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珩
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
赵珩,1948年12月24日生于北京,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编审,现为北京市文物局专家,学术委员。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首都博物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从事文化史、北京史、戏曲史的研究。
赵珩出身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家族,他从幼年开始就受过比较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酷爱中国文学与艺术,熟悉北京历史文化掌故,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1956年,8岁的赵珩就读于培元小学,早年热爱戏曲和传统文化故事。之后,高中毕业的他因文革未能上大学;1969年,他赴内蒙古当兵。1971年,赵珩回京,在家赋闲读书。1974年,赵珩被分配到医院工作,10年后入职燕山出版社,直至退休。2001年,赵珩出版了《老饕漫笔》,在国内外颇有影响,被翻译为日语与英文在日本与美国出版。其后,又出版了文化随笔《旧时风物》《老饕续笔》《百年旧痕》《故人故事》和《逝者如斯》等多部著作。
赵珩任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其间主持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出版物和北京史书刊。他自幼酷爱中国文学和艺术,熟悉北京历史文化掌故。数十年间,笔耕不辍,写了许多与文人有关的散文随笔。其著作关注文人学者、美食和戏曲文化、社会生活史变迁等主题,重视传统文化传承。赵珩的书虽然多谈晚近之事,但传统文化底蕴极厚,不仅对历史掌故和传统文化知识顺手拈来,而且文笔渊雅,古意纵横。赵珩为集邮名家,他的藏品参加历届全国邮展获铜奖,多次参加国际邮展并于1986年获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赵珩的家庭是世家大族,自太高祖达纶算起,一门六进士曾祖父赵尔丰为驻藏大臣,署理四川总督。他曾祖的哥哥、即赵珩的伯曾祖赵尔巽,在清末曾做过东三省总督,民国初,曾通过和袁世凯的私人关系成立了清史馆,从1915年起一直从事《清史稿》的修订。1927年,赵珩的伯曾祖赵尔巽已经84岁了,只好将手头书稿仓促成书。1948年12月24日,赵珩在北京出生,从此成长、读书、工作都在北京。1955年暮春,赵珩和父亲、母亲、祖母搬入东四二条7号院。
文学、戏曲启蒙
赵珩最开始的时候不认字,请别人讲小人书。后来逐渐地认字,能够看一些历史故事。最小的时候,他最喜欢看《安徒生童话选》。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全都是他看过的。认字以后,他开始喜欢读一些历史类的书。
1956年,8岁的赵珩就读于培元小学,那时的他经常租书来看,不仅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杂志《小朋友》等;小人书对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具有很深的启蒙价值。除了小人书,他正经读传统历史书,是从林汉达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和《前后汉故事新编》开始;他儿时的启蒙诗词读物是一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古代诗歌选》。后来真正迷上诗歌,读的最多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马茂元选注的《唐诗选》和中华书局的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这三本书对他儿时的诗词启蒙非常重要。
赵珩小时候记忆力好,像《古文观止》《论语》《水浒传》《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亨集》、余嘉锡的《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俞万春的《荡寇志》等,他都读过。赵珩还很爱看地理方面的读物,尤其爱读《旅行家》杂志。外国小说,赵珩看过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维克多·雨果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他还试图看过英文简本的《雾都孤儿》。之后,他开始看法国文学史、英国文学史、《奥普洛莫夫》等,包括美术的书,音乐的书,弗雷德里克·肖邦沃尔夫冈·莫扎特弗朗茨·舒伯特费利克斯·巴托尔迪艾克托尔·柏辽兹的作品他都看过。
受家庭影响,赵珩自幼便喜欢看戏,一年三百多个夜晚,他有两百多天都泡在剧场里,而对于昆曲,更是只要有则必看。十一二岁、还看不懂的时候,他就在俞平伯等人发起的北京昆曲研习社里见识了许多文化界、知识界的泰斗级人物,看他们彩排、演出,留下了对昆曲的初印象。1961年,当时13岁的赵珩对戏曲非常热爱,寒暑假加周末,一年大概能有近200天的时间去看戏。他经常去人民剧场、虎坊桥北京工人俱乐部、吉祥戏院这几家戏院,所以,赵珩对戏曲也颇有见解。
赵珩小时候,会说花衫的白口。比如梅兰芳的《穆柯寨》、马连良审头刺汤》的白口也学得很像。赵珩那时候读过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也读过关于杂剧的东西。接触昆曲以后,像《牡丹亭》《步步娇》《皂罗袍》,都能背诵,上学路上,他就背李开先的《宝剑记》像《点绛唇》《荆钗记》《绣襦记》。
当时上初中的他,跟着父亲开始接触到中国古代笔记。例如《能改斋漫录》《挥麈录》《万历野获编》《齐东野语》等等。之后,在这些由浅入深的阅读中,开始了他这辈子与书的不解之缘。后来,经过父亲的推荐,他还看过李剑农的《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
职业经历
高中毕业时,赵珩赶上“文革”,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因为是家中独子,被分配在北京鸡毛制掸厂,但是工作不符合他的预期,于是他决定放弃这个工作。1969年,他远戍内蒙古自治区,在兵团做着“上士”,掌管给养钱粮。文革这段时间,赵珩就是安安静静地在家里读自己喜欢的书,还在家里画油画,拉小提琴,除了《梁祝》,还拉点革命歌曲。这时,赵珩读了一些读书笔记,如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他每天要读很多书,还有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文革”最激烈的时候,他设法弄来了一张串联证明,一个人跑出去,想在“读万卷书”后“行万里路”,他便去了苏州市杭州市
1971年,赵珩回京,在家赋闲读书。他在最便宜的竹简斋本元史的《汉书》本子上,用红笔标点正文和注释;通读了《史记》,还用毛笔抄录了全文。1972年,他和爱人一起重读了50年代出版的《安徒生童话集》,当时还在书的扉页上写了一些感想,企盼美的回归,人性的回归。也是在这一年,他用毛笔抄录了《论语》。
1974年,赵珩被分配到医院工作,但他并不喜欢医学,当了近11年大夫后又到了燕山出版社,一干就是二十多年。1996年,赵珩所在出版社整理出版了由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加墓整理、重新编辑索引的《加摹乾隆京城全图》,为北京史地研究和北京城市规划提供了一部极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这部图册出版后,不仅受到文史界的好评,同时受到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的重视。
文学创作
2001年,赵珩出版了“老饕系列”第一本《老饕漫笔》,他摭拾几十年饮馔的记忆,描述了他行吟中原地区的美食体会,其中既有饕餮大餐,也不遗陋巷小点,读者一边口舌生津,一边重温旧事人情。十年间这本小书加印了七次,还推出了繁体字版和日文版,也有文章被译成英文传播。“饕餮系列”是他关于饮食的随笔,所记一概与吃相关,但又不局限于吃;这三本书里都没有写到多么豪华、精美的饮食,很多还是属于‘蓬门宵馔,陋巷蔬食’。
2007年,赵珩在金实秋主编的作品《文人品豆腐》中发表文章《豆腐干絮语》。2013年,他在刘琳主编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52-2012》中发表文章《京味戏剧与北京文化》。
2016年5月22日,赵珩携新近出版的著作《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参加了由《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主办的讲座,他的《百年旧痕》一书讲述的是辛亥革命以来北京的百年变迁,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城市规划到社会交往,从文化娱乐到医疗教育,以日常生活的角度还原微观历史。这本书是由于他局的近百年主题的影视剧作品有太多错误,深感社会生活史研究的重要性。
2017年,他出版的书籍《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讲述了启功朱家溍王世襄陈梦家等等大概50多位前辈学人。这本书给大家展示了赵珩与书中记录的50多位学者之间的交往片段。
2019年,他的新书《二条十年(1955-1964)》出版发行,该书是他回首过去六七十年前的故人旧事的故事,他曾居住在东四二条胡同,说起了东四二条胡同里的散漫日常,他自比“香榭丽舍”的王府井集团,还有苏州的戏曲、园林、茶馆、市井,每一样风物于他来说,都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他也希望有人能从那些遥远记忆里听到微弱的呼声,即便是北京和苏州市,亦或是其他地理上不同的称呼,都能跨越山海,在共同的浮沉里孱弱拥抱;这本书中,赵珩讲述了老北京的文化。2021年,赵珩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出版的《大哉沈公》中发表文章《“文化里的胃”——怀念沈公》。
2022年,赵珩出版书籍《个中味道》,该书是他的自选集。赵珩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年的生活感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鲜活的往时生活画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忆华宫——漫忆北京等地旧日饮食掌故,通过美食见出人情和时代变迁的痕迹;家厨与家菜——追忆自家和名人家的家厨、家菜旧事,记录濒临逝去的中原地区传统饮食文化;旧京茶事——小到茶点小吃,大到婚宴饮馔无所不谈,记录飘逝的礼俗风物,从文字中找寻今日难得一觅的人间烟火气。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发表文章
参考资料:
邮票专著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生活主题
赵珩的创作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出发的,比如在《二条十年(1955-1964)》的创作中,他讲述了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体会:“经常看到文学作品中写,从大门传来街上的叫卖声,这样的描写欠缺生活感。在旧时北京,深宅大院里是听不到外界声音的,声音多是由后门或后墙传入,要生活在背后的院落才能听到沿街叫卖声。”
人物主题
除了生活经验创作,赵珩对人物的创作也刻画的极为细致,《二条十年》的后半部是人物记,主要记述二条七号院来往的各色人等。除了外公外婆、姑母伯母等家中亲属,最多的是父母和祖母的师友和客人,他以速写的方式予以描画。写人物时,赵珩的记忆力显得尤为重要,他对于再寻常的角色,也能写出鲜明无比的细节。譬如写老祖母的义子、懋隆洋行的老板金世煜,此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向来西装革履。唯独有一次,他穿一身驼色西装,搭配棕红色的皮鞋,老祖母指摘他的皮鞋是“虾油色”,十分难看。“虾油色”三个字,压倒通篇叙述,足以让人过目不忘。
饮食主题
赵珩对于美食的写法闲雅清幽,他记录的饮食是“宴遇”:如诗如画的“杏花春雨冶春园”,透着佛理禅性的“南华佛茶”,逆旅偶遇的辉县海参——皆为可遇不可求。
他敏锐地从家乡的风物中提炼出食的风俗和文化,以吃蟹为例,他写道:“北京食蟹是在中秋节前后……旧时北京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落,秋雨初霁,新凉送爽,院中几畦盛开的菊花,廊下两株红透的石榴,室内也是盆栽的汉宫春晓或柳线垂金。三两好友,蒸一笼肥蟹,开一瓮陈年花雕酒,诗酒唱和,对菊剥蟹,是极快活的乐事。”他的笔下既有个体的独特经历,也有对一地饮食风俗的探求,象“吃小馆儿的学问”“从川剧川菜”,皆是此类代表。大概经见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总结的需求和触类旁通的感触。
写作手法
语言特点
赵珩在写作上对于历史描写特别详细,如数家珍,文采情之清雅。他的书不仅仅是薪火相传,其文章文笔老到,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赵珩的文章,写的多是自己的闻见所及,亲身经历,但又眼光长远,涵盖古今。
叙事方式
赵珩的书虽然多谈晚近之事,但传统文化底蕴极厚,不仅对历史掌故和传统文化知识顺手拈来,而且文笔渊雅,古意纵横。赵珩评论历史人物时一切从历史实际出发,因而总能获得对古人的思想行为的正确理解。赵珩认为近百年来的学者对顾炎武的审度一直局限在“君臣”一义上,而不顾其他一切复杂纠缠的人情物理关系;这样的评价不符合历史的准则,对顾炎武的评价也有失公允。
文字哀伤
学者李乔认为,赵珩书中的文字带有一种哀伤气质,这种哀伤是对历史的怀旧,包含怀念和谴责两种情绪,但情绪均偏含蓄,需读者细品。比如《彀外谭屑》中的《幻园补记》一文,赵珩家祖辈居住的幻园有许多名人到访,至今犹存却已然颓败,这唤起了赵珩的无限遐思和感慨,他想到了《封氏闻见记》所记载的唐朝大历年间长安第宅更迭变易之速的文字,想到了不知多少古代名园没过几代便化为丘墟。他庆幸幻园未亡的命运,又叹喟时世变迁的迅猛:“半个世纪的时间,很难说是一瞬,其间有多少世事沧桑,然而小园还是那样的宁静。秋风飒飒,黄叶飘零,旧园老屋仍在,已是物是人非。”
赵珩哀伤文字的背后,是浓烈的沧桑感。《字纸篓儿》一文,更透出了赵珩对世事的哀伤。他写道:“在‘史无前例’的年代,人们除了用旧书报去废品收购站换钱,字纸确实很少见了。‘祸从文字出’,但凡是手书墨迹、往来信函,大都以火攻水淹的办法处理掉,免得招来莫须有的麻烦,字纸篓儿中空空如也,字纸篓儿也几乎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这是他对“文革”经历的沉痛描写,不只是哀伤,而且是哀怨、哀痛,是对那段荒唐岁月的愤懑和批判。
美文叙述
赵珩重视文字的美感。《彀外谭屑》中有许多极美的文字,他写南方水巷的帘子:“至于江南水巷,那帘多是挑出窗外的。轩窗无檐,每将锦屏藤垂下,南方人多会用根棍子将帘支起,谓之挑帘,其目的多是为了使窗与帘之间形成一个小小的空间,有如北方廊檐下悬帘的作用。近水轩榭,竹帘轻挑,无论是临窗把酒,还是凭栏品茗,间壁的粉墙乌瓦,河中的柔橹轻篙,都会从帘中透过,成动静等观之趣。”小小一个水巷的帘子,他竟能品出这么多意趣,写出这么多自然与人工之美,真是一种文化的匠心。讲建筑学的道理,他有点像从周先生,而文字之清雅、空灵,又颇像晚明的小品文。
谈古论今
赵珩好古,但决无迂腐气,他在读古书、谈古事之余,也时常关注外国文化,关注现代的外国人,这在他的文章中多有反映。《三百年来淡巴菰》一文,古今中外的吸烟史,他都能娓娓道来。他谈到,雪茄烟过去叫吕宋烟,吕宋就是菲律宾,而真正最好的雪茄是淡巴菰的故乡古巴。美国的室内绝不许吸烟,但法国是吸烟者的天堂,在法国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可以看到法国姑娘在咖啡室里抽烟斗,对此,赵珩评论说:“拉丁区的自由精神与浪漫情怀,大概正在于此吧。”
思想主张
美食思想
赵珩对美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觉得预制菜是对中原地区餐饮极大的破坏。做菜应该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食材,都有相应的技巧和经验在里面,预制菜会让中国餐饮业受到断崖式的负面影响;而影视剧中对于美食编制故事来支撑更是属于无中生有。
老北京内核
赵珩认为老北京的精神内核安静,这不完全是声音意义上的安静,也是城市节奏、生活步调上的安静。北京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组成,不是一个单纯的市井化的问题。北京八百多年来一直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在皇权时代,有宫廷文化;在北京做官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构成了士大夫文化;也有像天桥,原来的崇文区宣武区这一带的土著的市井文化。每一个单方面都不能代表北京文化的全貌。
赵珩认为人们试图恢复胡同和四合院,想要过原来的生活,已经无法做到。因为,生活痕迹是无法复制的。
戏曲
赵珩认为,最开始的戏曲从根本上说是属于高台教化,既有娱乐性质又有教育意义。北京的戏曲始于元代,杂剧兴于北方,北京和元大都的很多戏曲作家大部分是大都人,还有一些是山西人。
赵珩重视元杂剧在戏曲发展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他认为元杂剧的兴起确实与文人的参与有极大的关联性,但他却并不赞同传统废科举之说。在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昆曲兴起还是后来京剧的起而代之,都有文人不可忽视的作用。文人自觉的伦理意识与审美趣味极大地影响了戏曲创作。戏曲将历史与文学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向平民阶层呈现,成为“中原地区最自然之文学”,同时也是文人将自己的思想、性灵和情感融入其中的自我表达。正是由于文人的参与、文人的贡献,中国戏曲才具有如此魅力与吸引力。
赵珩不赞成对戏曲极度改良,认为有很多东西,因为历史的原因,戏曲本身就是小众的。他以京剧为例,提出京剧是程式化的,和现实生活有距离感,不能像话剧一样写实,戏曲改良会丢失原有的传统。
读书
赵珩认为文人的出仕与入仕对文人有很大影响。入仕可以使文人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相比之下,那些未曾入仕的文人可能会有一定的思维局限,比如一些怨气,心理上的自卑感等等。但有些文人在入仕后会沉迷于仕途,缺乏洒脱的情趣;也有些人在入仕后总想着出仕,比如作《陋室铭》的刘禹锡;再有就是像陶渊明那样,入仕后出仕,进入自由洒脱的理想境界,《归去来辞》那样的作品未曾入仕的文人就很难写出来。
文人的修养上,良好的修养首先来自深厚的文化基础,而这文化基础主要来自于读书。修养还来自于一个人的悟性。这悟性中一小部分是天生的,更多是要通过后天的读书、交友、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实现艺术熏陶。对古人来说,也许早年为步入仕途勤奋学习无暇培养悟性,而在步入仕途之后得闲时,或者是官场失意时,往往就有了时间探寻雅趣,比如苏轼那些传世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在他被贬期间创作的。
赵珩认为文人的情趣是追求和挖掘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唐代文人陆羽好喝茶,创作《茶经》;明代文人李渔在吃蟹方面独有心得,讲究用南方的糟油伴蟹;清代文人袁枚好吃,创作《随园食单》。不少文人参与俗文学的创作,才有了大鼓丑末寅初》那文雅的词句,才有了《剑阁闻铃》“猛听得内宦启奏请驾登程”那戛然而止的美感,而参与其中的文人们也乐在其中。
关注社会生活史
赵珩关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变迁,他发现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丢失了许多过往的社会文化传统,导致认知上的误解和偏差。比如影视剧里的黄包车,其实只有上海市有,是连人带车的统称;但影视剧里,旧时的人拉的车一律被叫做黄包车。而在北京,盛宣怀考察日本后带回了“洋车”,在旧时的天津市地区,被称作“胶皮”,意即邓禄普的轮胎;而在广州市,人们又将人拉车称作“车载”。
还有在清末时期的北京,请客带人去吃“烤鸭”人们都用的是“烧鸭子”,因为“烤”字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出现。还比如清末的富贵人家,家里陈设不会有唐三彩,因为唐三彩是墓里的冥器,对于上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忌讳的,无论多有钱都不可能摆。”
赵珩认为,社会生活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形式和内容,和人们的生活最密切和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背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消失,赵珩遗憾地形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得到之中也会失去”。
社会任职
中华全国邮联事、学术委员、北京市邮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首都博物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社会活动
2020年,赵珩参加了两次网上义拍,一次是由山上学堂组织,赵珩书写的一幅《心经》拍出9000元的价格;另一次是通过松荫艺术和三联生活周刊委托匡时拍卖了一幅小对子,落槌价5400元,两次义拍共计14400元,全部捐献。赵珩说,也算为武汉疫区“略尽绵薄之力。”
人物荣誉
赵珩主集世界各国动专邮票,兼集英属地和法属地邮。藏品参加历届全国邮获铜奖,多次参加国际邮展并于1986年获奖。众多邮文发表于各级报刊,其中《论集邮的文化属性与集邮文化的形成》《再论我国专集邮的发展与现状》《中国集邮发初》获全国优秀论文奖。
人物评价
赵珩不但很了解传统文化,有时还按古人之法行事。赵珩不仅做了研究,还先后在二十余座寺庙里寄寓过,以体验这种古风。赵珩并不信佛,他寄寓寺庙,是因为效仿古人到远避尘嚣的寺庙中陶冶气质。赵珩送人礼物,常送题字的扇面。这也是一种古风。扇面上的字都是他自己用端庄秀美的小楷题写的,写的大都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赵珩不仅仅是个传统文化的观察者、研究者,还是个躬身效法古人的实践者,所以我说赵珩是个“传统文化遗民”。当今急速变化的社会,使许多传统的东西渐渐逝去;生命法则,又使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而赵珩却精力健旺,用他一肚皮的学识,把那些已经逝去或行将逝去的东西讲得富有生机。赵珩是个“传统文化遗民”。(李乔评)
赵珩谦和好客,记忆力惊人。诗文戏曲信手拈来,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羲之的《兰亭序》,李开先的《宝剑记》,汤显祖的《牡丹亭》……他能一字不落随口背诵。据说还能默画中原地区地图与世界地图。(南京都市报评)
赵珩的书却未曾改变,依旧文气十足,写口腹之物,记风物人情,述历史掌故,带着那种“老派”的风雅和趣味。(澎湃新闻评)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赵家隶属汉军正蓝旗籍。从太高祖达纶算起,一门六进士曾祖父一辈兄弟四个,除了曾祖父赵尔丰不是进士,其他三位都是进士。老大赵尔震和老二赵尔巽同治甲戌科同榜进士。赵尔震做到工部主事三品顶戴,赵尔巽做到四川省总督、东三省总督、沈阳市将军等,后出任清史馆总裁;老四赵尔萃光绪己丑科进士,三品衔,后辞官回泰安市故里。曾祖赵尔丰虽然不是进士,也是道员出身。做到驻藏大臣,署理四川总督。也算封疆大吏。清末九位总督中,赵珩家占了两席。
曾祖赵尔丰膝下四子一女,赵珩的祖父赵世泽系幼子,家族大排行老九,称九爷。初随曾祖父赵尔丰四川省保路运动后,曾祖殉难,祖父逃出成都市回到北京。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江苏独立,祖父应召南下做程德全幕僚。程德全卸任后,祖父北上投奔退居在青岛市的曾伯祖赵尔巽
1929年,赵珩的祖父举家从东北地区迁回北平市。博学多才的他喜欢收藏碑帖、字画,他收藏尤以碑帖见长,品质很高。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祖父坚决不出来做事,因此断了经济来源。他的很多收藏就是那时候陆续卖了,散了。1950年初,祖父突发脑出血过世,享年六十六岁。
赵珩的父亲赵守俨1926年出生于齐齐哈尔市。1929年迁回北平后一直学习、工作、生活于北京。他从小接受中原地区传统式教育,在经学和历史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入读台湾辅仁大学经济系。1958年,父亲由商务印书馆调去中华书局,从此,他的人生就没离开过“元史”点校出版工作。赵珩的母亲毕业于辅仁大学,后来因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从事些英文翻译工作。她自幼聪慧,多才多艺,除有《西学东渐记》《女权辩护》等译著外,亦擅丹青,幼年曾师从徐北汀,学“四王”笔意。
赵珩与夫人吴丽娱是青梅竹马。彀外堂位于一栋普通居民楼里,赵珩在这个单元内有三套单元,门对门两套,一为彀外堂,另一套为夫人吴丽娱书房,楼下一套为生活起居。吴丽娱是国内礼制史研究权威,“二十四史”修订版的礼制部分的审稿负责人。研究专著《终极之典:中古丧葬制度研究》《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等是古代礼制研究很重要的作品,同时主编有《礼与中国古代社会》(先秦-明清)等。
健康状况
2020年4月中旬,赵珩偶然检查出前列腺癌,于是在5月初即入住北京朝阳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由于疫情的影响,医院住院是需要完全隔离的,家人不能探视,电话、微信也就成了唯一的联络方式。穿刺检查后,发现有两针的指标都在九分以上。于是在5月21日,在张小东主任和王建文主任亲自主刀下,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手术,又送入ICU病房20多个小时,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
经过了几个月的康复,赵珩恢复如初。9月已经能外出参观,并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接受了“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的采访。10月已能远赴上海市苏州市、江阴等地,在此春节前夕,还做了两场讲座的线上直播。
参考资料
赵珩.豆瓣.2024-08-10
赵珩.苏州广播电视报.2024-08-10
赵珩《二条十年》描摹老北京.辽宁日报集团多媒体数字报纸.2024-08-10
赵珩讲述私家书房的故事.今日头条.2024-08-17
赵珩.读秀.2024-08-17
赵珩讲述老北京的文化.今日头条.2024-08-17
《个中味道》| 作者赵珩解读.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2024-08-10
赵珩 的全部作品 .豆瓣.2024-08-10
赵珩 的全部作品 .豆瓣.2024-08-10
彀外谭屑.豆瓣.2024-08-16
常忆庭花次第开.中国国家地理.2024-08-10
赵珩.中国国家地理.2024-08-10
赵珩:怀念父亲 | 往事.搜狐网.2024-08-10
去岁风雨远 年开明日长.青瞳视角.2024-08-1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文学、戏曲启蒙
职业经历
文学创作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发表文章
邮票专著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生活主题
人物主题
饮食主题
写作手法
语言特点
叙事方式
文字哀伤
美文叙述
谈古论今
思想主张
美食思想
老北京内核
戏曲
读书
关注社会生活史
社会任职
社会活动
人物荣誉
人物评价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健康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