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是中国姓氏之一,主要有四种来源,分别是来源于
子姓,源于
商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来源于
姬姓,源于春秋时期的
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来源于
姬姓,源于春秋时期的
鲁国公族
庆父的儿子
公孙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来源于
蒙古族、
满族、
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截至2023年,孟姓族人有400多万,在中国排名73位。
孟姓发源地主要为
河南省北部、
山东省东南部两地,两地的族人融合后,逐渐向今河南、山东、
河北省、
山西省等省境扩散,汉代时孟姓成为今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境的望族。唐宋以后,分布于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
中原地区大部分地区。 现代孟姓族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孟姓的郡望主要有洛阳、平陆县、东海郡、
巨鹿郡、江夏郡等,堂号主要有平陆、三迁等,堂联有龙山逸兴(孟嘉)、鹿门隐居(
孟浩然)等。历史名人有
孟子、孟浩然、
孟达、
孟贲等。
介绍
孟[孟,读音作mèng(ㄇㄥˋ)]
起源
孟(mè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按商礼:伯,指嫡支长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长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一子。在典籍《礼·纬》中明确记载:“嫡长曰伯,庶长曰孟。”因此,“孟”,在很古早就已经作为子女嫡庶齿序的排列称谓,显然是孩子名字称呼的主要形式。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中、晚期的代表阶段
商朝至两周时期,已经明确没有了禅让模式,君主之位的传承方式已经固定化为“嫡承庶辅”,“孟”也就成为了程式化的“次之第一”称谓的代表。因此,当继承人已经成年(虚岁十八岁)时,称作“天子之年”,说明具备了继承君位的能力,但父君健在,其只能等待,即谓“孟位以待”。这在典籍《书传》中也有明确解释:“天子之子,年十八,称孟侯。”另外,在古代,女子之兄亦称为“孟”,常有长孟、次孟……,指的就是类如大舅子、二舅子之类的称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遗痕。在中国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之后,这种嫡庶称谓不但没有休止,而且愈演愈烈,因为它完全符合封建社会制度的人文理念,以至于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仍然深地固化在中国亿万民众之中,且不容忽视。
庶支长子之孟、嫡传继位之孟、女兄称谓之孟……等等,早就在中华人文历史上成为姓氏之始,孟氏一族远早于
姬姓孟氏之源,其来源繁复深远,绝无一论。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
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
周代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
姬发弟
康叔,都城在今
河南省境内。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
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
鲁国公族
庆父的儿子
孟穆伯。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书记载,
黄帝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
庆父共仲虽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孟氏族人尊奉孟轲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
蒙古族墨尔奇特氏,亦称蒙格惕氏、穆奇德氏,源出
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灭里吉歹部,后为巴尔虎蒙古姓氏,世居
扎鲁特旗(今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后有
满族引为姓氏者,
满语为Mor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
汉姓为孟氏、穆氏、秦氏等。
⑵.蒙古族墨尔济吉特氏,亦称莫勒图特氏,居
克什克腾旗(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jigit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⑶.蒙古族岳罗沁氏,亦称亦赫君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oloc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源流五
源于
满族,其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穆颜氏,亦称穆延氏,源出
辽朝时期五国部之一的抹拈部(抹捻氏),以部为姓,
满语为Muyan Hala,世居浑春(今
黑河市以北
俄罗斯境内),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
汉姓为孟氏、秦氏、穆氏等。
⑵.满族蒙果资氏,满语为Menggosi Hala,世居绥分(今
黑龙江省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⑶.
满族蒙古尔济氏,满语为Menggurgi Hala,世居
叶赫那拉氏(今
吉林省梨树)、
科尔沁区(今
通辽市、吉林西部一带)。后有
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蒙氏等。
⑷.满族孟克伊哷氏,
满语为Mengkyire Hala,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清朝中叶以后,多冠
汉姓为孟氏等。
⑸.满族墨克勒氏,满语为Mokel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⑹.
满族墨勒哲哷氏,亦称莫尔哲勒氏,满语为Moljere Hala,汉义“用刀复仇”,世居巴林(今
黑龙江省伯力、
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白石(今黑龙江
牡丹江市镜泊湖)、阿穆达(今黑龙江
哈尔滨市山彦倭和)、
松花江、黑龙江等地。后有
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曹氏、莫氏等。
源流六
源于
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鄂伦春族玛拉库尔氏,亦称莫拉呼尔氏,玛哈依尔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
结雅河流域)。后有
满族引为姓氏者,
满语为Malakur Hala,汉义“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多冠
汉姓为孟氏。
⑵.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世居精奇里江(今
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alal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源流七
源于
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
黑龙江志稿》记载:
达斡尔族莫尔登氏,亦称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墨尔丹氏、莫塔哈利氏,满语为Mordin Hala,世居
黑龙江布特哈地方(今黑龙江讷河)。后有
满族引为姓氏者,
满语为Malal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莫姓、苍氏等。
源流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
土家族、
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孟氏,世代相传至今。
始祖
源于
子姓,出自
商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从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字中,已经有了“子孟次别于子之伯”的记载(该甲骨片现被收藏在日本
东京国立博物馆,编号
氰化钾2704-141-03),说明其时对嫡、庶的分别已经十分明显。
各支始祖
孟子:字子舆,生于
姬喜四年、
鲁共公五年己酉岁四月初二日寅时。是为孟氏世家二义堂始祖。
孟仁:,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
御史、
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
元田永孚,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
唐朝时期诗人。
迁徙
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零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5%左右。
先秦时期。孟姓最初活动于
河南省、
山东省、
河北省交汇地区。两汉至唐朝,孟姓在华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区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动地仍在冀鲁大地。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南下移民运动,孟姓在
长江以南地区也得到迅速的扩散,
清代孟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孟姓大约有近3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2%,排在第五十五位。孟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孟姓总人口的30%。孟姓在全国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
四川省,这三省集中了孟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湖北、
江西省、安徽、
河南省四省。全国形成了冀鲁、川鄂两块孟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孟姓大约有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为明朝第八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孟姓人口增长为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孟姓是
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孟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
山东省、
山西省、
河北省,这三省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58.7%。其次分布于
浙江省、
陕西省二省。以前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32%。宋元明600余年,孟姓主要向江南、东部、西部迁移,鲁、冀、晋为孟姓聚集区。
分布
当代孟姓的人口已达330多万,列在全国第七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
河南省、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安徽、
江苏省、
辽宁省、
山西省、
黑龙江省,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
山东省为孟姓第一大省,约占孟姓总人口的21%。全国形成以鲁豫冀、东北为中心的两大块孟姓聚集区。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回迁,尤其突出向东北的迁移。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冀京津、黑吉辽大部、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
豫皖苏平原北部、山西东北部,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8%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54%的孟姓人群。在豫晋大部、皖苏中部、皖东北、湖北北部、陕宁、
甘肃省大部、新疆
西北、内蒙古中西部、辽宁东段、
吉林省东部、
黑龙江省东南,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4%一0.48%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7.6%,居住了大约26.5%的孟姓人群。
郡望
江夏郡:
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
安陆市(今
云梦县),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
钟祥市、
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
光山县、
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
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
曹魏、
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
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
庐陵郡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
鄂城区),其时辖地在今
湖北省武汉市至
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
晋朝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
武昌郡。
南北朝时期
宋国移治到
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
江夏郡即
鄂州市。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西周时期,
姬诵时周公营
洛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
东周时期,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
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
三门峡市(除
灵宝市外)、
洛阳市(
栾川县西部除外)、
巩义市、
荥阳市、
郑州市市区、
中牟县、
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
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
偃师区、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
新郑市、
新密市、原阳县、
汝阳县、
伊川县、
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
三门峡市全部、
宜阳县、
新安县、
洛宁县、嵩县、
栾川县已经如今
南阳郡市和
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
西汉基本相同,只是
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
曹魏。
洛阳市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
巩义市、
荥阳市、
郑州市市区、
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
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
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
新郑市、
新密市、原阳县。同时
河南郡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
新安县和
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
偃师区、孟津、巩义、登封、
汝州市、
伊河、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
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
巩义市、
登封市、
伊川县、嵩县、宜阳、
新安县、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
唐朝区划变化很大。
河南郡改为都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
新密市、
洛宁县、
济源市、
温县、
孟州市。
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
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
偃师区、孟津、
伊河、新安、
宜阳县、洛宁、嵩县
南宋时期
金朝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
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
灵宝市、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
栾川县、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
偃师区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
日寇进攻
上海市,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
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
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
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
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
偃师区、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
老城区、
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
吉利区。1983年
新安县、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
登封市划归
郑州市管辖。1986年,
洛阳地区撤销,洛宁、
宜阳县、嵩县、
栾川县、汝阳、
伊川县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
巩义市、登封。其中
偃师区、孟津从
周代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
新安县、宜阳、伊川、渑池、
汝州市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
荥阳郡后,今天
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
洛阳市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
宜阳县、
伊川县、嵩县、
栾川县、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
郯城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
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
周代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
郯国附鲁,“
郯子朝鲁”、“
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
越国所灭。
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
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
西汉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
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
枣庄市、江苏邳州以东和
宿迁市、
灌南县以北一带地区。②
晋朝时期置于
海虞县(今
常熟市)的
东海郡,后移治所到
镇江市(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
临沂市、
江苏省赣榆区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
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
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
邳州市,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
郯城县”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
南北朝时期的
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
连云港市为
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
东海县以东、
淮河以北一带地区。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
项羽在此地大破
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
文安洼以南,
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
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
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安平县:汉朝时期置县(今山东益都),属于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为该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废深州,安平县归属于定州。
堂号
郡堂分支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
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谓孟母三迁,指注意家庭教育。
江夏区孟氏、
洛阳市孟氏、
东海孟氏、
巨鹿县孟氏、武康县孟氏、
平陆县孟氏、
安平县孟氏
阳谷县孟氏:约后周至
北宋初(960年前后),亚圣“四十三代裔孟忠,寻敬叔古迹、访孟母遗踪,迁居
邹城市,来居谷邑”,“适值庙貌倾颓,日心伤,因此叩募”将
孟母祈蚕祠修一新。从此孟忠携眷定居于此,定居后,他一方面在孟母祈蚕祠奉守香火,另一方面依庙办学,延师授徒,教导四乡学子,传承儒家学说,传播孟母恩泽。孟忠将终身献给了孟母祈蚕祠,卒后葬于阳谷,后人繁衍成支。
东阿县孟氏:东阿县柳河束孟氏由东阿孟氏始迁祖、亚圣第五十一代裔孟福后人繁衍成支。
战国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
孟子(光大
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本名孟轲,字子舆,
邾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知书达礼,聪明贤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说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长大后,十分仰慕
孔子,他赴鲁游学,受业于
孔伋的门人,日夜勤奋,深研儒学之道。中年学成后,周游列国,讲道德、说仁义,传布儒学以拯救时弊,一度担任过
齐国卿相。但当时列国争雄,各国皆尚功利,纷纷以强凌弱,以大吞小,
孟子的那一套“仁者无敌”的主张,显得十分迂阔而不合时宜,因此不被采用。晚年,孟子离开齐国,辞官回乡,效法孔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专致教育,同他的徒弟
万章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而作《
孟子》七篇。
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生活的时代,
秦国任用
商鞅,富国强兵;楚、魏任用
吴起,
接连打胜仗削弱了敌人;
齐威王、
齐宣王用
孙膑、
田忌这些人,致使其他诸侯国入朝纳贡。可见,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崇尚武力,发动兼并战争,这使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尖锐。
孟子面对这样的现实,忧心忡忡,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兴衰的历史考察,他认为对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统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关键,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使百姓心悦诚服,以达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
孟子“仁政”主张的基础,是他基于“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也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告诫统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否则,失去了民心就会自取灭亡。
孟子的这种仁政爱民的思想,可谓远见卓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性善论”是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和出发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爱其亲”。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犹如人的四肢一样,在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由于人性向善,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均“可以为尧舜”。同时,孟子还认为,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人们就有了善、恶的不同表现。这如同同样的麦种,条件不同,收获就有差别。因此,
孟子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虽然带有较浓厚的
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合理内核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有其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然而积极方面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就成为后来的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人格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正义而斗争。他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客观地研究孟子及其思想,对于我们新文化的建设者是有积极意义的。
战国时还有
钜子孟胜,以及传说能够"生拔牛角"的勇士孟。
西汉有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
孟喜。
东汉是有对丈夫"举案齐眉"的
孟光。
三国
蜀汉有
孟达(?-228),本字子敬,因
刘备的
叔父名叫
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子度[注]。
扶风县(治今陕西兴平东南)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
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奇袭荆州之战时因不发兵救
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
曹魏。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事败而死。
唐代
著名诗人
孟浩然、
孟云卿、
孟郊,其诗歌脍炙人口。还有水利学家
孟简。
五代十国
南宋
元
元初名臣—
孟祺 参与编辑《
农桑辑要》 时与
阎复、
李谦, 徐琰,称“东平四杰”
明代初期
孟善(?一1412)字百侯,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今
山东省滨州市
无棣县大孟家村)人。
元朝时在山东枢密院任职。
朱元璋起兵,他叛元归降,跟随朱家父兄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明朝开国的功臣。
明末清初
近现
孟昭英
(1906.12.24-1995.2.25),
电子学、物理学家。
乐亭县人。1928年毕业于
燕京大学。1933年到
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1936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燕京大学副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由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组成的临时大学教授。1943年第二次赴美,任CIT(加州理工学院)课座教授。1952年清华大学成立新的无线电系,任系主任。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捐资在清华设“清贫学生奖学金”。著有《阴极电子学》等著作,及Linear Plate Modulation of Triode
孟森
(1869—1937)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擅治明清史。字孙,号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称为孟心史先生。江苏武进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生于
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后并入武进县)。十四岁就学于当地名师周载帆,以应科举之试。时
孟森于制艺(八股文)外,开始着意于学术、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发展。嗣后又赴
日本留学,进一步接受了西方近代学术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并于其后撰写翻译了一些有关法学及
经济学的著作。中年时,孟森作幕广西龙江兵备道,又为著名实业家
张謇亲近幕友。他留心于地方政治经济现状,曾参与了清末
立宪运动。
孟目的
(1897—1983)药学家。直隶(今
河北省)
保定市人。1918年毕业于协医学院预科。1925年毕业于英国
伦敦大学药学院。是英国皇家药科学会第一个中国会员。1925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药科副主任,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化学系主任,
中国药学会理事、理事长。1936年创办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并任教授、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药典编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区品检验所所长、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为《
中华药典》第一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编纂负责人之一。
孟继
(1897—1980)骨科学家和骨科教育家,中国杰出骨科先驱。他长期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为创建中国专业齐全国际知名的创伤骨科中心作出了贡献。他首创治疗
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
孟泰
(1898—1967)
鞍山钢铁集团老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
河北省丰润区人,于189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1899.9.21—1967.7.19)著名中国现代教育家。
江苏省武进县人。孟宪承早年毕业于
上海市的南洋公学中院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入
华盛顿大学专攻
教育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又赴
英国,在
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孟宪承回国后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曾先后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
光华大学、北京的
清华大学、南京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国立东南大学、
杭州市的
浙江大学和
北京师范大学、湖南
国立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并一度担任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秘书长、台湾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孟宪承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他连续当选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市第三、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并曾担任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孟宪民
(1900.2.2—1969.2.18)地质学、矿业学家。江苏武进人。字应。1921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1924年毕业于美国
科罗拉多州州立矿业学院。1927年获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毕业从事矿床地质研究,特别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以及成矿理论有深入研究,擅长有关的矿物微量化学分析鉴定,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三、四十年代对云南个旧锡矿的开发和东川铜矿的地质研究,颇多建树。晚年倡导沿一定层位找矿的思维,即近代成矿理论中的层控矿问题,影响所及,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孟少农
(1915—1988)汽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毕生致力于汽车工业建设事业,是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成功地领导了
中国一汽、
陕汽控股制造厂和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几代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孟建柱
汉族,1947年7月生,江苏吴县人,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海机械学院系统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总警监,兼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家谱
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
孟子五十一代孙孟祖曾续修家谱。
泰定年间(公元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将“孟氏宗支图”刻于碑上,藏于
孔子庙。
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详细考证了孟氏历代世系,也刻石立于
孟庙。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续修族谱。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六十二代孟闻钲组织孟氏族人共同捐资续修族谱,刊印后分发各户,以便于日后“认祖归宗”。
清代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
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Z年)秋
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
三迁志》。
爱新觉罗·旻宁四年(公元1824年)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继主持续修族谱。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孟广均主持续修了《孟子子世家谱》。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纂修《重纂三迁志》。
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朝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如今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木刻活字印本。
《道光谱》收录了孟宁、孟润、孟衍泰在前几次主持修谱时所写的旧序,孟继告为之作了新序。全谱共计六册、十四卷。
《同治谱》共计六册、十五卷,由孟广均作序,收录了五篇旧序,在内容与编排上,和《道光谱》大致相同,该谱是孟府内保存最为完备的孟氏族谱。
《三迁志》为志孟之书,书名取意于孟母三迁,既是孟氏族谱,又是地方志中的一种专志,以志为主,志牒相兼。创修《三迁志》的是明朝沂州道事、八苍溪人史鄂。
《三迁志》始修于明朝嘉靖年间,最后修于清朝光绪年间,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会名流,前后共编修六次,多以三迁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
雍正本和光绪本。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的碑刻,现立于
孟庙东院启圣殿前东檐廊下。金
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由
孟子四十八代孙、宣武将军、邹县令孟润作序。
《亚圣四十五世孙孟宁之墓》碑,刻孟氏世系图,立于孟母林内孟氏中兴祖孟宁墓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立。
《先师亚圣邹国公续世系图》碑存于孟庙
寝殿院内。元
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所立。
《孟氏宗派图》碑存于孟庙寝殿院内。明顺二年(公元1331年)立。
《孟氏宗支之记》碑现存于孟庙启贤门下。明朝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立。
《宗派之图》碑两块现分别存于
孟庙承圣门北道东、乾隆御碑亭前。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立。
《孟氏大宗支派碑记》碑现存于孟府五代祠。清朝立。
世系传承
44世祖华胥氏
40世祖玄嚣(即少昊)
35世祖鞠
34世祖公刘
33世祖庆节
32世祖皇仆
28世祖高
22世祖周公姬旦
8世祖孟孝伯
2世祖(祖父)敏
1世祖(父亲)孟孙激:字公宜,配
仉姓;
元延三年(1316年)追封国公;明嘉靖九年配享启圣祠,称先贤;清雍正元年改祀崇圣祠
始祖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孟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
山东省邹城市)人,是
孔子之孙
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是
中原地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尊称“亚圣”;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作品《
孟子》流传后世
2世(儿子)孟仲子,
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3世(孙子)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4世(曾孙)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
5世(玄孙)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
6世孙孟之后,隐居不仕
7世孙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
8世孙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
11世孙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2世孙孟兴,汉朝尚书郎
14世孙孟展,字君城,不仕
16世孙
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博学能文,有荷堕地不顾事
17世孙
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
蜀汉拜议郎、符节令、
屯骑校尉、长鲁
少府、大司农
18世孙
孟康,字公休,
曹魏散骑侍郎,
弘农太守,典农
校尉,
渤海国太守,给事中,
散骑常侍,
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9世孙
孟仁,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
御史、
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21世孙
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
黄门侍郎,生二子:
孟嘉、
孟陋22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
长史,
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
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3世孙
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4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5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
26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7世孙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8世孙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30世孙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1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3世孙
孟浩然,
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
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4世孙
孟云卿,字宜甫,唐朝
校书郎,与诗人
杜甫善交。生二子:
孟简、孟华
35世孙孟简,字几道,
天宝仓部
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
刺史、
户部尚书、
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
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
孟子的第35世孙]
36世孙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
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
孟元阳
37世孙孟遵庆,旨召不仕
38世孙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9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40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2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3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4世孙孟公齐,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5世孙孟宁,
赵祯景祐四年(1037年),
孔道辅守
兖州区,访得
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
邹城市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6世孙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8世孙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9世孙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50世孙孟德成,居滕,
孛儿只斤·窝阔台时复其家;仕州
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
51世孙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2世孙孟惟清,主奉祀事
53世孙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
54世孙孟思春,主奉祀事
55世孙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
56世孙孟希文,字士焕,他是
孟子的第45世孙孟坚的第九世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
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
57世孙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
58世孙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
59世孙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
60世孙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
61世孙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
锦衣卫千户[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
62世孙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3世孙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4世孙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5世孙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6世孙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
67世孙孟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
68世孙孟传梿,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9世孙孟继(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0世孙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
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
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71世孙孟昭,字
关冕钧,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2世孙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
73世孙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
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74世孙
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
台北市病逝
75世孙孟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2015年在台湾去世
76世孙孟令继,现居台湾
字辈
《通天家谱》、《孟子世家谱》都明确记载了“分派以十一,别户以二十”,这“十一派”、“二十户”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传子孙。
孟子后裔自四十六代,即中兴祖孟宁的两个儿子,长子孟存,次子孟坚,经过九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辈,共计有四十二人,但只有克仁、克诚、克昭、克威、克、克宽、克尹、克继、克绪、克、克纶这十一支有传人。这十一支即划分为十一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辈传到五十六代“希”字辈,共计有三十三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渊、希源等二十二人有传人。其他十一人失传。这二十二支就划分为二十户。按宗法制,以始祖嫡长子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皆为小宗。
至今,孟氏族众对自己的“户”属辈分也比较重视,都能如数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孟氏自
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大都单传,从五十代起,孟氏族入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世系,也便于识别、记忆。从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
明朝时
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除赐给祭田、免除徭役,还先后特赐十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作为孔、孟后裔子孙的行辈字。皇帝恩赐行辈字,孟氏族众都严格遵从。
明太祖所赐行辈,从
孟子五十六代孙
孟希文始授世袭翰林院
五经博士起排,十字十辈;明
崇祯年间,报请皇帝批准,又立了十字十辈。
清朝
同治年间由皇上核准,再立十字十辈,并在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续修
家谱时予以确认和记载。民国初年,立二十字的行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一字一辈。后来因为避清朝高宗
乾隆讳,改“弘”字为“宏”,避清
雍正帝讳,改“胤”字为“衍”。
孟氏合族统一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傅继广昭宪庆繁(凡)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四言
亚圣之裔;采卿之宗: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字
曾子,邹人(今山东邹县)。先世是
鲁国公族,受业于
孔伋之门人,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思孟学派,代表孔门嫡系正传。著录《孟子》十一篇,今存七篇,被称为“亚圣”。下联典指汉朝时期学者
孟卿,兰陵人。善为礼春秋,时人以卿呼之。
采卿之绪;亚圣之宗:同上(上下联联意、联释互易)。
昌平世泽;亚圣家声:全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元
至顺间加封邹国亚圣公。
龙山逸兴;鹿门隐居:上联典指
东晋时期江夏人
孟嘉,字万年,
太尉庾亮领
江州时,任他为从事,后为荆州
刺史桓温的
参军,深受桓温器重。桓温让参军
孙盛作文章嘲讽他,他当即作文回答,文章极美。后历官从事中郎、
长史。下联典指
唐朝时期诗人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早年在
鹿门山隐居。四十岁时到
长安,考
进士不中,后为
荆州市从事。诗与
王维齐名,世称“王孟”。其诗清谈幽远,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孝诚生笋;廉德还珠: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人
孟仁,字恭武,
江夏区人,
孟嘉的
曾祖父,以孝著名。少从
南阳市李肃学,性至孝。母亲喜欢吃笋,冬时笋尚未生,他进入竹林哀叹悲泣,笋忽然迸出。后官盐池
司马、吴县令。下联典指
东汉时期
合浦县知府孟尝,字伯周,
上虞区人。少修操行,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
太守。郡不产谷粮,而
海里出珍珠,前任太守贪婪,逼百姓滥采,使珍珠渐渐移到
交州境内。孟尝到任后,革除前弊,使珍珠重返合浦,百姓们得以重操旧业,商贾流通,人们称他为“神明”。当朝中征他回京时,吏民极力挽留,使他不得脱身。于是,他在夜里出走,隐居在一处贫困的水泽地,自己耕种而生。
孝著恭武;道传
孟子: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区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
知府,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
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下联典指战国时期
孟子。
仉氏教子;孟光敬夫: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之母仉氏,“孟母三迁”历来为教子的佳话。下联典指
东汉时期的
梁鸿妻
孟光,与鸿遁逃霸陵山中,夫妇相敬如宾。
珠还合浦;节镇荆襄:上联典指后汉时期的
孟尝。下联典指
宋朝时期的孟。
五言
五友家声远;七篇世泽长:上联典指春秋时期
鲁国大夫
孟献子(仲孙蔑),人称贤大夫,有五友相助。下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孟子。受业于
孔子的孙子
孔伋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曾任
齐襄王的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用,晚年与弟子著书立说。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他的理论对后世
儒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世称“
孟子”。著作有《孟子》七篇。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苦吟东野集;亲撰长春符:上联典指
天宝时期诗人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曾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后任兴元军参谋。长于五言古诗,有《孟东野诗集》。下联典指五代十国时期
后蜀皇帝
孟昶(公元919~965年),公元934~965年在位。字保元,名仁赞,生于太原。后蜀开国国君孟知详第三子,为两川节度行军司马。知详病,他监国,后嗣位。据宋人张唐英《蜀檮》记载:“蜀末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世一般认为孟昶所题上述
联语,是迄今史书中所见最早的春联。
笃生周世季;私淑圣人门:此联为孟子庙联。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此联为
孟浩然撰孟姓
宗祠通用联。
六言
教子无如
仉姓;敬夫共仰
孟光:上联典指战国时期
孟子的母亲仉氏。孟子幼年时贪玩,爱嬉戏,学人挖墓、学商人叫卖,
孟母三次迁居,直至住到
学宫帝。孟子曾经废学回家,孟母用剪刀剪断正在织着的布来教训他,孟子从此朝夕苦学,终成大儒。下联典指
东汉时期扶风平陵人孟光,字德曜,
梁鸿的妻子。夫妻隐居在
霸陵山中,以耕织为生。后来到吴,梁鸿为佣工,每天回家吃饭时,孟光都举案齐眉,以示对梁鸿的敬爱,为世人所仰慕。
七言
雄辨七扁
孔子志;清诗五字杜陵心: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
孟子。下联典指
唐朝时期诗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
襄阳市人。其诗与
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所作诗多写山水景物及隐居或羁旅生活,为
李白、
杜甫等人所称赞。有《孟浩然集》。
孟嘉曾向风前落;
郭泰还从雨里过:上联典出《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燕龙山,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孟嘉,
东晋时代的著名文人,即
陶渊明的外祖父,是晋大司马
桓温手下的
参军大将。
重阳节这天,桓温邀集宾客幕僚登龙山宴会,在山顶大摆宴席,饮酒赋诗。大家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间,一阵风刮过,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盂嘉这时已经有几分酒意,只顾观赏美景,并未察觉。桓温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
孟嘉,不料孟嘉虽有醉意,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作好,他立即提起笔作文答辩,由于文采甚美而传为佳话。这是登高览胜,以至于乐而忘形的故事。在咏
重阳节的诗里,常见有“龙山落帽”或“落帽”,都是以这事为典故的。下联典出《后汉书·郭泰传》:郭泰(公元128~169年),字林宗,人称有道先生,东汉太原介休人(今山西介休)。家贫,早孤,及长,身高八尺,容貌魁伟。曾就学成(今河南成臯)屈伯彦,三年,博通三坟五典。善谈论,美音制(讲话声音清亮)。初入
京师,时人莫识,名士
符融,一见嗟服,因此荐于其师河南尹李膺,以为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鸟之凤凰,羽仪未翔。李膺生性简亢,很少交接,为官独持风裁,为天下楷模,声望极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膺与
郭泰相见,待以师友之礼,并说,吾识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郭泰遂名振京师。后归乡里,衣冠(官员)诸儒(士人、太学生)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惟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更有甚者,郭泰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
八言及以上
风落孟嘉不妨舍旧;雨逢郭泰大好更新:同“孟嘉曾向风前落;郭泰还从雨里过”。
邹峄雄风,塞两间正气;兄弟美质,获双珠令名: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
孟子。下联典指南朝
宋国时期会稽太守孟头,字彦重,孟昶之弟。昶头弄美风姿,时人谓之“双珠”。
参考资料
王小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