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Lǔ)姓,
周公后裔,源自
鲁国公室
姬姓,是
周代王族支系之一。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
泗县一带。公元前251年,鲁为楚所败,子孙被迫迁居卞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
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
山东省大地缓慢繁衍。
鲁姓源出有二:一,姬姓溯源于
黄帝,鲁姓为
姬发的弟弟姬旦嫡长子
伯禽之后,以国名为氏。二,
炎帝彤鱼氏一支,由彤鱼和
太阳组成。炎帝以火和太阳为图腾,实行大山天齐纪历,如鱼下“日”所示:“日”下一横为水平,两侧的太极印为日升降轨迹;日上一横为地平,中央为天齐建木,以此观测太阳运行。彤鱼氏是炎帝的一个分支,所以在鱼下铭日,以示所出。彤鱼氏观日灵台名“鲁”,后人以地为姓。
历史发展
源流发展
姬姓溯源于黄帝,鲁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嫡长子伯禽之后,以国名为氏。据《
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
元和姓纂》等所载,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
姬诵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
鲁国(今
山东省曲阜市),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
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考烈王灭掉。鲁顷公姬仇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山),其部分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望出扶风郡。鲁氏族人大多尊奉周公姬旦为得姓始祖。
现就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铭文和史记为史料,以一九八九年续谱为依据,将鲁氏来源叙述如下:
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之铭文是以距今300万年人类出现,到公元一九九九年止,甬道全长262米,用十八万文字慨括了中华民族从孕育到启蒙、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了历史的长河。
中华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独能绵延长久,不曾中断。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一九八九年续谱从
黄帝时起记载鲁氏起源,现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至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开始记述。
公元前2720——前2680年。史载,此轩辕之时,
炎帝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时世费能征,于是轩辕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与炎帝战于
黄帝泉,三战,然后得其志,与蚩(吃)尤战于涿鹿,擒而杀之。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相传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纪元元年,为文明之肇始。黄帝妃
嫘祖始劝蚕。
公元前2560——前2520年
相传
黄帝在位百年而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专须)。颛顼以后相继有
帝喾高辛氏,帝尧、帝舜等五帝。舜禅位于禹,禹禅位于益,但天子位终为禹子启所得,开始了“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
据宗谱记载自黄帝至
周公共二十世,相传1439年(公元前2520——前1081年)
公元前1080——前1061年,史称
周文王受命之年。
公元前1060——前1041年,文王受命九年而卒。太子发即位,是为
姬发。武王以太公望为师,以周公旦、
姬奭、
毕公等为辅佐。
秦武王二年有疾,周公为之折寿,有《金滕》传世。武王四年卒,子诵即位,是为
姬诵。成王元年,王年少,周公摄行政当国。
公元前1040——前1021年,成王三年,
周公东征,平定
武庚和
三监之乱,灭薄姑,商奄和熊、盈等十七国。成王五年,
周公制礼作乐。成王七年还政于成五。成王十一年,周公卒于丰,子君陈治东都。封周公旦子
伯禽于商奄旧地曰鲁。(今
山东省省曲阜市)为
鲁国第一代国君。后以国为姓,鲁姓由此而得。
公元前1020——前1001年,
姬钊九年鲁公伯禽卒,即位三十一年,子考公酋立。(二君、二代)又四年考公卒,弟炀公熙立。(三君、二代)
据史记记载,公在位六年卒,子宰继位,是为幽公(四君三代)。幽公十四年,其弟氵费杀幽公夺位,是为魏公(五君三代)。魏公在位五十年卒,子即位,是为历公(六君四代)。历公在位三十七年卒,鲁国人立其弟具即位,是为献公。(七君四代)。
秦献公在位三十二年卒,子濞即位,是为真公(八君五代)。
公元前856——前827年,周宣王元年,鲁真公卒,即位29年。传弟敖即位,是为武公(九君、五代)
公元前826——前816年,周宣王十二年,鲁武公卒,即位十年,传子戏即位,是为
卫懿公(十君、六代)。
公元前815——前807年周宣王二十一年,
鲁懿公被兄子伯御攻杀,懿公即位九年,伯御自立为君。(十一君、七代)
公元前806——前796年,周宣王三十二年,宣王征鲁,杀伯御,伯御即位十一年,以懿公弟称为君,是为
鲁孝公。(十二君、
六代)
公元前795——前769年,
姬宜臼二年,孝公即位二十七年卒,子惠公费湟即位。(十三君,七代)
公元前768——前723年,周平王四十八年,
鲁惠公卒,即位四十六年,太子年幼,庶子
鲁隐公即位,是为隐公。(十四君、八代)鲁隐公元年,
鲁国编年史《
春秋》记事始于此年,而终于
鲁哀公十四年,此书为中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鲁隐公五年,《春秋》云,九月“”,是我国螟害最早记载。
公元前722——前712年,
姬林八年,鲁大夫翬杀国君隐公,隐公即位十一年,隐公弟允即位,是为
鲁桓公。(十五君、八代)鲁桓公五年。《春秋》云,“秋”,是我国蝗灾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711——前694年,
姬佗三年,
齐襄公杀鲁
齐桓公,桓公即位十八年,桓公子同即位,是为庄公。(十六君、九代)
公元前693——前662年,
姬阆十五年,
鲁庄公卒,即位三十二年。
庆父拥立庶子启方,是为闵公。(十七君、十代)
公元前661——前660年,周惠王十七年,鲁庆父杀闵公,即位二年,
鲁僖公申立。(十八君、十代)
公元前659——前627年,
周襄王二十五年,鲁僖公卒,即位三十三年,
鲁文公即位(十九君、十一代)
公元前626——前609年,
姬班四年,鲁文公卒,即位十八年,子宣公倭即位,(二十君、十二代)公元前594年,
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初税亩,
中原地区田亩税开始。
公元前608——前591年,
周定王十六年,鲁宣公卒,即位十八年。子成公
公子黑肱即位。(二十一君、十三代)
公元前590——前573年,周简王十三年,
鲁成公卒,即位十八年。
鲁襄公即位。(二十二君、十四代)鲁襄公十一年,
鲁国作三军,“三桓”三分公室,所取税收制度各有不同。
公元前572——前542年,
姬贵三年,鲁襄公卒,即位三十一年,
鲁昭公即位(二十三君、十五代)
公元前541——前510年,
姬匄十年,鲁昭公卒于乾侯,即位三十二年,弟宋鲁定公即位(二十四君、十五代)
公元前509——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
鲁定公卒,即位十五年。子将
鲁哀公即位。(二十五君、十六代)鲁衰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返鲁,整理六经典籍,设私学,教弟子三千人,公元前479年孔子卒,享年72岁。
公元前494——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
鲁国狩猎获麟,鲁史《
春秋》编年记事止。
春秋时代终。
公元前480——前467年,
战国开始,公元前471年,鲁哀公南朝越王勾践。公元前470年,鲁哀公归自越,与三桓为仇。公元前467年,周贞王二年,鲁哀公卒,即位三十八年。其子宁即位,是为
晋悼公。(二十六君、十七代)
公元前466——前429年,周考王十二年,
鲁悼公卒,即位三十八年,子嘉
鲁元公即位(二十七君、十八代)。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巧匠鲁班约卒于此年。
公元前428——前407年,周威烈王十九年,鲁元公卒,即位二十二年,子显
鲁穆公即位。(二十八君、十九代)
公元前406——前315年。周(南)王元年,鲁穆公卒,史记记载:穆公在位三十三年卒,子奋
鲁共公即位,(二十八君二十代)。共公在位二十二年卒,子屯
鲁康公即位,(二十九君二十一代)。康公在位九年卒,子晏
鲁景公即位,(三十君二十二代)。景公在位二十九年卒,子叔
鲁平公即位,(三十一君二十三代)。平公在位二十二年卒,子贾鲁文公即位(三十二君二十四代)。
公元前314——前274年。
周郝王四十二年。
鲁文公在位二十三年卒,子
姬雠即位(三十三君、二十五代)。
公元前256,周赧王五十九年鲁顷公即位十八年,被楚考烈王灭鲁,迁鲁举于莒,周赧王卒,周统绝。周相传824年。
鲁国传784年。(从
伯禽至顷公鲁灭)
顷公被贬后,鲁国
姬姓贵族终止,以国为氏。因此顷公为鲁氏鼻祖。
这次溯源从公元前2720年
黄帝之时起到公元前1080年,
周文王受命到公元前1060年,
姬发姬发即位,
周公封周公,从公元前1040年伯禽授封鲁止为1680年,伯禽封鲁至顷公,公元前256年,鲁国灭,为784年,历经25代,从公元前256年顷公起至公元1352年,辚(卒)、二公止,约1607年,历经65代,从伯禽起至荆门辚、轸二公,共经历2391年,共90代,加上轩辕至周公20代1680年共追溯源流4071年,共110代。
炎帝彤鱼氏一支,由彤鱼和
太阳组成。炎帝以火和太阳为图腾,实行大山天齐纪历,如鱼下“日”所示:“日”下一横为水平,两侧的太极印为日升降轨迹;日上一横为地平,中央为天齐建木,以此观测太阳运行。彤鱼氏是炎帝的一个分支,所以在鱼下铭日,以示所出。彤鱼氏先民主要生活在距今7000~5500年间甘肃大地湾——陕西半坡、
姜寨遗址豫北山地——伊洛大河村一带。彤鱼氏分支有鱼氏和(弓+鱼)氏。彤鱼氏观日灵台名“鲁”,后人以地为姓。
出自
东晋时期北方
乌桓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
资治通鉴》记载:“东晋时乌桓人有鲁氏。”乌桓族,
中原地区古代民族之一,亦称作乌丸、古丸、乌延等,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与鲜卑民族同为东胡部落联盟的组成部分之一,民族语言与鲜卑民族相同,属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东胡部落联盟强盛时,乌桓族与鲜卑民族同为其重要成员。乌丸之名,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间二都会也……北邻乌丸、夫余,东缩秽貉、朝鲜、真番之利。”近有学者认为“
乌桓”初为部落大人之名,后来引申为部落之名。另有学者认为乌桓族、鲜卑民族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以族名转为山名,后又有乌丸川等。乌桓族的先世,据史籍《后汉书·乌桓族传》中记载:“乌桓者,本
东吁王朝也。”王沈在《魏书》中也有相同看法,认为乌桓族与鲜卑民族同出自东胡。
乌桓族在加入东胡部落联盟之前,曾被战国时期的魏国史家称为“赤夷”。在史籍《
竹书纪年》中提到:“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吠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赤夷尚赤,居于东方,与
乌桓人有关。在乌桓族习俗中,穹庐皆东向,并把天地、日月、山川。日色近赤,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对于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带的乌桓族来讲至关重要。
丁谦指出:“乌桓族者,
乌兰之转音也,蒙古语红曰乌兰,故《传》中又称为赤山。”隋、唐以后,乌桓族这个古代民族逐渐在历史中消失,被融合于其他各族之中。远在
东汉刘秀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族人从五郡塞外南迁时,便与广大的
汉族和归附汉朝的南匈奴各部、鲜卑民族、羌民族、氐民族等其他民族错居杂处。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乌桓民族形成了许多汉化的姓氏,主要有鲁氏、郝氏、审氏、桓氏、乌氏、渐氏、王氏(原
乌桓氏、乌桓氏)、薄氏(原薄奚氏)、展氏(原辗迟氏)、库氏(原库褥官氏、库褥管氏)等。
随着乌桓民族的汉化融合过程,该支由乌桓族人形成的鲁氏,成为汉族鲁氏的重要一支,世代相传至今,是为
山西省、
河北省、
陕西省鲁氏之主源之一。
出自金、元、明时期蒙古绰罗斯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1.蒙古族绰罗斯·卓多穆:为古老的蒙古绰罗斯部后部大人(专职掌管后勤、运输、畜牧生产和妇女儿童的生活等),在
金朝时期成为女真所辖卓鲁部,后在
元朝时期形成为卓多穆氏。明朝时期,有
女真族引其为姓氏者,
满语为Jodomu Hala,与女真绰罗氏
同源,世居乌鲁特(今
兴安盟境地)。蒙古族、
满族卓多穆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
汉姓为鲁氏。
2.蒙古族绰罗斯·巩卜失加:为元朝时期驻守甘肃
平番县一带地区的蒙古族绰罗斯部人,世代为地方执政长官,明朝时期称其为“土司”。绰罗斯·巩卜失加的父亲为元朝末期著名的武定王、平章政事绰罗斯·脱欢。元朝灭亡后,在明朝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绰罗斯·脱欢率诸子部落投诚,
朱元璋授其长子绰罗斯·巩卜失加为百夫长,俾统所部居庄浪,以功升百户。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绰罗斯·巩卜失加殉职于“阿鲁台之难”(明朝初期明军与蒙古瓦剌部的战役),传子绰罗斯·失加,累署庄浪卫指挥同知。
朱棣赐其
汉姓为鲁氏。其后裔
鲁鉴、鲁麟、鲁经三世,皆为明朝名将。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明王朝以鲁经的曾孙鲁印昌出任青海西宁副总兵。当闯王
李自成的
起义军攻入河西地区时,鲁印昌散家财享士卒,提兵至西大通,与李自成起义军的贺锦部遭遇,鲁印昌挥兵奋战,部卒尽,全军战殁于阵。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鲁印昌之子鲁宏率部归附
清代政权,袭指挥使,锡之敕印。鲁宏逝世时,嫡子鲁帝臣年幼,由其族人鲁大代理地方事务。
吴三桂叛乱之时,鲁宏之妻汪氏曾主动捐献军粮四百石。鲁宏的曾孙鲁,在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
回族起义军攻围兰州城时,亲率土番兵三百人赴援,战于乱古堆坪。在与回族义军战斗中,因兵无后继,寡不敌众,鲁璠身负重伤,他裹创力战,竟突围归营。乾隆大帝闻知此事后,特旨赠加一等职衔、花。后盐茶回民再次起义,鲁璠领土番兵防守兰州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回族人
张格尔在沙俄唆使下进犯
甘肃省边境,扬威将军
长龄进讨,鲁璠之子鲁纪勋奉檄购办驼只、运军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清军进剿
安集延,仍承办驼只。鲁纪勋娶额驸
阿拉善盟亲王之女,此后鲁氏一族习尚奢豪,盛极而衰。鲁纪勋嫡孙鲁如皋承袭祖爵,在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鲁如皋助军饷以攻太平天国。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甘肃省城修建钱局,鲁如皋又捐本管山场木植数万株,加二品顶戴、花翎。清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
青海省地区
回族民众再次起义,鲁如皋率本部参与镇压,以功加副将衔。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
西宁市肃清,鲁如皋功加提督衔、誉勇巴图鲁。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鲁如皋逝世,其子鲁焘年幼,由母亲和硕特氏掌管地方事务。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农历4月,鲁焘嗣职。蒙古族绰罗斯家族鲁氏一祖自鲁焘以上,世袭掌印
甘肃省番部土司指挥使,驻扎
庄浪县,分守连城。鲁,与
鲁鉴同族。明朝时期以官舍随征,授总旗。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
明大诰随鲁希圣等归附
清代政府,仍授前职。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鲁瞻泰袭。自鲁泰以上,世居甘肃古城,袭土指挥使。鲁福,鲁鉴次子,跟从鲁鉴征讨,屡立战功。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培随鲁典归附满清政府。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鲁应选袭职。世居甘肃西大通峡口,袭土指挥同知。
3.
蒙古族绰罗斯·把只罕:绰罗斯·把只罕氏绰罗斯·脱欢的第三子。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绰罗斯·把只罕随父亲归附明王朝,被
朱元璋授予指挥事,后随同侄子鲁失加(绰罗斯·失加)一起被
朱棣赐汉姓为鲁氏。数传至鲁典,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绰罗斯·把只罕先于绰罗斯·巩卜失加家族归附
清代政府。清陕西
总督孟乔芳嘉其功,委署甘肃镇海营参将,随大军征剿。再数传至鲁绪周,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回民起义,鲁绪周率所部御贼,阵亡,其子鲁熹袭职。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鲁熹之子鲁服西袭职。自鲁服西以上,世袭掌印土司指挥佥事。鲁之鼎,与鲁典同族。明时朝时期世袭土指挥副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随鲁典归附满清政府。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鲁维礼袭职。自维礼以上,世居甘肃大营湾,袭土指挥副使。鲁国英,与鲁典同族。明正
千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大诚投诚,随鲁典剿甘、凉
回族起义,力战阵亡。其子鲁景成,仍袭正千户世职。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鲁福山袭职,世居
甘肃省古城。鲁三奇,与鲁典同族。明世袭副千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鲁三奇随同族鲁典归附。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鲁政袭职,世居甘肃马军堡。鲁察伯,与鲁典同族。明朝时期实授百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
清代政府。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其子鲁襄仍袭实授百户。由
蒙古族绰罗斯·失加被
刘庄赐改的汉姓鲁氏,为甘肃、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区蒙古族鲁氏的主源。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博都哩氏,源出
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在
金朝时期为孛术鲁部,以姓为氏,
满语为Boduri Hala,世居索伦(今
黑龙江嫩江以西)。后有
达斡尔族、
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
汉姓为鲁氏、博氏、范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⑵.满族都噜氏,亦称杜鲁穆氏,满语为Duru Hala,汉义“模样”,世居长白山、
黑龙江省地区。据
俄罗斯学者
史禄国调查,这个氏族为新、老满洲共有姓氏,
清代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鲁氏、都氏、杜氏等。
⑶.
满族瑚噜氏,满语为Huru Hala,汉义“阜地、鸟背、龟背”,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
乌拉街满族镇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
双阳区一带)。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鲁氏、
胡姓、於氏(注意:不能写作“于”)等。
⑷.满族石穆鲁氏,亦称石莫勒,
满语为Simulu Hala,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清朝中叶以后多冠
汉姓为鲁氏、石氏、穆氏、萧氏等。
出自宋、元朝时期西域来华定居之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鲁氏,取自经名“安拉迪尼”(真主的宗教),简称“鲁丁”的首音。宋、元两朝时期,经名尾部缀有“鲁丁”的回回族人很多,如元朝中期的伯笃·鲁丁,原为答失蛮人(即大食国人,古
阿拉伯帝国),在元英宗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为了考取
进士,便取汉姓为鲁氏,字至道,史称鲁至道。鲁至道后来历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任肃政廉访副使、
礼部侍郎、秘书太监、漳州路总管,特别是对广西的文化教育建设,有利于元朝时期岭南地区文化教育活动的恢复和发展,对推动广西桂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元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在
元朝时期,为读书求仕而取汉姓“鲁”为氏者甚众,如真定、济南路监课税使鲁坤原为大食国人,吏部尚书鲁企贤原为康里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府元帅鲁得之原为安息人等等。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佤族木依库氏,源出巴饶克氏族,即佤族的一个分支,世居今
云南省西盟、
沧源佤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三县地区。
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巴饶克氏族部落首领的子孙随孟连土司姓氏汉化过程分别以三子之名为汉姓,其一即为鲁氏,系由当地汉族最高执政长官所赐改。
• 其他少数民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
彝族、
白族、
苗族、
土家族、
布依族、
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鲁氏,世代相传至今。
始祖
• 得姓始祖
周公,又名周公、周公旦,
姬发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
鲁国(都城在今
山东省曲阜),为天下最富饶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
伯禽就封鲁国。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 各支始祖
鲁道茂:元季自江宁府东城迁居
句容市南门鲁墓村。江苏句容鲁氏始祖。
鲁昂:号照轩,
赵昀淳祐三年癸卯岁(1243年)生,官殿中侍御使。世乱远引由山东来益上流落业二里九岗山五公村口,自号九峰老翁,享九十四岁。
元顺帝至元二年(1337)年丙子岁卒。为
资江鲁氏始祖。其
御史宅并窖金轶事历载邑乘至今。
鲁凤舞:鲁昂第十一代孙,由昂公下清房应字辈分支出去。明
乾隆至明嘉靖年间,由于鲁凤舞父亲去世,由母亲谭氏带回娘家,给舅舅做继子,并改姓为谭。多年后,这支人口发展迅速,其中部分后代不忘祖宗,找到宗亲并重新又改姓鲁,在后来的修谱中正式启用鲁昂支的字辈。这部分鲁姓一直生活在
益阳市及益阳的黄泥湖等地。至今为止,益阳一直有谭鲁不通婚的习俗。
炳公:明朝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江西吉安府
吉水县迁居南松山(今湖南津市)。其子应福,应寿及子孙散居各地。是为澧洲鲁氏之始祖也。
鲁至道:西域
答失蛮人,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中进士,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到广西任肃政廉访副使。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其后担任过一些其他的职务,如赣州路达鲁花赤、建州路达鲁花赤等。元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任职广西,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任漳州路总管,享年约六十余岁。是为广西、云南回族鲁氏始祖。
鲁失加: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赐其汉姓为鲁氏,累署庄浪卫指挥同知,其后裔鲁鉴、鲁麟、鲁经三世,皆为明朝名将,是为甘肃蒙古族鲁氏始祖。
鲁明远;待考,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弥陀镇龙河村(现界岭村)鲁家冲
迁徙
古时的
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
泗县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
砀山县东),后此地被
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
山东省大地缓慢繁衍。如
战国末期的著名学者鲁仲连即为齐国人,后义不仕秦。
秦汉之际,鲁姓开始向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
渭河平原迁徙。
王莽篡权时,有扶风平陵人鲁匡在朝中任职,号为“智囊”,其子在
建武初为武陵
太守,其孙鲁恭为
东汉名相,恭之弟鲁丕任侍中高职,由于此支扶风鲁姓历代显贵,族大人众,于是形成了鲁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风郡。东汉中期以后,鲁姓开始向河南新蔡一带迁衍,后昌盛壮大为鲁姓新蔡郡望。并以新蔡为中心,向安徽、
江苏省的北部缓慢迁衍。
东汉末年,
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人
鲁肃为避战乱,举
家先迁曲阿,后渡江定居建康(今
江苏省省南京),其子
鲁淑,孙鲁睦均为将于
孙吴,三家归晋后,子孙散居江南各处。
晋朝时,著名学者
鲁胜为
代郡(今
山西省阳高)人,
鲁褒为南阳人。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至隋唐以前,鲁姓已广布江东一带。
唐朝前期,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鲁姓得以平稳发展,除继续繁衍播迁于江南一带外,在北方的
山东省、山西、
河北省、
河南省、
陕西省都得以发展。宋元之际,居
江苏省、
江西省、安徽、
浙江省一带的鲁姓为避兵火南迁入闽粤,西迁入湖广。元末
起义军四起,后为争皇权互相攻伐,致使两江、两湖、两河、皖鲁之地成为杀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饿遍野,形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凄凉景象。于是明初洪武年间,鲁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北京、
天津市、江苏、
湖南省等地。清中叶以前,山东鲁姓发展迅速,并随
闯关东之风潮到
东北地区谋生,亦有临海之鲁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
人口分布
鲁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
山东省、安徽之鲁姓为多,上述两省之鲁姓约占全国
汉族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山东省即墨市蓝村镇鲁家埠村居多
临沂市郯城县
归义乡(现属郯城镇)鲁庄村,山南头村,团山村,穆格寨村居多
分布聚集地:山东省临沂市临港区壮岗镇居多。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龟山鲁行政村
黄冈市蕲春县张镇韩榜村六组鲁河、鲁、龙潭冲村鲁山、余宕村鲁家寨、鲁围村等
江西省
余干县梅港乡五鲁,分别是花门楼鲁家、三异鲁家、乡坪上鲁家、雪家塘鲁家、杨表鲁家
江西省弋阳县
曹溪镇两鲁,分别是上鲁鲁家村。邵下鲁村
中牟县杨桥村、
鲁庄村、娄庄村、辛庄、南北街、六里岗、
七里岗村、蔡庄坡、后梁、小刘庄村、西南角鲁家沟、北郊西黄刘村、
京水村 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鲁庄村、
黑石村、小闫庄、回湾、薛庄、毕张、闫(鲁辛庄,牛刘庄)辛庄、
陡西村、刘庄、赵庄、韦城,周庄;太平镇井庄,官厂乡鲁厂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西木鱼寺村、祥符区
西姜寨乡郭厂村、北郊刘店鲁姓、东郊鲁屯
河南省荥阳
贾峪镇、西郊马寨西鲁庄、托车咀,塘坊,小寨,鲁咀
河南省阳市鲁河镇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小茴镇郑岗村鲁大竹园,鲁小竹园,鲁老寨,鲁新寨,鲁庄,五一村的(南)鲁庄,易老庄村鲁小庄,陈寨村丁庄,陈寨,张寨村,八一村,魏楼村闻庄等;息县白店乡有鲁氏聚集村落,东岳乡有鲁氏族人。
郡望
鲁姓的望郡在扶风郡(今
陕西省兴平市、咸阳市一带)、新蔡郡(今
河南省新蔡一带)。
堂号
九峰堂:九峰堂隶属于扶风堂。
益阳市鲁氏始祖昂公自号九峰老人,为纪念昂公特立九峰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
三异堂:源出
东汉宰相
鲁恭,鲁恭以德化为治,天下出现三异:“虫不入境、野鸟化为家禽、童子有仁心。”
家谱
新乡市原阳县民国6年家谱在陡门鲁庄被发现原本。53年家谱及86年家谱均已收藏并电子化可供全国鲁氏宗亲查阅。
河南省荣阳、
郑州市、
开封市已被证实与原阳同支,皆有宗谱保存。
湖南湘乡鲁氏重修族谱,(清)鲁坤、鲁乾苍,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资阳鲁氏始迁祖昂公,原籍山东曲阜,
南宋赵昀时官殿中
御史,解组迁居益阳二里九冈山,今属桃江。子
太清、太源,衍为清、源二房。清乾隆59年(1794)二房合修族谱,道光8年(1828)、
咸丰11年(1861)、光绪18年(1892)、1930年、2001年续修。清房旧派:一派起于昂,太有及景高,世廷曰希之(尚邦),应延光崇泽。源房旧派:一派起于昂,太有及景南,学文曰尚德,金大士崇朝。合派:国治家先正,贤良定克昌,和宗承礼教,耀祖立纲常。2001年续修新派:主伟开新宇,英才创鸿章。益阳鲁氏八修族谱共一百二十四册,每册分为十一卷,装作十一本。
湖南图书馆有藏。
句容市鲁氏宗谱四卷,(清)鲁振官等纂修,
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公元1839年)德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甘肃省鲁氏家谱两卷,(清)鲁纪勋纂,
清代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永登县档案馆。
余姚市姚江景嘉桥鲁氏四修宗谱十二集二十卷,(清)鲁汉卿、鲁森标纂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全国鲁氏世谱
列传,著者待考,清朝
同治年间闻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
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球川桥头鲁氏宗谱六卷,(清)鲁绍境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景忍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东坑村外东坑。
安徽桐城鲁方氏族谱二十三卷,(清)
方宗诚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宁乡鲁氏续修族谱八卷,(清)鲁直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浏阳星湾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敬宗祠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五卷、第八~九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二十七卷、第三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大邑鲁氏支谱六卷,(清)鲁登朝等纂修,
清代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
四川省图书馆。
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扶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华容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
双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常山西村鲁氏宗谱十卷,(民国)鲁开模、鲁周治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西村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山岭村外山岭。
余姚市姚江景嘉桥鲁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鲁元恺、鲁周春等续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
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西黎川鲁佐文公家庙九修宗谱十卷,(民国)鲁球等修,鲁之泗校,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
江西省图书馆。
栖霞市鲁氏族谱十卷,(民国)鲁经腹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
山东省栖霞市
蛇窝泊镇朱留村。
浙江省常山西林鲁氏宗谱五卷,鲁延勇等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在民国七年印本上增补。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汉川蒲东鲁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三兴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
湖北荆州鲁氏字辈:“颜始万千此世亿二代昌道文人一行□□治国邦举贤寿爵禄显祖保安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追前远严慈流后长”。
文宠支派:“正光士邦家远定启昌明良开盛世”;
文烈支派:“之孔公开继志恢先泽宏文应运隆安全贤德立圣功崇”;
文台支派:“大光明敦本前程”;
文班支派:“国运兆大昌平”;
文青、文亨支派:“山川呈瑞映云汉焕天章”;
文彬、文道、文富支派:“时泰贤书盛行高士品光”;
文贵、文高支派:“主臣咸一德端必庆明良”;
湖北汉川鲁氏一支字辈:“正本之方德修志耳四海名扬”。
湖北汉川鲁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又起文仁家声可振”。
湖北省黄冈市
蕲春县张塝镇韩榜村鲁河、鲁塆分支辈分:“紫*登宁*,绍*宗兴隆。秀贵兆文胜,受国伯泗时。应正生在作,大启克全昌。重有敦常教,天道协万邦。”(1世~40世)
湖北56塘合派:“纯德肇世运,成周朝祚长。礼乐宣圣教,天道协万邦。功高垂勋久,义发永传扬。人伦绍祖业,佐治显忠堂。逢时恒建树,书诗六纪纲。崇尚维孝友,锡福保泰康。新怀思昭考,慎修召禧祥。均济贞元会,来庭展经彰。英才齐遂达,声名振春芳。广习尊俊哲,宝善庆其强。”【1989年续新谱100代】
山东文登鲁氏字辈:“芝风文昌占登云明显龙国富吉祥庆永禄士世康”。
山东滕州鲁氏字辈:“景显在开大宜佳(家)维(伟)念君”。
山东济宁鲁氏字辈:“卓景守先延绪广”。
山东冠县鲁氏字辈:“冠之以公秀孔孟”。
山东泰山鲁氏字辈:“秉曰成德传继永兆绩昌兴隆庆贤祥福贵禄泰长”。
河南息县鲁氏字辈:“文玉景长中林”
濮阳市鲁氏字辈:“
万姓子地天宗邦承先德治世守典则东方开景运来福变西国”。
河南正阳鲁氏字辈:“富正学义,祥云德第,春华民吉,子健财利,靓广丰伟,功泰崇齐”。
商丘市鲁氏三异堂字辈:“......善大世崇茂,守礼家万昭,文明运开昌,诗书传尽光,英豪忠
皇帝”。
河南
确山县鲁氏字辈:明贯帮秉宗,臣章盼中华,堂中传家训,庭上本元公,祖武振周鼎,万世裕德同,承伯显英君,佑文方冠斌,贤士建功勋,继业普天恩
河南省荣阳、
郑州市、
开封市、新乡原阳、
延津县鲁氏字辈:“士丕百好天,彦兴玉广传,照
显庆多泽,蕴宏绍详延,龙凤呈彩瑞,麒麟献吉昌,廉洁德操尚,清和永相芳”
璧山区鲁氏字辈:“文思正大光明显永世荣华富贵兴”。
重庆秀山鲁姓字辈:“侯其廷世泽诗礼振家声”。
四川鲁氏一支字辈:“哲世圣朝大安德彩正庆永承恩泽经文光宗必耀祖纬武齐家能治国”。
四川简阳鲁氏字辈:“宗太守敦希孙耳子三寄继述光先德永昌东国基客佳原重学从本启亭诗人才常药秀万世仔文慈。”
安徽鲁氏福支字辈:“殷宏国定文正宗传家齐本立盛学永昌”。注:三国东吴大都督
鲁肃后裔字辈。
安徽省
太湖县弥陀镇龙河“明法道富邦,国得兰讳,维时可大成,宗廷世盛,诗礼传家,文章光上,永庆英华
鲁氏一支字辈:“孝崇正学忠信昭睦”。
鲁氏一支字辈:“忠厚继昌诗书传家远纪先登德化天地国光祥”。资料有待补充。
江西南城鲁氏字辈:忠厚神仙记,祥和育本源,贤能先进起,后德有因缘。
江西省抚州市
黎川县第四区
中田乡:“印可伯叔季,忠厚承先志,祥和育本元,贤能方振起,道德有渊源。”
澧县津市炳公后裔字辈:炳公-应-添-永-#公-文-#公-志正周世必,自士大有人,发(鸿)祥启万,秉礼祖德远……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夹石镇鲁家山村鲁氏字辈:宏子文武道,贵仲冲之白,万年志忠诚,国字有德学。
宗祠对联
• 四言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鲁姓源流和郡望。
平阳世泽;
谯国家声。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东海高贤。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
东汉平陵人
鲁恭,字
中康,十五岁时,与弟弟
鲁丕一同在太学学《鲁诗》。
汉章帝时任中牟令,专以德政治理,教育感化百姓。当时遭蝗灾,只有中牟得免。河南尹袁安派人去察看,他随行田间,见有雉鸟飞过小孩身边,来人问:“你为什么不去捕捉雉鸟?”孩子答道:“它将要育雏,不能害它。”那人回去向
袁安报告说见到了三异:
直翅亚目不入中牟县境,
德化县能及于禽兽,童子具有仁爱之心。下联典指
战国时
齐国人
鲁仲连,隐居不做官,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
秦军围攻
赵国首都邯郸时,魏国使者
新垣衍请求尊
秦昭襄王为帝,他找到
平原君,极力劝阻,并对新垣衍说:“如果尊秦昭王为帝,我只有跳东海而死!”后来,齐国要收复被
燕国占据的
聊城市,多次攻打不胜,他写信劝说燕军将领撤去防守。著有《鲁仲连子》十四篇。
驰声豪族;
抗节朝廷。
上联典指
晋朝县人
鲁芝,字世英,
曹魏时
举孝廉,官
天水市知府,齐王
曹芳时,
曹爽执政,任他为
司马。
司马懿起兵发动
政变时,他找到曹爽,建议保住
许昌市,但未被采纳。
德阳乡主兄弟被杀后,他既不争辩,也不求饶,很受司马懿敬佩,得以免死。后官至
光禄大夫。下联典指
北宋谯郡人
鲁宗道,字贯之,
进士出身,
天禧年间任右正言,提过不少建议,
赵恒曾在殿中壁上写“鲁直”。仁宗时官参知政事(副相),多次当百弹劾骄横的权贵,被视为“鱼头参政”(根据他的姓“鲁”为鱼字头,又因为他鲠直如鱼头。此联另有版本上联二字“声”为“名”。
指济急;
论钱惩贪。
上联典指三国时
孙吴名将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家中富裕,好施舍,
周瑜任居巢长时,求他资助粮食,当时他有两囷米,各三千,便指一囷给周瑜。后随周瑜到江南,为
孙权所敬重。
东汉建安年间,
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氏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
刘备共拒曹操。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任为赞军
校尉,助周瑜在
赤壁市大败
曹军。周瑜死后,他带领军队,先后任奋武校尉、横江将军,极力主张与刘备和好。下联典出
晋朝南阳人
鲁褒,字元道,好学博闻,自甘贫困。元康年后,朝政腐败,贪官横行,他有感于时事,隐姓埋名著《钱神论》,以讽刺现实。当时,此文被广为流传。
工匠鼻祖;
笑坞老人。
上联典指
春秋时
鲁国的巧攻
鲁班,又名公输班,敦煌人。传说,他是“木鸢”和一些木工工具的发明者,被后世工匠奉为鼻祖。下联典指宋代诗人鲁瀚,字子明,清江人。力学强记,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义姑存侄;
妙典游仙。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
列女传》载,齐攻鲁,一妇人弃其子,而抱其侄逃,齐将喜其义,领兵退,鲁君赐号“义姑”。下联典指宋·鲁妙典,女道人,入
九嶷山成仙而去。
义姑弃子;
妙典游仙。
同上。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
周公之子
伯禽,封于鲁典阜县,以国为氏。下联典指
东汉鲁恭,宰中牟,境内现三奇。
鱼头参政;
笑坞老人。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鲁宗道,刚正不阿,人切其姓,曰为“鱼头参政”。下联典指宋鲁澣,以坞内有含笑花,自号“笑坞老人”。
挥戈**;
解纷拒金。
• 五言
三龄即帝位;
九岁谙经书。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
春秋时鲁衮公,名午,即位时三岁,在位三十一年卒,谥襄。下联典指宋代学者鲁伯能,安吉人。博学强记,九岁通
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无所嗜好,惟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
知府。有文集百余卷。
图书生计足;
风月举家清。
此联为佚名集汉代
鲁峻碑字联。
鲁峻,字仲严,
东汉昌邑市人。治鲁诗颜氏春秋。初
举孝廉,历拜屯田
校尉。
• 六言
挥戈足以返日;
解纷岂在受金。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
战国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下联典指战国
鲁仲连喜为人排难解纷,
平原君以千金为贺寿,仲不受金而去。
• 七言
横江将军排众议;
奋武校尉定三分。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三国吴名将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出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从
周瑜到
江南,为
孙权所敬重,充横江将军。
曹操兵临
赤壁市,进逼江东。他独排众议,建议联刘拒曹,被孙权采纳。遂败曹兵于赤壁,奠定三分于下的局面。拜奋武
校尉。
上联典指
东汉司徙
鲁恭,字仲康,平陵人。
汉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时螟蝗伤稼,独不入中牟。恭行阡陌,有雉过童子旁,掾曰:“何不捕之?童子曰:”雉将雏,不可害之。掾归,称为“三异”。下联典指东汉中郎将
鲁丕。字叔陵,陵平人。好学,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 八言及以上
家无长物,琴书自乐;
天生高人,风雅之宗。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巧夺天工,日益求精,尤须即物穷理;
圣参造化,神乎其技,岂止画栋雕梁。
姓氏名望
鲁班:
春秋时鲁国人(今
山东省滕州市鲁家寨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
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大约生于
姬匄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
姬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
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
中原地区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中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鲁班乃木工匠开山鼻祖,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释解:伏以于鲁班第一个徒弟,自然山水是仙境好风水蕴涵,其指自然山水仙境之中的土地公(神),自然山水同时蕴涵
泰山可以镇宅,所有的灾难、大风大浪、
雷电鬼怪、土地神泰山可以抵抗,灾难被家地板抵抗了家庭自然没有灾难,顺应自然给家带来好运兴旺发达。
鲁恭:扶风平陵(今
扶风县)人,
东汉名臣。
汉章帝时宰
中牟县,专以德化为理,不使刑罚,后擢侍中,直言不讳,累官至大司徒。“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丕:
鲁恭之弟,
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好学,兼通
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峻:
昌邑市(今属
山东省)人,东汉官吏、学者。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
举孝廉,累官至屯田
校尉。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三国
孙吴名将。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瑜遂荐于
孙权,独建议结
刘备拒
曹操。权甚重视。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鲁胜:
代郡人,
晋朝学者、逻辑学家。少有才操,曾宰
建康令。其所著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著作仅存《墨辩注序》。
鲁瀚:清江(今属
浙江省)人,宋代诗人。涉猎广泛,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鲁贞:元浙江省开化人,字起元,号桐山老农。
元统举人,隐居不仕,其于理学,胸怀夷旷,著有《桐山老农文集》、《春秋按断》、《中庸解》、《易注》等。
鲁治:
苏州古城(今
江苏省苏州)人,明代画家。善画花卉、翎毛,美伦精巧,着色天然,饶有风韵,落笔潇洒脱俗,活泼有生趣。
鲁仲连:齐国人,
战国末期学者。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
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鲁伯能:
安吉县(今属
浙江省)人,宋代学者。博学强记,九岁通
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
知府。
鲁宗贵: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
南宋画家。工花竹、禽鸟、石,用笔意趣有余,描染佳妙,尤长于写生,鸡雏乳鸭,颇有生意。传世作品有《春韵鸣喜图》。
鲁得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代书画家。善书,工写竹,发竿爽劲,扫叶清利,纵笔自如,备见潇洒。著有《墨君题语》、《竹史》、《细香居集》。
鲁九皋:
清代江西省新城人,字洁非,号山木。乾隆
进士,出选山西夏县知县,有惠政。著有《山木居士集》。
鲁昂(1243--1336),字东升,号照轩,宋官殿中
侍御史,自号九峰老人,世乱远引由山东来益上流二里九冈山下五公村口。
鲁蟒:字煜恒,号旷世刁民,祖籍山东州,
龙游县横山天池村人,网络写手,资深
多媒体设计师。人言吾非池中物,非人非鬼亦非仙。琼楼玉宇不肯住,路过人间一泫然!
鲁儒林:(1910~1984),湖南津市长岭岗人。民国27年(1938),先后供职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政府宜昌办事处。次年,去西昌,任《宁远报}经理兼总编辑,著(西昌之行》。此书后经历史学家
顾颉刚收入《文史丛书》。连续刊行出版。民国35年(1946),鲁儒林参加自费留学考试合格,2年后赴美,入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教育,获硕士学位。1949年,鲁儒林通过联合国翻译考试合格,录用于
联合国秘书处。
鲁韧:(1912-2002.11.23)男,
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
天津市人。鲁韧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23日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20世纪30-40年代鲁韧参加《埋头苦干》、《清宫外史》、《天国春秋》、《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等影片的拍摄,并开始在昆仑、中电、文华等影片公司任副导演。
1951年他编导了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
太阳照亮了红石沟》,影片拍完后受到好评。
1957年后
鲁韧相继导演了《
洞箫横吹》、《钢人铁马》、《
今天我休息》、《
李双双》等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和轻喜剧样式的影片,显示出他寓教于乐,幽默风趣,质朴昂扬的导演风格。其中《李双双》最为成功,并于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李双双》也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由于鲁韧善于导演轻喜剧,这些影片为演员仲星火喜剧表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进行了前后长达九年的艺术合作已成为影坛佳话。
70-80年代,鲁韧又编导了《于无声处》、《飞吧,足球!》、《
车水马龙》等片。由于鲁韧坚持现实题材及喜剧样式,因此他导演的影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烈的喜剧性。获奖情况及代表作:《思想问题》(与
黄佐临合作)、《
洞箫横吹》、《新风歌》、《太阳照亮了红石沟》(兼编剧)、《钢人铁马》、《于无声处》、《
猛河的黎明》(与
朱丹西合作)、《今天我休息》、《车水马龙》、《飞吧,足球!》(兼编剧)、《
李双双》等。
鲁彦求:大连市信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君创世沙龙创始人之一。
鲁祖云:(1974~1984),时为湖南津市窑坡渡乡明道村小学二年级学生。1984年8月8日下午,为抢救同学而献出自己年幼的生命。1984年12月6日,《
湖南日报》刊发《英雄少年鲁祖云》一文,全面介绍其事迹。共青团常德地委、常德地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鲁祖云“优秀少年先锋队员”、“英雄少年先锋队员”称号。共青团湖南省委、省教育委员会联合授予鲁祖云“小英雄”称号。
其他:
西汉官吏
鲁匡;晋将领
鲁芝;
北魏将领
鲁轨;隋诗人鲁范;唐将领
鲁炅,诗人鲁收;宋学者
鲁訔、鲁伯能,诗人鲁瀚、鲁交,画家
鲁宗贵;元学者鲁贞;明官吏
鲁铎、
鲁鉴,将领
鲁钦,画家
鲁治,书画家
鲁得之;清官吏
鲁九皋,诗人鲁兰仙、鲁湘芝等。近当代鲁姓名人有民国将领
鲁涤平,港澳问题专家鲁平,探矿工程专家鲁凡,
测绘学专家鲁福,小说家
王鲁彦,诗人
鲁藜,作家鲁光,
儿童文学作家鲁克,剧作家鲁侠,话剧演员
鲁速,企业家
鲁冠球等。
鲁加汉:(1916-1991),
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鲁易:(1897-1932)原名其昌,字蕙孙,号绳武。江西黎川中田人。土地革命时期红三军的著名将领,烈士。幼随父旅居湖南
常德市,常德高中毕业后赴
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后回国,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赴
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与李立三、
赵世炎等发起成立劳动学会,参与了留法勤工俭学生进占
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当局拘捕,同蔡和森、陈毅等104名学生一道被押送回国。1925年初被派到
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先后以秘书、
少将副主任身份主持政治部部务。并根据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的指示,成立了中共黄埔党团和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同
中国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6年1月,调任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少将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5月,周恩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兼高级政训班主任,
鲁易任区委秘书兼政训班秘书,协助周恩来领导军事工作。1928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会秘书。1930年8月,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1932年6月,
蒋介石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贺龙等率红三军军部和红八师转到外线作战,鲁易和红七师师长王一鸣率本部及
地方武装留在根据地坚持战斗。8月,在监利新沟嘴战斗中,因敌众我寡,红七师遭受严重损失,鲁易不幸被俘,在狱中坚持斗争,坚贞不屈。10月4日,被
中国国民党杀害于湖北阳县仙桃镇。
鲁瑞林:(1912-1999),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1931年加入了
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第13师1团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第38团营长,红31军第91师政治部民干事、股长、民运科科长,第31军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
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
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分区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旧关、
七亘村伏击战、
神头岭、响堂铺、
安阳市、白晋、磁县、武安、涉县、林县、
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副司令员,第18兵团第61军副军长,第61军政治委员,甘肃临夏专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上党、临汾、晋中、太原、咸阳、扶眉和解放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政治委员,西康军区副政治委员兼
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凉山工作委员会指挥部党委书记,西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云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强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
八一勋章、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7月14日因病在
广州市逝世,享年87岁。
鲁玉昆:(1929-——),
湖南省岳阳县人。1945年参加
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连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宜川、扶眉、
兰州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毕业空军航空学校。后任空军飞行员、飞行大队大队长、师技术检查主任、团长、副师长。1963年入空军学院指挥系学习。后任空军师长、军副参谋长、副军长、军长,
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鲁治安:直隶(今河北)
任泽区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行军区排长、团副政委,华北野战军营教导员。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建国后,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工程兵第一工区政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军区政委、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军区政委、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兰州军区炮兵政委、中共兰州军区纪委专职委员。
鲁思明:克涛,益阳人,鲁昂24代嗣孙。中国民航总局总裁.
鲁照华,1998年11月11日出生于
河南省焦作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就读于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
鲁昕儿,1985年9月17日出生,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毕业于
北京电影学院。
鲁佳妮,1992年4月20日出生于
达州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鲁向卉,1991年2月28日出生于
衡水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毕业于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
鲁诺(Lenox),1987年3月29日出生于
松原市,拥有二分之一
德国血统,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模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鲁英俊,专长唱歌,主持,表演。
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表演本科毕业。
鲁冠廷,出生于
长春市,毕业于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本科,中国内地女演员。
鲁文,女,1970年11月1日出生,演员。她的代表作有电视剧《
无敌县令》、《
梅花三弄之梅花烙》、《
新月格格》,话剧《找不着北》等。
鲁肃,
汉族,1988年生,京剧演员,2005年毕业于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