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古城是山东省临沂市
河东区的古城遗址,沂州古城位于临沂城市核心区域,与生态优美、风景旖旎的“中国十大最美家乡河”一沂河毗邻。沂州古城遵循以“建筑为骨、文化为魂”,将产城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古今融合的理念融为一体。沂州古城在核心区参照明清时期沂州城的建筑制式复建40多处代表性文化建筑,呈现了沂州城的繁华盛景。
沂州古城占地2037亩,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沂州古城突出城市文化会客厅、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两大功能,在全国率先采用“大型文旅演艺+沉浸式网红街区+N”的模式,致力于打造集旅游演艺、文化体验、特色美食、高端酒店、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着力构建“一山(蒙山)一水(沂河)一古城(沂州古城)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沂州古城景区内设置了六台主题演艺秀和十个文化场馆,结合了影视化街景和丰富的消费业态,致力于打造大型沉浸式文旅休闲体验度假区。
沂州古城上榜了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最新公布的“最in山东·冬季网红打卡地”名单,沂州古城连续
春节期间对外免费开放,并开展丰富精彩节目,截至2023年12月,沂州古城累计接待了游客近500万人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历史沿革
沂州因
沂河而得名。沂州最早由
北周置,治
即丘县(兰山 区兰山街道古城村)。不久东移琅治所开阳故城(今临沂城关),隋改名
临沂市。其范围曾包含过今鲁南的临沂全部、
枣庄市东部,鲁中的
沂源县、
新泰市,还有鲁东南的
日照市全部,以及
苏北一带。
清代升为
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降
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领
兰山区、
郯城县、
费县、
沂水县、
蒙阴县、日照、莒州,共6县1州。
古城渊源
春秋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古城建立伊始名启阳城。《春秋》载:“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
季桓子、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原城为夯土城,
鲁国为抵御
晋国,派 季孙斯、
叔孙武叔帅师在此建城驻防,成为鲁国国防重镇。
战国七雄逐鹿,
齐国军师孙膑,在城南马陵古道,大败魏国大将
庞涓。
公元前157年,为避
刘启名讳,启阳城易名开阳城,设
开阳县于此。《
水经注》载:“治水,又东南流,注于沂;
沂水县又南,经开阳县故城东”。
东汉时,古城称为
临沂市。公元80年,琅琊国国王刘京,把
首都由
莒县迁至开阳城,自此开阳始称琅琊。
魏晋历代均封有
琅琊王,开阳城也一直作为琅琊国都,直到西晋末年,这里仍是琅琊王
司马睿的潜邸。尔后改为琅琊郡,琅琊作为古城称谓仍长期沿用。
北周时,古城称为
沂州。《北周地理志》载:“沂州,后魏置北徐州,北周改为沂州。”《
太平寰宇记》载:“
姬发宣政元年改
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
隋朝时,公元596年从
即丘县分置并入临沂。《
临沂县志》载:“
大业初(公元605年)并即丘入焉”。606年,临沂县治迁移到临沂城内,于是古城始用“临沂”的名字。隋朝末年,这一带连年大战,民间传说,
罗成将军战死在城南陷泥河里。
元朝在沂州设分元帅府,统帅军队在鲁南、
苏北驻防。元末鲁南、苏北一带战乱,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朝除强迫
山西省迁民外,还实行军垦屯田。
明朝初期沿用前制,洪武元年重修为砖城,还在东西南大门外建 有瓮城,同时有派出机构布政司、都察院、兵河道等,统辖鲁南、苏北数州。另外还有射铺、总铺、营房、粮仓、儒学、普昭寺(书圣王羲之故居)、鼓楼、寺庙。大量机构为
沂州带来繁荣,也为临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升为沂州府,至1913年(民国二年)撤销沂州府建制,使用沂州之名长达1335年。
1937年,临沂城内
手工业发展良好、商贸繁荣,有各种
商号200多家,成为鲁南重要商埠。
古城新建
2016年5月28日,临沂中心城区首个投资过百亿元的综合文化旅游项目——沂州古城项目在
河东区举行开工仪式。
2020年10月2日,沂州古城情景街区开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沂州古城情景街区位于
临沂市河东区南京东路以北智圣路以西。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年积温介于3200℃~450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
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
古城旧址
城池格局
明洪武元年重修为砖城明朝初期沿用前制,沂州城城南北门错落,东西门在一条直线上,由此形成的东西大街,成为临沂古城的中轴线,旧称北大街,现称兰山路。
明初在修砖城的同时,还在东西南大门外建有瓮城,瓮城是城门外的小城,作为战时
防御工事。东西门的瓮城,小门一律朝北,南门瓮城小门朝西。
沂州卫在城西门,一卫大抵5600人,除在陆地设防外,还在
连云港市、
日照市等沿海设海防。
沂州布政司坐落在临沂城东门里,为山东布政司的派出机构,统辖鲁南、
苏北数州。
沂州察院坐落在中轴线中段,为山东都察院派出机构,掌监察执法,巡 按鲁南、苏北各州县,考察州官、县官。
临沂城东的沂河,明朝时水很深,和江淮等河流相通,水运可以直达南京。
街巷沿革
沂州古城的街巷历史悠久。但明以前的街巷,因时代久远、史籍缺载,已无从考证。1608年(明万历十六年)版的《沂州城郭之图》,是临沂现存最早的城关图。
明代城墙外设有山川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郡历坛和演武场、八蜡庙、东岳庙、歇马亭等。城墙上留有东、西、南、北4个城门。
明代城墙内有一横两纵三条主街,分别通向四个城门。横街称为“东西大街”(今兰山路东段),贯通了东西两个城门,是老城的东西轴线,为老城的主干道,也是城内最长的一条街,
沂州府坐落在此街东段路北,离东城门百余米,儒学(今孔庙处)、洗砚池、普照寺等坐落在此街西段路两边。
明代两条纵街分别称为“
南大街”、“北大街”。南大街的北首正对沂州府的大门,南头通到南城门,北大街的南端与东西大街相通,向北通到北城门,因老城的南北城门错开了,所以这两条南 北街并不在一条直线上。
民国初年临沂街巷。城内已增至3横3纵6条主街道。东西向的自北向南依次为东西大街、洗砚池、考棚街,南北向的自东往西以依为南大街、北大街、茶棚街。
1935年《续修临沂县志》附《临沂县城略图》,标示旧城和南关内的街巷星罗棋布,如蛛网般错综相连,
南大街为条石铺筑。
街巷名类
一为寺庙堂所类,如五贤祠街、
城隍庙街、东岳庙街、八蜡庙街、普照寺巷、大寺前(后)巷、武庙巷、火神庙前(西)巷、财神庙巷、文昌宫巷、关帝庙巷、魁星阁巷、东(西)朝阳 寺巷、清真寺巷等名称,富有宗教色彩。
二为古迹名胜类,如书院街、考棚街、洗砚池街、学前巷、鼓楼台巷、门里巷、石牌坊巷等名称,标志古人古地,象征着古老文明。
三为衙署兵营类,如兰山路、东(西)马道巷、南(北)仓房巷、马号巷、沂兰巷、小教场巷、协台前(后)巷、箭道巷、营坊巷、东(西)更道巷等,则是当时政治军事活动的印证。
四为地貌风物类,如马石猴巷、挑水巷、塘子巷、西小山巷、竹林巷、煤山后巷、墙缝巷、西九弯巷、北三孔桥西(东)巷、喇叭巷、梭头巷、辘轳把巷、菱角汪巷、斜街子巷等,代表着这一地方的显著特征。
五为蔬菜经营类,如潘家园巷、杨家园巷、丁家园巷、赵家大园巷、张家 大园巷、姜园街、姜园西(后)巷等,均以当时在此居住的蔬菜园地经营大户命名。
六为商业市场类,如八小集街、窑货市巷、芦花市巷、市巷、粮食巷、盐店巷等,代表明、清时形成的集市交易场地,南当铺巷、仁泰巷等,代表商业老字号,这些街巷名称,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也说明了市区发展的情形。
七为姓氏家族类,如颜巷口街、薛家巷、白家巷、翁家巷、郑家巷、杨家巷、伏家巷、刘宅后巷等,指的是历代临沂城内的知名人家。
八为吉祥嘉言类,如聚福巷、公平巷、先知巷、正气巷等,也打上了街巷产生、衍变的烙印。地名是传统的外现,这些各有来历和故事的街巷称谓,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既体现了自身的自然地貌,又体现了旧城的社会风情、经济特色及丰厚的文化底蕴。
现存古迹
王羲之故居位于
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公元303年,
王羲之生于琅琊临沂(今临沂市兰山区)。少年时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后易名普照寺,沿袭至。
五贤祠原名景贤祠,明嘉靖年间
沂州知府何格倡建。原址在临沂城南关,清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再次由沂州知府王主持乔迁与洗砚池边,并更名为五贤祠。五贤圣贤均出自临沂,分别是诸葛亮、
王祥、
王览、
颜真卿、
颜杲卿。
王右军祠内祀王羲之、
王献之、智永和尚三位书法家,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时知府何格重修。万历时知府钱达道又重修并翻刻了右军书法《琅琊帖》置于祠内。书写了“洗砚池”“晋王右军洗砚池”“墨沼”等石碑立于洗砚池畔。为祭祀(列入国家曲祀)和纪念
王羲之的重要祠宇。
临沂孔庙,原来称
孔子庙,是历代祭祀
孔子的地方。该庙始建于
金朝,明、清两代均重修并增建,1992年6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教堂是
山东省独一的一座古罗马式大教堂,1913年由
德国 诺广训神父筹资建成。教堂
坐北朝南,气势恢宏壮观,内部为拱形圆顶,
砖雕柱头,外部建有高低5个尖塔,正面中间为钟楼。教堂正面三门,并附有五块石碑由
王思衍所写。大堂共有雕花彩色玻璃窗18个,正门内上方大型
管风琴已被毁坏。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坐落在银雀山西南麓,因其出土的珍贵文物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两座墓共出土竹简7500余枚,竹简的内容为《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六韬》、《
尉缭子》等先秦古籍。
• 宋元临沂古城墙遗址
2014年东关改造发现了宋元临沂古城墙遗存,该时期城墙的发现,在古城临沂尚属首次。暴露长度约60米,东西走向,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上部南北残宽约3.75、下部残宽约9.5、厚约0.8-2.0米,夯具为圆形木棍夯。
• 临沂东城门遗址
临沂城东城门
遗址公园沂州路与兰山路交会处,采用玻璃罩保护的古城墙遗址。这段古城墙遗址长25.3米,低于地面2米,呈下沉的“凹”状设计,古城墙遗址上方还垒建了景观性的仿古城墙。
• 洗砚池晋墓
砚池晋墓位于
临沂市市区洗砚池街北侧、
王羲之故居内东北部,是山 东地区近年来最重要的晋墓考古资料。该墓发现于2003年5月王羲之故居公园的扩建工程施工中,对研究鲁东南地区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琅琊王墓
位于
兰山区水田路与琅琊王路交会处,为青砖垒砌的古墓。系国内罕见地上汉代王墓。在墓内出土有
玉衣、玉、罐、壶、
五铢钱、新莽布泉等器物。同时,考古专家根据墓室结构、出土器物等考究,锁定其为
东汉时期
琅琊王夫妇陵墓。
沂州名人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
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王吉,
西汉经学家,字子阳,系
周代太子晋的后裔。开始王氏住琅琊皋虞,移居临沂都乡南仁里,是王氏居住临沂的开始。
武宣卞皇后,琅琊开阳人,
曹操妻子、
曹丕生母。建安二十四年拜为王后。曹丕继位,尊她为王太后。到丕即帝位后,尊皇太后。
曹叡曹睿即帝位时,尊为太皇太后。
王祥,字休徵,
晋朝琅琊临沂人,卧冰求鲤主人公,曾任大司农、
司空、
太尉、太保等职。
王览,字玄通。魏、晋官吏。琅琊临沂人,“王览争鸩“典故主人翁,曾任
光禄大夫。
王戎,字濬冲。西晋大臣。琅琊临沂人,士族出身。
竹林七贤之一。
王衍,字夷甫。西晋大臣。琅琊临沂人。历任
尚书令、司空、
司徒。
王敦,字处仲。晋大臣,琅琊临沂人,
东晋开国大臣。官至治书
侍御史。
王导,字茂弘,琅琊临沂人,东晋开国大臣,任
丞相。睿称帝时 邀王导和他坐在一起,受百官朝拜,故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后封始兴公,进位太保。他对
江南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对稳定王朝和社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处于完成汉字书体转变的晋代,在我国书法史上继往开来,影响巨大,号为“书圣”。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临沂人。
东晋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
二王”。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
北齐文学家。出身于官僚世家,学有家传。其父
颜协、兄
颜之仪并为知名文学家,有诗文传世。所著《
颜氏家训》一书,是
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
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家居京兆万年。
唐朝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继
钟繇、
王羲之以后出现的又一个伟大的书法家。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02日,获批
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省级重点商业街区)
2020年12月22日,入选2021年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培育单位拟认定名单
2021年1月14日,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遴选项目
主要景观
景区简介
沂州古城旅游区位于
临沂市河东区南京路以北智圣路以西,占地1700余亩,投资过百亿,是以沂州文化为灵魂,明清建筑为
BOBBIN,集文化休闲、民俗体验、市井消费、主题游乐、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项目。
沂州古城旅游区内城复建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等沂州城标志性建筑,东西轴西起瞻蒙门,东到镇海门,横贯古城东西;南北轴南起望淮门,北到宗岱门。通过11处文化节点全面展现临沂厚重的书法文化、兵法文化、名人文化、孝文化、
儒家文化等。
景区结构
沂州古城整体按照“一心、两轴、两带、六区”的理念进行规划。一 心为核心内城,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文化商业街区,复建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等沂州城标志性建筑,建有餐饮街、酒吧街、文化休闲体验街、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及容纳3000余人的“琅琊千古情”实景演出剧场。两轴,东西轴西起瞻蒙门,东到镇海门,横贯古城东西;南北轴南起望淮门,北到宗岱门,是古城南北景观大道。两带,一带为内城游船旅游观光带;一带为外城环古城休闲滨水观光带,六区即旅游集散配套区、滨河板块游乐区、温泉酒店客栈区、古城休闲度假养生区、文化创意区和民俗居住文化配套区。
知名景点
沂州府衙、钟鼓楼、井神楼子、戏台、兰山大街、
南大街、考棚街、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
临沂市千古情”实景演出剧场、瞻蒙门、镇海门、望淮门、宗岱门、内城游船旅游观光带、外城环古城休闲滨水观光带、滨河板块游乐区、温泉酒店
客栈区、古城休闲度假养生区、文化创意区和民俗居住文化配套区等。
旅游信息
交通
轨道交通:
临沂轨道交通4号线沂州古城站(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