祝活动受到
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工作组的现场拍摄。
蔡襄
蔡襄(1012年—1067年),
汉族,字君谟,出生于
北宋泉州市府
仙游县枫亭镇赤湖焦溪(今枫亭镇九社村青泽亭自然村蔡坑)。君谟,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茶学家和园艺学家。任
福州市知府时,因福州旧俗病者不食医药而敦信巫,蔡襄坚决去除巫觋,杀其害人者,提倡就医,一改陋习。本府为官,任泉州知府时,与其
舅父卢锡共同主持建造
洛阳桥。任
福建路转运使(相当于省长)时,他研制宫廷御茶武夷“小龙团” ,著《
茶录》、《
荔枝谱》,倡令植福州府至
漳州府七百里行道松。
蔡襄陵园,俗称
蔡襄墓,位于福建省
仙游县枫亭镇铺头社区锦岭将军山下,旧
福厦公路西侧。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官道旁有巨碑“宋端明殿学士忠惠蔡公神道”。明成化年间,重修蔡襄墓,并建享堂、两庑、仪门、围墙。重刻
欧阳修所撰墓志立于堂中。
欧阳修撰写的墓志铭是:“谁谓闽远,而多奇产,产非物宝,惟士之贤,嶷嶷蔡公,其人杰然,奋躬当朝,谠言正色,出入左右,弥缝补阙,间关于闽,有政在人,食不畏盅,丧不患贫,疾者有医,学者有师,问谁使然,孰不公恩,有公其坟,有拱其木,凡闽之人,过者必肃。”
两周王陵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重修,状元
柯潜(1423~1473)撰写《重修蔡忠惠公墓记》。以后又颓废。
陵园座东朝西,围墙环抱着古墓。围墙内,用石板块筑成“凤”字形。埕分内、中、外,长80米,宽30米,封土高2.8米,占地2400平方米。陵园四周
松树长青、绿草如茵,山花盛开。墓左,立着“
蔡襄墓”石碑,墓前,两侧矗立着一对高五米的石柱(
华表),俨然对峙,犹如威严的门卫。柱上面题刻着:“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明代马在蔡襄墓前赋诗:
来往行人知下马,感恩多在过桥时。
风雨沧桑,墓园兴废,只有人心是永恒的丰碑。
蔡襄陵园日见宏伟壮观,不尽因为他有一支庞大的后裔,而是他生前确为人民做了好事。
蔡襄陵园中后人的评价:
跨海筑石桥不尽黎民歌惠政
公摄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
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
泉州市府晋江县(今
洛江区)万安镇与
惠安县(今
泉州台商投资区)
洛阳镇交界处的洛阳江上。
北宋皇佑五年到
嘉祐四年(公元1053年到1059年),由当时的泉州
知府蔡襄与其舅
卢锡(惠安县人)共同主持建造。在洛阳桥中段,有一块蔡襄亲笔书写的“晋惠分界”的牌匾。
蔡襄诸后裔中:
宋龙图阁侍制蔡佃,崇宁元年霍瑞友科榜眼,本为该科状元,因其叔祖
蔡京当朝宰相,为避嫌向皇帝要求降为第二名。
宋朝散郎赠
朝请大夫蔡枢,因能善待元佑党籍的
常安民,
刘安世等,受世人好评,中年退隐家乡,建“世隐堂”,也曾在
菜溪岩隐居。
宋特进左中大夫
蔡伸,
南宋建炎初跟随
赵构艰难创业,立有大功。
宋徽阁学士,
户部尚书蔡洸,南宋
淳熙时能臣,为
蔡襄请得谥号“忠惠”。
宋宝谟阁直学土
蔡戡,卓有才华,著有《定斋集》、《忠襄年谱》等书。
蔡襄弟
蔡高廉洁奉公,生活清苦,执法无私,曾向朝廷献策数十万言,二十八岁病逝
开封府太康县主簿任上,
欧阳修为他撰写墓志,地方人士募银二百两为其办丧,妻程氏婉言谢绝道:“吾家素来廉洁,不可以此玷污吾夫”。还有蔡传,蔡橚、蔡、蔡、蔡頔、蔡、蔡师言、蔡谅、蔡点等数十人都曾进士及第,担任过各种官职,事迹见于各种地方志书和宋人笔记。
蔡京
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长,
汉族,出生于
北宋泉州府
仙游县枫亭镇赤岭紫金山下(今枫亭镇东宅村赤岭自然村)。蔡京,是北宋
宋徽宗朝
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蔡京自
熙宁三年(1070年)中
进士以后,为官55年,调钱塘尉、舒州
推官,历任瀛州,
扬州市、郓州、永兴军、成都府、
开封府等10多个府的
知府,当过朝廷的龙图阁待制、直学士、
翰林学士承旨、
户部尚书等职。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
自
崇宁元年(1102)至
宣和七年(1125)共23年间,他先后五度为相,虽然期间有短暂的引退或免职,但很快又复职,实际执政时间有20年左右,是中国封建社会任职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宰相。中国封建社会宰相平均任职时间只有1年多,而
蔡京能在宰相位置上呆了20余年,绝不是靠拍马溜须的等闲之辈。蔡京,是
北宋端明殿学士蔡襄的堂弟,先后无度拜相,封为
太师。蔡京执政期间,在继承
王安石变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变法实践的经验和保守派的一些合理建议,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推动了宋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蔡京是医保社保的开创者
《
宋史》
崇宁初,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坊。给常平米,厚至数倍。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给以袖衣絮被。。。三年,又置漏泽院。
蔡京执政后对慈善事业很热衷,在其推动下,全国范围(
宋朝辖区)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救济体系。体现于三分面:
居养院:收养天生残疾、弱智、伤残孤寡的老人
安济坊:专门负责收治无钱治病的病人
漏泽园:划出地皮建立墓地,专门安葬那些无钱埋葬的人
蔡京是一位优秀的财政部长
南宋著名的书画家、思想家、政论家
叶适“宋财赋之入比唐增倍,熙丰以后又增数倍,而蔡京
变钞法以后比
熙宁又再倍矣。”。蔡京当政时,GDP和财政收入都创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记录,同最强大的唐王朝
李隆基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创下了当时世界经济的首位,占世界的80%。如熙宁10年(公元1077年)财政收入7070万贯,其中农业税是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这说明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是工商业,而不是农业,可见庞大的财政收入,并没有加重对农民剥削。年财政总收入是
庆历年间1975万贯的3.6倍。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王朝之一,还有一个是
晋朝。当时全国只发生
宋江、
方腊、
钟相、杨么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都不超过一个省的范围,老百姓的生活也不错,一个熟悉工人的年收入比当时
知府的收入还高。《
清明上河图》便是当时社会真实的情景。不少人认为
北宋的老百姓生活艰难,哪是受《
水浒传》误导的结果。
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在茶法改革方面,废除了通商法,恢复了官购商销的禁制,实行茶叶专买制,允许商人同茶农直接交易,商人进行茶叶买卖需先向政府买茶引,并用官府制作的茶笼装茶,同时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合同法。茶引的印造和发卖权归中央,由太府寺印造,都茶务发卖。在盐法改革方面,废除了官搬官卖制以及官府直接运盐到各州军卖发的做法,而由商人赴产盐处请买贩运,其做法与茶法大抵相同,不同的是食盐的收购环节始终由官府垄断。在货币改革方面,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行当十钱、夹钱和钱引,不但给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而且也给私营企业主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如一枚当十钱法定价值等于10文小平钱,而用料不到小平钱的3倍,企业可获利4分。
蔡京吸取了
范仲淹庆历兴学和王安石
熙宁兴学的经验教训,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掀起了崇宁兴学的高潮,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教育史之最。蔡京首次提出废除科举制度,以学校培养取代科举选士,并借助皇权,将太学三舍法推广到地方州县学,建立了从县学到州学,从州学到辟雍,从辟雍到太学的逐级升学制度,使学校成为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基地。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动员各方力量进行校舍建设和教授、学官的配置。凡是兴办学校,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拨给学田,解决了办学经费的问题。对学校的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考核措施、奖惩办法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对
四川省、广西、
广东省、福建等偏僻边远地方的学生赴京应试,其食宿路费,从学钱中给予解决。州县小学生就学也给
粮食补贴。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比较系统的改革措施,当时的教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不仅太学有较大发展,地方的州县,甚至偏僻边远地区的教育也有了发展,特别是儿童小学和各类专科学校教育也出现了好的势头。
蔡京倡导的这种尊师重教、捐资办学、济困助学的理念,直到当今仍有借鉴意义。而他提出的废除科举制度,直到他身后800多年才得以实现,足见其远见卓识。想当年,
宋朝之前的开闽第一
进士薛令之,当年可是自掏腰包千山万水上京赴考。
根据《
福建省文化概览》统计:两宋318年间共举行118次进士考试,录取进士3万多人,其中福建七千多人,占进士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就人口比例而言,宋代平均闽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左右 福建进士的名额在两宋绝对是居全国之首 福建高考状元之乡的传统谁敢说没有
蔡京的功劳在里面呢?
蔡京还是新推水利的水利部要员
北宋莆田县城关方巷人
方天若在《木兰水利志》有详细陈述:“时蔡公兄弟京、卞,感涅之灵谶,念梓里之横流,屡请于朝,乃下诏募筑陂者。时福州有义士李宏,家雄于财而心乐于施。蔡公以书招之,遂倾家得缗钱七万,率家干七人入莆,定基于木兰山下。负如云,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已竭。于是蔡京复奏于朝,募有财有干者辅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钱共七十万缗,助本陂!” {这篇文章记录对
蔡京建木兰陂之事是第一次真实地透露给世人,对蔡京建陂之初衷持着肯定,这种实事求是态度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
蔡京在杭州钱塘当
县尉时,木睹家乡
莆田县的
木兰溪兴化湾,海水泛滥,该片土地上长不出庄稼,人民生活困苦,还是一小官的蔡京与其弟
蔡卞,向朝廷请示号召大家捐钱兴修木兰坡
水利工程。第一次上书后,福州人李宏捐七万串钱,不够。再上书,最终得到十四个大家族的捐款,共七十万串钱。最终,木兰坡建成,
兴化平原粮食产量居八闽第一。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
莆田市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当前福建省内第一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